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37|回复: 10

[资料] 建宁始迁祖徐宣仪公分支繁衍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8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 _7 y, F  x8 P  Z- t# _  [徐姓家族据族谱记载为若木后裔,最早来自山东曲阜。为江西徐稚,字孺子后裔!在宋淳熙九年(公元1180年)从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途经南城、南丰迁至现在所居住的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客坊乡里元村小岭下狮峰山脚下。已历30代!现在建宁县及部分江西广昌、宁都徐姓家族均为此系。
) Z" `0 K# Y( u 本族为东海郡! 谱载当时是徐公宣仪(建宁始迁祖)带子徐念四为躲避奸人陷害从江西进贤迁至建宁狮峰,并繁衍成现在人口众多的徐姓分支(占全县人口的1.84%,为建宁人口最多的姓氏)!据说在南城、南丰均有直系徐姓家亲!并且还有本族一徐姓分支在江苏也有家亲!
, W% F! J, s  J; u 本族在客坊小岭下有自己的祠堂。每年都由族长公徐祚连组织清明祭扫活动。本族有完整的族谱。已进行了九次修谱活动。在1992年进行了第九修。由于本族准备进行第十次修谱,出于对本姓文化的热爱,特作此介绍,并非常希望利用现在发达的互联网能联系上在江西进贤、 南城、南丰、广昌、宁都及全国各地的徐氏宗亲。特别是在江西进贤的本系宗亲! 9 t+ H  S3 d6 G; |4 I
在此附上本族字派:宣念朝隐朗,甫惟璋克得,文大贯万廷,时福永承立,志惇叙培祚,瑞嘉荣来代。 如:祖辈为瑞、父辈为嘉、己辈为荣字派、子辈为来、孙辈为代。 本族在宣仪——念四——朝奉-——到隐德时生三子:大郎公承德主要在县城,二郎公进德,据传在浙江、江苏有很多族亲,三郎公硕德为己辈分祖,现已在全县分布!
  @4 }& _6 C. J/ o% Q' S% j" z由于本族字派即将走完,于九修上又新增20个字派,并商定将以上提到的三个分支字派合并。即:隆庆垂恩远,长发绍启联,良俊逢泰运,兴盛振家邦!
5 V1 I: O& c: J9 z/ X  i+ v+ B( Z# X+ ~另附上清甫公房老派:惇叙培先祥,宏名宜尔昌(大郎承德公后族字派)。申甫公得颢公房老派:甫惟璋能文,德克宝茂本,大胜伯显福,世时必朝国。德昌公房老派:甫惟璋能文,得克宝福永,继胜宋世贵,广大宗必国。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8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 S* P* [- Q( X: {

  c( m9 f' X- z                                寻根问祖传奇记
. }4 F1 U& d9 N1 i9 q" e4 K& M
    乐通公迁陕后,二百多年间,裔孙兴旺发达,已有十代人了。裔孙中有西安交通大学的副校长、有县处级干部、有作家、律师、教师、医生、乡镇和县级部门的领导,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十余人,可谓人才辈出。大家在各自岗位上顽强拼搏、开拓创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奉献着毕生精力。
* R$ E) T8 [0 R9 S
- I5 U9 {: r& J% W8 l- R4 w; p    “文革”初,家谱被烧掉,加之老字辈相继离世,使我们这几代人仅仅从老人传说中知道老家在安徽,其它一无所知,我们感到很内疚,愧对先祖。人什么都可以忘记,但千万不能忘记本,这本就是根,就是源。当合家团圆叙天伦之时,我们都在想,先祖故乡在哪里?老家在何方?到哪里去寻根?这是我们几代人的愿望。
/ H4 m1 }0 o4 S
- g5 L4 x* x0 ~* W2 }    今年春节期间,族贤们商议:一定要把家谱修好,并推选我担任续修编委会主任,我感到责任重大,压力很大。因为没有老谱,不知道我们这一支人的源流、世系,无法承接,这样寻根问祖就成了当务之急。到大海里去捞针,从哪里起步?我想了很久,感到很茫然。但血缘本能启示我:以诚为本,路在脚下。四月三十日,我和盘龙植物药业公司副总程刚同志一同到柞水北线乡镇收购中药材,听说他是安徽人,我说程总我的老家在安徽,咱们还是老乡呀,你知道潜山县在什么地方吗?程总说好像在安庆那边,离我们亳州还有五百多公里。我问:你在那边有朋友吗?他说:没有。他说他知道合肥市的电话区号是0551,我心里顿时一亮,拨打电信一一四台或许能查到老家。五月一日我开始拨打一一四电话寻找先祖故里。合肥市一一四台服务员告诉我,安庆市的区号是○五五六,我又将电话打到安庆市一一四台,查出了潜山县民政局的电话号码,县政府服务中心民政办公室窗口的周建中股长接电话后非常热情,我向他说明了意图,请他帮我找潜山姓徐多的地方在哪里。他说水吼镇有个叫徐家畈的地方,并告诉我:水吼镇民政办李松主任手机号码,我又将电话打到李主任手机上,他告诉我,徐家畈梅寨村,我又请他提供一个梅寨村姓徐人的电话号码,李主任就把徐海峰宗亲的电话号码告诉了我,我接通了海峰宗亲的电话,告诉了我寻根的意图,请他通报了潜山徐氏宗亲的派行,我一听和我们这里的派行不一样,我又将我们的派行告诉给了他,请他帮忙查找,海峰宗亲很乐意接受了我的请求。我又将潜山县各乡镇的情况从网上下载出来,先后给梅城、源潭、余井、官庄、黄铺、龙潭等乡镇都打过电话,均未找到同派徐姓。
" c" c# j" s: L) C; I7 i4 Z7 q' H- M. {# M' n" [
    五月中旬,家乡有点事,我回去后,在年龄稍大一点的人跟前再次打听老家在什么地方,有的说在潜山,有的说在宿松,有的说在宿县,有的还说在滁州,有的还说解放前什么时候,老家人将谱送到了本省的山阳县赛鹤岭,因没路费,没往我们这边送,家谱还在赛鹤岭放着,要拿钱去取等等。我又将宿松县的政区情况从网上下载出来,拨打相关乡镇的电话询查,得知佐坝乡过去有个徐里村,后合并为碧岭村,我拨通了村主任徐永新的电话,徐永新宗亲将他们的派行告诉给我,还是和我们不同。他告诉我一个叫徐明华宗亲的手机号,我将电话打给了明华宗亲,由于口音不同,半个小时还没搞清楚,明华宗亲用手机发来信息,告诉了他们谱上记载的两位迁陕西人名和他们梅林嘴徐姓派行,我一看还是不相投。我又将电话打到潜山徐海峰那里,看他打听有新的情况没有,海峰又叫我找皖西南联谊会负责人徐继达老先生,我立即将电话打给继达老先生,他非常热情的告诉我,联谊筹委会办有族报,上边有许多资料可查,立即给我寄一些过来。一周后,材料寄过来了,但报上刊登的皖西南各支徐氏宗亲派行和我们这里的还是不同。我将八年前在黄帝陵买的“ 百姓问祖” 徐姓资料翻了出来,将电话打到徐姓发源地山东,对方不是说不清楚,就是说不知道,有的还发脾气。我又按族务通讯报上介绍,把电话打到了江西凰冈,还是没搞清楚。我又将宿州市四县一区的情况从网上下载下来,把电话打到泗县黑塔镇的老徐村,仍然没有任何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是没有灰心丧气。六月十日下午,我前往离县城六十公里外的杏坪镇步行十公里山路,到刘家沟察看迁陕一世祖乐通公的墓碑,结果还是没有查出从何处迁来的记载。; J% U; Z/ Z+ |3 @& F' U

1 W- Q7 j# y5 s' L    六月十二日,我和侄儿孔坤,赶往近百公里外的山阳县赛鹤岭,核实解放前是否有人将老谱送到赛鹤岭,结果户长说管谱的人不在家,没看到谱。听他介绍的派行还是和我们的不相同。这样拉网式四处寻访,仍不对号,我真有点发愁了。是日夜不能寐,想入异境,在朦胧中又回想到“老家在安徽潜山”。就这样六月十三日我第四次将电话打给徐海峰宗亲,海峰告诉我,说我们老家可能是原属潜山现属岳西县菖蒲镇岩上徐家畈,我立即把电话打到岳西县民政局,该局蒋股长告诉我,岩上徐家畈现归田头乡管辖,并表示帮我查找,我又将电话打到田头乡,一位叫刘忠的干部告诉我,徐家畈归泥潭村,并将该村书记徐业旺宗亲的手机号码告诉给我,我和业旺宗亲通上了电话,业旺宗亲告诉我,他们老派行是“乐启文从正”,我一听,刚好是我们这里的派行,我又请他帮查是否有一个叫乐通的人迁往了陕西,业旺宗亲叫我过两个小时再打电话,他去找老谱查对。两个小时后,我又拨打他的手机,他说找到了,乐通公是成修公的三子,迁陕西镇安县社川刘家沟。我一听准确无误,社川刘家沟,过去归镇安县管辖,乐通公就葬在刘家沟。当日下午,我请业旺宗亲将老谱记载乐通公和我爹爹的章节从网上发过来。几天后徐水印宗亲将民国二十二年所修的老谱中属乐通公支系部分四十页全部传真过来。历时数月,电话打了四省八县两区,登门查访了赛鹤岭等处,天从人愿。我们这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寻根问祖,终于划上了非常圆满的句号。族人听说找到了老家,圆了几代人的梦,无不万分高兴。这条特大新闻,传遍了城乡。
# `& ?+ a9 i7 D8 a2 p4 b) k
' e9 A2 \% }# P. |' Y    祖庭找到了,老谱传来了,我们家谱编委会,立即开会研究,派人前往老家祭祖、搜集修谱相关资料。年过七旬,今年正月刚做心脏搭桥大手术的原县总工会主席宗禹兄执意要回老家看看。六月二十八日,我和宗禹兄,孔珊侄踏上了回老家之路。老家亲人在一世祖德一公祠堂前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并召开了座谈会,我激动地说:“今天是迁陕乐通公后裔最高兴的一天,我们终于找到了根,找到了源,回到了家。7 T8 y$ J* a# F$ Q4 \: b# _0 W

- [- o. {, D  T$ m5 W* H; V) m    岳西、柞水相隔数千里,血缘亲情的纽带将我们联在了一起……”这次二百余年第一回的老家之行,受到了老家人热情的接待,特别是岳西联谊会承钦会长和皖西南联谊筹委会继达副主任、松苗秘书长在万忙之中接待了我们并在潜山召开座谈会,令人难以忘怀,为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对帮我们寻找老家的各级领导,各位宗亲以及合肥,安庆等地的114台服务员表示诚挚的谢意!
( p6 Y0 b/ c* ?" a: b3 G6 g" U
2 a0 C4 ]8 \3 s8 W% p0 ]* x                             德一公二十三代孙 陕西柞水 徐宗立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8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鸿钧 于 2022-12-18 14:47 编辑 , w0 s8 q$ p5 K6 X& q# K

  q% R! d& X& {# j' e9 e6 }! Z3 H0 A
                           浅谈编修《中华徐氏通谱》
5 {3 `1 M# h8 H% E# P2 P6 p% v( w4 ~5 F( z3 x
编修《中华徐氏通谱》,首先必须准确的记载表述徐氏的源流、世系、徙迁等各种族史资料。在这方面,历来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先哲、族贤在关心和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发表了许多文章、专著。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如:天津的徐建华教授主编的《中华姓氏通史·徐姓》、北京徐自强和四川徐鸿章合编的《中华徐氏通谱》、湖南徐尚志主编的《中华徐氏通谱(第一辑)》、江苏徐清义主编的《中华徐氏家族通谱(特辑卷)》、湖南徐树深主编的《神州徐氏总谱》以及徐伟坚主编的《徐氏古今文化大观》和《徐氏文化通览》等。还有徐存耀、徐永生、徐显之、徐才安、徐国清等许多族贤发表的关于徐姓源流世系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应该肯定这些专家族贤都花了大量精力,广泛搜集资料,认真分析、考证,为徐氏族史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值得钦佩。但是,由于徐姓源流长,有4000多年的历史;人口多,有2000多万,位列全国十一;分布广,已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加之,历来受儒家传统的正统观念的影响,徐属东夷,正史不彔,资料匮乏,这就给我们编写家族史留下许多绕不过去的难点,成为当前摆在全球二千多万徐人面前一大难题。在许多难题中,最大的难题,就是源流世系问题。现对如何认知现存徐氏谱牒中的源流世系现状和编修《中华徐氏通谱》中如何编写源流世系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 M  {" n  W$ B0 z2 P! @: J
+ [, f; v; A! Q1 u) V2 ^( `对现存徐氏谱牒中源流世系现状的认识" r5 L$ v9 \1 ^5 I

' ]  z, G; e& r0 @(一)关于徐氏源流& A% m1 @$ J7 [) O

$ p( s& N4 V% u5 H徐氏是个古老的氏族,史籍、谱牒记载都有4000多年的历史。《史记·五帝本记》“黄帝崩,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颛顼帝也”及《秦本记》“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娶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伯益)。大费生二子,一曰大廉,二曰若木。”伯益是舜重臣,古籍载:相传伯益帮助夏禹治水有功,禹要把帝位禅让给益,益避居箕山,后夏启封其子若木于徐,史称徐国。从《史记》、《尚书》这些古籍记载中,在尧舜至夏禹之时,都确有伯益和若木这些徐氏始祖的名讳和事迹的记述,徐国国君若木、偃王、驹王、章禹和吴季子赠剑的徐王也都被各种史籍记载。山东郯城,还有豹公之灵墓。江苏邳州、安徽泗县有徐王城遗址。这都充分证实古徐国之存在。现在对尊伯益、若木为徐氏始祖已基本得到徐氏裔孙公认。徐国领域从山东曲阜、费县、郯城逐渐南移至江苏的徐州、邳州和安徽北部的泗县一带,这里原属东夷,秦汉时为东海郡,是徐姓的祖居地,是根,逐渐向全国发展,枝繁叶茂。现在,对徐氏原属东夷,血缘始祖伯益,姓氏始祖若木,已是全体徐人的共识。# U3 K1 }' d4 R  G5 g( ~' h$ R9 M

! Q% ]) a7 }7 x) j  \. m(二)关于徐氏世系
/ v; ]+ U  p9 K1 B( M- O- T- m, V, s, I. Z$ s( }0 ]( G
世系是每一姓氏世代相传的系统,是通过谱牒记载而历代相传。编好世系是谱牒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徐氏历史悠久,裔孙繁茂。徐氏谱牒,汗牛充栋。所载世系,森罗万象。初涉及者,如坠五里雾中,莫衷一是。研究者,也犹一筐乱丝,难以梳理。通过多年摸索、探讨,现对徐氏历代世系,我提出三种设想,供族贤和专家、学者斧正。+ x9 @1 x+ |0 K; S  J. C6 T
) G4 r2 A6 C. n% i; D6 v
一、章禹以前徐姓远祖是以徐国君王名讳列世系,可简称“君王世系”。翻开千千万万的徐氏祖传或新修谱牒,徐氏远祖世系绝大多数都记载为“伯益——若木——房——仁——豹……偃王——宝宗……章禹”。特别是若木——偃王的记载,几乎是千篇一律。而这些又都是古徐国历代君王之名讳。略加分析,若木至章禹,四十多代,一代只一个君王这是事实,而一代只有一个先祖,这就很难让人相信。为什么以君王名讳定世系,我的推测,修谱溯源,编定世系,这都是魏晋南北朝以后的事,在此之前,主要编修国史。如汉司马迁的《史记》就搜集史料,将五帝及夏、商、周、秦、汉历朝历代的帝王世系完整的编纂出来,现已成《我国历代纪元表》中主要依据。魏晋南北朝后,为崇尚门阀,朝庭才设专门机构,编修各姓族公谱,以利选仕、婚姻之便。为了完整记载和显示徐氏姓族的荣耀,自然也就把徐国历史君王当成徐氏历代共同的先祖了。对此,也有不同看法,如徐伟坚编的《徐氏文化通览》中,载未署名的文章《浅谈徐国国君若木传世表》,就指出“传世表”是系乱、世乱、名讳乱,并对三乱现象列举了一些事例。事实分析亦是如此。不仅若木至章禹只列了一个世系,若木至偃王亦有32、33、34世等不同的记载。一世表示一代人,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列夏、商、周各朝代君王,并不都是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一代相传,而是有祖传孙和传弟、传侄等不同形式,这就表明一代君王并不一定是一世先祖。以及存在君王名讳各谱相互颠倒、错乱等缺陷。但在当时,对1600多年的徐氏远祖毫无资料可考的情况下,我仍赞赏把君王名讳作为远祖世系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 D$ R5 e6 W& m9 N8 {4 Q* p3 j" [6 L0 r2 \# U/ w* h1 h3 z/ B
二、章禹后至隋唐,徐氏是以徐姓有名望之名人名讳列世系,可简称“名望世系”。魏晋以后,重视门阀,为了光宗耀祖,显示世家门第,徐氏在确定以古徐国君王若木为始祖、若木以下各代为远祖世系的同时,又选用历朝历代的一些达官、名翰、闻人、学士为代表的先祖名讳,来编写章禹至隋唐间这1000多年的徐氏各支世系,许多名讳各支交递使用。如周时的垂、可、诜,秦时的徐福,汉时徐洎、徐稚以及三国以后的徐庶、徐晃、徐绩等,都被反复记载,还有的世代颠倒、抄录错乱。但在唐宋以后编修族谱时,周至隋唐这段祖先名讳世系,又不能缺少,只好拿来补缺。其实这一现象早已被一些对徐氏祖先世系有研究的先祖们所发现。如岳西徐万三公《汇源堂》在光绪十七年三修族谱时,就将嫡祖徐密以上的世系是按“名望事实图”来记载的。
. z; |/ R+ \  \( n7 m5 a5 z
5 r# W9 G7 ]8 p9 G如何来看待和编辑“名望世系”,这是当前编修《中华徐氏通谱》的最大难题。明知其错乱难稽,有的出于好心,总想把其归纳理顺,用所谓“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的方法,来达到“理清世系,贯通古今”的目的。从实践中看,很难如愿。如何编辑“名望世系”,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慎重处置的大事。我的看法是保持现状。证据确凿者,适当更正。决不能捕风捉影,越搞越乱。
% X8 B" ^+ X0 w4 x5 O- Z* i
6 H9 W) l4 K* e/ \三、宋至明清,徐氏是以历代嫡祖名讳列世系。可简称“嫡祖”世系。中华各族大兴私修家谱之风,是从宋代开始,延至明清,更加普及。而且大都遵循祖制,做到三十年一修,这就保证了宋以后历代嫡传祖先世系名讳的真实、准确。虽经元末、明末的动乱,有的谱牒丢失,大多也能及时追续补缺。因此,我们现在无论翻阅徐氏那一支宋及明清时期族谱,都能真实反映其世系支派,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可以说宋至明清的族谱,才真正记录了徐氏家族史的完整真实面貌,应视为瑰宝。而唐末至今,又已过千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裔孙的繁衍,或因战争动乱、自然灾害、异地为官经商、朝庭组织移民等原因,必然会出现后裔外迁,异地定居繁衍,时间一久,二、三百年后,这些外迁的后裔,又另立支系,重修新谱,在世系上与原祖籍老谱衔接,这样嫡传世系就形成有总谱、支谱之分。但这一衔接,有的并不一定准确,造成现存徐氏族谱越来越多,其中也有乱接现象。因而,理顺编好“嫡传世系”,应是这次编修《中华徐氏通谱》的重点。" A2 a, F: C" ]+ |, }3 E8 x
# E; I% s5 B1 _  U8 A2 z* x+ f
对如何编修《中华徐氏通谱》的设想
, {% h# u  M& I, d( R/ E
0 j7 K) }, X9 r编修《中华徐氏通谱》,就是要把目前全国各地的徐氏族谱资料进行全面搜集,整合成一本条理清晰、一目了然的《通谱》。近几年,有的族贤也做了这方面的尝试,但总难免有“越编越乱”之嫌。原因是中华徐氏源远流长,严格的讲,唐以前对历代先祖世系有的记载不够准确真实。唐以后嫡传世系虽比较可靠,而又成千累万、遍布全国,要把这些纷繁的谱牒资料汇总理顺,谈何容易,绝非几个或少数人能完成。必须尽全国徐氏之力,有组织、有计划、全力以赴,才有可能完成这一巨大的徐氏族史工程,对此提出几点设想。" E/ e  F$ u1 Q- Z
( Y6 u8 N1 W* _1 N& N
一、县(市、地区)是基础,必须对本县(市、地区)居住的徐氏进行全面调查,按原有的不同支系的谱牒资料,编修本县(市、地区)徐氏联谱。这个联谱也可像宿松县那样,称为《中华徐氏通谱·宿松卷》。对修谱暂时条件不成熟的,也必须由县(市、地区)的徐氏联谊会或有影响力的族贤来负责,提供本地域居住的徐氏真实支派世系资料。因为这些资料是编《通谱》的基础。没有这些县(市、地区)的原始谱牒资料,就形成空中楼阁,无处着手。要充分认识这是一件艰巨而庞大的任务,必须广泛动员族众、集全族之力才能做成、做好的大事。并且还要得到省会和****总会的重视、领导与全力支持。1 A1 u( F2 x& x6 R5 V7 r
9 w( U2 @) v9 Y' ^
二、省联谊会在大力领导和帮助县(市、地区)摸清现存原有谱牒和暂无谱牒支派的资料的基础上,汇总研究分析,进行支
$ v0 `5 t* s1 W4 j6 \+ M& J$ R
" S( G9 a3 Q3 l* _支派整合。如何整合,以我们正在编修的《徐氏凰冈密公世系》为例:《凰冈世系》即唐末徐密之世系。徐密字布卿,号行甫,生于唐末(879年),天佑进士,后唐侍郎,同光甲申(924年)致仕居江西鄱阳凰冈。后裔繁茂,至元时已传十三代,人丁数千,已编族谱,史称《凰冈世系》。元末明初,鄱阳湖战乱,老谱煨尽。密公十三世孙徐便二、讳宗仁为首,历尽艰辛,几经周折,于洪武甲戌(1694年)重续成《凰冈密公总谱》。裔孙外迁,这是自然规律。《凰冈世系》裔孙亦如此。明、清之季,凰冈密公十至十三世裔孙则一、则六、德一、万三、应午、应瑞、华一、华二等几十位后裔,先后分批外迁到安徽的潜山、宿松、太湖、望江、怀宁、岳西、桐城、庐江及江西都昌、湖口和湖北等地定居生息,繁衍发展。至明末及清季,又都分修了支谱。这些支谱在世系源流上,都与凰冈总谱紧密衔接,而这些分迁的支派,相互之间,虽有总谱可以相联,但由于居地各异,信息不通,因而还是互不相识。我们编《凰冈密公世系》就是将这几十支、约30-40万密公族裔的分谱与凰冈总谱连接起来,统隶于凰冈总谱,让大家弄明白自己属于凰冈总世系中的哪一房、哪一支、哪一代。这就是将现存纷繁的徐氏家谱世系进行梳理整合。应该承认,这确实是一件理顺血缘、凝聚亲情、壮大族群、提升族力的千秋万代工程。这一整合工作应该是省里编《通谱》的主要工作。在整合好全省范围的谱牒资料的基础,再组织编写全省综合的一些较大支派的简明支派世系和一时无法整合对接的分散支派世系。以作编修《中华徐氏通谱》的主要依据。省编资料应是简明扼要的支派世系资料,而不是县联谱或《××县·通谱》的重复。2 r5 C1 `/ x7 h9 X

