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31|回复: 3

[人物] 徐海东让大女儿终身务农绝情还是真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1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徐海东身经百战,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大将,但对待自己的家庭、亲情却严格要求,不搞特殊化。1951年,徐海东的大女儿徐文金第一次走出大山沟,见到阔别23年的父亲,将想到城里找份工作的想法向父亲说了出来。徐海东沉默了许久后,才说:“现在刚刚解放,政府负担还很重,你又没有文化,怎能搞特殊化呢?”徐文金最终一辈子扎根农村,即使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丈夫因饥饿和疾病离开了人世,徐文金都没开口向父亲求救济,5个孩子至今都生活在当地。徐文金默默无闻、全家扎根家乡的事迹,其清贫的生活现状,几乎让所有的人难以置信,很多人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世间最珍贵的是亲情,此情最纯净,最亲密,血融与水,亲情最让人动心,最让人偏爱,徐海东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66位亲人,其更需要亲情,更知道珍爱自己亲人重要,但是他更爱人民,为了大局,为了整体的利益,他抑制自己的情感,在亲情面前毫不动情,这就是伟人的胸襟,也是人世间深厚的亲情。

  徐海东不让女儿沾上自己的光,不仅是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家事既是自家的事,又是事关领导干部形象,事关党风、社会风气的大事。善待亲属,不能只考虑家庭这个“小家”,更应考虑国家这个“大家”。 徐海东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从自己家做起,不让亲属之事影响“大家”。从中展现出一种境界,一种精神,此种境界就是不徇私情,不搞特殊,此种精神就是以服务于人民为宗旨。

  现今的时代物质和文化生活与以往的年代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时代进步了,而一些官员的思想却落后了,在子女的安排上,有的人总是想办法为子女创造好的条件,谋取好的位置,有的搞起了“萝卜招聘”,有的“量体裁衣”,有的甚至滥用权力,为自己的亲属谋利益;这些人在徐海东不为亲情所动面前能不感到汗颜?徐海东为革命牺牲66位亲人,却不给自己的女儿一点“情面”,此举不仅是感动,在当今时代更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来源人民网)
发表于 2011-5-31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高官,他们的孩子有不粘其光的吗?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我的孩子一辈子就生活在农村’吗?又有谁敢说:‘为了国家,我有多少亲人献出了生命?’恐怕没有吧?
发表于 2011-5-31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
发表于 2011-6-1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徐卫


    好样的呀,我们徐氏宗亲的荣耀呀。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 09:41 , Processed in 0.29638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