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325|回复: 2

[徐霞客] 云南 徐霞客的最后游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6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徐霞客在云南期间,曾两次进入昆明。《滇游日记》中,约有5万多字记述昆明。徐霞客第一次进入昆明时,曾游历西山,写下了《游太华山记》;第二次进入昆明便与担当一见如故,推为至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徐霞客的到来,激发了担当的诗情,为徐霞客赠诗20余首。
  1640年,病中的徐霞客从丽江辗转半年,回到家乡。半年后,徐霞客与世长辞。
  400多年前的1607年,21岁的徐霞客肩负行囊,手持雨伞,步行离开家乡江阴,走向太湖,开始了探险和地理考察之旅。北历幽燕,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则到达中缅边境,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1638年5月,53岁的徐霞客由广西来到西南边陲云南。
  首次入昆
  写下《游太华山记》
  徐霞客在云南期间,曾先后两次进入昆明。他对昆明山脉的走势,江河的源流,岩溶地貌,均详加考证;风土人情,历史沿革、名胜景观,文士名流等,亦颇多关注。《滇游日记》中,约有5万多字记述昆明。
  遗憾的是,由于《滇游日记》第一册的缺佚,人们已经无法确切了解徐霞客第一次进入昆明的具体时间和详细情况,只大略知道他在广西考察岩溶地貌、追溯南盘江源流之后,从曲靖、陆良、石林一线,于1638年7、8月间抵达省城云南府(昆明)。这次在昆明期间,曾游历西山,写下了游记名篇《游太华山记》。尔后,徐霞客南经江川县前往滇南、滇东和贵州兴义,继续进行南盘江及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后又折返曲靖,经寻甸、嵩明、邵甸、松华坝,于1638年10月1日(农历,后同)再入省城昆明。
  再次入昆
  为安葬好友骨灰
  这次来到昆明,徐霞客本来不打算过多停留。按照原来的计划,他打算尽快前往滇西鸡足山,安葬静闻和尚的骨灰。
  静闻和尚是徐霞客赴西南长途考察时唯一的旅伴,他因仰慕云南鸡足山的大名,志在朝香。不幸的是,在广西途中,静闻因病去世。临终时,嘱托徐霞客把他的遗骨带到鸡足山埋葬。悲伤的徐霞客答应了静闻。“别君已许携君骨,夜夜空山泣杜鹃”,因此,一路上都背负着静闻的骨灰,盼望早日到达鸡足山,让静闻入土为安。
  可是,这时有人告诉他说:有两个人日日挂念着你,是不是稍等几天,见上一面?这两个人就是晋宁州守唐元鹤和昆明晋城隐士唐大来。
  当时,徐霞客并不认识唐大来。徐霞客第一次到昆明时,友人曾对他说:“此间名士唐大来,不可不一晤。”但没能见面。这次又说,令徐霞客很感动,于是,徐霞客决定前往晋宁州的州治晋城,与“唐元鹤州守、大来隐君”作别。
  与担当一见如故
  唐大来名唐泰,号担当。担当自幼颖悟,善为文工画,尤攻诗赋。天启年间,曾赴京应试,未能金榜题名,于是从此抛却功名的角逐,遍游大江南北,寻幽探胜,拜名家学习诗画。在江南时,曾求教于陈眉公。陈眉公称他是“灵心道响”,“当世奇男”。
  陈眉公名继儒,是晚明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陈眉公也是科举失意,29岁时焚儒衣冠,隐居松江九峰。陈眉公人缘极广,虽然“隐居”,却喜爱结交社会名流,且经常周旋于官绅之间。清乾隆年间,蒋士铨诗作中有一句“翩然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衙”,说的就是他。徐霞客家江阴距松江不过二百余里,曾多次慕名到松江拜访陈眉公。陈眉公也非常赞赏徐霞客的探险旅游的壮举。故二人相交甚笃。当陈眉公知道徐霞客前往云南,即写信给已经回到昆明晋城奉养母亲的唐大来,说:“良友徐霞客,足亦遍天下,今来访鸡足并大来先生。此无求于平原君者,幸善视之。”然而,徐霞客来云南时,并不知道陈眉公写给唐泰书信一事。而接到陈眉公书信的唐大来却是等待已久了。