6 P; s0 }+ ?# M三、全球总会在省整合谱牒支派世系资料上,再进行必要的跨省整合完善,然后组织编写《中华徐氏通谱》。全球《中华徐氏通谱》应该是“纲”,与省、县谱是“纲”与“目”的关系。达到一本《中华徐氏通谱》在手,就能了解****各支各派概况和分散在哪些省、县,裔孙多少以及各支的世系情况和相互间的血缘关联。
7 P. M8 m( Y" Q# e, o9 K. m5 y, |5 X( ^0 s
& j  F2 g  a/ w/ j. ?9 v8 k" Z& X6 p
4 y" t" K" h4 v( G) M
以上仅就编修《中华徐氏通谱》中的源流世系方面谈几点个人设想。编修《通谱》还涵盖其他内容,如对与夏、商、周共存的古徐国的研究;族史中重大历史事件的探讨;族裔繁衍发展进程和徙迁情况;家族文化、名人等多方面内容。以及编修《通谱》的组织机构、资金安排,总会与省、县分会的分工等均未涉及。
1 D. D3 ]4 z- \$ j( D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8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鸿钧 于 2022-12-18 14:52 编辑 , d9 u# V" Y7 ~2 @' _
5 u* ]  f2 S5 S
                                     徐文化遗迹辑考
# `6 J# i7 H3 k, n: @9 B6 L$ Q6 t' Z3 B! b! x0 ^8 D/ ?
一、关于古徐国+ ]( j9 O8 }& h0 Z' n6 a
夏禹王时,伯夷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他的儿子若木受封于徐。《尚书·禹贡》说:“海,岱及淮惟徐州。”《徐偃王志》说:“若木事夏后氏,是始封于徐,是始主淮夷。”《史记·周本纪》说:“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集解郑玄曰:“奄国在淮夷之北”。《括地志》云:“泗(水)[州]徐城县北三十里古徐国,即淮夷也。衮州曲阜县奄里,即奄国之地也。”正义《括地志》云:“薄姑故城在青州博昌县东北六十里。”
; W& e) ]% D' E2 L# |. m2 F" K- o# _5 Q以上的意思是说:伯夷因为辅助大禹治水有功,他的儿子若木一开始就封于徐地(徐地是指东海、山东以及江淮流域一带),是首先统治淮夷的领袖。汉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说:召公和周公帅师去征伐淮夷和奄国,使奄国遭受重创,后将奄国国君迁往兖州曲阜奄里。唐张守节在正义里说:“徐城县北三十里的古徐国,即是淮夷的首府。”(徐城县即今之临淮以东十里的古临淮,古临淮之北三十里即今之半城)《太平寰宇记》(卷十六)云:“临淮县:本徐城县地,地当水口,为南北御要之所。长安四年分徐城地置。开元中移郡于此。”
5 X; q- v2 m. M; w( z2 v
4 W2 ]8 v0 h4 x8 h4 x0 y) s二、关于古徐国国都地址
3 f9 a# }  i9 S; O《史记》正义括地志云:“大徐城在泗州徐城县北三十里,古徐国也。”《徐偃王志》云:泗州之北八十里,有古徐城焉。淮水在其南。其西北有徐陂,历涧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淮。其北三十二里,则徐君葬焉。是有延陵季子挂剑之台。”
% B" n8 b. N2 l4 B7 r% h! e对于大徐城,《太平寰宇记》载:“在徐城县北三十里”。《淮阴市志》记载,“考其地望,当在今半城以东的穆墩岛附近。古徐国都城,即汉临淮郡城,亦即汉徐县、唐初徐城县城”。《春秋》鲁昭公三十年(前512),“(吴)伐徐,防山以水之”。灭徐,即此。
% Q! l  l  v4 b$ s7 m4 q( P0 G( q( ^9 C, M0 D) z
三、关于徐偃王" k( `/ I9 R. X
《史记·秦本纪第五》云:“徐君宫人有娠而生卵,以为不详,弃于水滨洲。孤独母有犬鹄苍,衔所弃卵以归,覆煖之,乃成小儿。生时正偃,故以为名。宫人闻之,更取养之。及长,袭为徐君。后鹄苍临死,生角而九尾,化为黄龙也。鹄苍或名后苍。”鹄苍冢至今仍高高耸立在半城镇大新庄境内,位置在古徐国时西城墙外。徐偃王生时有异像。《荀子》也有记载,《非相篇》云:“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 [: J& d0 X. q. H% L
徐偃王生于周昭王三十六年(前992)。由于徐偃王治国有方,鼎盛时达到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后汉书卷八十五·东夷列传·第七十五》:康王之时,肃慎复至。后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元和郡县志》记载,到周穆王时,由于徐偃王好行仁义,国力强盛,来归者日增,势力范围不断扩展。慑于徐偃王的威德,周穆王以徐偃王“僭越”称王、“逾制”建城等为由,“乘八骏之马,使造父御之,发楚师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其子宗遂北徙彭城武原山下,百姓归之,号曰‘徐山’。”周朝为了维持奴隶社会的相对稳定,周穆王本着“继绝世举逸民”收买人心的统治之术,将徐偃王次子宗封为徐王,建都于武原东山,继续管理徐国。武原东山由徐国改为徐山。
# g) x9 y# a' p, L8 b
9 R" h/ K, [! p四、关于挂剑台
, p1 B' L! f) _5 J( U  k% u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有“季札挂剑”的典故,其文曰:“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6 w: ^/ O' C+ k' a
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挂剑典故,挂剑台也成为泗州十景之一。3 |0 |9 i8 h  e# [7 E' H0 ]% e
《泗虹合志》云:挂剑台,在州东百里安河西岸,距古徐子国里许,有土阜类台,即徐君墓吴季子挂剑处也。《寰宇记》:在大徐城北临朱沛水(即今朱家湖)每水涨,周围浩渺,此地不没,其里名挂剑乡。
. L/ l# E1 ^/ `《徐偃王志·卷四·地理第三》:(古徐城)其西北有徐陂,历涧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淮。其北三十二里,则徐君葬焉。是有延陵季子挂剑之台。/ ^) c* [; g4 n. L* J$ I" `- T5 `9 q
此说法恰好符合康熙十二年(1673年)的泗州境内总图,此图的挂剑台位置在古临淮和应山集之间(古应山集现是泗洪县龙集乡应山村),彼时古临淮和应山集隶属于半城,和现在泗洪县地图对比,不仅位置相对,连地名都一致。按康熙年间的地图,挂剑台的位置应在半城镇的赵沙滩附近。
; q7 a8 x8 ^* C+ }赵沙滩在穆墩岛东南十里许,此滩在洪泽湖正常水位时,露出水面约200亩(见《淮阴市志》)。" K" D  F  L4 e5 {; L, m, ^$ H& l, X' p
据穆墩岛和赵沙滩的老人说,赵沙滩上有个古墓,他们小时候常在滩上玩,滩上有许多碌磙子,上面布满了青苔,几十年前洪泽县的三号船还从赵沙滩上取走一个金碌磙子,滩上常常有亮光。" R; ~7 S7 q! m2 Y: A3 A( {
《徐偃王志》云:“其(古徐城)西北有徐陂,历涧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淮。”徐陂是今石集乡的柳山,此山由于多年开采,山体现已消失,但形成了著名的柳山湖风景区。, A# y7 \7 ]0 h0 O. ?" B1 N
《水经注》云:历涧—淮水又东迳徐县南,历涧水注之。水导徐城西北徐陂,陂水南流,绝蕲水,迳历涧戍西,东南流注于淮。$ A3 X" c3 c( _$ _+ j
《淮阴市志》云:溧河洼,长40公里,宽10到15公里,地面高程,由20米降至12米,古历涧水由此洼流入淮河。/ h' r3 B) j" i$ B3 C$ x4 z
    现泗洪县临淮镇仍有溧河村和溧河,而溧河正在柳山(徐陂)下游。
% l3 ?/ L. U; n1 Z" _5 g. y    《徐偃王志》:“其(古徐城)北之三十二里,则徐君葬焉,是有延陵季子挂剑之台。”有的说徐国在泗洪大徐庄(徐台),有的说在太平香城,有的说在半城,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徐陂(柳山)在今石集乡、大徐庄(徐台)在今城头乡、香城在今太平乡、应山在今龙集乡,都在今以半城为中心的泗洪县境内。  z' G" e: e+ m8 B- \
    以康熙年间的地图和今泗洪县政区图相对照,地理位置和地名均完全相对。(康熙年间的古临淮即汉临淮郡城,亦即汉徐县、唐初徐城县城。在今临淮东十余里,今沉没于洪泽湖). o# i0 p7 Q0 ]- g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徐君庙在泗州徐城西南一里,即延陵季子挂剑之徐君也。”
& G% l4 b7 K0 M+ m  R- [9 {; `    根据清光绪年间编纂的《泗虹合志》载:“挂剑台,在州东百里安河西,距古徐国里许,土阜类台,即徐君墓,吴季子挂剑处也。”
1 j0 F+ g/ X. _  ~    《寰宇记》:“在大徐城北临朱沛水(即今朱家湖)。每水涨,周围浩渺,此地不没。其里名挂剑乡。”4 ^' z$ l9 U$ L" j; _  Y$ y" B( `6 m
    古徐国国都在今半城版图内,是很明白的事了。
" ~& m( q9 ^# M% {) q% P$ F
" j, D. ?: T0 d) p    五、关于挂剑台的墓主
- G: _+ U4 I+ W6 z    自公元前645年娄林之战后,至公元前530年楚国伐徐(《公羊传》:冬十月,公子整出奔齐。楚子伐徐。)这100多年时间里,徐国修生养息,国力得到极大发展,呈现出国富民丰、国泰民安的景象。徐国的文化也达到一个高度发达的阶段。从出土的青铜器来看就有义楚剑、义楚钟、徐王义楚铺,光绪十四年(1888年)四月,江西高安市西面45里清泉市山坡中出土的铭文为“徐王义楚”的铜耑;1979年4月在江西靖安水口李家村出土的颈部有两扁平兽首状附耳,底部铭文是“徐王义楚,择其吉金,自做盥盘”。可见徐王义楚年间政治是稳定的,经济是发达的,文化是繁荣的。4 {0 m% h. s1 S8 p
   公元前544年,延陵季子访问鲁国路经徐国,徐君慕其宝剑。从出土的文物看,惟义楚剑最多,可见义楚好剑。从徐国世系推断,徐王义楚正是公元前544年的徐君。
0 Q( n2 Q, i, b* z0 D   徐国世系云:徐王嬴义楚和鲁昭公是同一时期君主。按吴季札挂剑是公元前544年、周景王元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史记云:“吴季札来观周乐,尽知乐所为。”公元前541年才是鲁昭公稠元年,故徐偃王嬴义楚应是和鲁襄公是同一时期的君主。吴季札访晋回来经过徐国时,徐君已薨,可见挂剑台的墓主即是徐王义楚。* O1 m# h; n7 E+ n% k
  
# x- }5 u* T1 w, z" q  六、吴国灭徐的地点
' u! {6 w7 k: h9 m3 X应是古徐国国都半城
0 ?7 A' E" r$ u0 e    1、公元前681年,周釐王元年,齐桓公小白五年,鲁庄公十三年,《公羊传》云:“冬,‘公会齐侯,盟于柯’”,“同盟者何,同欲也”。为了称霸中原,为了齐鲁宋的共同利益,他们结盟于柯。
+ e9 e. ?/ _6 \4 K! m  公元前668年、周惠王九年、鲁庄公二十六年,齐、鲁、宋联兵伐徐,徐国国力日渐衰落,不得不举国南移,离开下邳(梁王城),迁回故都古徐国半城。
4 P+ O0 q# b8 {0 e9 x    公元前645年、周襄王七年、楚成王二十七年,楚国北上争霸中原,首先要消灭争霸中原的障碍——徐国,于是大举出兵伐徐。为了留下一个和敌国的缓冲地带,御敌于国门之外,于是齐、鲁、宋等国又合力救徐。4 t8 Z) z+ I) Y1 j0 A4 e  e
    《公羊传·僖公十五年》云:“春王正月,公如齐。楚人伐徐。三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公孙敖率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终因救徐不力,“楚人败徐于娄林。”+ X/ v& a4 c; U# ~5 y8 `) _, S9 }
    公元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楚灵王围十一年,楚又大举伐徐,目的是“王伐徐以恐吴”。. g/ o# T; ~# i3 s  B' w" u
    公元前526年、周景王十九年、齐景公二十二年,齐国国力强盛。齐景公向东方诸侯征税,徐君不从,于是齐用田开疆为将,帅师伐徐。徐迎战于蒲隧(今睢宁县北蒲姑陂),齐大胜,斩徐将嬴爽,获甲士500余人,徐君大惧,乃遣使赴齐言和。齐侯乃约郯子、莒子,同徐君结盟于蒲隧。徐君以甲父(古地名,在今山东)之鼎献给齐国,方才平息战事。
: G% h3 T# }5 o: S5 U9 S/ T/ v4 |4 N2 Q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亲率伍子胥、伯嚭“防山以水之”消灭了徐国,徐国最后一代国君章羽投奔了楚国,徐国就此灭亡。5 P* Q  F2 g4 T1 P: T
​2、有季子挂剑台为证(即徐王义楚的陵墓),季子挂剑是公元前544的事,吴国灭徐是公元前512年事,在这32年中,古徐国国都没有迁徙,所以说吴国灭徐的地点应该是古徐国国都半城。! {, z3 d# r* Q; P6 H
    3、《诗经·大雅·常武》篇就记载“率彼淮浦,省此徐土”,意思是说顺着淮水的边岸,省视这个徐国土地。《诗经》内容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事情。这也证明了,徐人在公元前6世纪之前已经迁到了淮水附近。
4 u! \8 y1 F0 G- O% E% D    4、《春秋·昭公三十年》,吴子执钟吾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遂灭徐。徐子奔楚,楚救徐,弗及,遂城夷以处之。
/ ?" `: x& ~/ [8 X    5、古徐国在2000多年以前,地势平坦,沃野数百里,海拔仅2~4米。只要堵上淮河,淮水直冲古徐国,短短时间,古徐国便成一片汪洋,故吴国军事家伍子胥及伯嚭用水来攻徐国只是军事小常识问题了。清顾炎武认为“防山以水之”应是淮水。清张东铭、陶荫棠认为:“今盱眙陡山在淮南岸,逼城下流势,可因以防水,自城东南抵东北,堤岸绵亘,地形皆高,似是防山遗迹。”/ w9 V1 t. K0 h/ J8 L" Z- L- H: w
    6、按春秋地图,古徐国就在洪泽湖西岸,即现在半城地区。0 e, t8 {2 m( q0 k
    7、按吴国出兵路线图也符合“防山以水之”的灭徐地形、地势、地点。" h/ Q4 \8 W. N& C8 ?
七、综上所述
1 ?! P; ?/ K0 U, @4 |" Y    1、古徐国半城镇是夏启始封徐国的国都。
2 Z4 Q; v# }" M; M: i    2、古徐国半城镇是徐偃王的出生地。
9 |, n$ w- K; A: ]    3、古徐国半城镇是徐偃王的发祥地。
4 s/ T& V, a1 \9 h2 b& ]    4、古徐国半城镇是延陵季子挂剑台所在地。
3 o8 w$ Q# J: Q/ H    5、古徐国半城镇是挂剑台墓主徐王义楚的陵墓所在地。
& L+ }, f/ w, z5 r) u    6、古徐国半城镇是徐王章羽最后失国地。
9 w# w$ V/ {* g9 h8 ?4 T7 w1 o    此浅陋之研究仅作抛砖引玉,望国内外徐文化研究学者批评、指正。 7 N- H1 l: j; p( r
——摘自江苏省地方志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8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鸿钧 于 2022-12-18 15:18 编辑
# E( u; U+ d# T* n$ B. F' x" S+ G- W$ Z: I' y+ [
) F! d1 y/ {8 q# f( s

. m- N5 O+ L0 e1 }                        徐姓姓氏渊源略考
+ B: }8 `- ^. |' T8 y, e) x                          ——徐氏文化资料之一
) ~: p! `, u* t& D4 H# }  e: h& w7 |
' ^0 ~- ^& o; Q! d& j/ @: m第一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黄帝之后裔帝颛顼玄孙伯益之子若木,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2 q5 g5 i7 u6 c& G. U; e% `. K' {/ M7 ~7 z
徐氏出于黄帝之后,早在宋朝郑樵的《通志》中已有记载:“徐一族出于黄帝十四姓”,但到底是源于十四姓中的哪一姓,没有明确说出。史籍《左传》周僖公十五年条亦有:“舂,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即华夏黄帝之后。在某些徐氏家谱,如《鄞东徐氏宗谱》的“世迹前述”部分言:“徐氏之先出黄帝九世孙伯益之后。”《兴化徐氏宗谱》也有类似之语,“黄帝玄孙大业公,子大费,字伯益。”
! p/ F  y/ V% O9 z0 ~- H4 z
1 g" K) B. I: H$ |9 S, S  \早在远古时期,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主要生活着四个大的部落群体。即西部和中原的炎黄集团,也称华夏集团;东部的东夷集团;南部的苗蛮集团;东南沿海的百越集团。徐氏的远古始祖就是东夷集团中的重要首领少昊。8 G- d: Z3 G# z
  ^& h5 n! \% A) H  o
东夷集团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群体。这是因为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种鸟类栖息与候鸟迁徙停留的好地方。居住在这儿的人,自然以捕鸟为食,以鸟羽为衣,处处依赖鸟类作为主要生活来源,最后发展到以鸟为图腾崇拜。对于这一点,从夷字的本义也可看出,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由此可见,夷人善射,由此亦可推出,这个群体是以射猎为主要的生存方式。随着对鸟的图腾崇拜的加强,逐步开始以鸟为氏族、部落的名称和标志,再慢慢发展成姓氏。如东夷集团的四大姓偃(燕)、嬴、子(燕子、小鸟)、凤(凤鸟),大约就是由此而来。" i, H* ~2 u  g' ~- V2 S2 H

! g7 Y. p; h5 S少昊,嬴姓,在古代典籍中,也被写作“少皓”、“少嗥”、“少皋”,名挚(也作质),三皇五帝之一,又被称作“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从少昊的名字中,同样可以看出其与鸟的关系。挚,即鸷,是一种猛禽。少昊的诞生,存在多种说法,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其中一种传说是其母女节,也称皇娥,夜梦流星人怀而有孕,生下少昊。少昊长大后,成为本氏族的首领,后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开始时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族图腾,后在穷桑即大联盟首领位时,有凤鸟飞至,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不久迁都于曲阜,并将所辖部族以鸟命名,分为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五个部族,在这五个部族之外,又分祝鸠、鹃鸠、鸬鸠、爽鸠、鹘鸠五个氏族,以及鹊雉、鹋雉、翟雉、鹈雉、晕雉五个雉氏族,春扈、夏扈、秋扈、冬扈、棘扈、行扈、宵扈、桑扈、老扈九个扈氏族,共二十四个氏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p$ Z: F, H0 w4 B' X1 O

5 N8 `6 o/ f9 B# D% y) C少昊在位期间,修太昊之法,以鸟名为官名,设工正和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以发展生产,同时,还“正度量”,即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在他的带领下,东夷集团得到很大发展。同时,还与炎黄集团建立了非常密切的交流关系,比如他就收留、养育了黄帝的孙子颛顼及其部族,并决定自己逝世后由颛顼接任自己东夷部族联盟首领的职务。少昊共在位八十四年,寿过百岁,也有说在位百年,逝世后葬于曲阜。陵墓在今曲阜市东四公里处,呈金字塔形,底边长二十八米,顶边长九米四,斜坡高十五米二,上面有庙。整个陵园占地十六亩,有宫门、享堂、配殿、石坊等建筑组成。
" j1 o" Y5 X. ^( ^6 ]1 x  E
: B) a+ F' \1 K# l少昊逝世后,东夷部落联盟由黄帝的孙子、二十岁的颛顼接掌。颛顼,号高阳氏,三皇五帝之一。自幼聪明过人,相传十岁时便成为本部落首领,率族众迁往东夷集团所在地,可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率族众迁到东夷集团所在区域穷桑一带,已不可考,但其深得少昊信任却是毋庸置疑的。八年之后,少昊逝世,颛顼继位,成为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不久,将统治中心迁回中原,即今河南濮阳一带,许多东夷部落也跟着内迁。迁回中原后,颛顼又继承了祖父黄帝原担任的炎黄部落联盟首领的职务,身兼炎黄与东夷两大部落联盟首领,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在位七十八年之后,年近百岁的颛顼方才逝世。颛顼陵遗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三相庄西二公里处,南北长二百四十米,东西长一百三十米,有宝城、享殿和廊房,始建于唐朝,重修于宋朝。唐、宋以来,每年春秋两季或改元,皇帝都要遣使告祭。清宣统年间,一场龙卷风携沙将陵园全部覆盖。近年来随沙丘移动,已有部分建筑露出地面。
" P. x2 f( {6 z
5 \4 {% X! `4 y, V/ I5 M) k; ^* ~作为少昊后代的徐氏与颛顼发生关系是在颛顼之后。在所有的徐氏家谱中,徐氏的血缘始祖都是若木,若木的父亲是伯益,伯益的父亲是皋陶,皋陶的父亲是大业,大业的曾外祖父就是颛顼。% w7 x6 |+ s  k

8 S6 k. N8 z) C+ Z据史籍《史记》等书记载,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一次,女修吞食了一枚燕子(玄鸟)落下来的卵而有身孕,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大业。大业成年后,娶华夏集团少典氏族女子女华为妻,生子皋陶。皋陶,亦名繇、皋繇、咎繇、咎陶,字庭坚。
  f8 P1 O! [4 X0 H/ d+ Q5 h$ H; [  _
: `' f# @. Z( u) Y* c皋陶在虞舜时期,曾担任了掌管刑罚的士,明五刑,弼五教,使天下无冤狱,以公正、正直著称。在农业方面,发明了耒、耜等农具,为东夷各氏族部落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参与了大禹的治水工程,与大禹密切合作,不争功诿过,极力树立大禹在民众中的威信。虽然他在“知人”与“安民”等治国方面功劳不在大禹之下,但在舜逝世时,却积极推荐、扶持大禹登舜位,当上了中原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大禹对他非常感激,也认为他最贤德,遂选定皋陶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授予他处理政务的权力,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禅位于他,可不久皋陶即逝世,大禹很伤心,就把英(今湖北英山县)、六(今安徽六安)一带分封给他的后裔。如今,皋陶墓在六安县城东八公里,六(安)合(肥)公路北侧,为圆形土冢,周长九十七米,顶高六米二,顶部平面直径四米,墓前有碑,为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手书,墓上有黄栗树一株,形如伞盖。在墓东十四米处,有皋陶祠,为前后两进四合院式。由于皋陶在当时口碑极好,影响很大,后人为纪念他,亦将六安县别称为皋陶城,简称皋城。8 p, R3 O. p- k+ _- a" v

