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90|回复: 3

[人物] 记白龙桥镇王路荡村党支部书记徐志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0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一心为百姓倾力办实事

  ——记白龙桥镇王路荡村党支部书记徐志亮


  连日来,白龙桥镇王路荡村污水处理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昨日记者在该村看到,工人师傅们正忙着埋设管道、填平路基、砌筑窨井……在施工现场,该村党支部书记徐志亮忙着协调,当起了“编外施工监理员”。“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是村里的一件大事,施工质量的好坏事关能否通过考核验收,自己在现场,心里踏实!”徐志亮告诉记者,建好污水处理工程是自己任职内的承诺,趁着这段时间天气晴好,抢抓进度,确保在12月底之前通过考核验收。
  “认真负责、讲求效率、言出必行是他做事一贯的风格。”王路荡村支委徐顺成对记者说,徐志亮当上王路荡村支书6年来,承诺的为民办实事工程,件件得到落实;做好污水处理工程,村民们对此十个放心。
  专心为事业尽责办实事
  今年四十多岁的徐志亮,年轻时当过兵,在2005年初当上王路荡村支部书记前曾在白龙桥镇政府工作。在许多人看来,能够在机关单位上班,轻松安逸,而且收入也不低,何必要冒风险回村里当干部,此举得到了很多人的不理解:“当村干部,是吃力不讨好的活,何况王路荡村的工作难开展,你究竟图个啥?”“我当村支书不图别的,只想趁现在年富力强,为全村百姓干点实实在在的事。”徐志亮的回答掷地有声。
  为改变村庄的落后面貌,徐志亮在上任后的第二年,到叶店等村学习旧村改造经验,当年又辞掉了镇政府的工作,一门心思地扑在村上。首先落实好村两委班子成员的职责分工,紧接着就是跑区、镇两级政府和规划等部门,联系各项事宜,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工作局面很快打开。到了2007年底,旧村改造圆满完成,当年共有50多户村民按照政策造起了新房。
  旧村改造的成功实施打响了为民办实事工程的“第一炮”,徐志亮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他并没有沾沾自喜,却更加坚定了为民办实事的决心。随后,进行自来水改造工程,使全村百姓和城里人一样喝上了甘甜清冽的沙畈水;村庄整治上马后,王路荡村又相继实施了村庄绿化、洁化、亮化、美化工程。农村电网改造的实施,使村民告别了用电高峰期频繁跳闸的现象,用电安全得到保障。一件件为民实事的实施使王路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上任6年来,100多户村民造了新房,隔壁的万里扬、莱恩动力等单位的员工也前来该村租房,据统计,租房客多达500多人,这一项就给村民带来了一笔数额不菲的租金收入。
  当好领头雁 为民谋福祉
  今年,杭长线的建设涉及到王路荡村的土地征用,虽然征用的数量不多,但是涉及到150多户农户。为了顺利完成征地任务,徐志亮又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迅速召开村两委会议讨论研究征地工作方案,将高铁建设的重要性向全体村民传达贯彻,并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在分配工作任务上,他本人挑了最难的工作,专门负责村里“钉子户”的征地工作。据该村的大学生村官叶英春介绍,那段时间正是最热的时候,而徐志亮却从不畏惧这些,上门做工作细致耐心,对村民的无理要求,晓之以理,决不乱开口子,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全力为村民谋利益,依靠他的个人能力,难题一一被突破,高铁施工队也得以率先在王路荡村进场施工。
  在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徐志亮花大力气壮大村集体经济。他通过多种经营使村集体收入逐年递增,比上任前翻了一番。“发展村集体经济受益的最终是村民,今天村里的条件能有这样的好转,村集体经济功不可没。”徐志亮说,仅村庄整治一项,村里就投入了200多万元资金。在资金的使用上,徐志亮厉行节约,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该村会计朱安平说:“上任这么多年,他从没要过村里一分钱的工资,基本都是他倒贴村里的。”相对于“苛刻”自己,徐志亮对村里的公益事业非常慷慨,从他担任村支书后,全体村民都能享受到养老保险补助,而且村里60岁以上老人也都能享受到40元至100元不等的“双节”慰问。
  “王路荡村地处婺城新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徐志亮说,如果村民们支持,他已经做好大干事业的准备,继续更好地为村里各项事业贡献心智。下一步,在通过村庄整治验收后,着手进行村办公大楼建设,用楼房出租的形式,为王路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积蓄力量。
发表于 2010-12-10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心为百姓倾力办实事----党支部书记徐志亮
发表于 2010-12-10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好领头雁 为民谋福祉”——不愧为是徐氏的好子孙!
发表于 2010-12-11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头脑、有能力、有水平、有威望、敢想、能干。徐志亮是好支书。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18 11:13 , Processed in 0.16822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