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419|回复: 1

[徐光春] 徐光春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演讲“河洛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8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中新网台北十二月十七日电(记者陈立宇 曾嘉)率团赴台访问的中共中央委员、原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十七日以“河洛文化与台湾”为题,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柏英厅,面对该大学数百名师生进行了演讲。

  徐光春在演讲中说,河南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地处华夏九州之中,有“中州”之称,横跨中国中部黄淮大平原,又有“中原”之谓。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有三千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可谓“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他说,河南与台湾虽远隔万里,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血脉宗亲之缘,我们此次台湾之行,可谓是叙旧之旅、探亲之旅、文化之旅、合作之旅。

  河南与台湾究竟有什么渊源呢?徐光春说,“河洛”一词相信很多台湾民众都不陌生,河洛地区就在河南,河洛文化主要形成和发展于河南.

 随后,徐光春就“河洛文化与台湾”这一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文化,也是台湾文化的根文化。

  徐光春说,从地域范围看,河洛文化是指以洛水和嵩山为中心,与今河南省西部和中部地区大体相当的这一地区的文化,而今河南省全部地区可以看作是河洛文化圈。从时间跨度看,河洛文化是一种古代传统文化,上限是史前原始社会,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下限是明清时期。从涵盖内容看,河洛文化包括河洛地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根底和源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华姓氏之根。《中华姓氏大典》记载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所包含的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84.9%以上。无论是李、王、张、刘这中华四大姓,还是陈、林、黄、郑这南方四大姓,均起源于河南。第二,元典思想之根。河洛文化的思想源头肇始于“河图洛书”,凝结了古代先哲神秘的想象和超凡的智慧。第三,制度礼仪之根。河洛地区最早出现了国家治理的雏形。夏、商、周三代皆在河洛地区建立过国家,创立的各种典章制度和礼仪规范对华夏几千年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奠基意义。第四,文字文艺之根。历史上的河洛地区首创汉字,并开启中华文学艺术之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属于今河南境内的作品有100多篇,占总篇目的三分之一以上。第五,农耕文明之根。我国农作物品种的出现、农业技术的发明、农业思想的形成,无不与河洛地区密切相关。

  历史上,河洛地区的居民因多种原因迁至福建等沿海地区,又由福建向台湾迁徙,河洛文化随人口转迁传至台湾,深刻影响了台湾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台湾大多数人与中原人血脉相袭、台湾文化与河洛文化一脉相承。第一,族群同宗,血脉相连。陈、林、黄、郑四姓的根源均在中原河洛。第二,语言同系,文字相同。台湾方言“言多周秦之语,声含中原之音”。第三,礼仪同承,民俗相近。台湾地区的风俗民情、饮食起居、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习惯,都继承了河洛文化传统。第四,宗教同源,信仰相通。台湾的民间宗教信仰和神像虽直接来自闽、粤,但是追溯历史渊源,又是与河洛宗教文化一脉相承的。

  二、河洛文化是推动中华文明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台湾文明的重要力量。

  徐光春说,第一,具有原创性,起着开创作用。一方面,河洛文化起步最早,中华文明孕育形成的标志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另一方面,河洛文化在多个方面都有创造,不断丰富中华文明的内涵,完善中华文明的体系。第二,具有先进性,起着引领作用。长期以来,河洛文化的发展繁荣程度超过其他区域文化,引领着主流思想的光大、重大制度的形成、文学艺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一种先导文化、强势文化和主流文化,引领着中华文明的前进方向和发展潮流。第三,具有基础性,起着支撑作用。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它确立了治国思想、塑造了民族精神、形成了核心价值,处于基石地位,在中华文明进程中起着灵魂塑造和精神维系作用。第四,具有辐射性,起着推动作用。河洛文化作为国都文化、官方文化、正统文化、先进文化、强势文化,在制度规范中推广、在化民成俗中普及、在人员迁徙中传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扩张力,极大地促进了其他区域文明的发展提升。第五,具有延续性,起着传承作用。河洛文化早期文化延绵不绝、强势地位长期保持、持续影响生生不息,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始终坚韧强固、生生不息,使中华文明传承不止、代代相续。

  河洛文化对台湾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河洛人大量移入带来了当时大陆较为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和文化传统,加快了台湾地区的开发步伐。第二,影响了礼俗制度的形成。随着河洛人在闽、台的移民扩散,河洛文化的婚俗、丧俗、节庆等民俗也逐渐移入台湾。第三,促进了民众素质的提高。随着大陆士子文人的不断汇集和本地教育的大力发展,以系统化的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渐成体系,提高了台湾民众的文明水准。第四,繁荣了文学艺术。随着台湾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批名儒贤士纷纷来到台湾从事文化活动,使台湾文风渐开,营造了台湾社会崇尚文化的风气。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团圆的精神纽带,也是加强海峡两岸亲密合作的精神纽带。

  徐光春说,第一,和合思想一以贯之。和合思想是河洛文化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长期以来,和合思想深深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中,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灵魂,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及海外华人大团结的文化基石。第二,爱国精神世代传承。河洛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精神内容,这种始终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中、凝结在中华民族历史中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大团结、大发展的强大黏合力和内动力。第三,本根意识历久弥坚。河洛文化强调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注重崇拜祖先、依恋故土、桑梓之情,是华人恋土归根的本根意识的精神纽带。河洛文化的本根意识,具有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从古到今中华儿女团结和谐的源泉。第四,民族认同根深蒂固。河洛文化内含的中华民族的共同信念、内聚凝合的情感心理,融入中华儿女的血液,成为民族归属、民族认同、民族团结的精神基础。河洛文化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两岸同胞血同缘、书同文、语同声、民同俗,这种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成为两岸团结合作的精神纽带,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河南情况看,作为河洛文化的发源地,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河洛文化的纽带作用,以文交友、以文开路、以文化事,台湾与河南的合作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四、河洛文化的继承发扬需要海峡两岸以史为鉴、以文为媒、以和为贵,共同努力

  徐光春说,第一,形成共识。河洛文化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挖掘。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协同研究,增进沟通交流,开展系统宣传,努力使河洛文化研究和开发达到新的水平,形成同宗同源、相互依存、和则两利的共识。第二,开展共建。我们应以河洛文化为媒介,促进两岸文化互动、共生发展。双方应着力构筑共建机制,形成定期协商合作、共同谋划发展的制度,协调推进重大文化合作项目和重要事宜,共同做好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第三,实现共荣。双方应深化经贸领域往来,抓住两岸实现全面“三通”的机遇,积极完善合作措施,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努力在农业、旅游、能源、高新技术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并深化社会领域合作和政治领域沟通。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5-4 12:39 , Processed in 0.229145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