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20|回复: 0

[地方] 身边好人徐文华:外来农民工 环卫一线干了21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5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专题】“身边好人365”专题报道活动

  42岁的徐文华原是河北省景县的农民,现在河北区环卫局环卫一所当扫道工,已在环卫一线干了21年,仅回老家4次,把自己美好青春奉献给了环卫事业。他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后,按相关政策规定,他和家人转成了天津市户口,住进了廉租楼房。很多人说徐文华已“名利双收”,劝他离开环卫队伍。徐文华说,做人要本分,不能忘恩。徐文华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出纯朴、忠厚和实在的品质,他热心帮他人解决难题,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帮最需要的人。

  1988年,徐文华高中毕业后,经人介绍来到河北区原辛庄街保洁队干保洁员,负责河北区华泰园居民区(原菜园子居委会片区)近1000多户的垃圾收运工作,其中200多户居民的垃圾要从1层至12层楼收集清运,还有大部分平房的垃圾。由于平房没有“双气”,垃圾产量高,业务量和难度相对较大。为保质保量完成工作,每天2:30开始清理垃圾;为不影响居民休息,要先收集居民区院的垃圾,然后再收集楼道里的垃圾,做到轻手轻脚,避免扰民。有一年夏天,外面下着大雨,他弓腰拉着满满一车垃圾,车陷进一条胡同的泥坑里,他甩下身上的破雨衣,双手拽车轱辘,肩膀顶车,连扛带拽把车推出泥坑。但他腰部受伤,忍着疼痛,坚持干完所有的活。

  2003年,环卫一所让他当不脱产的保洁队业务管理员,管理20多名来自不同省份的农民工。他给自己提出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以身作则。“非典”时期,保洁队员直接接触生活垃圾,感染的可能性很大,有些保洁员返乡了,他们的工作没人接,垃圾堆积如山,群众意见大,给抗击“非典”工作形成了新的难点。作为业务管理员的徐文华,主动要求多加一个人的活,并动员一起干环卫工的妻子每天帮他装垃圾。他的行动感动了身边每名队员,一些在走留之间犹豫不定的工人,纷纷留下坚持工作。2006年10月,环卫工的住处拆迁,工人住房更加紧张。重新分配住房时,环卫一所的领导优先考虑他,但他谢绝了好意,把分到手的房子让给其他工人住,自己却花钱租了一间房。徐文华还主动承担了一条道路的清扫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修理保洁车,这些分外的工作占去了他很多业余时间。至2006年,徐文华仅回家两次,一次是1999年岳母病逝,第二次是2002年父亲病逝。

  徐文华不仅热爱自己的工作,更乐意帮他人解决难题。6年前的一个冬天,他途经河北区一平房时,看到70多岁的商奶奶吃力搬运蜂窝煤。徐文华放下手中的活,帮老人往屋里搬蜂窝煤,并给商奶奶留下联系电话。商奶奶是孤老户,此后徐文华经常帮商奶奶干家务活,亲如家人。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徐文华从电视上看到播报现场后,心疼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及灾区的群众,先后两次从家里挤出200元,捐给灾区。今年元旦,徐文华回老家探望病中的老母亲,得知天津普降暴雪后,放弃假期,立即返程回天津。

  徐文华深深体会到,无论干工作还是做人,应坚持本分。本分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品质,是爱的一种体现。本分做人,不能见利忘义,才能使自己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本报记者吕献峰通讯员张志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 09:20 , Processed in 0.29034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