! [+ _* F9 u  J2 h  y传说皋陶有六个儿子(一说三个),其余几子被封在英、六等地,后陆续建立了英、六、群舒等小王国,只有长子大费(bì),又称伯益,与他长期共同辅佐舜和大禹,居功至伟,被舜赐为赢姓,继承赢姓正统,也就是当上少昊遗留下来的赢姓部落首领。自此之后,他的兄弟,继承了偃姓,向南发展,偃姓及后来所产生的姓氏即奉皋陶为血缘始祖,而赢姓及所产生的姓氏如秦、徐、赵、黄等则奉伯益为血缘始祖,其后裔主要居留在山东南部或淮河中下游流域,或远迁西北。
7 @( i2 P* @; I$ i" ?: n: i8 }: F7 r/ {1 D
伯益,也被写作伯翳、伯繁、柏翳、化益,或只称益,这是因为伯本来就有老大的意思。因佐舜有功,被封于费。因此又叫大费、贯侯:由于原来少昊的赢姓氏族是以凤鸟为图腾,伯益被赐姓赢后,自然也就以凤鸟为图腾,成为赢姓正统: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他的名字看出,益也写作繁,而繁据《离骚注》解释,为“凤皇别名也”。伯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具有传奇色彩和作出过卓越贡献的英雄人物。传说伯益通鸟语,能够调驯鸟兽,“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这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期,是非常令人惊讶和信服的。伯益还发明了以卦占卜岁时吉凶的办法。很年轻时,就随父亲皋陶辅佐舜,“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火烧林木,驱赶禽兽,这就能很快地开辟出大片平地,同时,草木焚烧后的灰烬又是肥料,这样,极大地便利了氏族部落的发展和农田的开垦,大大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史籍《吕氏春秋》等书中,还提到诸如“伯益作井”、“化益作井”等故事。这说明,中国古代的凿井技术是伯益发明的。凿井技术的发明,大大扩展了古代先民们的生存空间。在凿井技术未发明之前,先民们只有近河、湖而居,年年雨季还要受其威胁。凿井技术发明后,先民们可以进入相对远离河湖的广大平原地区生存、发展。所以说,对于凿井技术的发明,无论今天我们用什么样的词汇去赞美都不为过。伯益在大禹治水过程中,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以致于大禹治水成功后,向舜汇报时竟说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舜大为赞赏,将本氏族姚姓女子嫁给他为妻,后为他生下两个儿子:大廉和若木,同时,还对伯益说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而皂游,尔后嗣将大出。”舜的话果然没错,伯益的赢姓后裔后来分衍出徐、黄、赵、秦、江等十多个姓氏,俱尊他为血缘始祖。
5 a7 u/ |* k! ?2 r: f0 M5 c+ d% {" X$ ^* G% |5 G
大禹在位时,曾打算将首领位禅让给皋陶,皋陶逝世后,大禹又准备传位给伯益,并在晚年授政于伯益,让他协助自己管理所有部落、氏族事务。临终时遗命传位伯益。可伯益与他的父亲皋陶一样,淡于权位,在为大禹守丧三年之后,主动避让首领位置给禹的儿子启,自己隐居于箕山之北。启于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由于启的这个行为彻底抛弃了氏族社会长期以来的“公天下”传统,而代之以文明社会的“家天下”。为了政权的稳固和长久,有必要对坚持过去传统的有影响和有实力的氏族势力与著名人物进行清洗和整肃,声望卓著的伯益自然不能幸免。据典籍《战国策》和《韩非子》记载,夏启即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待政权基本稳固后,开始进攻伯益,夏启六年,伯益被害,据说当时已年过二百岁。为了笼络人心,夏启一面以隆重之礼安葬伯益,一面将伯益的二儿子若木封于徐,即今天以安徽泗县为中心的安徽东北部、山东西南部、江苏西北部一带。自此之后,徐氏的脉络开始清晰。徐氏宗族的主。支由此繁衍、发展、壮大。若木,也就成了后世徐氏基本公认的血缘始祖。6 R7 G  e2 X( Z4 m2 j% A

% _0 b0 `- D3 Q7 g% V6 I周朝初年,徐氏氏族已经比较强大,形成一个方国,史书上称作徐方。由于与商人同属东夷集团,因而,在周灭商后的商人反叛中,赢姓之徐即使没参加共同行动,也必然对此表示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这也是周初平叛后没有分拆商人氏族的原因之所在。但随着周朝势力在东方的加强与巩固,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到徐方的利益与生存。于是,徐方与周朝爆发了不止一次的战争,结果是互有胜负。这在先秦及后世相关文献中都有记载。在史籍《礼记》篇中就记录了徐国大夫容居的回忆:“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西讨的对象必是周王朝,徐驹王可能是周初时徐国的国君,大军已到了黄河边,足见军力之强。并且,徐国国君也称王,与周王室平起平坐,这种行为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伯禽在鲁国之时,就曾不断地去征讨。据史籍《史记》记载:“伯禽率师伐之,作《费誓》,遂平徐戎,定鲁。”《诗经》篇有:“鲁侯之功……遂荒徐宅。”荒者,占有之意,在伯禽大军压境之下,徐国只得南迁,迁到淮河流域。因此,徐国也被称作淮夷、徐夷。由于屡次兴兵,又被称作徐戎。
' B  ]- N! L- y% }' v* M    徐国南迁后,仍然保持较强的国力,一方面,稳定周边形势,讨伐与其不一致的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或其他徐氏部落,另一方面,积极备战。- l( E3 B$ _, i' h0 T
    古书中记载的周昭王“南征不复”死于汉水,与征伐徐、楚有很大关系。到了周穆王时,正值徐偃王当政,国势大盛。
, K0 h3 W' Z8 J2 K    徐国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周穆王姬满执政时期,传至三十二世孙徐君偃。当时徐国已很强大,徐君偃便想乘周穆王巡游在外时代周称天子。周穆王十三年,徐君偃自称徐偃王,率各国联军向周进攻。周穆王得此消息,乘造父驾的车,日夜兼程赶到京都,调军镇压,徐偃王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甚得民心,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因此得名。后周穆王封徐偃王之子嬴宗于徐(今江苏泗洪),仍称“徐子’。8 a3 P: [7 i) ?6 N
    据史籍《后汉书》介绍:“后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候,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整个东方,均由徐偃王管理,徐偃王俨然可以与周王室分庭抗礼,成为东方之王。
( z( K/ o/ }% |3 U' D    徐偃王在徐氏历史上,是仅次于若木的最重要祖先,这是因为在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各徐氏家谱中,徐偃几乎成了仁义的代名词,导致几乎所有的徐氏家谱,如果有“姓氏溯源”这一部分内容的话,基本上都上溯到徐偃王,倘若上溯到若木,也必然将徐偃王作为最重要的一部分来大书特书。在各类徐氏家谱中,徐偃王被认为是若木的三十一世孙,也就是说,从伯益计,到徐偃王共三十三世。
- w3 n3 h) P; K% Q- ?    有关徐偃王的记载,最早出于战国后期的史籍《尸子》与《荀子》二书。《尸子》一书久已失传,引自他书,有徐偃王记载二条,分别为:“徐偃王有筋而无骨”,“徐偃王好怪,没深水而得怪鱼,人深山而得怪兽者,多列于庭”。《荀子》篇将他与仲尼、周公、皋陶、闳夭、傅说、伊尹、禹、汤、尧、舜同列,但没说明理由,只说到:“徐偃王之状,目可瞻马(或作焉字)。”
8 ]- |+ D+ Q$ M    《韩非子》篇中记载: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a8 U' P3 p4 P  l. M% m
    西汉初年,史籍《淮南子》秉持《韩非子》记载为:昔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之朝者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曰:“臣闻之: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
% w4 A$ V" d$ [& ?0 |0 O    到了史籍《史记》共有两处,《秦纪》中是这样记载的:“…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与穆同)王,……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赵世家》则更详细:“造父幸于周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 q" Q$ E; m9 ]    史籍《后汉书》中说:“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之后,是这样记述的:穆王后得骥艰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偃王仁而无权,不忍斗其人,故致于败。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
0 t$ S8 i, f$ t; M6 J- M    在后世文献如史籍《博物志》及各类徐氏家谱中有关徐偃王的记载:偃王名诞,周昭王三十六年,徐母感瑞而有孕,足月后生下一卵,家人谓之不祥,遂弃于河边,有位姓独孤的老太太家养了条叫鹄苍的狗,将其叼回,放在床下,三天后因其污秽而被家人扔到水边,又被狗叼回。家人再想扔时,忽听中间有小儿的啼哭声,剖开一看,是个婴儿,形容端正,声气和绥。只是左手紧紧握住,直到七岁时方才伸开,手心中有特别的纹理,仿佛为“偃王”二字,因此,以之为号。这条狗后来将死时,化为黄龙,埋葬之所被徐国人称之为“狗垄”。由生卵我们可以联想到大业与契之母均是吞燕卵而有孕,徐偃王属东夷集团必定无疑,这又为徐氏源于赢姓添一佐证。
1 j: B) i, e' S! B! E# a0 _8 m, Z    徐偃王十七岁时才艺过人,诗礼俱足,二十岁时文武兼备。继位后,广行仁义,去除刑争,“弛甲戈之被,坠城池之险,修行仁义,被服慈惠,视物如伤,以怀诸侯,诸侯贽生死之物于我者,三十有六国,是共戴君为王。”一次,徐偃王组织的开挖连接陈、蔡间的河渠时,挖出一副赤弓朱箭,众人以为祥瑞,献给徐偃王。当时因周天子穆王喜爱巡游四方,以致国政无人管理,诸侯多有怨言。' t2 ~$ H' h" @8 W. x  G
    一次,周穆王向西巡狩至昆仑山下,见到西王母,乐而忘返。徐偃王在东部诸侯的拥戴下,率三十六国联军向周进军。周穆王得讯之后,乘造父驾车,一日千里奔回京城,调兵镇压,徐偃王没想到周穆王能回来得这么快,不忍生灵涂炭,民众遭殃,于是收兵弃国,躲进彭城一带的深山中。由于他很得民心,跟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因之就被叫作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周穆王打败徐偃王之后,因见他在当地很得民心,便不得不继续封其子宗于徐,但降为子爵,让他继续管理徐国。后来一说徐偃王死于山中,另一说到了今浙江衢州一带,老死于此。至今徐氏为衢州第一大姓,与此不无关系。后人还在衢州建有徐偃王庙,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专门为此写了《衢州徐偃王庙碑》:& c% u# W1 ~3 c1 A0 t- d
    “徐与秦俱出柏翳,为赢姓国。于夏、殷、周女,咸有大功。秦处西便,专用武胜,遭世衰,无明天子,遂虎吞诸国为雄,诸国既皆入秦为臣,秦无所取利,上下相贼害,卒偾其国而沉其宗。徐处得地中,文德为治,及偃王诞当国,益除去刑争末事。凡所以君国子民,待四方一出于仁义。当此之时,周天子穆王无道,意不在天下,好道士说,得八龙,骑之西游,同王母宴于瑶池之上,歌讴忘归,四方诸侯之争辨者,无所质正,咸宾祭于徐,贽玉帛、死生之物于徐之庭者三十六国,得朱弓、赤矢之瑞。穆王闻之,恐遂称受命,命造父御,长驱而归。与楚连谋伐徐,徐不忍斗其民,北走彭城武原山下,百姓随而从之,万有余家。偃王死,民号其山为徐山,凿石为室,以祠偃王。偃王虽走死失国,民戴其嗣为君如初,驹王、章禹祖孙相望,自秦至今,名公巨人,继迹史书。徐氏十望其九,皆本于偃王,而秦后,迄兹无闻家,夭于柏翳之绪,非偏有厚,施仁与暴之报,自然异也。衢州故会稽大末也,民多姓徐氏,支县龙丘有偃王遗庙。或曰偃王之逃战,不之彭城,之越城之隅,弃玉几研于会稽之水。或曰徐子章禹既执于吴,徐之公旌子弟,散之徐、扬二州间,即其居立先王庙,云开元初,徐氏二人相属为刺史,帅其邯之同姓,改作庙屋,载事于碑。后九十年,当元和九年,而徐氏放复为刺史,放字达夫,前碑所谓今户部侍郎,其大父也。春行视农,至于龙丘,有事于庙,思惟本原,曰:故制朴,下窄不足以揭虔,妥灵而又梁桶赤白(阝多)剥,不治图像之威(黑乙),昧就灭藩拔级夷,庭木秃缺,祈吐日慢,祥庆弗下,州之群支,不获荫庥,余惟遗绍而户其土,不即不图,以有资聚,罚其可辞,乃命因故为新,众工齐事,惟月若日工告讫。功大祠于庙,宗卿咸序应,是岁,州无怪风、剧雨,民不夭厉,谷果完实,民皆曰耿耿祉哉,其不可诬,乃相与请辞京师,而谗之于石。辞曰:“秦杰以颠,徐由逊绵,秦鬼以饥,徐有庙存,婉婉偃王,惟道之耽,以国易仁,为笑于顽,自初擅命,其实几姓,历短詈长,有不偿王,课其利害,孰与王当,姑篾之墟,太永之里,谁思王恩,立庙以祀,王之闻孙,世世多有,惟临兹邦,庙土实守,坚峤之后,达夫廊之,王殁万年,如始拊时,王孙多孝,世奉王庙,达夫之来,先慎诏教,尽惠庙民,不主于神,惟是达夫,知孝之元,太末之里,姑篾之城,庙事时修,仁孝振声,宜宠其人,以及后生,嗟嗟维王,虽古谁亢,王死于仁,彼以暴丧,文追作诔,刻示茫茫。”
$ w5 c! V7 x' ?' }, v5 t# t    据史籍《竹书记年》记载,周厉王三年时淮夷又曾侵洛。这种态势直到周宣王年间,终于又爆发一场大战。典籍《诗经》中就记载了这件事。周朝出征的将领有南仲、皇父、程伯休父等,“王命卿士,南仲太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王谓伊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族,率彼淮浦,省此徐土”,致使“徐方绎骚”、“震‘晾徐方”、“濯征徐方”,结果导致“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徐方来庭”。战争的结果,是徐国彻底臣服于周王朝。. E: e( X' D- \( U7 g9 ?$ L
    进入春秋之后,随着周王朝的日渐衰微和政治控制力的下降,中原地区各诸侯国纷纷并起,称雄争霸,征战不已,无暇南顾,而南方的楚国势力也刚刚开始兴起,尚未北上。处于这种政治真空之中的徐国,也趁时而起,兼并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等,开始了自己的复兴道路,并不断与北面的齐、鲁等国,南面的楚国,以至后来的吴国发生战争。随着齐、楚两国的逐渐强大和互相争霸,徐国变成了两国争夺的对象。
( T, L5 ^. V0 f7 p# z% F+ w    开始时,过度靠近齐国,引起楚国不满,周襄王姬郑六年(公元前646年)春,楚成王芈頵(熊恽)伐徐国,虽有北方齐国、曹国等国军队来救,但还是失败了。随着齐桓公姜小白逝世后齐国地位和国力下降,徐国的政治态度逐步向楚国靠拢。这又引起了北方大国晋国的不满,但由于晋、楚两国势力大致相当,一时难分胜负,在这种情况下,晋国接受了由楚国逃来的申公巫臣的建议,帮助新兴的吴国训练军队,以牵制楚国。9 y8 l& V) i: Y) ~3 M$ K5 G
/ g/ y) D5 ?" h8 N
据史籍《左传·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条记载,逐渐强大起来的吴国当年便“伐楚、伐巢、伐徐”。吴、楚在南方的争斗拉开帷幕,徐国力求保持中立,并与吴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如吴国人北上,必须经过徐国,每当此时,徐国都热情款待。一次,吴季札经过徐时,徐国君殷勤招待,见到季札携带的佩剑,十分喜欢,形之于色。等到季札回国时,徐国君已死,季札到徐国君墓前祭扫后,将佩剑挂在墓前树上。人们不解,季札解释说:“我知道徐君喜欢我的剑,可因为我那时是出使上国,没能给他,但我已心许之,现在回来,人虽已故去,就挂在他墓前吧。”, d  S5 o6 W' U8 J& \- p$ x
8 A0 n% o8 N" h) u) x
徐国的这种中立态度,引起楚国的严重不满。周景王姬贵七年(公元前538年),以楚国为首,会盟诸侯于申,会上,楚灵王芈围(熊虔)将徐子(即徐国国君)抓了起来。那次参加会盟的有蔡、陈、许等国,还有顿、胡、沈(皆在河南、安徽交界处)以及淮夷等。楚国又乘机攻克朱方。两年之后,徐仪楚朝聘楚国(传世有邻王义楚金鍴),向楚国输诚。: M9 P: `4 F7 N/ \/ [
: C5 w8 h4 }0 `6 O- j7 a# L
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楚灵王又伐徐国,徐国的力量愈加衰弱,不得不反过来依附于楚国,以求苟延残喘。这样一来,又得罪了楚国的宿敌齐国。
) v. W& |& t& m/ v: g. v
" S- l2 U$ a6 ^$ D# h周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齐景公姜杵臼伐徐国,使得徐国不得不再转过来依附齐国。第二年,徐国又与宋、邾、那等结为盟国,以抵抗吴国北侵。在楚国的强大压力下,徐国最终投向楚国,这又大大激怒了楚的敌人吴国。
4 C4 J4 c0 j/ s; d
2 |  Y; i  l8 X周敬王姬丐八年(公元前512年),吴王僚派大军伐徐国,筑防壅引水以灌徐国都城。城破,徐子章禹(章羽),也就是徐偃王的第十一世孙,“断其发,携其夫人”逃到楚国,楚国将其安顿在夷(今安徽亳县东南二十公里的城父集),徐国正式被灭国。
8 ^, s( s: x8 N7 [$ g1 D9 d/ U4 ^( L& w
' o, g& P3 M* W徐国灭亡后,徐氏族人仍秉承以国号为氏,以氏为荣。虽遭灭国之祸,然此心不改,直到数百年后的秦、汉时期,又以氏为姓。
% l# a8 H0 t, |1 x& }2 y- p+ f7 I5 W. a+ c4 G
灭国后的徐氏族人,一部分继续留在原地。一部入分吴,其中著名的如徐承还当上了吴国大夫,公元前485年曾率舟师从每上袭齐。一部分西迁和北迁,入今山东、河南、山西一带。其余相当部分南迁。开始时迁至余长,古名涂水,史籍《读史方舆纪要》言“涂水即滁河”,也就是今安徽滁县的滁河。之后,又有一部分入渡过长江,进入苏南、浙江、江西、湖北境内。这从当地的一些地名及出土的与徐氏有关的青铜器铭文即可看出。浙江地区的杭州附近有余杭山,秦置余杭县,古字余与徐相通。湖州北有余不溪,溪上有余不亭,附近长兴有余干山,绍兴市南有会稽山,古称嵞山。湖北咸宁县有涂水,入江之处叫涂口,均可以为证。此外,在江浙一带还出土过若干青铜器,其中有几件可以明确考定为俆器,即徐器。1979年4月江西靖安县也曾出土过三件青铜器,可以认定为俆器。& \% d2 x7 I" z# [8 u  R6 z

$ c7 A6 s1 O( i" |5 \第二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徐氏部落之后,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8 a; n# d6 C- g1 @& d! x

- d2 I5 F' s# Z* D商人,子姓,东夷集团的一支,以玄鸟为其图腾,玄鸟,即黑色的燕子。典籍《诗经》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产产”之句,说的就是商族。至迟于商朝末年,商人子姓之中已经有徐氏了。
8 B. }2 W$ ]; r! J! P! z
: O! ], X6 R+ z8 C: R契的母亲是有娥氏之女,名叫简狄,史籍《史记》说是帝喾次妃,一次见到一只“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史籍《拾遗记》、《竹书纪年》等书也都有类似记载。这些记载都说明这么一件事,商人祖先是吞卵而生,而卵是玄鸟给的,因此以玄鸟为祖,并以玄鸟为图腾。契的时代与尧大致相同,南朝沈约注《竹书纪年》中有“长为尧司徒,成功于民,受封于商”的文字,比较明确地说明了这点。商族早期,经常迁徙。史籍《尚书》和《史记》都说:“自契至于成汤,八迁。”迁徙的范围大约都在今河南、山东境内,然后逐渐发展到河北北部,夏朝末年,夏桀无道,内外交困。当时商人首领汤趁此机会翦灭夏族的许多部落,扩大力量,终于推翻了夏朝统治,建立了商王朝,时间达六百年之久。在这期间,子姓中的徐氏情况在甲骨文及其他早期文献中均未见到。甲骨文中也无徐字。: U+ m/ J" s  b* M0 X
2 N" k5 H6 ?# W1 g! ~6 x* O% Q* B
徐氏最早出现在文献中,是周朝推翻商纣王统治建立周朝之后的第二年。当时周武王姬发逝世,子周成王姬诵年幼,由叔父周公辅佐。这引起了另外三位被分封在商朝王畿周围负责监视仍被保留在殷都和王畿地区的纣王之子武庚、禄父及殷商遗民的王叔管叔、蔡叔,霍叔中的管、蔡二叔的严重不满,一方面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孺子”,另一方面,策动武庚、禄父联结徐、奄、熊、盈等东方部落背叛周王室。
) y  a5 {, N0 Y# X0 f; f( h  f1 D5 C2 [4 O* S& Q5 k& ~1 J& q
史籍中所记载的此时之徐氏部落是否属于商族子姓,文献无证,可能是属于东夷集团的,否则是不会与纣王之子武庚、禄父相呼应以对抗属于华夏集团的姬姓周王朝的。
. H5 m+ D. V: `( k0 B7 T  G, T! h1 @9 C
面临东部地区的反叛,周公和召公“内弭父兄,外抗诸侯”,协调了统治者内部的矛盾,然后,派兵东征,用了三年时间,平息了这场叛乱。平叛之后,在吸取了这场叛乱的教训之后,周王朝决定加强和巩固对广大东部地区的军事占领。其中一个重要措施是将周公之子分封于鲁地,建立鲁国,并将商人子姓中的各部族分拆开来,伯禽分到“殷民六族”,据史籍《左传》定公四年条记载,这殷民六族是“殷民禄父之余民三十族,六姓也”,其中就包括有徐氏一族。
9 C3 D$ `0 o( `- w
' W! E; Q: [# e0 ?* u/ b: M) t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3 l: Q# J( ^0 g0 N: G/ A3 |/ @, C3 ~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s  R! n, r0 y" T- {  m

2 s2 ]& [% k0 g⑴.蒙古族舒穆尔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所冠汉姓为舒氏。后有锡伯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mur Hala,后多冠汉姓为徐氏、舒氏、苏氏。
, @/ l' N  k* x) l- l⑵.蒙古族苏密尔氏,亦称舒穆尔氏、苏默尔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黄山(今内蒙古赤峰大黄山),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mir Hala,后多冠汉姓为徐氏。# B, w0 A. c9 P  j7 j4 o$ D8 g
⑶.蒙古族兀苏德氏,源出成吉思汗之孙孛尔只斤·旭烈兀所建的蒙古旭烈兀部,后多冠汉姓为徐氏。3 T( \# ~7 n  o2 j
⑷.明朝初期蒙古族人七十五,在明永乐初年归附明朝,他作战英勇,办事认真,被明成祖朱棣所喜爱,特赐其汉姓名为徐晟,其子孙后代世称徐氏至今。  A8 z$ D0 e9 C& \- r4 a

