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97|回复: 2

[评论] 徐云鹏:优秀习惯比考试分数更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2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最近,湖北省武汉市的武昌实验中学就出台了76条“军规”,包括学生常规行为习惯、礼仪着装规范、学习习惯三个方面的内容,比如女生不准戴手饰、不准化妆,男生不准留长发,不准在公共场所喧哗等等,涵盖了校内校外的多种行为。(据2011年11月21日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然而,这样的“军规”到底有没有必要,一时间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武汉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学校长说,这所学校用76条军规来命名校规,有炒作之嫌,并且里面有许多规定,比如规范写字习惯,课堂记笔记的习惯,认真读书的习惯,都是小学就应该养成的,放在高中有拼凑76条之嫌。并且有些规定太多、太滥,有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有影响。
  应该肯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制定这些规则,是为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出发点是好的。对于那些处于成长中的青年学生来说,他们确实需要一些规定来约束自己言行,有规矩总没有规矩好,校规也应该得到学生的支持,更何况一些学生真正所缺少的,正是规矩以及规矩的认真落实。
  有可操作性的规矩才具有生命力。正像一个国家有了宪法之后,还要组织力量详细制定完善专门法以及规章条例一样,校规也必须详细具体,以强化其可操作性。而操作性越强,学生恪守躬行的必定性也就越强。这种必定性越强,对学生的约束力也就越强,结果势必会大大增强落实校规的针对性、可能性和实效性。一言以蔽之,唯有操作性强的制度规定,才会落地生根惠及实际,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来。
  老实说,有一些学校的校规形同虚设,束之高阁,正是由于其内容过于笼统宽泛,空洞虚无,言之无物,生僻怪异,羁牙拗口,难懂难记所致。有的学校甚至以校训取代校规,让学生无所遵循与适从。一部儒教启蒙论典《弟子规》之所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炎皇子孙养成敦伦尽孝、防邪存诚、诚信忠厚的优秀品质,不仅在于其所阐述的都是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影响生活实践,而且行文优美、语言押韵、通俗易懂、容易记忆、易于口授相传也功不可没。像“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等,十分详细通俗,易于记行。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其实,人生落地之后,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后天教育的结果。而一名学生能够从母校带走一生的财富,主要还是学校培育出的良好的个性、品格和习惯。生活实践一再表明,只有纪律严明,强化规则的约束和管理,学生才能在严守规定的过程中,慢慢养成好习惯,这是因为环境最能影响人、造就人。武汉这所中学刻意打造这种环境值得称道。
  养成优秀的习惯,必须知行合一、一以贯之。习惯具有可变性和易逝性,容易被客观因素所左右,不会一劳永逸、一如既往。因此,学校要经常抓、抓经常,家庭和社会也要反复抓、抓反复。那种认为“规范写字习惯,课堂记笔记的习惯,认真读书的习惯,都是小学就应该养成的,放在高中有拼凑76条之嫌”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学生也要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朝定夕改,这山望着那山高,一定要抱定终生使自己的优秀言行习以为常,变成自己的第二天性。这将会使自己终身受益,比考试分数更重要。
发表于 2011-11-22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不错噢 谢谢楼主 !
徐氏宗亲网,我的最爱!
发表于 2011-11-22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优秀习惯她不顶考试成绩呀?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18 13:20 , Processed in 0.26642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