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60|回复: 2

[对话] 徐风:作家与紫砂文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5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T1KpVHXdJrXXbTY_fa_122504.jpg

印象里的作家师友们,几乎没有不喜欢紫砂壶的。
    前些年,王蒙来了。我陪他去紫砂厂,季益顺大师拿出两个紫砂茶杯泥坯,让他写着玩。王蒙坐下,提笔运气,分别在茶杯上写下两个孙儿孙女的名字。然后,他提出,想和老伴合做一把紫砂壶。我告诉他,那需要很长时间,而且那是一种专业的工艺。王蒙笑着说自己做着玩的,不会拿去评职称。后来许多紫砂艺人争着和他拍照,壶终于没有做成。
    第一个鼓励我写紫砂文学的人,就是王蒙先生。
    后来我的朋友把王蒙所有的作品名刻在一对壶上。那对壶,乃本山绿泥,茄段款型,做工精致。王蒙夫人得壶,用两手紧紧抱着,别的什么,她都不要了。王蒙一高兴,又挥毫题字:激浪排空海未惊。那是写境界的句子,非常妙。
    从2004年开始,来宜兴采风、体验紫砂的作家,写下来是一张长长的名单:何镇邦、陈建功、丹增、余秋雨、陈世旭、毕淑敏、张胜友、韩小蕙、何立伟、阿成、周明、范小青、刘醒龙、李建军、潘向黎、熊召政、叶辛、赵丽宏、赵本夫、苏童、叶兆言、丁帆、汪政、谢有顺、周梅森、黄蓓佳、肖克凡、储福金、阎连科、王彬彬、周晓枫、王干、尹汉胤、吴义勤、潘凯雄……
    作家们来了,自然要送壶。我的条件是,要给宜兴写一篇文章。朋友们说一定一定。后来,我把那些赞美宜兴的精彩文字收进了《名人笔下的宜兴》一书。
    既是送珍贵文友,一般的商品壶拿不出手,工艺师的壶金贵,吾等又不肯轻易“以文换壶”,怕辱没了清高。于是开发了一款“徐风督造”的秦权壶,款型颇有明清遗风,且自选泥料,请民间高手制作,然后配上锦盒,用工楷写就证书,盖上印章再送文友。
    文友得壶,自然高兴,临走时每每调侃:徐风你就写紫砂,这个我们写不过你。
    苏州作家荆歌得了我一款秦权壶,大喜之下写了一篇文字,配上茶壶照片到处发表。于是常常有作家朋友从天南海北给我打电话,说你送荆歌的壶蛮好,什么时候送我一把啊?
    文人喜欢紫砂壶,可能跟紫砂质朴内蕴的特质有关。紫砂器的构造充满自由和灵性,可以暖手温心,可以成就一种包含生命想象的大美,于是品呷香茗、把玩砂壶渐渐成为古时文人的风气,人生感怀寄寓其中,枕石醉陶已经足够,仕林官场已经忘情。若果既能诗书立世,又能游戏人生,在一把紫砂壶上寻找入世与出世的平衡点,岂不妙哉!紫砂壶不用上釉,朴拙自然,合于文人的本性。一个小小的壶坯上,既可以题写壶铭,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怀,又可以篆刻花虫鸟草,以寄托行云流水的性情。天下哪一种陶瓷器皿能与之比肩呢?想那才高气傲的徐文长,为了寻觅一把紫砂壶,专门从绍兴跑到宜兴,还写下了“青箬旧对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的诗句。宜兴多溪山,一壶盛风流;茶陶欢欣处,恍惚是仙洲。许多传世的诗文与画卷,就这样不经意地从文人们的胸中流泻出来了。
    原来,紫砂壶的骨子里,留存的就是一片文心。
    一千年,一万年,愿文心开满紫砂。 (作者为国家一级作家、宜兴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

发表于 2013-1-25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徐氏宗亲网 不走平凡路
发表于 2013-1-26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中任何一件事物,对可以造就一个文学家。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4-29 13:00 , Processed in 0.29187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