0 E3 Z/ A3 S9 b! L( i* {第四个渊源:源于朝鲜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z0 Z! x* }8 H+ O
    ⑴.唐朝时期百济国(百济辰朝)义慈王的王子叫扶余隆,据收藏于河南省开封市博物馆的《扶余隆墓志》中记载," j4 j8 f" H( M/ `' F
唐朝大将军苏定方灭百济后,唐高宗李治以扶余隆为熊津都督,封百济郡公,仍为熊津道总管兼马韩道安抚大使。接任后修好新罗国,俄沐鸿恩,陪觐东岳。勋庸累着,宠命日隆,迁祑太常卿,再晋封王带方郡。扶余隆事君竭力,徇节亡私,屡献勤诚,得留宿卫。扶余隆后改称徐余隆,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六十八岁时逝世于私邸。唐高宗赠其为辅国大将军,葬于河南的北芒山。徐余隆为扶余本贯(今韩国扶余郡)徐氏鼻祖。
4 U- u5 f1 I* I6 K    ⑵.新罗国牙山人(今韩国忠清南道牙山市)徐信一,为利川本贯(今韩国京畿道利川,就是在2008年1月8日发生冷库爆炸的地方)徐氏鼻祖。
( k8 O6 o# i6 i9 D$ \4 `    ⑶.高丽时期的叛图判书徐进,官职相当于汉朝时期的吏曹判书,为达城本贯(今韩国大邱广域)徐氏鼻祖。
( z! |4 I9 D' X- P% o5 w, Y    ⑷.高丽时期的徐得富住堂址以后,把南阳郡改为堂城郡,为堂城本贯(今朝鲜稳城)徐氏鼻祖。
" E. w1 I- r. l: F1 j    ⑸.李氏朝鲜时期的军械所尹徐翰,为大丘本贯(今韩国庆尚道大丘)徐氏鼻祖。0 F+ L8 X/ T) x+ S* z- R$ @
    ⑹.清朝时期居于噶山(今俄罗斯加斯西湖口)的高丽族人,皆改汉姓为徐氏,为今朝鲜族徐氏来源之一。
. X4 H$ i9 ?& G, V$ E; Z5 E9 v# l3 {第五个渊源:源于纳西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7 V6 P7 Q( Z$ `  u0 X, M$ }
    清朝时期,云南丽江府石鼓的土把总,原为纳西族木庭氏家族首领,后取汉姓为徐氏,世代相传至今。6 s# T& i" r  \2 R5 _
第六个渊源:源于傣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i. A/ J" ?" [) I! q; V
    明朝时期,广西思恩府(今广西武鸣)下旺苗族土司卢苏氏,在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开始进行改土归流运动中,由思恩侯陈邦传取汉姓徐氏赐予其姓,世代相传至今。$ _; r8 u% V4 t7 U8 q- ^
第七个渊源:源于景颇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8 F+ }- T# R# L* u" s4 W7 D0 M
    景颇族徐氏,出自景颇族勒托氏族,在明朝改土归流运动中改汉姓为徐氏,世代相传至今。
/ `0 T& e* {& G5 ~, D  F( E; W' t第八个渊源:源于土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J: E3 u( J3 Y4 j. R
    土族徐氏,出自辽、金时期土族阻卜部,后转音为徐卜,后世有徐胡氏、徐卜氏等分支氏族,在明、清两朝皆改单字汉姓为徐氏,世代相传至今。4 F: m2 K0 A* P  s* B0 _4 P, [/ H- r
第九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 ?) [! L6 f9 V  p9 r; p" y! n
, j. N; S+ V/ O& F$ n6 c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清史稿·后妃传》记载:
8 _7 J: _2 g1 s  D. u    ⑴.舒禄氏,源出辽国时期回鹘部述律氏族,满语为Sulu Hala,汉义“白马”,世居长白山区,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徐氏、苏氏等。- L1 s) d! k+ n0 H! {! d4 I4 }' j
    ⑵.徐穆尔氏,亦称席穆理氏、锡墨埒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斜卯部,满语为Simolie Hala,祖居库尔喀(今黑龙江省黑河江北俄罗斯境内)、呼兰(今黑龙江呼兰)、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沈阳(今辽宁沈阳)、吉阳(今黑龙江萝北黑龙江支流集达河北岸)、长白山区等地,始迁祖徐穆尔·叶臣世居朱舍哩地区(今长白山区),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金政权开国初率族归附,清太祖佟·努尔哈赤大喜,将其妹嫁与,称额驸,归隶正白旗满洲,其后裔分居珲春(今吉林珲春)、库尔喀、三姓(今黑龙江依兰)等地,后于清康熙年间驻防丹东凤凰城,后改取汉字“徐”为氏。0 Y* m- \1 `! A) Y, p, ?
    ⑶.徐吉氏,满语为Siugi Hala,世居徐吉和罗(今辽宁抚顺),后多冠汉姓为徐氏。
: K6 R, L0 j- p    ⑷.徐佳氏,满语为Siu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襄平(今辽宁辽阳),后多冠汉姓为徐氏。
5 ^9 M. {7 R$ @    ⑸.徐扎喇氏,亦称叙察氏,满语为Siuca Hala,世居盖州城鄂罗多(今辽宁盖州),所冠汉姓为徐氏。  T! x; R* @. K5 m! K! A3 @: G: s
第十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 M" z7 t* o8 A
    今侗族、哈尼族、彝族、回族、土家族、锡伯族、达斡尔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徐氏族人分布。详实情况,待本书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8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姓楹联略考- Y2 w/ V/ E0 {. i  {" X1 p
                             ——徐氏文化资料之二# N$ f5 q. w; K2 ~) v

3 A/ m! C4 m! C( b) T8 j  0 j9 `/ h. j9 s9 J' Z
  1.四言通用联:" q; W' K! @% ]$ q$ g  s
; N7 i+ r% J' Z/ o
  梦徵五凤;家号八龙:上联典指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徐陵(公元507~583年)的事典。徐陵,字孝穆,东海剡人。陈时,官至尚书左仆射。其诗歌骈文,轻靡绮艳,为当时宫体诗重要著作者之一。与廋信齐名,有《玉台新咏》等。下联典指宋代孝廉徐伟,临湘人。事母至孝,有司累辟不赴,去龙潭山中,隐居教授,依以居者三百余家。有子八人,后皆知名,时号徐氏八龙。3 T7 H3 r! X! }/ o+ w; C6 x
  
6 o: t( e( b  ?% ]/ v: n! W  人中骐骥;天上麒麟:上联典指南朝梁国的东海郯人徐勉,字修仁,幼年时孤贫而好学,历官侍中、吏部尚书、中书令(宰相)。博通经史,熟悉各朝典章,能尽心政事;为官清廉,家无积蓄,被人称为贤相。年轻时,曾有人说他是“人中的骐骥(良马),一定会跑千里远。”下联典指南朝陈文学家。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八岁能写文章,僧人释宝志曾抚摸着他的头顶说:“这是天上的石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瑞兽)啊!”梁时曾官东宫学士,人陈历官尚书左仆射、中书监。诗歌和骈文大都精巧细密,声调婉转,文辞艳丽,与庾信齐名。有《徐孝穆集》、《玉台新咏》。
; |2 n% h2 W6 m0 g8 K1 f' S6 e$ h+ B+ N! W9 C" z, L; K: b
南州世泽;东海家声: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徐穉,人称“南州高士”。下联典指秦朝时期的方士徐福,携童男童女数千人渡海访仙,传说后来成为日本的神武天皇。5 d& H: m4 u9 E- G  h
  , n9 f$ T. d) |1 N7 x( s
  南州高士;中山首功: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徐穉,时称“南州高士”。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徐达,佐朱元璋定天下有功,卒后追“中山王”。$ @: l* @1 x) a$ i" P
  
" {* X. ^/ B8 V1 K& ?6 n  会烛夜绩;刻像上食:上联典指战国时期的贫妇徐吾,与邻妇会烛夜绩。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徐彪亲丧,刻木为像,日上食,出入必告。2 k  n' T0 I9 V0 J1 T( Z& }
  
+ k5 K$ s% i: ~8 G3 ^( X3 L8 n+ y   
% t5 p0 E8 s8 g' x. c  2.五言通用联:
2 N* o; q; H( g! l+ G& e; Z  
. o* b$ F2 d5 Z/ H2 s) X% n  东海家声远;南州世泽长:上联典指徐氏郡望为东海郡。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豫章南昌人徐穉,字孺子,家境贫苦,靠种地生活。桓帝时,因不满宦官专权,虽然朝中多次征聘,他坚决不愿做官,当时人称他为“南州高士”。
2 }; ?; r/ r! s: Q0 T4 c3 F  
2 Q% ~: g" `. U  势廊重山外;词留寿石前: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书法家徐懋集焦山鹤铭句联。徐懋,字问渠,钱塘人。以搜奇嗜古、广见博闻著称。% J* s# h! a1 q  ]" _% c
  
/ Q3 d) d" g" R7 D9 H* c  静者心多妙;飘然思不群: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书法家徐良自题联。徐良,字邻哉,号又次居士,江苏华亭人。乾隆举人,官夔州知府。' {+ i' X, p  S6 h. J
  " u& G& Z; H4 d  a7 s' O, V
  东水源流远;海波世泽长: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徐氏宗祠联。南雄珠玑巷位于梅岭山下,是广东仅存的宋代古巷道,被称为“广东第一巷”珠玑巷的得名始于唐代张昌七世同居朝廷知道后为表彰其孝义特赐珠玑绦环。自梅关开通以来,梅关驿道就成为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唯一一条大道,也是北上商贸交易和南迁移民的重要交通路线,珠玑巷便成了这条驿道上的一个重要墟镇。前人杨廷桂在《南还日记》中描写:“途中行旅如蚁,挤拥甚于观剧。大量来自中原各地移民及商人进入岭南珠玑巷,又经此转至珠江三角洲及广西以至海外谋生,其后裔遍布岭南、港、澳、台和海外各国。”看来珠玑巷是大部分珠三角居民的发祥地,海外华侨的祖居。据珠玑巷南迁后裔联谊会搜集的各地南迁后裔一百四十三姓族谱记栽,由珠玑巷播迁粤、港、澳、台及海内外的后裔数千万人,都承根认脉,均称珠玑巷为“七百年前的桑梓乡”。4 E0 g- S7 X$ P* S- @& W; c% Q
  
3 D1 h' @- T" ~, o# Q; Q) i  3.七言通用联:* {+ C' w* _6 @7 P4 @
  
/ }: K: C# [8 |5 n. H% A  云烟细玩三春景;风月闲供一夕谈:全联典指南朝梁国的大臣徐勉,为官正直。任吏部尚书时,曾与客人在晚上闲谈,有人来找他谋求官职,他严肃地说:“今天晚上只可谈风月,不宜涉及公事。”
) v$ ]% F# }1 d  . O+ `0 ~% W0 C: D/ G9 @
  中论雅能邀帝赏;曹营终抱向刘心: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徐幹,字伟长,北海人。“建安七子”之。官五官中郎将文学。著有《中论》,辞意典雅,为时人所称。下联典指三国时期的名人徐庶,颖川(今河南省禹县)人。字元直。初与诸葛亮等友善。后归刘备,乃推举诸葛亮。操曹取荆州,从刘备南行。以其母为曹军所执,被迫归曹操。官至右中郎将。其母自缢而死,庶终身不为操设一谋。
* G5 T+ b; m) F0 L  " O( U8 K4 a& y5 n4 H0 _& k; x
  枝斜梅态文长画;墙外杏花德可诗: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徐渭(公元1521~1593年),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山阴人(今浙江省绍兴)。善古文辞,书则仿米,行草尤妙。画则自成一家。山水、人物、、花虫、竹石,靡不超逸。下联典指元朝时期的散曲家徐再思,字德可,号甜斋,嘉兴人(今浙江嘉兴)。著有《酸甜乐府》。
4 N& x) d& Z. |& G$ m- O' n  
1 D& V# n5 P! x) c- ]% @  幼慧作小山名著;夜绩借东壁余光: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徐坚女事典。下联典指战国时期齐国的徐吾事典。# |: c) V0 k" ]% L9 L# _+ x
  
- b3 O! u) ^4 I7 ]6 n* z4 Z  万木争荣朝燕岌;群贤毕至话桑麻:此联为广东省蕉岭县燕岌华侨林场徐氏宗祠联。
# f- i% C' q! W- h- ]  
5 m" V- S" c2 M2 q% H: C  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此联为明朝时期的杰出地理学家徐霞客(公元1586~1641年)自题联。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南直隶江阴人。著有高度科学、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 Y- a8 D& u& q) y" E3 t- a  $ }% F" c$ p  r# s; s2 k
  有关国家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此联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公元1877~1963年)1939年撰书赠联。徐特立,原名懋恂,湖南长沙人。早年赴日本考察教育,留法勤工俭学,参加南昌起义,参加长征。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中共中央委员。6 s( Y0 e# E4 s- j
  
9 S& B* F( V0 F6 X  种数竿竹能却俗;读半卷书右养心:此联为明朝时期的文学、书画家徐渭(公元1521~1592年)自题联。
# h$ t1 O( |" A  0 {3 u) ^& v3 b: Z  m
  直上青云揽日月;欲倾东海洗乾坤:此联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公元1895~1953年)自题联。徐悲鸿,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抗日战争期间,屡以己作在国外展售,得款救济祖国难民,并参加民主运动,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建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 O; `. g8 W& Z  3 x6 j6 A6 u; u; z% E
  雨醒诗梦来蕉叶;风载书声出藕花:此联为明朝时期的文学家、画家徐渭自题联。
! g+ R: J5 q2 C: Q  
- q" a* P% F' a3 \  雪影半窗能共白;梅花千树只多香:此联为元朝时期的诗人徐舫《月色》诗句联。徐舫,字方舟,桐庐人。有《瑶林》、《沧江》二集。
* m% n5 ^3 k# @( s2 l  " n- c, t8 n  V4 ^
  六泉嘉墨模唐本;一路深林见落花: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书画家徐桐华撰书联。徐桐华,字峄,仁和人。
; n3 n* Y7 b  \0 r, B/ @  / _" u- h& M5 D' s$ h
  雅谁远移玉溪水;笔端题得春风诗:此联为清朝顺治年间状元徐立斋撰书联。徐立斋,字公肃官至户部尚书。
: n: S% v, _  n- k/ |) U3 |  
) P; Q. Y4 p) X/ U/ m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缥迢迢: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徐寅《迥文诗二首》之二联句。徐寅,字昭梦,莆田人。乾宁进士。有《探龙钓矶》二集、诗四卷。
9 S4 H' g7 z0 q7 A+ t9 j9 x- u  ' d" P7 P, i# a* Y0 z
  4.八言以上通用联:
0 T+ B8 r* Z) E7 C& A! }3 g+ x
6 G0 @/ V" [5 I! w7 X( C: N​天上麒麟,孝穆英姿迥异;人中骐骥,修仁德器非常:全联典指五代梁国散骑常侍徐陵,五代陈郯人。字孝穆,八岁能文。释宝誌摸其顶曰:此天上石麒麟也。他为文词藻绮丽,与庚信齐名,世号“徐庚体”。有《徐孝穆集》。5 }7 _1 E# P: V0 \
  
; g4 I% f0 W/ Q; f+ |1 ?  山河竞笑,齐喜远亲添彩秀;棠棣联芳,合歌望月增辉圆:此联为广东省蕉岭县燕岌华侨林场徐氏宗祠联。
$ B6 \6 {( E! r4 ]! V; Q: ]5 v  教子有遗经,诗书易春秋礼记;传家无别业,解会状榜眼探花:此联为江苏省昆山市徐氏祠堂联。下联典指清代该族的徐乾学为康熙年间探花(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三名),徐秉义为康熙年间探花,徐元文为顺治年间状元。
( |& E+ M$ }* w5 w3 {  
+ Z% q( C/ G8 m$ R! q0 O+ Y  亭育托燕畿,佳气常浮白云观;宗支分卫水,清波远溯绕虎桥:此联为河南省卫辉市内徐(世昌)家祠堂联。/ u  V+ k, L0 D( O3 i: A2 i
  4 L( }' D( G* |4 E; {$ }1 U3 [, N
  燕岌毓英才,一脉相承弘祖德;商机传信息,双赢互利展鸿猷:此联为广东省蕉岭县燕岌华侨林场徐氏宗祠联。$ j8 I' f- W1 p
  ) M6 S- B. }3 `- Y1 ^% ~# f
  一派出鄱阳,于江于淮于河于汉;二支分皖岳,有松有柏有梓有楠:此联为安徽省潜山县万岁山徐氏宗祠联。' f4 u- N! `4 K
    X8 d4 B9 Q: j& s6 R; }
一派出皇冈,千枝余吉善;二支分潜怀,百世际英华:此联为安徽省怀宁县江镇徐塝徐氏享堂联。
' |1 Y" V8 i1 l* X# |  3 Z4 z) [; t! h0 `% G
  千秋将相,厚德仁怀,精诚充宇宙;百代王侯,雄才博学,正气贯长虹:此联为安徽省歙县韶坑村徐氏宗祠联。* a* j7 P! u: a; C5 l8 t
  + d, G9 v' ^# F6 d7 G/ t
  蓄德永千年、积厚流光,甲第更新恢祖德;书声绳万卷,蜚英腾茂,文明重启振家风:此联为福建省德化县盖德乡凤山村儒山房徐氏宗祠蓄书楼联。儒山房徐氏宗祠分为三落大厝。中落奉祀祖先,后落为蓄书楼,分为上下两层约有100多平方米,楼下是开阔场所,没有装修;楼上有一厅六房,其通道绕楼一周,宽敞明亮,至今完好,是德化县最早的民间图书馆。儒山房蓄书楼是前人私塾场所,也是藏书阅览的好地方。史上遗下这两副古楹联。史载:唐玄宗执政时,江浙一带受“安史之乱”的骚扰,时任浙江衢州刺史徐洪之子徐务,见时事日非,居无安日,于公元749年谋求避世,入闽深居莆田崇仁里,俗称入闽始祖。1274年17世徐浑典(儒山房)为避宋末元初战乱,从莆田迁永春旋入德化九峰山麓佛头安,即今之凤山村。21世徐永泉兄弟为奉祀17世儒山开基祖以求培育后裔,于1355年建置了儒山房徐氏宗祠蓄书楼。后于1486年、1647年遭两次兵乱焚毁,1543年、1799年族人多方集资重建,经多次修葺保持了原貌。又据史载:蓄书楼得到了杨皈肃大师的指点,并受唐·昭宗年间状元4世徐寅在莆田建景祥寺盖万书楼,广征图书、流泽奕叶的影响建造的。在建蓄书楼时,既利用自然景观又加入人的意愿,使其环境筑成状似文房四宝。门口清澈的池塘就是洗笔缸;广场边的两个水窟(一个蓄水饮用,一个洗涤之用)称为石砚;广场与水池之间建造一条石砌的步行石道,直至山尾岭,又名千二阶。岭下建立一座5.5米高石砌实心的三层四角塔,名为文峰塔。  B$ s9 p7 ^$ _6 a1 j
  + v) y. Q) z# ^; V: R+ |+ i; t3 C
  想当年明眼杨公知此地产人文,爰榜儒山堂宇;乃今日继志贤孙振宏基恢统绪,仍启蓄书后楼:此联为福建省德化县盖德乡凤山村儒山房徐氏宗祠蓄书楼联。(接上联)文峰塔与石阶连在一起,眺望像支毛笔;徐氏宗祠蓄书楼的右边,有座山绕至前方如屏风,案外三山竞秀,插入云霄的三台山,状如笔架,又称笔架山。蓄书楼为兴办私塾、子孙阅读提供了条件。早期学子们在此学四书五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杂字》,《四书注集》、《幼学琼林》,还书写临帖、作文对诗等。蓄书楼为各小宗祠起了典范作用,许多房族仿效在小宗祠附近设书房十多处,现在有些地方还保留着书房的称呼,如“横坂书房”、“寨兜坂书房”等等。清宣统年间,废除了科举制度后,很快在蓄书楼孕育了敦儒小学,是全县最早的小学之一,1925年在凤髻山下建了新校舍后才搬迁。各房族为鼓励学子读书,还建立了“立书田,置试租,建试寓”的制度。立书田,即奖励在学弟子的灯油租,数额不等,根据各房的基租收入情况而定。如有的上小学每人每年奖励两担谷子,上中学年奖10担谷子,大学毕业每人50担谷子,黄埔军校毕业生每年50担谷子终生受用。此制度直至20世纪40年代,有的还在施行;置试租,即供学子赴考之开支,付给足够费用;建试寓,即供学子在城里就读或考试住宿之便,亦称会馆,在德化县城有三台徐氏会馆、升卿会馆,在永春建有徐氏州试馆。现在某些房族还建立了奖学基金,鼓励学子就读,敬孝桑梓。: v, w( J% R$ X9 Y/ {+ Y$ F
​4 e9 |7 m0 E2 g$ R5 X' U  S
​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8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 F  x7 u& F; q( v" S9 M- P/ c

$ C7 z5 i( H9 D/ B- s: M% [                           徐氏家谱略考
6 x0 y: V. e, `, ^* e                               ——徐氏文化资料之三3 @7 W* X7 L2 P4 z
; H: @% u; H7 F: o. Y7 Y
 
