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2

[评论] 徐锋:亲自养猪!双汇是被猪农坑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9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只打落水狗”的监管惯性,隐瞒了病源、放过了致病病毒,到头来,“伤不起”的,就不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而是病毒的大面积蔓延、感染。这暴露了一种不健康的监管、监督气候。
因使用瘦肉精生猪、自央视3·15晚会曝光以来便成千夫所指的双汇,最近公布一项决定——向上游发展,亲自养猪,从源头上把关产品质量。业内专家预测,“双汇‘健美猪’事件很可能成为中国肉制品加工企业产业链重塑的一个转折点”。
“亲自养猪”的态度值得嘉许。不过,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一个肉类加工企业若要自己包办整条产业链方能让消费者放心,这本身就是对市场机制的讽刺。
而更值得咂摸的是:双汇“瘦肉精”丑闻,最关键的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双汇亲自养猪可以杜绝瘦肉精”这一逻辑成立的假设前提无疑是:双汇在这次的瘦肉精事件中充当了一个无辜受害者、受骗者的角色。从而,“亲自养猪”才能避免继续被养殖户蒙蔽、“杜绝瘦肉精”。
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从已曝光的情况看,恐怕并没这么简单。对于一个“早已成为行业潜规则”的伎俩,若说“双汇”毫不知情,这就跟三鹿没听说过“三聚氰胺原料奶”一样缺乏说服力。而且,当双汇大打“健美猪”广告时,一家行业龙头企业,竟然从未深究过为何自家采购的猪会比别家“健美”,会有人信吗?三鹿的案例教育我们,长期使用三聚氰胺原料奶的知名奶企,即使不是制造毒奶的“首恶”,至少也是心知肚明的“同谋”。一出事便将缺乏话语权的奶农、猪农拉出来顶罪,却将自己打扮成蒙在鼓里的受害者,这不是一个坦荡企业应有的态度与回应。
而这种心有灵犀的共谋之所以能在行业内公然而行,根本原因还在于行政监管形同虚设。涉及公众健康的猪肉产品,在当地竟然只需每月一次的抽查(2%的比例),而外地来的生猪则“一般不再检验”,进入屠宰环节后“主要依靠企业自检”。这是多么奇怪的事!如此放任自流做甩手掌柜,如此自说自话的“企业自检”、“18道检测程序”,若能落到实处,那才是见鬼。
因此,人们担心,如果上述这种心照不宣的共谋仍然不能杜绝,如果声色俱厉的行政监管仍然徒有其表,就算双汇们都去“亲自养猪”,恐怕也不能阻止将来瘦肉精及其变种重出江湖、杀个回马枪。而且我们更担心,一旦行业监管缺失、企业自身道德血液变质,就算堵住了瘦肉精的来路,也一定会有“某某精”、“某某红”、“某某绿”等后起之秀“崛起”于其他食品行业。
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之所以疲于奔命、四处救火,关键在于,每每出现问题,往往限于个案处理,点到为止、到此为止,本能地拒绝“扩大化”和“控制影响”。如此举动,表面看是保护企业或行业,善意无比,亦颇显大局观念;实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殊不知,不幸被曝光的双汇、三鹿们,翻船后虽自认倒霉,其实心底并不服气,觉得大家都这样,你干吗偏偏曝光、处理我一个;其他仍然奉行潜规则者则暗自庆幸,仍旧大发昧心财,顶多是在应付监管和媒体上多留了一个心眼。“只打落水狗”的监管惯性,隐瞒了病源、放过了致病病毒,到头来,“伤不起”的,就不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而是病毒的大面积蔓延、感染。双汇、三鹿,包括家乐福的“偶然性翻船”,都暴露了一种不健康的监管、监督气候。土壤如是,“恶之花”的迎风怒放便成自然。
当然,双汇宣布将亲自养猪,这极可能只是其在特殊时期的一个危机公关举措,目的是间接转移责任、为未来加分。考虑到双汇遭此灭顶之灾,这种本能的求生欲望不难理解,但作为监管者和公众,却绝不能过于乐观。
发表于 2011-3-29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不在由谁来养猪,关键在于由谁来管理养猪的人。
发表于 2011-3-29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说代人受过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17 08:49 , Processed in 0.161260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