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17|回复: 2

[评论] 让孩子过个轻松愉快的寒假 徐岫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7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中国网聚焦山西】综合编辑:寒假即将到来,许多父母开始谋划着安排孩子的补课计划。补课、培训――如今这个市场可真是“繁荣”!而那些从家长们荷包里掏大钱的“大师”们,究竟是什么资格?令人怀疑。因为所谓的“培训机构”,至今没有严格的立法,他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而补课培训的后果却令家长们无言以对――孩子成绩提高,是他们的功劳,等于给他们做了广告;成绩未提高或下降,那是孩子不努力,或是太笨,不能怨人家拿钱太多。
  孩子的学习是极其个性化的事情,如果自己不想学,恐怕什么高明的“补课大师”也难于奏效。就像人体“进补”,绿豆、茄子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所谓“一对一”,那要看你是否有“灵丹妙药”,是否认真研究过孩子的教材和老师们的“考试口味”……
  看看一些媒体上的补课广告,说来说去,就是那么几个能进重点校的“神童”,宣传已有数年,真假难辨,令人感到那是披着另一件金色外衣的“张悟本”大师……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需要培养的是思维敏捷、能言善辩、心灵手巧、身手矫健的创新型、国际型人才。
  而有些父母,一看见孩子学习成绩不够好,就气不打一处来,认为孩子天生不好学,“太笨”!
  其实,每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蕴藏着巨大的“心智潜能”;但这往往不是仅凭学习成绩可以完全表现的。在心理学中,有实验证明,学校的学习成绩,一般来说只反映了一个孩子智力的30~40%;那么其余的智能就应注意在课堂学习之外去学习和表现。
  学习成绩是要关心的,但关注的方式要讲究科学,关键是孩子自己要有学习目标,勤奋好学;只要自己努力,决大多数孩子提高成绩并不困难。寒假,又逢过春节,就要让孩子过一个轻松愉快的假期:精神愉快,娱乐有度;独立学习,紧张有度;自主安排,劳逸结合;树立目标,备战新学。放假休息,不仅是孩子的合法权益,也是一个为孩子加油打气的时刻,不能只让“市场”左右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虽然,少数孩子也许需要补课,但家长应通过与孩子沟通,认真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再共同商量通过什么方式,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其实,很多看上去成绩不够好的孩子,并非是补课能解决问题的,还有大量非智力因素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如果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的具体问题,就可能“越补越亏”。孩子的心智潜能需要激发,寒假,是一个很重要的契机,尊重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近年来,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儿童智能的科学结构”,也就是所谓的“心智潜能”,它是指现代社会中,儿童在智力活动中所需要的心理素质,主要的有七个方面:
  ① 空间的智能:爱用形象来思考,爱幻想,喜欢绘画等。
  ② 音乐的智能:爱乐器和听音乐,对旋律记忆好,动作节奏感强。
  ③ 逻辑与数学的智能:快速解数学题,喜欢电脑,爱用逻辑推理。
  ④ 语言的智能:喜欢中英文阅读、书写和听人讲话,喜欢讲故事。
  ⑤ 个人内在的智能:内在感觉体验深刻,独立和有坚强的意志力。
   ⑥ 人际协调的智能:朋友多,亲和快,善于协调人际间的矛盾。
  ⑦ 肌肉感觉的智能:活动时手脚的动作协调、有节奏,喜欢运动。
  现代教育观念告诉我们,孩子的心智潜能是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传统教育观念认为,与学习有关的儿童智力主要是:观察、记忆、思维、想像和操作能力等。显然,它已有落后于时代的局限性,它比上述七个方面确有诸多欠缺。
  孩子的心智潜能是需要激发的,就像埋在地下的矿藏需要探索和挖掘;激发就是儿童在智能上逐渐成熟的过程。
  激发孩子的心智潜能,可以这样做:
  1.举一反三,从孩子学会的书本知识,联系社会上的诸多现实,引导孩子观察体验。
  2.触类旁通,由孩子能够做到的事情,扩大操作范围,放手让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3.学以致用,已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生活实践,可激发新的求知欲。
  4.投其所好,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促进其积极活动,以树立未来的理想和专业倾向。
  5.开阔眼界,通过参与竞赛、旅游、人际交往等社会活动,使孩子懂得社会和人生。
  6.尝试创造,鼓励孩子思考,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并动手进行实验和制作。
  实践为先,激励思考,学习动力便可产生,孩子的聪明才智往往在课堂之外迸发。这样比单纯要求孩子“苦读书”、多补课等,效果要好,坚持不懈,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发表于 2011-1-17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解的老话题了,说什么都没有用,还得补哇!
发表于 2011-1-17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不易啊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17 10:32 , Processed in 0.156999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