, S3 Q/ u/ R* D( Z& T
$ t: S$ M" Z. q$ b5 e" m5 R% }  1.简介:
6 q+ Z( S- B6 D! w* e# a  ⑴.概述:
' H% M% k9 R5 e; a  所谓“家乘谱牒”,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通常叫做家谱、族谱,又称宗谱、支谱、世谱、世系录、通谱、总谱、会谱等等。家谱则是人们最常用的说法。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徐氏家乘谱牒是以特殊形式记载徐氏宗族发展的史书,在中国传统社会血族习俗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徐氏血脉的谱系。. K8 \6 v" W+ h
  家谱本是一种家族以表谱形式记录家族历史和家族世系繁衍与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大约产生于夏王朝。家谱在盾代以前,由于具备证明血缘身份,以利选官和适应门阀制度中婚姻与社会交往等政治方面的功能,因此,得到了政府的普遍重视。政府设置了专门的“谱局”、“谱库”一类机构,专门负责编制和收藏、管理各类家谱。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熟悉、了解谱牒更成为一种学问,上流社会,人人都需要了解和研究,不然,不仅影响入仕、婚嫁,即使一般的社会交往也难以进行。南朝时士人尤重家讳,如果你在某人面前偶尔提到他的父、祖名讳,那他会当场嚎啕大哭,让你下不了台。史书记载,刘宋时一位叫王弘的人,“每日对千客,可不犯一讳”,传为一时佳话。这也成了当时上流社会人士追求的一种境界。在南朝诸多谱牒学家中,徐勉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一位。他曾任梁代的吏部尚书,负责官吏选拔、任免之事,据《梁书》本传记载,徐勉“该综百氏”,即熟悉各姓家谱、世系,不仅选官时做到“彝伦有叙”,公允合品,就连日常待客,也是应对如流,“皆为避讳”,同时还著有《百官谱》二十卷,是南朝时著名的谱学专家。
$ o4 Z" v* s' d. u" O  宋朝以后,家谱的政治作用削弱,但记录家族历史,纯洁家族血统,团结、约束家族成员,教育家族后人,增进家族成员的荣誉感、向心力和归属感,以及提高本家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声望、地位的作用增强。除了皇帝的家谱“玉牒”为政府所修、政府收藏之外,宋朝以后的家谱均由私人修纂,政府不再干预,也不负责收藏、保管。纂修家谱就成了各家族自己的事。当然,由于家族是社会统治的基础,家族稳定,社会就容易安定,因此,政府对各家族建家庙、修家谱之类能够加强家族内部团结的事情大都还是采取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历代玉牒的修纂,也起了间接倡导的作用。
1 C, f  \" ?, I* I) S9 j3 @& p5 Q⑵.修谱:
5 E! b4 n1 {# }- L9 @  真正意义上的徐氏家谱出观于魏晋以后,东晋贾弼之撰《十八州百一十六郡谱》,南朝官修《百家谱》、《十八州谱》、《新集诸州谱》等,其中都包含有徐氏人的谱牒。到了唐朝,唐太宗命高士廉修《氏族志》,徐氏被列为上等。南宋陈过庭在《徐氏族谱叙》中说:“传之唐之太宗,奏天下谱牒,退新门进旧望,左膏粱右寒微,合一百九十三姓一千九百余家,而徐氏亦与首称焉。”此后的《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姓氏录》、《姓族系录》、《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元和姓纂》等一系列官谱中有关徐氏的部分,都保存了一些唐朝徐氏家谱资料。除了官谱之外,魏晋到隋唐时期私修家谱的风气也非常盛行,这一时期的徐氏人也私修了不少家谱,国家谱局的巨制官谱正是对这些为数众多的私谱汇总整理而成的。经过唐末农民起义的涤荡和封建割据之间的混战,唐以前的家谱大都散佚,谱学作为学问也很少流传,这便是史书上所说的“谱学中绝”。- Q8 A2 C$ w' f/ M
  到了宋朝,欧阳修首先撰成《欧阳氏族谱》,接着苏洵编成《苏氏族谱》,在他们二人的首倡下,许多士大夫纷纷为自己的家族编修家谱,形成了“私谱盛行”的局面,徐氏自然也加入了修谱行列中,现在见到的《东海徐氏老谱》便是北宋时期重新编定的。
, v" K( w& I$ D2 |# {  到了清朝,编修家谱之风达到了顶点,编谱和修谱成为清人宗族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风气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以致于现存的家谱中包括徐氏大都是清朝和民国编修的。
9 {3 s! ?/ {5 p' C9 E  作为中华大姓,徐氏人是很重视家谱编修的,是修家谱最多的姓氏之一。据几个中国家谱的主要收藏地的统计可知:北京图书馆共收藏家谱二千七百七十种,其中徐氏家谱八十七种,在于姓(一百一十九种)、陈姓(一百一十种)二姓之后居笫三位;美国犹他家谱学会藏有中国家谱二千五百九十四种,其中徐氏有六十七种,居第六位;山西社科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藏有家谱二千五百六十五种,其中徐氏有六十三种,居第八位。
) C* C8 f& v7 V  明、清以至民国时期,是编修家谱最盛的时期,中国现存的家谱大都出于这一时期,其内容之充实,体例之完备,都是其他各代家谱所不及的。出于这一时期的《江阴梧塍徐氏宗谱》便是中国传统家谱的一个典范。此谱始修于明宣宗宣德已酉年(公元1429年),仅明朝就编修过五次。清朝又有徐仲昭顺治年间修成的《家传》、徐东维修《乾隆辛丑谱》、徐光授修《道光丙戌谱》、徐圣才修《同治癸酉谱》、徐浚明修《光绪丁未谱》。特别是《同治癸酉谱》的编纂水平最高,做到“序昭穆则世次祥明,考行实则文献足征”。所以,梧塍徐氏宗谱被时人誉为“大江南北谱牒之冠”。
8 w3 S' [! s( b  现存的《梧塍徐氏宗谱》,是抗日战争时期梧塍徐氏马镇支派推族长徐聘莘主持重修的,这次重修以《光绪丁未谱》为蓝本,因而保存了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梧塍徐氏宗谱的主要内容。此谱共五十二册五十九卷。明朝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便出于江阴梧塍徐氏。赖于《江阴梧塍徐氏宗谱》的保存,使人们对正史失载的徐霞客本人以及其先世和后代的情况才有所了解。据《宗谱》记载,江阴梧塍徐氏是东汉末年徐稚的后裔,徐稚为江西南昌郡人,号称“南州高士”。一世祖徐锢在北宋末年曾任开封府尹,在金兵南侵、宋室南渡之际,带了大批“中原文献”,扈跸南来,随南宋小朝廷播迁于杭州。四世祖徐守诚南宋宁宗庆元间曾任吴县尉,举家迁到苏州。此后“诸子姓散居荆侯、云间、琴川”,即宜兴、松江、常熟一带。到了元朝,徐守诚之子徐千十一,始迁至江阴县西顺令梧塍里居住,所以五世祖徐千十一实际上是江阴梧塍徐氏的始祖。梧塍里的具体地望在今江阴县祝塘乡大宅里。九世祖徐麟曾以布衣应诏明廷,出使西蜀,招抚羌人。后辞官荣归故里,广置田产,成为拥有近十万亩土地、藏有数千卷书籍的富豪大家、文献巨室。从十一世祖徐颐始,到徐元献、徐经、徐洽四世皆有文名。到十六世祖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时,虽家道已经中落,但夫妻努力经营,使“家业得以复振”。
) O3 G: b$ \2 Z$ {9 C  家谱修成后,为了保证家族血缘延续的完整记载,都必须在一定时间内续修。至于家谱应多长时间续修一次,基本上没有统一规定,大致处于自发状态。如清朝玉牒,规定十年一修,民间家谱,有规定十年、十五年、三十年、六十年,最多到三世,即九十年一修的。然而,虽然各家族有所规定,但由于战乱、兵燹、瘟疫及自然灾害等外在原因,再加上家族自身的迁徒、人才、经费、资料和对家谱作用认识等家族内部原因,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续修的家族并不多见,至多是在一定时间段内按规定续修。1 T4 \8 B* S2 g% }- [) U% h
  现存的各徐氏家谱中,能够见到修谱记录最早的是隋朝。
3 @/ i/ Z  [& K6 G" q* t) R  据《新安徐氏宗谱》中保留了一份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修《氏族谱》时主修者高士廉给隋炀帝的奏折,奏折里提到,为编《氏族志》,隋炀帝曾下诏“九州百郡仕贵赍先世谱状投上秘阁,品为四海大姓,”于是,时任尚宝丞的“徐宇等投进谱状”。这里的谱状,是家谱的一种简单形式,大约只有世系,但由此也可看到,徐氏在隋朝,已有简单家谱编成。此外,在唐朝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大约武则天又想再修一部《氏族志》之类通谱,下诏“在廷臣僚,属四海望族,令行具先世名公巨卿为官得姓之由,各宜采摭来上,俾下有司辑成家谱,以传将来。”即是命百官报送家谱,殿中侍御史徐有功、左补阙侍中徐有业遵旨,“进先世名臣家谱”。此处的“家谱”,大约比前世的“谱状”要详尽一点吧。另据《延寿徐氏族谱》介绍,早在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899年)本家族即已修谱旷。" m% o8 l4 ?$ D. k; u/ Z9 S
  在现存徐氏家谱中,《小留徐氏宗谱》十二卷,共连续修过十一次,此谱亦名《小留徐氏九修宗谱》,分别为明英宗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穆宗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清圣祖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世宗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高宗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宣宗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文宗咸丰九年(公元1724年)、德宗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溥仪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由于谱中有北宋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元顺帝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两篇旧序,故这个徐氏家族连续所谱当在十一次。此外,《姚江徐氏宗谱》从明神宗万历年间到1916年,三百多年共九修。《马嘶桥徐氏宗谱》也是从明万历年间至民国五年共十修,再加上宋朝旧序,可见也有十几修。修谱频率最高的当数《云阳徐氏族谱》,从明神宗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至1926年三百四十三年间,共十三修,每次修谱的间隔分别为:十五年、三十年、三十四年、四十年、三十五年、四十一年、二十八年、十九年、三十一年、十七年、三十一年、二十二年。这种修谱频率和修谱次数在其他家族中是不多见的。
6 l) g/ y: l, g* [; o* {! F1 K' K, d  据《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和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的《中国家谱目录》记载,留传至今的各类徐氏家谱共七百八十九种,仅上海图书馆就收藏了三百二十六种。但这仅仅是见于这三部目录中的,这三部目录没有收载的公私所藏决不会少于千种,但具体多少,只能有待于《中国家谱总目》修成后,方才能有一个大致准确的数目。$ l6 g! B* [. T! A, H
  《泾川徐氏宗谱》中的“修谱十(生月)十乐”文:“一不宜语言造次,妄议大典;二不宜学识不广,担当重任;三不宜耗糜公费,优游以待;四不宜漫施笔墨,僭列笔端;五不宜评论人品,瑕瑜莫掩;六不宜越分兼营,气力枉用;七不宜劝勉过激,多生畏忌;八不宜时俗不从,性成固执;九不宜思虑寡当,贻诮老成;十不宜口是心非,负疚永夜。何莫非获之处。至如继绍久远,以崇祖德,一乐也;联集繁众,以笃宗谊,二乐也;尊卑序,行派正,三乐也;忠义著,善良表,四乐也;追溯幽踪,考述隐迹,五乐也;庙宇因之以整,坟茔因之以清,六乐也;同祖各迁之地,得分晰而明也,七乐也;不经谋面之人,得常常亲见之,八乐也;同族之善者知之,其不善者亦知之,九乐也;虚生一世,藉手一时,十乐也。并不妨互勘之,互白之,是亦经其事者所不敢自欺。”4 y& H. ~% V9 v# @- L& [5 R
  有关徐氏家谱的编纂原则和要求,我们还可以从以下这两部家谱的凡例看个大概。这两部家谱分别为:《洞庭南徐徐氏家谱》,乾隆四十年修,《徐氏宗谱》,光绪十九年修。两部谱不是一个家族,不在一个地区,相差二百多年,因而,在内容、范围与侧重点方面,存在许多不一致之处。其中《徐氏宗谱》更加详尽,除具有一般意义上得凡例之外,还有详加说明凡例内容的“宗谱规条”,使人一目了然。+ v# m2 j- ^, i# u9 U0 ?4 [( Z
  家谱修成之后,印数是固定的,编号分颁给族内有关人员保管、珍藏,并有详细记录。保管者仍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如《慈南徐氏宗谱》就有这样的规定:“一每岁元旦藏谱者各携谱至宗祠,当众验阅一过,随给馒首两枚。二逐年春秋两季,将谱各向日翻晒,以免蠹蚀鼠伤等情。三各房分藏之宗谱,如有藏贮不谨,蠹坏遗失者,作不孝论。四统谱归宗长掌管,以备族人检阅。但检阅时必须在宗祠,点烛、焚香、沐手敬读,以照诚谨。珍视之情,跃然纸上。在其他宗族的家谱上,也都有类似的不准外借、盗卖的规定。如有违犯,惩罚是逐出宗族。
* |. ]3 q- O0 X9 x. K! ]0 f  徐氏各家族均是一个宽容和充满同情心的家族。反映在家谱中,对于一些已经客观存在而又为别的姓氏家谱所不能容忍或入谱的内容,如养子,僧道、妻父等,在某些徐氏家谱中都能够被收录。
; N' Q& n3 e) Z1 p  《徐氏宗谱》规条中,即有族人出家为僧道,可注明出家某庙某寺,这种僧道可人谱,也是笔者所仅见,也只有在徐氏家族中能有这种涵量。其他如《慈南徐氏宗谱》、《月湖徐氏宗谱》,或直接收录,或辟专章收录族内养子。《新何徐氏宗谱》不仅收录养子,还收录妻父之名,理由是:“娶妻必载妻父之名:以女子不出名,故详其所生也。”在《稠泉徐氏五修族谱》最后,还专设“生生录”、“纪生录”两部分,以随时记录家族中出生或故去的人物,这在别的家谱中也是不多见的。
2 G! z) q" c) U  f4 n  & H  a  ?) W& I1 R4 Z  U# T& [8 n, M
  ⑶.体例和格式:
$ j4 R! {: v' |" T  徐氏家谱大多有固定的体例和格式,一般包括谱名、谱序、凡例、谱论、遗像、恩荣录、先世考、族规家法、祠堂、五服图、世系、传记、族产、契据文约、坟茔、年谱、艺名、名绩汞、仕宦记、字辈谱、续后篇、领谱字号等内容,其中谱名、谱序、遗像、先世考、世系、传记等是最为常见的内容,也是徐氏家谱的核心部分。
6 v! A3 \: L* G; @( D  《东海徐氏老谱》一册45页,民国十八年由宁陵的徐辑校,石印。这部家谱虽然印行于民国时期,但它是宁陵徐氏在编撰印行《睢阳徐氏通谱》时,为了“报本追远”,在新谱还没有编定时而提前重印的老谱,它有着非常悠久的渊源。此谱始修于东晋太宁元年(公元323年),由司空崔琳、治谱官徐令意和左散骑常侍徐行坚撰修。到北宋天圣兀年(公元1023年),由徐氏著名人物、祥符五年状元徐爽重辑会修。到了南宋又经过多次重修,加入朱熹的《徐氏谱序》和文天祥的《徐氏族谱像跋》。这部家谱保存着早期家谱的某些形制,包括谱名、谱序、遗像、世系表谱几部分,其核心部分是世系表谱,虽然非常简略,但因其纂修时间比较早,保存了早期徐氏的一些重要资料。 - b/ a/ H7 b' i
  
