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2

[评论] 徐云鹏:县级医院盲目扩张的窟窿不该患者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1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记者从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获悉,目前全国90%县级医院负有债务,2008年总负债金额为406亿元,平均每家县医院负债2600多万元。县级医院缘何债台高筑?“新华视点”追踪调查发现,“大债盖大楼,小债买设备。”(据2011年5月30日  中国广播网)
  在新一轮县医院建设中,各地高标准或超标准建设,盲目扩大规模,进一步加重了县级医院的负债。目前全国90%县级医院负有债务,海南有个县级医院负债已接近1亿元。这样的信息,不免让人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顿感前景渺茫,心里凉了半截。
  “羊毛出在羊身上。”在政府投入责任不到位、县医院经济补偿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面对盖大楼、买设备落下的负债大窟窿,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这句俗话。其实,群众心里都明镜似的,医院负债不会自己扛,还是要摊到患者身上。
  道理十分简单,县医院负债多,还款压力大,必将直接导致其追求利润最大化,一心往钱眼儿里钻,淡薄社会公益。于是,患者入院进行“大检查”,医生开“大处方”,服务项目高收费,等等,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医院负债由患者买单,无疑会直接加剧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与医改目标背道而驰,最终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环境有利于疗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医院就医环境适当讲究一点,医疗条件好一点,也无可厚非。但是,医疗基础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经济实用。毕竟,患者到医院是看病治病的,而不是来体验宾馆般的享受,更不应该只见高楼大厦起,不见患者受益。据卫生部官员透露,按照相关标准,覆盖10万人以下的县医院床位数不超过100张,50万至80万人县医院床位数不超过400张,80万人及以上可设置500张床位。但目前全国不少县医院床位超标,存在闲置问题,甚至有的县医院床位超过1500张。这显然是一种资源浪费。而香港、新加坡的公立医院病房多是大房间,只是用帷幔把病床包围。这个减少政府投入、降低患者就医费用的良策,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设备有助于医疗。医生看病治病离不开医疗设备,但是医疗设备只是提高医疗水平的辅助手段,目的是科学诊断,有效治疗,及早康复。要命的是,如今检查成了医院创收的重要支柱,而且由于现在的医保支付方式是按项目付费,做检查挣钱容易且来得快,刺激了县级医院争相买购贵重医疗设备,并将其当成了“摇钱树”。“医生对设备过于依赖,似乎丧失了对疾病最基础的诊断。”患者只要走进医院的门,医生简单几句问诊之后,便会开出一堆检查单子。不论大小病,都要上设备,做各种检查,“医生先让我抽血化验,接着又让做胸透,花了上百元,最后还拿了大堆药,但吃了几天不见效。后来,我干脆去找赤脚医生,只花了3元钱买药,两天后症状全无。”如同海南省昌江县居民全克俊因发烧去县医院检查的经历一样,医院的过度检查,过度医疗,实在是令人苦不堪言、啼笑皆非。
  应该关注的是,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对象大多是普通基层群众,以弱势群体为主。目前许多地方并不富裕,老百姓手头还比较紧,面对高档医院、豪华设施、“大检查”、“ 大处方”,他们只能选择“我现在真不敢去了。”高消费阻挡患者于医院门外,医疗资源闲置,反过来又加剧了还债压力,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些账最终要算到患者身上。
  县级医院是公立医院,社会公益是其属性。应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而决不能成为市场主体,做成赚钱的机器。不让患者为盖大楼、购设备买单,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谁的孩子,谁来抱。应该由政府投入的资金,一定要确保足额及时到位。政府对县医院的发展要合理规划,严格标准,控制规模,防止盲目扩张铺摊子。同时,医保政策也要与之相配套,让“大检查”、“大处方”无机可乘。
  稿源:荆楚网
  作者:徐云鹏
发表于 2011-5-31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表面是为群众,实际是刮民财。
发表于 2011-5-31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刮民财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17 10:32 , Processed in 0.162372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