  1638年10月4日傍晚,徐霞客从南坝乘船前往晋城。船先到湖南涯北圩口(白鱼口),清早再到安江村,下船步行入晋宁州(现晋城)北门。当时兵荒马乱,守城门的士卒不准进城,好在唐大来已经在城门等候,“既见大来,各道相思甚急。”令徐霞客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本来短暂的告别却历时二十天。
  徐霞客和唐大来虽然远隔千万里,但有着共同的志趣和思想境界。他们都无意于功名富贵,向往自然,热爱文艺,追求远离尘嚣的山林野趣,因此他们一见如故,推为至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唐大来对徐霞客深情地说:“一步能空天下山,一县好山留客住。”他们一起饮酒下棋,诗词唱和,并尽兴游览了附近的风景名胜古土城、天女城、金沙寺等。
  从徐霞客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徐霞客在晋城时,虽然大多住在州署之内,但唐大来等日日“更次相陪,夜宴必尽醉乃已”。当徐霞客偶感风寒,咳嗽不止时,唐大来早晚都到床榻前看视,“极殷绻情意深长”。徐霞客得到别人送的鸡肉,也转送唐大来。有一天,徐霞客应邀游金沙寺,回来很晚,睡下后,唐大来还使人相问。16日,徐霞客欲告别,唐大来挽留说:“连日因歌童应医未归,不能畅饮使人往省召之,为君送别,必少待之。”一直到22日,唐大来等友人才“具酌演优演出效舞”,“为同宴以饯”。唐大来“又馈棉袄、夹裤,具厚赆焉。”还分函沿途各地友人给予关照,解决徐霞客旅途困难。
  关于分别时的情景,徐霞客也做了详细的记载,言辞甚为感人,不忍删释,兹录于后:
  二十四日街鼓未绝,唐君令人至,言早起观天色,见阴云酿雨,风寒袭人,乞再迟一日,候稍霁乃行。余谢之曰:“行不容迟,虽雨不为阻也。”及起,风雨凄其,令人有黯然魂消意。令庖人速作饭,余出别唐大来。时余欲从海口、安宁返省,完省西南隅诸胜,从西北富民观螳螂川下流,而取道武定,以往鸡足,乃以行李之重者,托大来令人另赍往省,而余得轻具西行焉。方抵大来宅,报晋宁公已至下道,亟同大来及黄氏昆玉还道中。晋宁公复具酌于道,秣马于门。时天色复朗,遂举大觥酒器,登骑就道。
  游历云南病倒鸡足山
  唐大来对徐霞客慕名已久,徐霞客的事迹使他深为感动。徐霞客的到来,激发了唐大来的诗情,在此期间,唐泰给徐霞客的赠诗多达20来首,几乎每日一篇,表达了昆明人对徐霞客的敬仰和关爱之情。
  这些诗,有的高度肯定了徐霞客考察地理纠正史籍记载错误的非凡贡献,有的诗篇盛赞徐霞客遍访祖国山川的壮举,如《汗漫歌》、《大游篇赠徐霞客先生》、《天游曲》八首等,有的诗表达了对徐霞客的敬慕与理解。不过,考虑到当时兵荒马乱的时局、云南山川的艰险及徐霞客的年龄,唐泰委婉劝徐霞客不要继续前往滇西。所以,诗中也表达了对徐霞客安危的关心之情。但唐泰眼看不能劝返徐霞客,只得赋诗与徐霞客依依惜别。
  此后,徐霞客沿滇池至海口,游览石城后,顺螳螂川经石龙坝至安宁温泉,返经安宁城,翻越碧鸡关,过车家壁,登棋盘山,沿当时的滇池湖堤经夏窑、土堆至潘家湾入昆明城。实现了他“完省西南隅诸胜”的夙愿,于11月1日回到昆明城内。7日,徐霞客离开昆明城西行,在筇竹寺住了一晚,8日经富民西行,于12月22日抵鸡足山。在鸡足山,徐霞客安埋了他携带了几千里的静闻和尚骨灰,了却一桩心事。此后的1639年一年中,徐霞客北上丽江,南下保山、腾冲,除继续考察活动外,还为传播中原文化、研究地方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直到病倒在鸡足山。1640年正月,丽江土官木增派滑竿护送他,辗转半年,回到家乡。半年后徐霞客即与世长辞。

发表于 2013-7-26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足迹留在山山水水,精神流传世世代代。
发表于 2013-7-26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无虎落平阳日,待我东山再起时。
徐氏宗亲网 不走平凡路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4-28 15:18 , Processed in 0.250702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