  @% }1 I6 a5 ^" B4 p  2.家谱:
. I; i0 j5 d& @# [: u  全国重修东园徐氏宗谱五卷,首一卷,(清)徐联习等重修,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木刻活字印本。注:该族散落江苏吴县及湖北各县。; {7 l$ B5 I  U4 `( s$ }
  全国东园徐氏宗谱八卷,(清)徐正科纂修,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注:明正德十一年徐礼始修。该族散居江苏吴县和湖北各地。徐氏原始民国手抄本一册。) B+ }" B. C4 i  g/ m$ X' U
   ……
' u7 u* P8 B" i" o3 P# \- L: w5 _4 t
    安徽新安徐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清)徐景京、徐裎等纂修,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注:谱首创于明万历十三年此为三修。该族散居歙县、休宁、青阳等地。
9 D7 [: E+ i0 K  C  安徽新安徐氏家谱,(清)徐奉直、徐裎等重修,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三册。注:该族散居歙县、休宁、青阳等地。
" J& V) t  n5 }7 J+ ~0 S6 S# L  新安徐氏宗谱一卷(共十八篇),(清)徐景京、徐裎等纂辑,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书名据版心题。6 r$ R0 A, |  b! @2 r# [3 g# i
  安徽南陵徐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纂修本。
8 C0 R5 _( m% x# i4 U  安徽泾县经川徐氏宗谱三十卷,(清)徐作舟等纂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 A3 j1 `6 u, z% k. M
  安徽泾县徐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5 B  S* d' N. K
  安徽新安徐氏统宗祠录十卷,(清)徐禧编,辑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活字本二册。3 X- b( j5 ~  c
  安徽徐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木刻活字印本,现存五卷。
5 g) a3 C0 v# ]; j  安徽休宁徐氏族谱不分卷,(清)徐天枢纂修,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木刻活字印本。注:谱为始修。5 G8 L# z! ?1 X  T7 `
  安徽休宁徐氏族谱十二卷,(清)徐天枢等纂辑,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活字本。
- L8 B6 ]* P" v. A5 k4 V4 z# L% J  安徽休宁徐氏族谱八卷,(清)徐天枢等修,清乾隆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注:记事止乾隆七年。
' p- A  _& k- D8 H' t2 Y/ ^  安徽休宁古楼徐氏族谱二卷,(清)徐天枢纂辑,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木刻活字印本。注:与《罗昆芳村徐氏族谱》合册。1 C8 |8 \) q( g" Q3 J
  安徽休宁西大塘徐氏中村族谱二卷,(清)徐天枢、徐化寅等纂,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C" i' ]1 l7 d( p$ Q
  安徽休宁徐氏族谱八卷,(清)徐天枢纂修,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 F( i' C3 K6 p/ O
  安徽休宁古楼徐氏族谱二卷,(清)徐天枢纂修,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 L+ x" k/ v/ r( ^5 R% y5 T" B  安徽休宁徐氏家谱不分卷,(明)徐岩护纂修,清乾隆年间传抄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
6 D+ _1 `7 Y* l% q( B  安徽休西大塘徐氏中村族谱二卷,(清)徐天枢纂,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2 n- z) p9 \$ f" e) o% ~% \
  安徽休宁徐氏珊溪藕塘二族合谱二卷,附新安徐氏宗谱首一卷,(清)徐绍合、徐必祁修纂,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卷首(清)徐檀修纂,书名据书名页题。; M% g- A( Y; {1 j) |
  安徽当涂徐氏家乘四卷,(民国)徐国安纂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中山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B. ?3 {3 \+ s& K0 U* N  安徽绩溪罗昆芳村徐氏族谱三卷,(清)徐光文修,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木刻活字印本。注:与《古楼徐氏族谱》合册。
) u  m, b4 f1 I1 p7 P, G3 _  安徽歙县新安歙北徐村徐氏宗谱不分卷,(明)徐文、(清)徐洲纂修,明万历二十九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H, l- D& s! U9 j
  安徽歙县歙西傅溪徐氏族谱十二卷,(清)徐景京、徐景庆编,辑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 }" A3 k5 C) O4 g& a2 v  安徽歙县歙西朱方徐氏族谱十二卷,(清)徐亦政纂,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注:与《淳西剑溪徐氏族谱》合刻。/ M: K5 X' {- b* n8 v
  安徽歙县淳西剑溪徐氏族谱十二卷,(清)徐亦政纂,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八~十二卷。注:与《歙西朱方徐民族谱》合刻。& m* d2 A0 q2 J+ k8 F
  安徽歙县歙北皇呈徐氏族谱十二卷,(清)徐裎纂修,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宋绍兴三十二年始修,元末失传,明成化十六年徐相又修。
& Q4 \2 o$ N$ `! L  安徽歙县歙北皇呈徐氏族谱十二卷,首十八卷,(清)徐景京等纂修,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书名叶、卷端、版心题,新安徐氏宗谱。
; o- q. M. s; `1 p- @  安徽歙县徐氏宗谱四十二卷,(清)徐景京等辑,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E9 O+ _! ?  H- G2 N
  安徽歙县东海徐氏世系家谱不分卷,(清)徐震禅撰,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U: ]( {+ {  c
  安徽桐城徐氏宗谱,(清)徐闲等纂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正谊堂刊本四十六册。
* m2 Y/ \1 G  r- V+ D4 C3 G6 H( P  安徽潜山徐氏宗谱十四卷,(清)徐熙采、徐有绅等编,清乾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
/ [1 z+ y3 }% H$ l2 @' u+ k2 D  安徽潜山东海徐氏宗谱二十卷,末一卷,(清)徐缘凤、徐永清纂修,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
) X6 N: v+ ^% K  安徽潜山重修徐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徐吉谋五修,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立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卷。注:谱徐道知首修于清康八年。5 S( G+ x, k: X8 @2 \9 G
  安徽潜山重修徐氏宗谱,(清)徐熤荣六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十二卷、卷首。注:谱首修于清康熙八年徐道知。' A3 m  H5 ?: r# y$ M
  安徽潜山徐氏族谱,(清)徐子桢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卷。
/ e/ Z0 t3 R, t8 v6 m' p! k' G; [% X. p  安徽潜山徐氏族谱三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徐学英七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卷。注:明嘉靖二十六年徐秋亭首修。
4 x" e1 F; w! W: |) W; _4 B  安徽潜山徐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徐柄衡八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缺二卷。注:明嘉靖二十六年徐秋亭首修。+ s, h  L& X9 H% ^
  安徽潜山重修徐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存七卷。注:记事至民国十三年。
& z. s; N: X2 M  安徽潜山徐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存十一卷。注:记事至民国十四年。2 v6 o) }2 U5 U# L8 {: q5 u& Y( R! `
  安徽东至何村徐氏宗谱三卷,(清)徐治歧等修,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 E+ }# G4 f5 s7 ~' I4 Y1 a0 c  合肥徐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民国)徐光瑚等纂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卷、卷首。
+ m+ W! E- q- w5 u- w2 I  祁门黟县祁门塘头黟南赤岭徐氏族谱一卷,附新安徐氏宗谱首一卷,(清)徐宁馨、徐原尔纂修,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附卷(清)徐裎修纂,书名据书名页题。
* F) |8 |: C; B: D5 W/ j  南陵工山徐氏宗谱十四卷,(清)徐作霖等纂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敬爱堂何汉阳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版心题《工峰徐氏宗谱》。2 H3 z! J  |4 k" g7 i1 l
  宣州寺冈徐氏宗谱四卷,(清)徐显南等纂修,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 Q" e  |4 n2 o7 K- Z: e/ k5 O" ?
  宣州寺冈徐氏宗谱四卷,(清)徐怀琮等纂修,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二~四卷。4 c( e' T& \. k! W1 m; ^) B- T" i
  宣州寺冈徐氏宗谱六卷,(清)徐发华等纂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五~六卷,书名据版心题,记事至清道光年间。. J: V0 ?6 }5 p$ H( _3 j
  桐城皖桐徐氏宗谱四十五卷,首一卷,(清)徐闲等纂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正谊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六册。九修本。0 r9 r1 o, O& ?4 L, m0 E9 `
  宿松县徐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东海郡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今仅存卷首中下册、第一~六卷。2 r  v: Z3 P/ _4 V( n: e0 x$ P
  贵池何村徐氏宗谱三卷,(清)徐治岐纂修,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版心题《东海徐氏宗谱》。2 L, ?' l$ l" T% m7 g- d% A
  盐城徐氏宗谱,(清)徐乘辂纂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立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五~八卷,书名据版心题。' U1 _# D; I* r$ n8 M( }7 [" T
   ……- J( H4 u3 ?3 t& X. R
   徐氏家谱不分卷,(清)徐德忠等修,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D8 V2 y$ m1 N1 S8 P
  清江云溪徐氏族谱不分卷,(清)徐添理、徐绍楚等纂修,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8 a7 S' n3 X: @7 i0 L
  云溪徐氏族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徐攀桂等编,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立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E9 D) n; P( P9 B7 d1 g" S
  徐氏宗谱四卷,(清)徐书城增修,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稻香楼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 m7 G1 M5 i1 K2 _( H: ~: ?  徐氏族谱四卷,首二卷,(清)徐万山等纂修,清乾隆年间东海堂活字本十册。注:书末领谱录记系乾隆二十六年壬辰月丁未日发。: o6 q. j$ B7 y7 C: l' @
  徐氏族谱不分卷,(清)徐新宇等撰,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东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4 V& D# E# w7 p$ I+ G) a  河北抚宁县城开镇白果树村棣雨徐氏家谱一卷,(清)徐润立修,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稿本。' H' h  h) W% \; Y
  徐氏家乘十四卷,(清)徐金泰编,辑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注:书口题《徐氏家乘》# R* ~9 a4 l, X! ^  L
  徐氏重修宗谱四卷,首一卷,(清)徐兴骏等编,辑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东海郡木刻活字印本四册。0 y% ^9 J( E  _9 W
  瀚渎徐氏宗谱八卷,(清)徐高林等纂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敬宗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注:初于明万历三十二年9 I! h/ u' u0 c0 c* q$ P) F5 C$ \
  瀚渎徐氏宗谱八卷,(民国)徐纪青等重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敬宗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注:初于明万历三十二年
2 K7 ^* U. Q2 w- k  ?& P( Z' A8 J  x  圆塘徐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清)徐薇堂等纂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继志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E# ~! J2 w3 U
  卢庄徐氏八修宗谱十二卷,(清)徐福洪纂,徐清源增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固本堂活字本十二册。
6 h$ l, t6 X6 I  卢庄徐氏家谱十六卷,(清)徐仕铭等九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固本堂活字本十六册。注:正德元年创修。
; B% l9 k: b  x5 v2 p' x! \  徐氏续修家乘不分卷,(清)徐树楠纂,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敦本堂活字本一册。注:书口题《徐氏宗谱》
* i9 i' }6 q' r  徐氏宗谱不分卷,(清)徐氏族人选修,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徐敦瀚陕西省寓重木刻活字印本。
+ C' }# @2 D' @0 z2 H9 u0 h# ^  徐氏自己新簿,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手抄本一册。3 u& @5 d1 q8 n% D% ?
  东海徐氏宗谱四卷,(清)徐楚材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雪山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 z, A4 p0 e' Y5 s0 a0 ]% P  徐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八龙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F( a+ k' N) w4 K7 W9 U  八龙堂徐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八龙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V2 v3 t" n3 T+ w# O0 V1 w
  徐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H5 S. w* I; e& E9 e  徐氏家乘不分卷,(清)徐美虔、徐钟浩等纂修,清朝年间手抄本六册。
0 i9 k2 x3 e9 h0 z- z$ Z  徐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徐景星等纂,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昆山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x* S* m  m  r( a
  徐氏宗谱八卷,(民国)徐淼宝主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世德堂活字本八册。5 D1 Z1 H0 J2 T/ j) |
  徐巷徐氏信谱十六卷,首一卷,徐耀廷等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名正堂活字本十二册。
' N0 u1 ^) |1 x$ |  徐氏统宗世谱不分卷,(民国)徐呈洛纂,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k& k0 M/ E9 B$ B
  东海徐氏宗谱四卷,(民国)徐瑞瑜等重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诒燕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u4 N" B2 r3 ^& Y: a# k4 Y  谭庄徐氏宗谱十六卷,(民国)徐仁茂徐仁传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角杰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
# f7 a9 g* B% p/ _* e  徐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徐锡顺等纂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风月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 S7 k) v% n) p4 J
  徐氏三修支谱四卷,首二卷,(民国)徐煦春纂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东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 j! k5 N& M0 K7 f  双锦徐氏宗谱十卷,(民国)徐尚印等重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 \/ h$ `* @- J- ]  东海徐氏老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宁陵徐氏辑校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石印本。
$ V2 \" y3 X+ \7 Q! X! E( ?  东海家谱不分卷,(清)徐炳烈重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本馆朱墨笔影钞,徐氏家藏,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手写本二册。- K  V, ?( @% T' K" ]
  徐氏宗谱三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石印本。注:谱前有杨佩文、白永颍序。
2 u) y+ f: Y$ V: m+ ^. G/ i5 t/ }  鉴汀徐氏家乘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徐培柄等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滋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n' W" d# J8 n( v' d9 }' r: `2 a
  徐氏宗谱十卷,(民国)徐承庄等纂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忠亮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 m6 C  E. Q' Y$ ]: |5 D  J  双港徐氏宗谱四卷,(民国)祥瑞成等撰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诒燕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注:书口题《东海徐氏宗谱》。1 f2 d4 A4 o: h9 E) Z2 _* e" E
  徐氏家乘八卷,(民国)徐正德等重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r- X' R) T# h& Z9 U/ _
  徐氏宗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敦本堂活字本三册。注:卷端题《萧(石乔)分池江庄世系》书签题《南州宗谱》。谱内附补钞叶子。
% N) `' K8 I4 ^7 Z: K5 o" F8 Z$ m8 s  梧塍徐氏宗谱,著者待考,手写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卷、第二十九~三十四卷。+ k. Z1 T0 u3 B, D6 N& K; K" q
1 ^# H) p* N6 X# C1 X1 L) m
3.字辈排行:
  X( A  n+ V' i; l5 Y  湖南沅江徐氏字辈:“坡应连生志爱鸾景必桥思木先之荣世上发达光启后贤良传家永远道德文章守业继绪诗书义长益以明礼万代其昌”。( V1 F/ g1 ?7 V
  湖南资阳徐氏字辈:“廷崇允嘉大一正德贤良孝友清时用才华上国光勋名辉盛世伟业焕鸿章”。8 V6 H% r. z' ^% M
  湖南竹山徐氏字辈:“坡应运生志爱鸾景必桥思本先之荣世上发达光启后贤良传家永远道德文章守业继绪诗书义长益以明理万代其昌孝友清时用才华举国扬英名辉玉宇伟业焕鸿章博学怀雄略高歌壮太航廉仁传绮范义勇卫霞邦协力兴民建精心振纪纲和平同日永雅谊共天久”。4 D6 I: K. b) Y4 f8 q' o/ O7 Q1 z5 Q
  湖南长沙徐氏字辈:“道恭顺政胜廷邦显士元登大先承继时开运泰长宗功来瑞彩祖泽发荣祥忠信傅家国文章耀玉堂,存仁增善美树德毓贤良孝友贻谋远箕裘百世昌”。
/ x/ w! b# C5 ~. ?) q  湖南益阳徐氏字辈:“名世文彦永绍廷良钦子应鼎日大共光维祖明德克兆延昌守在典则序以伦常善之余庆孚乃家邦”。
9 I& Y4 m( D$ G) G# j+ I% @2 H, z  慈南图屿徐氏字辈:
; h# \; {  u( y   门头支派:“玉满堂孝慈友震山恢荣成怀”;
. W1 r) x( `- F   墙务支、龙山支派:“大文行忠信朝廷邦永”;; e( x8 G1 o* t6 o! f6 t
   新屋支派:“公文永德显一双秉与泰杨尚林祥”;! A( [" \# f# d" P
   沙田支派:“敬光德龙履华立志元允宾善”;* S  [! l/ y$ A# b+ Y
   冷湾支派:“富光圣友一秉泰性”;
& F! u* E/ X0 [/ h, b5 Z   墙下支派:“文子圣显仕友廷明金启见美”;
" }; x3 X: _; F( G4 o7 B$ `   大地支派:“文士元亨利宏贞仁义道”。
& D& a) \4 q2 I- l4 ]7 i. d$ d  江苏宝应徐氏字一支辈:“寿文正(振)宝国”。" i6 A( k% `' _8 v  |' ~2 j
  江苏宝应徐氏字一支辈:“贵大顺丙德作刚尚”。
* D# S7 t, s: x3 E4 l  江苏连云港徐氏字辈:“正志光有定行宝”。
6 J( c+ ]1 [7 b9 i6 c  江苏灌南徐氏字辈:“林观学志永庆”。
2 G# x8 ~; @0 u$ e  江苏盐城徐氏字辈:“佃鹤长文锦彩”。
0 A" E/ Y/ |: x0 [* \" B  安徽淮地徐氏字辈:“广汉景(井)佩(沛)怀基”。
- g' T2 y9 M' C5 `  A  安徽宿州徐氏字辈:“元兴发存”。
1 L4 h' c- c+ |- H' U0 \/ w7 j0 }  安徽广德徐氏字辈:“福宜业(叶)同光”。- [& [  i: @5 Y5 I& T
  安徽阜阳徐氏字辈:“万贺克文玉继”。9 Q* Y0 ?. J: ]3 i6 f
  安徽无为徐氏字辈:“书立修欣益”。) c# g; }- x, r" o
  山东泰安徐氏字辈:“清焕志(田)学宗鲁”。
* B- k7 ]1 ^/ F  山东寿光徐氏字辈:“天会长新林炜基铸泰”。
' W& `( _) S9 {( U  山东苍山徐氏字辈:“安保会启邦广庆和太昌永传献吉祥敬修怀锦信浩月登辉扬”。0 J$ n- X# w) `$ ^
  山东郯城徐氏字辈:“简静书慎贞敏祗勤熙嘉辑新绍镇培烈起船续乃延”。" i0 n# M$ w# q0 P
  四川合江徐氏字辈:“天下文章曰显先有国超三四代元光宗体祖昌明远永享荣华富贵全”。/ N, a! u% g8 p; P1 a5 n
  四川泸县徐氏字辈:“德启洛文长银念光先泽云中应守成”。
+ V$ o$ B' J, E. t  四川营山徐氏字辈:“芳荣稣英遇国尚正元文鸿才兴邦家名立万代存”。
8 ?! X; {# }* V2 \: u  浙江山阴徐氏字辈:“洪维祖德朱虎为俦佐舜赞禹尽献嘉谋泽延东海望重南州忠考济美义烈杨休奕叶礽来永保徽猷”。
7 ]% P9 K/ }8 J) l$ J" E' n  浙江金华徐氏字辈:“美绍总联芳昭宣丰豫胜蕃萃益金章纪叙云礽俊”。1 n+ V7 j% s- v/ A; A: w/ L
  浙江永康、武义徐氏字辈:“乾坤贤茂盛俊杰德富贵忠良明显达慈孝享荣华彝伦攸叙正大立纲常敬”。
" I1 B/ D8 p. I7 k! Q5 C' G  河南邓州徐氏字辈:“成存士泽礼已”。0 s/ V: o: g+ S" F* l( N
  河南淮阳徐氏字辈:“天乃公汝其克”。
9 q  f! l% f( [# i9 m  河南夏邑徐氏字辈:“金清汝同”。
. {* T% s: m$ S# ]+ i1 \; ^  湖北南漳徐氏字辈:“先怀在可升传”。
8 ]2 ^) `5 g$ o3 @# z0 @9 Z" k' K  湖北恩施徐氏字辈:“宗祖仕显盛大光先列秀新启明昆”。
* a7 S' ?. ^# w$ s9 E" G2 T" N  湖北徐氏一支字辈:“祖代留方永德配远长清坤名文关照高宗又翻春”。# B$ l# X- V+ _8 j1 G# y4 O6 L# _: Y
  江西铅山徐氏字辈:“享太富贵善忠荣”。
. I* g& d0 M9 k! J, a  l  江西新建徐氏字辈:“尚永朝一甫明曰嘉隆盛维新昭伟烈济美协其祥”。
+ h, t' R1 L5 M. z  贵州铜仁徐氏字辈:“砚明洪学仕文治进朝廷”。
7 X6 d  ?2 \( o  贵州遵义徐氏字辈:“怀开水源”。
. |9 p9 [( T3 h" x" e* c( G  广东和平徐氏字辈:“德仲成友惠广世仁诵嘉日大斯之廷元延振东海声名焕南州福泽绵一言开有自百粤永其传善集家余庆宜敦谱若联克绍庭训在忠孝步前贤”。8 O, G/ v; a* D7 Y7 c" [/ E. V
  广东揭东徐氏字辈:“一志功业成英哥必聪明六代名位响”。
1 i# y, l/ J. W  I. e$ k河南光山徐氏字辈:“承先光正大永世保宗传嘉庆安定守文明道德天”。
8 Q1 G; k: a& g  A: @2 r5 |  v. x1 [  云南昭通徐氏字辈:“达德捷敬文朝维念光先荣宗应守诚泽齐思治国世发绍家声”。, A; X2 T1 @4 n( d3 z
  辽宁鞍山徐氏字辈:“殿德洪文士”。
" ~) K' l* M8 O  甘肃会宁徐氏字辈:“加登恒生汉克份步守仰(世)”。
  {  R9 q5 c& T& y# l  徐氏敦睦堂一支字辈:- Q* {( b# a: J5 b& u& j! w! [
   名派:“人伯崇尚守世大乐雍熙有缘生贵子积累造宏基泽荫遗徽远英芳宾璐联文华开景运万代相君贤”;0 g) C, ]2 N4 s) o# F
   字派:“敬良廷时郎之应惟公明仲体祖宗德季元启赞成敦睦传先绪诒谋袷后昆经纶匡上国冠冕拜龙恩”。
' n0 g. f: k6 d# A3 @) G  徐氏一支字辈:“峻定开洪运斯道碧龙昌”。/ v" \( T- N7 x2 N8 p" P7 a+ L% `
  徐氏一支字辈:“万世久昌盛延传忠孝贤仁义礼智信福禄寿喜全先祖乃崇凤德行真美善少昊金天始伯益后代衍若木建国君源望在邳郯南北为堂号东海是家元”。! Z1 t0 T6 G  Y$ X* E( c3 K0 K' V) P
  徐氏一支字辈:“文明(德化)进大同福国保安(天)泰云风肇其光庆新周万代时贤广济美循声自英迈家在苏鲁兴孔繁一世界怀祖念厚图群宗博以爱”。) e% g+ W0 A, q% t
  徐氏一支字辈:“学崇先进尊德行仁孝友传家忠道永登宗尚明达祖作孙绳丕振绍述显延斯文善自可继本支昌荣”。" V5 d  j$ N! E) P) W$ K) a, h. z
  徐氏一支字辈:“惟有春光在其华兆以明国昌治海东盛杰永古存”。+ r- o' W( C- P( g( w" d
+ }0 M$ A& z4 O" m
​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8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4 i# P0 q- U( @3 a( c) O0 e. x$ ]

4 {8 l* A* r2 X4 D$ r) m2 D9 [  b                             徐氏源流考略
3 a2 k5 \8 I3 r7 r. N​
5 w& @  _9 n: y$ N1 ]# U( S​姓氏起源,古籍记述颇多,究始于何时,依何而定,则皆无确论。徐氏起源亦如此。据历代徐氏谱牒记载,鼻祖伯益乃颛顼之子,颛顼为五帝中之第二帝。《史记·五帝纪》记载,颛顼乃黄帝之孙。黄帝为五帝之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又居姬水,因改姓姬,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颛顼号高阳氏,弱冠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子帝喾,帝喾子尧。尧禅位给舜。伯益为舜臣。徐氏老谱又载,晋左仆射徐常晔所撰《家谱志》称,伯益乃黄帝八世孙,佐舜有功赐姓嬴。考其世系年代,伯益皆不似颛顼之子。老谱牒载,伯益次子若木封于徐,为徐氏受姓之始,亦未见于典籍。然古籍对伯益记述颇多,《书·舜典》及《孟子·腾文公上·万章上》,皆称伯益为舜时东夷部落首领,佐禹治水有功,禹禅位伯益,益不受,避居箕山之阴。《后汉书》亦载伯益乃嬴秦之先祖,伯益似确有其人。至于是否为黄帝之裔,颛顼之子,则难定论。战国魏人杨朱谓: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明若暗。二千多年前杨朱即对三皇五帝持怀疑之说,既不能证其人又何以能证其姓。姓氏是随文字之发展而兴于夏、商、周。据考,春秋战国姓氏己纷然不胜其纪,至汉、唐、宋,刘、李、赵之赐姓,则姓氏实己纷乱如麻。宋邵思著《姓解》三卷,收二千五百六十八姓。明陈士元著《姓解》十卷,共收单姓、复姓三千六百二十五姓。清张澍撰《姓氏寻源》四十五卷,更博采群收,改证姓氏之起源。诸家皆持《左传》所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士而命之氏”之说,赞同或以事,或以地,或以国,或以官,而定姓氏。《通志》载,徐氏亦系以国为氏。而徐国是否即伯益次子若木受封之地,则无古籍可证。《太平御览》引《都城记》及《读史方舆纪要》载,相传周穆王封徐偃王子宗为徐子,其封国为徐国,故址在今安徽泗县,此能左证偃王确为徐姓,封国亦确为徐国,以国为氏亦可足信。然偃王以前,或若木,或其它先祖,是否仍有徐国之封,则无资料可稽考。是以徐姓始于偃王,大量史料皆可左证。而早于偃王因史料所限暂难定论。
7 U5 A! M  G7 u% R0 ^, X+ V, B7 d$ l* F. b" C
徐氏源流,历代族谱皆有记录,虽各有侧重而内容基本雷同,皆无完整叙说。史实上且多相互舛误,现为便于分析考证,约而分之。自五帝时鼻祖伯益传九十七世,至唐宻公为远祖世系。宻公至元未分迁为凰冈世系。元末德一、万三、寿三、尙义诸公迁潜为近代世系。兹略分述之。' |+ P0 O7 R  X, `3 H5 b( j

  A3 F+ G: e3 P1 s远祖世系自伯益生于五帝代中末期,约公元前二千四百年至宻公生于唐僖宗乾符己亥(公元八百七十九年),共九十七世,历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至隋、唐,共十余朝,约三千三百年。其间世系年代虽老谱牒记载连续完整,而稍加分析则仍多疑议。五帝代自黄帝始约五百年,老谱载鼻祖伯益系颛顼之子,即黄帝曾孙,伯益佐夏禹治水,意即四世历五百载。二世若木至七世谦,共六世历夏朝四百年,世均约为七十年,似皆如理不合。八世隆至三十世康,共二十三世历商代六百载。三十一卿至五十一世阖,共二十一世历周期八百年。五十二世猛历秦。五十三世卫至六十九世承,共十七世历汉四百二十载。七十世宠至八十一世文规,共十二世历三国、两晋、南北朝三百七十年。八十二世孝鼎至九十七世宻公,共十六世历隋、唐三百载。其间各朝世均年代周为四十年,隋、唐二十年,余皆为三十年上下。虽差异不大,亦难说完全合理。远祖世系详图刊于卷首下。原世系内隋、唐间十五世,朝代前后颠倒,现无史料可订正。如八十七世演公官于唐中宗朝(约公元七百零五年),其玄孙九十一世遹为宋太祖时状元(约公元九百六十年),而遹之曾孙九十四世钦反又官于唐代宗大历朝(约公元七百六十年)。还有八十九世志公官于后梁,九十世来公官于后唐,而九十一世允奏公反又官于唐玄宗朝,皆显系舛误,亦元法订正。  R4 X* S/ \( C( M+ `# j

