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65|回复: 2

[纪实] 走访徐世昌后人 探寻“总统”私家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4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天津北方网讯:

  “探寻美食传奇天津公馆私家菜大型文化探寻之旅”特派探访组开始走进小洋楼,首站来到徐世昌后人家中,揭开“总统”私家菜的神秘面纱。

  民国初期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曾常年居住在天津。他戎马一生,又是一位儒雅文人,人称“翰林总统”。徐世昌外孙许福宽年已60岁,虽然没有见过外公,但和外婆一起生活20年的经历,让他对徐氏家族的特色美食、烹饪方法记忆犹新。从花蕊做馅的“藤萝饼”,到中西合璧的“徐氏土豆沙拉”,处处能看出“总统”私家菜的精致和细腻。而徐家诸多的餐桌规矩,则体现了徐世昌对传统文化礼仪的敬畏。

  徐公馆:藤萝花饼满口香

  民国初期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曾常年居住在天津。儒雅的徐世昌为世人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故事。时过百年,记者走进徐世昌外孙许福宽的家中,凭借这位名人之后的回忆,重现这位人称“翰林总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许福宽今年已经60岁,虽然没有见过外公,却有和外婆一起生活近20年的经历,切身感受到了很多徐氏家族的饮食生活习俗。

  外婆的“藤萝饼”

  说起徐氏公馆的美食,“藤萝饼”是让许福宽记忆最深的一道特色美味。“记得小时候,外婆用紫色的小藤萝花做饼,据说是当时徐氏公馆特有的私家甜点。那时在泰安道外公的旧居花园里,开满了藤萝花,摘取的每一朵花都是刚开花不久,鲜嫩无比,而且讲究到只吃花蕊不吃花瓣的地步。那时我们还总帮着外婆择花呢,用花蕊做馅,做好的饼吃到嘴里真是清香满口,别致香甜。”

  据许福宽回忆,外婆包饺子的手艺可好了,别看饺子个头特别小,可每个饺子还都缀满花边,十分精致。祖籍浙江的外婆很有才华,在饮食上也格外精通、讲究,有时徐世昌在家里宴请重要客人,她也会亲自下厨露上两手。例如当时家里吃麻蛤,外婆都要把每个麻蛤去掉沙包,再清洗干净入菜。就连节日家里吃的元宵,外婆都要亲自制作。

  难忘“徐氏土豆沙拉”

  由于徐世昌家族有天津、河南、浙江三个分支,徐氏公馆日常的馔饮中也包含了三地的饮食特征,总体有着偏素、偏鲜的特点,同时也有西式饮食文化的融入。那时徐氏公馆中的西餐也是比较讲究的,例如为了追求沙拉色彩漂亮,还会加入青色的豌豆。徐氏沙拉的做法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许福宽说道:“我母亲沙拉做得特别地道,到现在我也时常在家中做一做"徐氏土豆沙拉"。”

  一边给记者讲着家族从前的餐饮文化,许福宽还一边拿起电话,请教身在上海、年逾八旬,与徐世昌共同生活了十几年的哥哥,一起回忆徐氏公馆的生活趣事和美食做法。

  注重传统餐饮礼仪

  徐世昌出身翰林,博学多才,文章诗词书画皆精,传统文化造诣很深。说到饮食起居,许福宽特别有感触:“我们小时候都延续外公当年家中的习惯,进餐时特别注重传统礼仪,例如拿筷子、勺子都有规定。”说着,许福宽从厨房拿出了两双筷子,向记者演示了如何拿筷子。这是当时家中的礼仪旧规,这种拿筷子的方法因张开的空间大,中指置于两根筷子中间,不仅便于掌控筷子,还能夹上较大的食物,着实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不仅如此,在餐桌上还都备有公勺和公筷,夹菜时只能夹取盘子中靠近自己的那一小部分,不能翻、挑。长辈没有动过的菜,晚辈一般不能先吃。”说到这里,许福宽颇有感触,“小时候吃饭时虽然规矩多,但家族中尊老爱幼的美德无时不在,外婆虽是第一个夹菜的人,但她却往往将夹到的菜先放到晚辈的碗里。”

  “八十老翁顽似铁,三更风雨采菱归”,这句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正是徐世昌晚年生活的写照,这位“翰林总统”留给后人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礼仪的传承。来源今晚报)
发表于 2011-5-24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失传于世,很是可惜。
发表于 2011-5-25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私家菜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5-21 02:57 , Processed in 0.185649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