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496|回复: 2

[徐悲鸿] 十石米倾囊相助 换回徐悲鸿一幅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9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8月23日,是我国近代著名画家、教育家,素有“蜀中三张”称谓的“一张”张采芹逝世25周年纪念日。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将在人民公园附近筹建张采芹纪念馆,用以研究张采芹个人绘画作品。抗战时期,天府之国成为“后方避难所”,张采芹同徐悲鸿、张大千等名家结为莫逆之交,从而促进了四川美术的空前繁荣。“一幅画十石米”、“倾囊塑成春熙中山像”等美谈至今流传。

  师生恋情 结为艺术伉俪

  1901年10月,张采芹出生于四川江津贫寒家庭,1925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成为该校的第一届毕业生。回川后,他先后任教于成都高师、四川大学、四川美专等院校艺术系,并创办了四川美术协会。

  教学期间,擅长花鸟山水画的张采芹,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当时,正在四川大学攻读艺术系的女学生李锡蔚,倾慕于先生张采芹的艺术才华。志趣相投的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于1932年结为伉俪,定居于宽巷子西段35号。婚后的李锡蔚为丈夫诞下一女四子,同时协助丈夫在当时的少城公园(现人民公园)附近成立个人画室。

  张家支援 名师完成“孙中山”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天府之国成为了战争中的“避难所”,来自广州、江苏等日本占领区的百姓纷纷迁居成都,其中不乏文化艺术人士。这些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来川后,生活相当拮据,张家一力承担起他们来蓉后的饮食起居。

  “记得当时家中贵客有徐悲鸿、张大千、关山月等。”为保证来川画家的生活,张采芹四处奔走呼吁,为他们举办画展。张大千、徐悲鸿、吴作人等,先后成功举办过画展。其中,张大千一人在成都就举办了6次大规模展览。仅一年时间,成都的美术展览多达35次,这在中国美术史上都属罕见。

  如今屹立在春熙路的《孙中山铜像》,其创作者是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创作期间,刘开渠因面临破产、经济拮据,一度使该铜像差点夭折。为此,张家几次自掏腰包前去支援,张采芹甚至找到当时的成都市市长余中英,解其燃眉之急,最终使得艺术作品顺利完成。

  “那时的少城公园被日军轰炸过,父亲安排我们五个子女和母亲一同搬离宽巷子,回乡下居住。”张思仲回忆道,但为宣传抗日救国,父亲和这些画家友人仍留守在画室中。1941年,画室大门挂起“四川美术协会”的牌匾,张采芹担任常务理事。

  十石米 换回徐悲鸿的画

  关于“一幅画十石米”的故事流传至今。那时,徐悲鸿来川举办画展,张家鼎力相助,一天下来竟发现展出作品少了一幅。作为画展负责人的张采芹非常着急,一家人四处寻找,并散话出去:“恳请归还,许酬重金。”没想到次日真有人送来一张纸条,写道:“昨日牵去徐悲鸿的马一匹,请拿五石米来换。”张采芹决定只身前去交易,没想到对方将酬金提高到十石米。“那时父亲的工资也不过八斗米,这十石米简直掏空了家中的米槽。”最终张采芹将画完璧归赵。为感谢张家,徐悲鸿主动提出要为张采芹完成一幅全身素描画像。“徐先生画全身素描人像,这还是头一次。”

  名人之后

  张家五子 个个都是教授

  深受父母言行影响,张家五子自幼好学。长女张思敬选择了农业,后来成为宁夏农学院的专家教授。长子张思孝和次子张思仲、三子张霖,在择业期间正爆发朝鲜战争,因此三人投身医学。现今张思孝为川大华西医院泌尿外科专家教授。张思仲为川大华西医院医学遗传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今仍活跃于“克隆人”“疾病与遗传”等学科的研究。张思霖则为四川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其专利发明“女用避孕套”。致力于医学事业的三人,均享受国务院的特殊津贴。五弟张思复则是重庆大学教授、工业工程系主任。

发表于 2009-8-19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言传身教
发表于 2009-8-19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流社会!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5-16 05:26 , Processed in 0.234997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