7 M, g3 F1 Z0 ~" S远祖世系是否全属嫡系亦存疑。光绪“立德堂”老谱从伯益至宻公九十七代,世系皆按直系嫡传刊载。民国戊辰“汇源堂”老谱从伯益至宻公,则按名望世系刊列,各代世系选择有名望之仕宦名人为代表刊之,谁正谁误实难定论。如非嫡系,偃王子宝宗则与史籍记载相同,徐铉、徐锴亦确系兄弟,且立德堂老牒系按旧牒世代相延,旧牒决非凭空臆造,刊必有据。若肯定皆为嫡系则疑点亦多。伯益至宻公九十七世,代代为官,不是王侯将相,司徒司空,尙书仆射,则是伯子男爵,刺史太守,大夫州判,而无一庻民,实难置信。且所载官职朝代前后错列。再则从伯益至唐末,古籍所选载之徐氏历代名人,大部皆在一派嫡系之中。鼻祖伯益,周朝三十五世偃王及子宝宗,五十二世秦时方士徐市,五十五世汉朝上书弹霍光之徐福,六十七世孺子徐稚,六十九世三国之名士徐庶,三国名将徐晃,七十三世建安七子之徐干,七十五世五代名宦徐勉,八十世以文章著称之徐陵,八十三世唐之名士徐齐蚺,九十五世徐铉、徐锴兄弟等,皆为一派相承嫡系相传亦难令人置信。因之远祖世系全非嫡系似太武断,全属嫡系亦无依据,姑存疑之。
  j2 t" l3 ]" @& n  U8 y8 U0 \0 Z% ]6 b* O. _
远祖世系之徙迁,历代皆无系统记述。考诸旧牒及有关史料,鼻祖伯益故址商殷东海郡,周朝三十三世彦复为东海郡公。秦汉际,东海郡为郯即今郯城县,位于鲁南。今之东海位于苏北,郡址虽有变迁,然皆系洪泽湖东北之苏北鲁南之地与《书·舜典》载伯益为东夷部落首领吻合。其地实为吾徐氏发祥之所。二世若木封于徐,徐地今不可考。然三十五世偃王子宗所封之徐国位于洪泽湖西之安徽泗县,则有典籍可证,其地亦紧邻东海郡。偃王以前,商时十八世弘为泗水侯,二十五世范为泗州牧,皆在泗县可证。自伯益至西周,其中历夏商周约一千二百年间,徐氏主要聚居地当在东海泗州,即今围绕洪泽湖之苏北、皖北、鲁南一带。自偃王遭周穆王疑忌,约在公元前一千年际,隐于彭城,即今江苏徐州。亦说由彭城而之越,从此,徐氏大批向外地迁徙。至汉成帝阳朔二年(公元前二十三年),徐氏己遍布天下三十多郡邑。子姓较多者,有江苏之下丕(今宿迁)、东海。山东之兰陵。河南之河内。山西之高平、雁门,河东。陕西之扶风、京兆。湖北之荆州。江西之临川。甘肃之河西。以及蜀郡等地、皆在千户以上。汉元帝建昭四年(公元前三十四年),五十五世  公任江夏太守,因避王莾之乱而徙居浙江之衢州,子姓复蕃衍于浙西南之龙游、龙泉。其地即吾凰冈先祖之故址。
) K6 M6 h/ L2 A5 Q: V
% V, m; C9 P' ]& F3 B1 `" |; |凰冈世系。始祖宻公字布卿,号行甫。远祖九十六世天洪公次子,时称大太公。生于唐喜宗乾符己亥,天佑甲子科进士,职授郎官,后唐庄宗同光甲申(公元九百二十四年),自长安解组南还故址浙江,途径江西饶州鄱阳湖畔之凰冈,见山水秀丽遂定居于此。宻公为凰冈徐氏一世祖也。子一讳清,字溓溪,时称小太公。清公子七。一、二、四、五公俱返浙江龙泉,世系未续。留居凰冈者为三、六、七公。自一世宻公传至十一世立三、立七、德一、万三诸公,元末迁来安徽潜山,经历五代、宋、元诸朝,约四百六十年。其间三、六、七公世系皆嫡系刊载,清晰可考,惜内容不详大部只刊列公名妣氏,余皆省略。按世系年代分析,一、二世为五代,历时约五十年;三至九世共七世为宋,历时约三百年;十至十二世为元,历时约九十年。其间世系年代虽有差异,惜乎老谱生卒年代皆略,现已无法考证,详见附刊之凰冈简明世系表。1 @1 y" Q1 ~( Y9 r$ [
; ?- c! K: ~9 q0 O# B1 o
凰冈世系虽有记述不详之弊,而从仕宦记载分析,皆有则记之,无则略之,眞实可靠。有仕宦记载者,三公裔有:五世七四公,讳景,宋时任国子监监正,升司业;七世二三公,任恕县令;四八公讳源,六安县(亦说安陆县)令迁迪功郎;五六公任县尉;八世细三公任国子监祭酒;任六公讳泰,任国子监监正;任十七公讳敬,宋高宗绍兴丁卯科解元;十一世登八公号华野,元第进士,任学士;六公裔有:十一世万三公号震霆,第武举,任安庆武守备。七公裔有:五世八十六公讳龙,任宣议大夫;八世万十二公讳普,任县令;万十四公讳荣,宋孝宗淳熙乙未第进士,任大理寺评事;十世文宾公,任潼关都指挥使。诸公虽非显赫将相,但亦为进士、解元、大夫、太守之属。更可贵者,皆确系真实记述,决无臆造。可佐证嫡传世系之真实准确。; h1 {' Q% e* R% U# j
0 y) Q# d- w8 j5 h' T: q# h$ v- E
凰冈世系之故址凰冈,今在何处,老谱记载不详。又未赴江西调查,现难确定。然老谱记载小太公子七,虽一、二、四、五诸公返回浙江龙泉,三、六、七公子姓蕃衍,宋、元之际仅吴家坊一处己有三万余烟火,可见凰冈裔孙元末明初实己遍布江西之都昌、湖口, 阳(今波阳)、乐平等县邑,并不断向外地徙迁。据不完全记载,徙迁者三公裔有九世韶四公迁安徽望江、太湖。贤一公迁望江。十世则七公迁潜山九都,今潜山青楼乡。则一公迁潜山沙河。十一世立三公迁潜山县城西街截步桥。十二世寿一公迁潜山鸡子河。寿二公迁六安州。寿三公迁潜山闵家今岳西田头。环四公迁福建古田。六公裔有八世胜九公迁建德今东至县。十世福二公迁太湖南庄今岳西白帽区。福三公迁太湖。细二公迁宿松。福四、福五公迁都昌。千一公迁建德。千二公迁宿松黄梅。千三公迁黄州府。十一世印生公迁徽州祁门。德一公迁潜山岩上徐家畈,今岳西岩上。德二公迁贵池县。万三公迁潜山上清,今岳西来榜,七公裔则大部留居鄱阳湖东侧之湖口、都昌、波阳、乐平等县。三公及六公裔徙迁者,大部皆分布鄂、皖、赣三省沿江两侧之县邑,北至淮河流域,南至皖南山区。亦有零星徙迁全国各地者,惜记载不详。
# ~+ a- F1 x. @4 U+ s' z8 ?; G' w& D4 ?2 ~
近代世系,历代老谱皆指元末先后徙迁来潜阳之凰冈三、六两公后裔。计迁潜之三公裔有十世则六公三子立三公一支;则六公孙立七公长子寿一公一支;则六公孙立七公三子寿三公一支;则七公一支;则一公一支;记五支。六公裔有十一世德一公一支;万三公一支;凡两支。总计七支。七支中本属合修者为德一公、万三公、寿三公、及立三公孙十三世尚义公,共四支。近代世系亦仅略述四公之世系及徙迁概况,暂未合修之则七公、则一公及寿一公三支皆略。. q4 S; ?8 f: O- m& z- d
5 A; V0 p7 l, V% d
德一公讳、号、生、故皆失纪,元时迁潜山县城截步桥,复迁今之岳西县岩上乡徐家畈。德一公系凰冈三世六公之后裔。六公单传四代至玄孙四九公,四九公子二,长胜八,次胜九。胜八公子七,五子为文五公,文五公子福一,福一公子三:印生、德一、德二。印生公迁祁门,德二公迁贵池,唯德一公迁潜山县后定居岩上。德一公单传真一公,再单传友才公,元时任宛平县令,子三:仲良、仲和、仲旭,和、旭二公老谱皆无妣氏,似幼殇,或无传。仲良单传思通,再单传旭堂,再单传旺兴。旺兴公子三:伯洪、伯旺、伯英。旺、英老谱载遭饥荒死而无传,伯洪公子五:广 、广瓒、广越、广瑚、广群。从上可考证,德一公至十八世伯洪公实皆单传。伯洪公五子中,越、瑚、群老谱亦载因饥荒卒而无传。长子广 ,姿次子广瓒传至明未历时二百余年,至二十世礼派时,亦仅有十八人。而自明末至清康熙、乾隆之几十年间,十八位礼派则蕃衍二十六世乐派一百一十九人。康熙、乾隆间,实为德一公裔孙蕃衍之高峰。随子姓之蕃衍,大批向外地徙迁,亦于此时开始。据不完全记载,有乐获、乐裴、乐风、乐龙等二十多位乐派徙迁陕西之安康、平利、洋县、汉阴等县邑。有乐纯等几位乐派徙迁湖北之郧县、竹溪等县邑。有乐礼等几位乐派徙迁江西之浮梁等县。以及徙迁浙江河南及本省之庐江、贵池、旌德等地。随着裔孙之徙迁留居故地者子姓蕃衍明显减缓,至本届合修,历时二百余年,蕃衍十世,亦仅有男女裔孙五百三十七人。
+ Y2 g! @* N* b1 T
1 B9 Z9 v2 {' h! W' F) q6 T/ p万三公号震霆,第武举,任安庆武守备。元末明初见潜阳有天柱之峻秀,解组遂家于潜山县城。复迁上清,即今之岳西来榜、天堂等地。万三公亦系六公裔,四九公次子胜九公之曾孙。胜九公子三:仁卿、义卿、信卿。仁卿子三:千一、千二、千三。汇源堂谱载,千一公子三:万一、万二、万三。敦睦堂大成谱则载,千三公子三:万一、万二、万三。千一公原居建德,千三公原居湖北黄州府,万三公究系从建德来安庆亦或从黄州来安庆,今已无史料可证。故究系千一公子亦或千三公子,亦无可考。然皆记载为仁卿公之孙则无误。万三公迁潜后,长期未修支谱,历代谱牒皆参与凰冈合修。迄至清嘉庆二十三年戊寅始修支谱,时距徙迁已历四百余年。距康熙六年最后一次合修亦一百五十余载。致使万三公支下世系,记录欠详,缺误甚多。万三公子一卿寿。卿寿公子二源亨、源真。亨公子二仲礼、仲智。真公子三,仲仁、仲义、仲信。仲派五人仅仲礼公下续世系,仁义智信四公皆失考未续。仲礼公四子延龄、延山、延福、延禄。山禄两公失考未续。延龄公子继勉,勉公五子:佐、佑、价、俊、杰。延福公子纲,纲公子四:像、伟、虎、俸。佐公派共九人,仅佐公世系下续,佑价俊杰像伟虎俸八公皆失考未续。佐公子六:邦、朝、郊、祁、都、邰。朝效二公失考未续,邦公派下起派为“自允文学广,聪明启大贤,道高承”共十三派,下续通派礼派。邦公子二:自孝、自弟。祁公子七:自实、自负、自贯、自质、自宾、自道、自成。都公子三,自兴、自英、自奇。邰公子三:自登、自桂、自修。现有谱牒资料共有自派十五人,而敦睦堂大成谱源流序中,尚载有自贤、自贡、自选、自遵、自达、自暹、自权、自桐、自催、自立、自文、自六等十二位自派,不知系何人之子,何公之裔。现载十五位自派,嘉庆谱后历届纂修,世系虽皆有记载,而都不完整。邦公长子自孝公下续至聪派,而后失传。次子自弟公下续至学派,而后失传。祁公七子,唯自实、自质二公世系下续。邰公亦只下续至聪派。世系完整者唯都公下自兴、自英、自奇三公。现所谓万三公支,亦仅就老世系而言,实则大部皆为都公支下世系及个别祁公裔孙。万三公裔亦系清康熙乾隆间为蕃衍高峰,据世系较完整之都公裔孙概计,其时二十四世聪派达七十三人。随着裔孙之大量蕃衍,向外地徙迁亦随之而行。徙往地址主要在陕南、鄂西,仅自英公支下文会公房二十三位聪派,就有十八位聪派迁陕,亦有迁河南、浙江、江西、北京、皖南及江淮间之霍、六、滁、巢等地。由于谱牒辍修,现皆失联系,后裔情况弗明。万三公支现裔孙分布较集中者,自兴公裔居潜山黄泥港。自英公支文会公裔居岳西旧营畈,文德公裔居岳西来榜河。自奇公裔居潜山石龛及法山,裔孙逾千人。
: ]3 f9 t) I+ Z& B; \5 E9 R/ s
- M- c% S7 z/ t0 ~0 v# x寿三公明初迁潜山闵家山,今岳西田头乡闵家村。寿三公乃凰冈三世三公裔孙。三公讳权,单传至六世八九公讳陶,子三:二三公、四八公、五六公。七世四八公讳源,任六安县令,子四:任四、任五、任六、任十七。八世任四公,子二:贤一、贤三。九世贤三公子二:则六、则七。十世则六公号梅牖,子四:益三、达五、立三、立七。十一世立七公因避元末之乱,偕妻携子渡江至安庆,卒于城中,卜葬北门水关,遗子三,明初长寿一公迁潜山鸡子河,次寿二公迁太湖复迁六安州,三寿三公迁居潜山闵家山。十二世寿三公子一成隆。隆公子五:长添亨、次添寿,世居闵家山,三添福分居田头,四添宁分居县邑东关厢,五满真分居黄泥畈。自成隆公后,裔孙蕃衍昌盛,人丁兴旺,至二十一世尚派,仅历八代己达一百九十九人。如按此增长率计,至二十八世代派可达四万裔孙。而至现在传派则将近百万。而本届实际合修之裔孙仅四百余人。时隔四百余年,历经二十余世,而裔孙仅增一倍,真难令人置信。究其原因除清康熙乾隆间大批向外地徙迁,今失联系,未能参修外,而主要还是因为闵山地处深山,交通闭塞,经济贫困,文化教育落后,加之明末清末之兵燹为猖,民不聊生,导至蕃衍迟缓甚至递减。/ J4 E5 h7 z1 A3 p' |

  j  m# P- I' w' I. L尚义公讳从旦,乃立三公之次孙。立三公亦为凰冈三世三公之裔孙,十世则六公三子立七公之胞兄,元末迁潜山县城内西街截步桥,卒葬潜山县城内飞雁投湖。立三公单传子一通。通公子二:长尚义,裔孙现居潜山县余家井,本届原拟合修,后因故另续。次尚义世居岳西湖响。十三世尚义公子相。相公子二,文聪、文周。十五世文聪公单传至十七世榛公。文周公子二:长梁、次棠。堂公失考。梁公单传至十九世祖荣。祖荣公子四:福、禄、善、庆。四公下皆失考未续。十七世榛公子二:长楠、次 。 公远迁。楠公单传至二十世鸣佩。鸣佩公子二:长辅行、次辅衍。衍公子道昌传至二十世孙恩权等十位恩派后失考未续,辅行公子道昌,二十二世道易公子六:朝仁、朝义、朝礼、朝智、朝信、朝全。尚义公支下世系实为道易公下世系,余皆失考。尚义公裔孙蕃衍高峰为清代中页。二十二世道易公至二十七世良派虽仅隔五代而道易一支良派裔孙达一百四十九人。自良派以下由于徙迁等原因,裔孙蕃衍明显迟缓,甚至递减。徙迁者有陕西,有江西,有河南及省内大江南北。尚义公清乾隆际虽曾修支谱,而后同治、光绪、民国三次皆与德一、寿一公合修,因之源流序文等有关族史资料记载欠详。源流考证,故亦难以详尽,现留居故址湖响之裔孙亦仅三百余人。
, P( R% y/ K- |) r# d) d% |9 z0 o* J3 j
纵观近代世系,德一、万三、寿三、尚义四公裔孙,康熙、乾隆间皆为蕃衍高峰,符合清乾隆全国人口猛增之史实,徙迁多往陕南、鄂西,此亦可能与明末李自成义军长期转战商洛秦巴一带而造成人口锐减有关。此唯属推测,无史料可佐证。总之自知学浅才疏,兼受史料所限,不仅述之疏漏,且多舛误,谨待来者补裰订正
4 a1 ?, E1 |! K& p+ R
. i3 u; a4 H( @" z0 r2 E+ u时 公元一九八九年己巳季冬月 吉日2 n7 n! ^: d8 O0 Y$ |/ M, y
7 g# c" `# I2 \1 \6 C/ o
 凰冈三十一世孙 承钦 敬撰- d2 X) f; h% k& U
​  I3 f- Z. J1 [# |# T
​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8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鸿钧 于 2022-12-18 15:51 编辑
5 n+ {7 @" k& h& k6 d( z( R1 g
3 ]+ w" L# G3 t- G$ Y  e7 n
/ S6 ^: w. m8 p; X$ Q8 `: ^! t/ A- }. W$ D
                        《凰冈徐密总世系》(1-13世)的繁衍形成和& l( P9 ~) s* }, p3 Y6 E( x
                                 发展完善进程考" c$ I7 {) ~' k3 D5 d1 `, {
9 I0 i. Y' t) k3 u2 ~# e. _+ D
9 k5 e1 _6 F* V- e
徐密(879-934),字行甫,号布卿,生于唐僖宗乾符六年己亥,天佑甲子科(904)进士,职授郞官。据凰冈老谱记载:徐密祖籍浙江龙邱,后唐任侍郎,同光二年甲申(924),宦遊凰冈,爱古镇山水之胜,遂携妻偕子,卜居于此,成为徐氏由浙江龙邱始迁江西鄱阳凰冈开族第一世不祧之祖。徐密於后唐明宗长兴四年病逝凰冈。寿54岁,一子七孙,谱载诸孙大多生于密公逝世之后,且一、二、四、五孙四人都返回祖籍龙邱(凰冈老谱都记载返龙邱,只有少数分修谱,记为返龙泉)。是留恋故土还是迫于生计未作任何解说,返回后,就一直失去联系,至今千余年,从无任何信息。而扎根定居凰冈者,实际上只有三孙世衡、六孙叔离及七孙季坤三人。自唐末至今,已时越1000余年,世传40多代,裔逾30万人,集中居住在赣北及皖西南20多个市县,裔孙遍及皖、赣、苏、浙、陕、鄂、鲁、豫等省市及国内外各地,已成为中华徐氏大家族支派脉络中的一大支派。而对凰冈徐密这一大家族的世系脉络,由于时间过长,分布越来越广,虽然凰冈历代先祖通过不断编修族谱,坚持广泛搜集和珍藏族史资料不断补充完善,都想把凰冈世系弄清理顺,但终因时间跨度太长,相隔年代久远,加之改朝换代,战乱不休,灾害频仍,辗转播迁,谱牒丢失,资料断缺。特别是以往的交通不便,信息不通,致使现在分布全国各地的凰冈裔孙,虽对各自近代世系都比较了解,大部分对各支的族谱也都能按时续修,而对凰冈密公世系的全貌,则大部分就都不甚清楚了。因此,在续修族谱、研究族史中出一些错、乱、漏、杂问题,就无法解决,有的错接祖源,支派难定,有的错记派行,尊卑难分,只知自己是凰冈的裔孙,分不清是哪一房?哪一代?长期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心中无数,难以说清。就是从事研究编纂族史族谱者,对《凰冈徐密世系》这个庞大的支派脉络中存在的这些错、乱、漏、杂现象,一时也难以说清,甚至自己也心中无底,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关心族史、编修族谱的人越来越多,面对家族文化中出现的这些难题,大家虽然都怀着一颗企盼之心,希望能得到合理的解决,而实践中大多事与愿违,在历史的长河中,难以搜集找到确切的证据和合理的答案。" M3 s' t: B+ {& B6 O
' j# k$ p" S& m$ _2 G% S* T
通过多年对族谱、族史的探讨研究,深刻体会到,要想弄清家族文化中各支派历史繁衍传承的《世系脉络》,主要依据只能是家谱、族谱中记载繁衍传承的《世系脉络》才是最可靠、最真实、最有参考价值的资料,要想弄清理顺1000多年来,传世几十代的《凰冈徐密世系》,也只能通过认真搜集研究凰冈徐密历代老谱世系资料,从中分析探讨,细心对照考证,才是唯一的最有效的途径。% S0 B! ?8 Y5 _9 V
/ v, U; S, [) n3 y5 l
《凰冈徐密世系》总谱,一千多年来,只修四次。首修于南宋绍兴时,是凰冈八世孙、三公世衡房之裔仁十七公讳敬字仁辅主修。二修于明洪武甲戌,是凰冈十三世孙七公季坤房之裔,便十二公讳岱字宗仁主修。三修于明成化丙午,是凰冈十六世孙七公季坤房之裔,庸四十八公讳诜字邦孚主修。四修于清乾隆己亥,是凰冈廿四世孙七公季坤房之裔,炳七十八公讳璣字衡友主修。而这四次总谱的时间跨度近900年,其中只有二修至三修时间间隔92年,其余三次都在250年左右,明显突出时间过长,但深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除一修外,每一次总谱都是几代人的接力,如二修时,元末战乱,族谱煨尽,元季遗老,明初任鄱阳县司训之幹二四公讳复字伯初者,毋让子孙忘其根本,必须抓紧续修族谱,广泛搜集旧牒资料,欲成新编,惜乎寿终未果。宗仁继担重任,殚精竭虑,夜以继日,缕析条分,辑成《春风楼》稿族谱,被誉为《凰冈徐氏族谱》之权舆。三修距宗仁谱已90多年,因二修时正处元末明初动乱之后,裔孙大多避兵散处他乡,未尽入谱,邦孚宗叔时用、竹波二人悯其谱系寥落,宗绪失考,遂搜集资料,重辑谱稿授邦孚,嘱其总纂开雕。四修清乾隆徐璣更是集众人智慧,广泛搜集秋亭、周佐等外迁谱牒资料及清初海天、幾庵、少文共辑的《对菊馆稿》与巍峯的《汲古斋》稿等资料于乾隆乙亥(1755)纂辑成祖庭三、七两公(元季六公叔离就已全部迁出凰冈)总谱。璣谱原版凰冈已多年无存,最近已从美国尤他州家谱协会网络传回,现已成我们纂辑《凰冈徐密总世系》(1-13世)的蓝本。
% ]) [% K1 H) n# k! u" B5 @$ d+ e
# S) w) ~. g1 _4 B, n4 ~. {一、凰冈徐密总世系的形成
7 p5 G6 Z1 ]" v9 N  B6 w2 G) l
6 ~+ F* R0 `1 \. u% d/ [* j凰冈徐密族谱,从一开始先祖们就特别重视编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任十七公徐敬首次亲诣浙江龙游寻根溯源,编修族谱,距密公定居凰冈只有200多年,传世也只有8-10代,时属北宋,社会比较稳定,除一、二、四、五公迁出外,其他裔孙皆安居凰冈,故对当时名讳、派行、嫁娶、仕宦、生卒、葬地等世系内容记载得非常清楚,真实详细,为保证《凰冈徐密世系》的翔实可靠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密公下一子七孙,从四世起,三公世衡三代单传,六公叔离四代单传,直到八世,密公嫡传八世孙辈也只有32人。其中三公世衡房有:细一、细二、细三、仁四、仁五、仁六、仁十七、朝一、朝二、朝四共10人;六公叔离房只有胜八、胜九二人;七公季坤房有细九、万五、万十二、万十四、万十六、万十八、万十九、希谦、希恭、希让、元三、元十、元二、政七、政八、政九、元八、元四、元七、元九共20人。其中七公季坤房万五、希谦、希恭、希让四人无传未续,实际只有28人,也就是这28人确立为凰冈徐密南宋初期的28大房,奠定了《凰冈徐密世系》的支派脉络基础。宗仁二修时,也是以这28房为支派脉络骨干来纂辑《凰冈徐密世系》(1-13)世的,续修的九至十三世也按首修的体例方式分房续刊,都有后续的传承世系。这一首编世系,实为凰冈徐密世系的总纲,而且一直传承至今,从无改变,应该肯定,仁十七公首修凰冈徐密族谱中关于“世系”这样全面的记载,形成一个体例形式十分完整、世系内容非常规范的谱牒,使我们今天才能够确定,将其做为《凰冈徐密世系》支派脉络之纲的主要依据,现在才能在此基础上,全面完整地编辑《凰冈徐密总世系》(1-13)世。
! u! M& P9 F7 X; Q/ t! o7 L& k
/ W; K  y$ q  ^5 ~$ T: C二、凰冈徐密世系对外迁支派族谱世系一律不续
! \% [1 s: I  Z! k
% o5 n' z6 ?5 e& ~1 |; y纵观凰冈徐密总谱,对全部外迁支派,从二修起,不论是总谱分谱,都只留迁出支派先祖名讳,以下支派世系概不续编。这给完整的传承和保留密公各支派世系,带来极大的困难。严格的讲,凰冈宗仁二修之谱,因当时迁出的支派播迁未定,无法联系,只能暂缺,所修成之谱,尚可称总谱。而到三修时,不仅对已迁出支派世系不补,而且对以后迁出支派世系一律不修,这样严格的讲所修仅录留居祖庭支派世系,就不应该称总谱了。若从客观分析,三修距元季迁出支派的时间,只有200年左右,迁出支派也才繁衍五、六代,其中不少支派都还未修谱,当时如能遵照“敬宗收族”的修谱之旨,加大组织归宗入谱的力度,加大投入,认真发动,应该说修成凰冈徐密全部支派世系的总谱还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而这一时段错过,以后就更加困难了,可谓“机不可失”,为凰冈密公世系的完整编修留下了缺憾,以致凰冈密公至今,再也没有能编修成完整的《凰冈徐密世系》总谱。
# t2 j0 a- {8 o. j
2 t  f" B, ?  `0 W) L; q6 N& s三、做好《凰冈徐密总世系》(1-13)世外迁支派对接和九至十三世的支派世系补充完善。
; q6 E! p# {. p7 b& u0 h2 H& n# r- x2 E1 G& Z* n
   《凰冈徐密世系》虽然在一、二修总谱时留有1-13世总世系,但由于其不修所有迁出支派世系,只记迁出者名讳。其后裔全部不再续修。而自南宋至元末明初,事实上,已有不少支派,由于各种原因,先后迁出凰冈,造成无形中这些迁出支派,就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消失,使初修时的《凰冈徐密世系》也就逐渐的变得缺而不全,失去其纲领性总缆全局的作用。据现在考证,凰冈世系密公八世28房中,迁出者就有三公房的细一、细二、仁四、仁六(继子贤一)、仁十七、朝一共六房,占其总数的一半以上。六公房胜八、胜九两房全部迁出。七公房只有细九、万十二迁出,其余百分之九十留住祖庭。在对接中,这些迁出支派,也並不都是顺顺利利,完全吻合,有的存在一些疑点,而且迁出时间,绝大部分都在五、六百年以前,对接中出现的一些难题,今天无历史资料可证,应该说是疑点多,难度大。近几年来,我们花大量时间,组织力量,查阅了大部分迁出支派的谱牒和有关资料,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先把一些迁出支派的世系,弄清理顺,重新编制了《凰冈密公总世系》並补充完善9-13世各迁出支派的世系。为了便于查对,並同时重辑了《凰冈徐密总世系》(1-13)世简明世系表,对每支对接世系的对接情况也分别做了简要说明。有疑点的只好存疑。现皆刊录出来,做为我们多年来对《凰冈徐密世系》研究考证的成果,供广大密公裔孙寻根溯源或研究考证的参考,并请指正。* D' Y" k2 t) ~5 R8 b

2 @8 U2 ?! J( J  {. ?1 w, v                                         徐承钦
% K! @' f8 i" J, h- _3 W+ ^. C2 S$ p4 v- g7 F/ x' W) W6 W5 h
                                     2019年夏至完稿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8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鸿钧 于 2022-12-18 16:42 编辑
1 t' w; H; [, s$ z0 U. [7 s
& c- \$ ~! Z9 h7 A$ E( }; _1 i' N" M风月堂远祖世系源流
3 E; j/ ~' G( e1 M
, a& ~- ]. _" q) M0 f第一世  受姓始祖$ M' I, S" O$ J
: j4 @7 L! ~& }4 \3 [
      伯益公黄帝九世孙,又名伯繹,佐大禹治水有功,由虞官封邑侯,赐姓赢,妣  氏孺人,生子二,长天英,袭赢姓;次子若木,分封东海郡之徐国。% u& L, d6 A1 f, M

