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40|回复: 0

[动向] 曾给徐悲鸿写信的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7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曾给徐悲鸿写信的孩子
http://finance.QQ.com  2009年10月17日07:18   新华报业网-南京晨报  

  刘勃舒11岁那年在书店见到《徐悲鸿画集》,由于买不起,便天天跑到书店临摹。后来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给徐悲鸿写了封信,并随信寄去自己画的马。而徐悲鸿对这个从未见过面的孩子非常看重,不仅给他回了长信,告诫他“画马一定要以马为师,画鸡就要以鸡为师”,希望他能到北平学习,还在寄去的画上题词:有美好远景。从那以后,徐悲鸿便不断地回信指导和鼓励刘勃舒,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和扎实的绘画功底被中央美术学院破格录取,那年他只有16岁,成为徐悲鸿先生门下最年轻、也是最后一位弟子。

  刘勃舒先生给我的突出印象是身体瘦,烟抽得凶。有一年元旦,刘勃舒给我寄来一张贺年片,上面用钢笔画了一匹马,立在山坡上,昂首眺望远方,很有精神,只是马画得很瘦,像是画家本人。

  2002年秋,江苏优秀画家晋京展在全国政协举行。我到得比较早,不多久,刘勃舒先生也来到现场,他向我了解有关画展的一些情况以及这次入围画家的作品特色、艺术追求等。

  刘勃舒经常来江苏参加各种艺术活动。江苏画家到北京搞画展也喜欢邀请刘勃舒出席。这让我觉得刘勃舒似乎对江苏很有感情,深入了解之后,发现他不仅对江苏画家有感情,对其他一些有着很高艺术天分却被冷落、遗忘的人才,同样有着异乎寻常的爱惜之心并竭尽全力去帮助、扶持。

  1998年,刘勃舒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农民画家到北京办个人画展。

  200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李伯安遗作展上,刘勃舒动情地说:“《走出巴颜喀拉》是李伯安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历尽艰辛创作的。他生前可以说是默默无闻,没有办个展,没有出过画集,连一本小册子都没有。去世后却能产生如此轰动的效果。他的命运也让美术界人士感慨:如果他早点被发现,能够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与医疗条件,也许能画出更好更多的作品。”

  2002年,刘勃舒为一位不知名的业余军旅画家赴京举办大型画展暨学术研讨会……

  这类事例还有很多。刘勃舒不拘一格去发现、推荐新人,研究和推广他们的作品,自然是因为他文人的秉性和博大的胸怀。我还想起当年徐悲鸿大师以一个伯乐的眼光发现和培养他这匹良驹,而今,这种传承正在延续。

(南京晨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19 01:13 , Processed in 0.17080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