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36|回复: 3

[人物] 徐世昌诗咏“潍上四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7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6c626d0c3e9f0f32ec8614.jpg

 崔建利

  在北洋军阀总统中,徐世昌可称得上诗书画俱佳。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作诗超过5000首,仅传世诗集就达十余种。在其《水竹邨人诗集》(又称《徐大总统诗集》)中,有一首《潍上四贤咏》,表达了他对晚清山东四位学人暨好友的赞赏之情,也流露出他与“四贤”的交往点滴。《潍上四贤咏》为组诗,即《孙京卿》、《宋京卿》、《柯学士》、《徐忠勤》,所述人物分别为荣成孙葆田、潍坊宋书升、胶州柯劭忞、临清徐坊,均为晚清饱学之士。四人中宋书升原籍潍县(今潍坊),其他三位虽非潍籍,但均曾寓居于此。

  孙京卿

  读书十万卷,一现宰官身。劲节抑豪贵,恺悌对斯民。垂老不逢时,憔悴明湖滨。南望泰山云,惆怅石粼粼。

  清代京堂别称京卿,为京官一至六品的通称。孙葆田曾任刑部主事,且曾被朝廷赐五品卿衔,故称孙京卿。葆田(1840-1911)字佩南,山东荣成人,同治十三年(1864)中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合肥知县等职,晚年寄居潍县。他为政清廉,“妻事纺织,室中萧然如寒士”;他“劲节抑豪贵,恺悌对斯民”,任合肥知县时,李鸿章弟子之侍从横行乡里,逼债殴人致死,孙葆田曾亲往验尸,大白真相,使犯人得到惩治,人谓“包龙图复出”。孙葆田辞官后应山东巡抚之邀曾两度总纂《山东通志》,系他在学术文化方面的标志性成就,也是他平生对山东文化的最大贡献。《山东通志》1910年成书百余卷,孙葆田却因编纂该志积劳成疾,于1911年正月初一猝然病逝,无缘得见新书的出版。

  孙葆田之弟孙季咸娶柯劭忞幼妹柯劭慧为妻,故葆田与柯劭忞不仅是同乡学友,还是姻亲。在孙葆田去世前一年,时任邮传部尚书的徐世昌在济南察看黄河路桥工程时,专门拜访了他。

  宋京卿

  和光非徇俗,穷经成白首。金线垂柳下,一编长在手。啸傲倚南窗,低昂看北斗。著书不问世,名山藏二酉。

  宋京卿即宋书升(1842—1915),字晋之,号旭斋,潍城区人。1892年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放弃仕途,归里潜心著述。其间曾掌教于济南高等学堂、师范学堂。1907年,为光绪皇帝召见,赏五品卿衔。晋之无子,晚年寓居女婿章丘高淑性家,身后所著书稿及藏书皆为女儿女婿所有。女婿高淑性去世后,子孙将其藏书尽售于济南大布司街敬古斋碑帖店,王献唐先生以重价购入山东省立图书馆中。宋氏著述除《周易要义》在其去世后不久刻成外,其余均未刊刻,徐世昌诗句“著书不问世”即指此。值得欣喜的是,以保存文鲁历代文献为己任的《山东文献集成》将宋书升7种书稿收录其中,在宋氏著述的保存和传承方面可谓功不可没。宋书升和徐世昌的交往记载不多见,据《徐世昌年谱》,1900年义和团攻占北京后的八月份,徐世昌到济南族弟徐世光家中小住,“与宋晋之太史书升往还”。

  柯学士

  冷宦老京华,家室清如水。高挹百家言,独成一代史。余事擅医筮,清谈发名理。世变未可论,东望念桑梓。

  柯劭忞(1850~1933),字凤荪、凤笙,号蓼园,胶州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与徐世昌同年中进士。任典礼院学士期间获赐紫禁城骑马,并伴宣统皇帝溥仪读书。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柯劭忞隐居不出。1914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清史馆,任代馆长、总纂,并撰写了天文、时宪、灾异三志和部分传稿、总纂纪稿。他还花费20余年的时间于1922年完成了《新元史》的重修工作。

  柯劭忞出身书香门第,父柯蘅受业于陈寿祺,长于诗词,对经史均有相当研究。母亲李长霞,是掖县著名学者李少白的女儿,有“诗古文词,冠绝一世”的美誉。咸丰十一年,为避乱,劭忞随父母迁居潍县,择居城南孙家村,并在附近择地立墓茔,后来其父柯蘅与其兄劭憼均葬于此地。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潍县堪称柯氏第二故乡。

  柯氏与徐坊是儿女亲家,其大女儿嫁徐坊之子。柯氏与徐世昌关系最为密切,二人既是同年进士,又有姻亲关系(徐世昌长孙女嫁给柯劭忞长孙)。徐世昌诗集中与柯氏酬唱之作无数,徐世昌许多诗集诸如《水竹邨人诗集》、《海西草堂集》等都是由柯劭忞编辑选订并撰写序跋。

  徐忠勤

  藏书亦云富,买山恐不深。出为帝者师,时艰多忧心。好古考鐘铂,束身严规箴。子期不可作,凄凄伯牙琴。

  徐坊(1864-1916)字士言,又字梧生,原籍临清,系广西巡抚徐延旭之子,时任桂林知府的鹿传霖在与徐延旭的交往中看重徐坊品行,将四女儿许配给他。徐坊虽非科举出身,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且写一手好字,颇受当时学人尊重。年轻时捐官为户部主事,庚子事变后,在尚书荣庆推荐下,被任命为国子丞。宣统元年京师图书馆创立,徐坊被任命为副监督,相当于第一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民国后应召为毓庆宫行走,接任陆润庠为逊帝溥仪的汉文师傅。1916年因肺病去世,获赠太子少保衔,特谥忠勤。

  潍县文脉深厚,自清朝嘉庆、道光以来,文物收藏之风盛行。徐坊青年时期曾居住在潍县,民国《潍县志稿·乔寓》中有徐坊小传。徐坊与孙葆田、高鸿裁、宋书生、郭恩孚等学者都有密切交往。受潍县收藏之风的影响,徐坊开始“好古考鐘铂”,并最终成为近代藏书大家。徐坊与徐世昌的交往,从1886年徐世昌中进士供职京城开始,一直到1916年8月徐坊去世,可以说是情同手足。徐世昌诗作中与徐坊唱和之作数量也很可观,徐世昌主编并刊刻的许多著作都由善篆书的徐坊题篆。“子期不可作,凄凄伯牙琴”一句便充分体现出徐世昌对亡友徐坊的怀念之情。来源大众日报)
发表于 2012-7-17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伟人哪!
发表于 2012-7-18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现代徐氏家族最大的官。
发表于 2012-7-18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不错噢 谢谢楼主 !
要想徐氏宗亲网好 就靠你我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18 17:43 , Processed in 0.183019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