' n% `4 y5 E2 o2 p第二世伯益次子若木
7 M& \1 z, d$ e* K+ g- n2 w! d3 J6 R
     封徐国君,妣邱氏孺人,生子四,长征国,次终,三季胜,四简
( I8 [* T1 ?- C! K: Q. a2 P. \& S+ s
第三世若木长子征国公/ g" r  s* L3 o- E7 D' g+ s2 G
# g4 w) A( r$ K$ h+ K
     仲康时继徐封,妣齐氏孺人,生子二,长房,次珪、失传;
4 g- L& I& ?! S1 {+ d( H
0 M% m- u2 B4 f& @9 O     若木次子终  公,妣黄氏孺人;
' |5 a* f5 [. t: ^" o4 i
+ ]' J' W" [7 u: C4 Z+ H     若木三子季胜公,妣马氏孺人;4 _/ @" f8 L4 {% Y
5 ~. J, a. b9 u6 a
     若木四子简  公,妣赵氏孺人。. d+ }6 L2 |1 N# D" z* u9 a$ w* N9 m

6 S* G( S6 y9 v& }征国公支下世系0 @3 J' y+ I. e0 c! f8 [4 n; D
  g# N: S5 Y' t4 x' f/ {$ D0 c
第四世征国长子房公,妣臧氏孺人,生子一仁。
- U; ~% B. D  I+ e8 v
/ J8 S9 Q4 P9 }, M) d& p6 ]4 c第五世房公之子仁公,妣皇甫氏孺人,生子一豹。
5 a% s) ^% k, K  @; \
" R9 E7 u' n6 @& _- x第六世仁公之子豹公,妣祝氏孺人,生子一谦; s; R6 Z1 L+ F: i6 y- i; p5 q
7 w# P% U" x2 Y5 j/ Y# F/ A$ w. W
第七世豹公之子谦公,妣柏氏孺人,生子二澄、佥(qian)。* G5 _7 f1 w) A! `/ F
/ N6 P7 V7 p" R
第八世谦公长子澄公,妣辛氏孺人;1 ^+ v# B  t% ~; q6 f- \

$ W1 j* P1 m: r       谦公次子佥公,妣赵氏孺人,生子一晔。0 k1 a2 e$ q) |! }' e
- d+ I; `/ W9 B/ ^
第九世佥公之子晔公,妣苏氏孺人,生子一祖平。
, m1 O, I) x+ ~0 I0 A
3 ^/ u; W9 W  A8 D. ]6 k第十世晔公之子祖平,妣邹氏孺人,生子一清。9 g2 T/ O3 ]! y3 I8 p

, f4 P1 n5 N* l' X: p! m1 m. U8 a第十一世祖平之子清公,妣柏氏孺人,生子一宝。" J: h1 s- \6 a  Z
6 P/ f! h' V% E, g( l
第十二世清公之子宝公,妣孙氏孺人,生子一兴。8 \6 |1 Y+ x& G
  q/ |  W* _0 N0 j
(本堂少了一世英山“世安堂”十三世为宽,生子兴)9 o, k% {7 W/ N; o2 _
  t0 _4 t5 O. X; n( k
第十三世宝公之子兴公,妣杨氏孺人,生子二明、强。9 X6 u  [( v. _7 s2 n: X, d& Z* s
' v6 c3 ^8 I* d6 I- S) A
第十四世兴公长子明公,妣姜氏孺人;
7 Z$ h1 U8 C2 Q8 y8 C
9 [; m1 e5 O/ E1 J6 }( n: {         兴公次子强公,妣钱氏孺人,生子一车。
& P, C7 }1 ~( R8 ^  d. V8 a8 D
' P2 f  d  i3 h  j; W0 W8 P# r第十五  世强公之子车公,妣赵氏孺人,生子一能。% D/ C; {# d: |* a8 ?& A5 v# `/ o
0 c$ y& G0 C& [7 v% ~5 {
第十六  世车公之子能公,妣朱氏孺人,生子一宏。0 ]! G( R, X$ K7 W2 b' M

) j- i' z" x: _+ P# D第十七  世能公之子宏公,妣查氏孺人,生子一瑞。
+ B$ W1 Y8 k& S0 y
- t& `" x* P) ?; x, L9 i第十八  世宏公之子瑞公,妣刘氏孺人,生子二,柄、权。- z9 A  I$ g: k" ~" X6 W

  b! K5 ~  m& D; A3 g, ]5 X第十九  世瑞公长子柄公,妣张氏孺人,生子一世长;
9 X' {8 v" K) c" e6 T9 M( m5 U
. n+ L5 ]$ O; H* \, P8 D. v" X7 g         瑞公次子权公,妣贺氏孺人。2 ^( b# J' |% R. A3 Q+ T' }

2 s7 \- T# ?8 g8 U  g, ^第二十  世柄公之子世长公,妣季氏孺人,生子一恭。
7 K0 P$ g* |7 H8 P, Y# F7 _" v' |( R) g& z' J+ @6 w3 A* N6 @
第二十一世世长之子恭公,妣孙氏孺人,生子一祥。2 O1 z2 v: E# n: P4 V. y

$ S& ~9 A/ ?2 C, n1 X7 E第二十二世恭公之子祥公,妣殷氏孺人,生子二範、箨(tuo)。
; |! w/ L) ^0 S+ W7 D' r2 m& j8 o  I1 L; U) g9 S
第二十三世祥公长子範公,妣毕氏孺人;
; @  z1 f% o  f0 w* Y( ]) Q* \& q: g4 y, ?
           祥公次子箨公,妣薛氏孺人,生子一安。
/ C; ^" ^, X6 A' d% d  z0 ~: A" R3 e
第二十四世箨公之子安公,妣郝氏孺人,生子一忠。8 A0 k% R8 w9 F2 p
' J; x6 M' R/ l5 f- f
第二十五世安公之子忠公,妣欧氏孺人,生子一超。2 G9 O: D6 ?8 h4 b' g
. {) K8 Z! ?8 Q4 v$ e+ p* ~5 {
第二十六世忠公之子超公,妣和氏孺人,生子一康。( c, k' `+ L% p% F7 Y9 R8 g

) w5 u3 ?" i4 S第二十七世超公之子康公,妣俞氏孺人,生子一渰(yan)。* V5 k8 K6 }" ~% i1 w
; H, C! e$ P3 \+ u
第二十八世康公之子渰公,妣甘氏孺人,生子一彦。0 P' H3 n# o1 N, `; o7 S, Q
2 o" N7 J. i; ]' M" D! j
第二十九世渰公之子彦公,妣周氏孺人,生子一绥。
) H0 |$ X8 D" d( `( j8 V+ M
+ m5 c+ f, j' T/ x9 N第三十世彦公之子绥公,妣孙氏孺人,生子一涎。2 I5 M) G8 a0 j7 F
* w/ \6 s2 L5 [' g7 {; y
第三十一世绥公之子涎公,字子孺,即徐偃王,妣吴氏孺人,生子三,宝宗、宝衡、宝明。
$ [+ z2 h5 q) _/ c4 s2 d
6 z; ^+ h- C1 y' U0 ]第三十二世涎公长子宝宗公,妣姜氏孺人,生子一仁;
& m. V$ `  D8 E( L$ [: P8 j2 P5 m1 B* t0 I1 c; }
           涎公次子宝衡公,妣萧氏孺人;
" l6 B/ z2 J. y: f, a) D
1 `9 {9 Y  L) N8 r2 ?  D           涎公三子宝明公,妣倪氏孺人。5 b5 A* E0 a& g/ `
- ^' O7 E$ P5 l- m3 H5 `* T
宝宗支下世系) H) Q) ~; Q' `3 x
: P8 w8 a9 V# O. s* R
第三十三世宝宗之子仁公,妣唐氏孺人,生子一宏。
6 G' G7 o# x3 ^+ |4 l9 t; L
& R  n, r" _- [9 B; x. R6 ~第三十四世仁公之子宏公,妣何氏孺人,生子一尫。
; V% ]$ B& a& _# U- E' K* U8 {$ {9 F7 Z- N1 K
第三十五世宏公之子尫公,妣萧氏孺人,生子一功。
; {/ L% h* ~2 G2 _6 j1 t
3 q* {5 v8 N/ f( V5 ~, b第三十六世尫公之子功公,妣赵氏孺人,生子一畅。+ E5 s. _' s' ?3 Z# ^$ G+ z$ r

  {( W( w3 H7 @1 P, A9 W- x& h第三十七世功公之子畅公,妣石氏孺人,生子一永。% b- V8 T! J% ^  i

7 x& N% p' ], |7 [. i第三十八世畅公之子永公,妣杨氏孺人,生子一思。
6 O0 Y$ u" [% L/ D( M9 n
0 R' \3 z2 {4 i; K- p第三十九世永公之子思公,妣祁氏孺人,生子一引。* X( |) y2 R2 C/ \# Q$ x0 m9 n9 A  D
6 N$ h8 b# J- @1 i# Y" L9 o
第四十  世思公之子引公,妣舒氏孺人,生子一旦。" z4 C  {6 |1 |9 r

2 A! ?( A, N7 m6 ~第四十一世引公之子旦公,妣曹氏孺人,生子一章禹。
5 z7 N: w4 J/ [+ Q4 O, s0 z! l
  q! M$ K/ i3 f2 B9 d4 l第四十二世旦公之子章禹,妣萧氏孺人,生子一融。
6 F+ g5 m) K- S8 Z$ k9 u3 N+ R
* @$ T1 H/ w# J6 V- J- S第四十三世章禹之子融公,妣潘氏孺人,生子一简。2 q, a5 w7 @! E4 T, A
: E' @+ l6 j% v
第四十四世融公之子简公,妣袁氏孺人,生子一侨。* I# ^; a" F) u6 i% O1 n: J
- S. m9 T" c) W4 u3 l) s7 e
第四十五世简公之子侨公,妣宋氏孺人,生子一满。
& |7 D& c$ e; e) h  m& u
7 E* p) x) M, A0 `  f第四十六世侨公之子满公,妣金氏孺人,生子一觐。' \4 i  _; ]! {' M* U/ j  i& u
7 `" ^7 v8 P4 a* [( p7 R5 M
第四十七世满公之子觐公,妣魏氏孺人,生子一闵。
- |2 r% D2 z8 W% d  N. c, u* M/ h  c& h- _
第四十八世觐公之子闵公,妣明氏孺人,生子一宝。4 ]9 ]% @' s/ n+ B1 V0 p5 c
8 |% y! w- Z6 g( W5 c
第四十九世闵公之子宝公,妣闵氏孺人,生子一谐。9 c: Y& [2 \4 d  t

" B% D7 X  w; G' h4 _$ J第五十世宝公之子谐公,妣聂氏孺人,生子一渊。. d- p8 h( \: x! W0 z
5 K& F0 d$ h  [' z; W- Y9 P4 s
第五十一世谐公之子渊公,妣文氏孺人,生子一垂。
1 z2 x* [, }. \, K1 Q* n6 K# C
" X; x' G& k6 g* F$ x+ l第五十二世渊公之子垂公,妣秦氏孺人,生子一可。. K+ Q% W$ R: }( e1 P

4 z# [% Y( ?  U  S, P# V第五十三世垂公之子可公,妣陶氏孺人,生子一诜。- i0 F  `5 Q5 x' m$ i, r0 n( m0 p
; t! s5 K8 E8 w, O8 c. r/ Y5 V
第五十四世可公之子诜公,为秦襄王相,妣相氏孺人,生子一仲。
$ O! U( j' L3 q: u* ^
0 m: Q$ R& v* W) m$ I1 N' X第五十五世诜公之子仲公,字景伯,妣葛氏孺人,生子一延。& @4 a$ q+ H1 R
1 g3 {4 T, m$ w* Y6 m2 T+ l& `: J& V
第五十六世仲公之子延公,字方远,妣秦氏孺人,生子一申(由)。
4 X* H* I! W* J- x( z
: ?9 G* a+ w: I4 J( ]& ~第五十七世延公之子(申公)由公,字智卿,妣尤氏孺人,生子一谚(该)。) l3 H+ M) R6 W$ S$ f

3 C/ {* i- `) l2 U3 f) Q  M第五十八世申(由)公之子谚(该)公,字昌言,妣唐氏孺人,生子一光。5 G5 J8 c& j) r# E7 K
6 S" s- F  W6 x& @" s
第五十九世谚(该)公之子光公,字子卿(子晖),为汉下邳太守,妣柳氏孺人,生子静。* o3 Y/ ]8 ^& L. Y/ V( I

8 o& W0 {+ ^4 |1 l+ q0 p0 K第六十世光公之子静公,字均安(君安),为司农,妣元氏孺人,生子一万秋。
9 P1 q+ f( j& I+ C5 `0 S+ q% j* C# Y6 ^9 i6 d$ W& V3 Y
第六十一世静公之子万秋公,字蘭卿,为益州刺史,妣霍氏孺人,生子一克(充)。
: }1 j3 H% r8 j. u, v% W4 i$ O9 B! m; C, p# G* F
第六十二世万秋之子克(充)公,字彦通,为户(左)曹给事,妣远氏孺人,生子一安仁。: b4 D! s+ b# S( g$ f, s5 z
( e4 n* L4 |- Q/ b
第六十三世克公之子安仁公,为谏义大夫,妣姜氏孺人,生子二丰、霸。& N  H' p7 ]. r( A' N3 C, I

3 d4 F# x. }$ ]! d) g* T第六十四世安仁长子丰公,字仲都,为司空掾,是北祖,妣蜀氏。生子一明。           
0 c6 O  z3 Z7 Z! q* M安仁次子霸公,为南祖,子孙散居淮扬,妣周氏孺人。(西汉宣帝元康丙辰(前65年),为谏议大夫,配丞相田千秋之女。
2 P7 ?7 X) G( ]4 u  e6 f0 h1 C9 a4 j5 u2 W2 W  A
丰公支下世系: O3 R* v4 \) b5 J6 X. p" S6 e

5 {; {7 P8 v, |第六十五世丰公之子明公,字远通(玄通),为侍中,妣戈氏孺人,生子一宣。2 n4 ?7 X1 B$ O  T( J8 b3 N
% T% W0 K# u0 l7 A8 v  z
(英山“世安堂”明公之子为迁公,字少卿,迁公之子为宣)
0 Y# R9 k( l+ ~2 ~- y: D  D( P, l% S# ]
第六十六世明公之子宣公,字休璥,妣甘氏孺人,生子二琳、瑯(瑞)。
% ~/ v( X& o! h0 A) \- [  \+ y
! ~6 r- h& P1 O, J第六十七世宣公长子琳公,妣朱氏孺人;7 L0 g* P& q" o. x) N/ k8 Q/ t
2 X& U' ~% x8 ~
           宣公次子瑯(瑞)公,字太(元)珪,为下邳太守,妣夏氏孺人,继妣侯氏孺人,生子三谟、师、俭。(新唐书:二子谟、师俭)
. t, D) `& f4 L& _' a# m
+ i0 `+ S# D: U第六十八世瑯公长子谟公,妣查氏孺人;" F- `7 x" o3 @5 C

9 ~" N$ k; |5 `1 b, g, u           瑯公次子师公,妣赵氏孺人;(新唐书:师俭为同一人)
7 K, d2 }! U1 c
" G, I: l/ {0 Q9 j* ~           瑯公三子俭,字时(世)节,为京兆尹,向下邳迁居南昌沙村,妣邹氏孺人,生子一稺(通稚zhi)。(新唐书:二子:术、超)& R5 L; J2 L& w4 C

5 O; r5 E  B7 w《徐氏大成家谱》记载:“丰生明,明生审言,审言生昌龄,昌龄生恭叔,恭叔生孺子”3 ]# q- X# G/ ?; U/ v% d

" P: Z) _7 Q( G7 F第六十九世俭公之子稺公,字孺子,以纯俭廉介之惠,当汉室衰微之日,去则悬之,为南州高士,享年七十有二,卒葬进文具城外濠上,妣刘氏孺人,生子一徹(che)。(生于公元97年,死于公元168年)
! W. l( F6 ~2 S# L5 c# e6 M: [. q8 O
第七十世稺公之子徹公,字季登,笃行孝悌,亲丧,埃毁呕血,隐居不仕,倦则诵经,屡困乏,执志弥坚,谥文惠,妣马氏孺人生子二,迢、述。
9 L5 d- Y7 T& E5 s
+ n* S  L5 h! j6 e6 Y$ V  R: `. l第七十一世徹公长子迢公,字勉生,为魏散骑常侍,妣韦氏孺人,生子二统、宗;+ S# u# B* d& H7 J6 l

+ v7 o. J9 j) v8 A6 C           徹公次子述,字房生,妣霍氏孺人。
2 e  x, Z8 T$ i$ _' S7 d$ }7 K
1 L) m: p$ d' w  V  x' c(新唐书:师俭生述、超,超字彦孙,魏散骑常侍,二子崇、统)
% w/ {( ?" W! D+ L, T! q4 y4 t/ V" q' X- {/ v5 K
迢公支下世系' t8 A3 |& z7 g# H7 T

, F7 A0 f& I% ]- L1 [* [第七十二世迢公长子统公,字耀卿,为晋江阳太守,妣任氏孺人,生子三瓊(同琼)、機(同机)、台;( D4 v0 Q; Q# \% e# h& Z$ j
- ?, O/ d0 ]' U* l
         次子宗公,妣周氏孺人。* ~2 b! v: A- e
7 g4 Z0 v7 z; l: s; Y/ U
统公之下世系
) l+ i: i% |8 I& U' Z* ~5 q/ r
第七十三世统公长子瓊公,妣韩氏孺人;, |5 a: }  K: ~- p( {' n' `
& F  f3 D, A! R& w3 ^
           次子機公,妣昌氏孺人;
7 s8 L* c7 I" h8 ?$ h$ W! ~* K3 ~: P. g
           三子台公,字叔衡,为丹阳令,妣夏氏孺人,生子一绪。
" j: f7 ^3 G" d, W  [1 s2 \' D# @
(新唐书:台公生子三:祎、衭、褚)
5 _$ P( u1 G1 i' p( Q
# g. H: X0 t) Q2 d: ~第七十四世台公之子绪公,字笃(万)秋,为太子洗马,妣朱氏孺人,生子一宁。# d' s" e9 O& |6 b# f; s
新唐书:褚生子二宁、恭
, I* P* \4 j5 ]4 P1 O
; B$ b5 i" Y5 [! |, ^. ^第七十五世绪公之子宁公,字安期,为吏部侍郎,妣钟氏孺人,生子一祚(zuo)之。
) e- J9 y' Q( |. ]5 N
1 S- c8 B2 P4 A" s6 H1 D' }新唐书:宁生子五:丰之、宝之、仁之、祚之、育之4 r  U6 J- b# u, e, |
: Z4 ~0 R& ?2 F1 k
第七十六世宁公之子祚之,字興民,为秘书监正,妣秦氏孺人,生子一真。9 x. x- ?/ X6 r& P' N  [
新唐书:祚之生子三:尚之、羡之、钦之
! d1 p" g$ E! ~" e9 w1 R0 {
8 y2 w. Y) T* x4 k* d" G" a第七十七世祚之之子真公,字钦之,为宋(老谱为汉)丞相,东莞公,妣东氏孺人,生子一道之。新唐书:钦之生子三:逵之、佩之、迈之: a8 m& N9 `: V. y# E
1 a/ ^3 }7 w! F$ N$ ^' F
第七十八世真公之子道(逵)之,字茚(yin)(幼)道,为中书侍郎,妣王氏,生子一孝源。新唐书:逵之生子二:淳之、湛之( V- O" l: b9 G/ i2 ~& {$ n

7 c, g' ^, Q5 W4 \; E第七十九世道之之子孝源公,字湛之,初任襄州刺史,后官丞相,封江东侯(枝江忠烈侯),妣匡氏。生子一恒。新唐书:孝源生子二:恒之、聿(yu)之
5 W) a8 v' q; H7 t$ |8 `+ [, k( H
. i* S$ U) T, Y# m2 A第八十世孝源之子恒公,字景芳,为工部侍郎,袭封侯,妣侯氏,生子一嗣。3 F2 R, G: a4 j, \" p

7 k" W, U  L" @新唐书:恒公生子二:孝规、孝嗣
/ q. X8 B0 W" S# j
! @! h7 M6 a9 h1 `* A8 Y第八十一世恒公之子嗣公,字始昌,为齐太尉,妣金氏,生子六况、戴、碪(zhen)、会、加、经(绲gun)。
# w7 S2 J/ g7 V% q' ~5 `6 }' W5 {$ g9 s! k8 X8 P
(唐徐茂公被唐太宗赐姓李,是嗣公始昌后裔)
, ], u/ Q1 P/ \- d1 s1 c3 J- M: n, I) [+ X4 G# [- V
第八十二世嗣公长子况公,妣查氏孺人;次子戴公,妣方氏孺人;三子碪公,妣柴氏孺人;3 l2 x6 F  v) ^3 _) Z
! H1 ~8 D( w( o2 J7 k* m
           四子会公,妣杨氏孺人;; ~. p+ `4 k+ b/ J( Y* z* r: _% M6 m
5 [* c  R4 i/ P1 U
           五子加公,妣杜氏孺人;5 ]* F8 R* I: h$ X

( Z/ {/ X% n3 q( M9 C           六子经(绲gun)公,字纬之(仲文),为侍郎,妣李氏,生子一君敷
! p+ o  M) ~" K1 U. }新唐书:- M) _; Q) [9 w- {& T; l8 H
! o0 w8 X4 U- _8 r
第八十三世经(绲gun)公之子君敷公,字怀真,为陈常侍郎,妣周氏,生子一荣。
3 S& o5 W3 _2 g# _7 R+ P
2 y/ h/ q4 W( U0 a8 s5 U/ F第八十四世君敷之子荣公,字子德,为隋通事舍人,妣魏氏,生子一恕。
. w! |3 e+ d9 Y& i  `- z- M0 p; Q( E1 c; J
第八十五世荣公之子恕公,字克己,为尚书(尚食直长),妣安氏,生子一筠。
8 @+ W, B3 |$ w  m! B7 D; L
& e6 ?; d; Q! @第八十六世恕公之子筠公,字南英(美),为春官尚书,封枝江郡公,妣沈氏,生子皎。4 \; v# I) o+ I' v6 U5 O* ~
+ s6 w  x) }7 g% u- `
第八十七世筠公之子皎公,字景融,为左骁卫兵曹参军,妣张氏,生子一翊(yi)。' F" j& t, w! f. g9 `9 J

( c# q* d( v" H第八十八世皎公之子翊公,字达(择)贤,为许州司马,袭枝江男,妣龚氏,生子二仪、倖(xing)。1 \. H  H& Y% t# j
) ~) ]9 _) Y% K; J/ u+ V8 N0 h
第八十九世翊公长子仪公,字卫(行)甫,为礼(祠)部员外郎,妣辛氏,生子一君宝;
! E$ l  W6 a/ I4 J( i* }6 K4 S
( d5 {; B4 U8 h, k* ^" f% k# J/ l- c           次子倖公,字仲甫,配  氏,生子一勉。
; b9 o/ D9 J) h, F- i(此处存疑)
7 G; v1 B8 |' k# h3 D* V* [) P! N) U0 I
4 _/ b9 r* s( l, @. U8 f( ~" P4 n3 z第九十世仪公之子君宝公,字克卿,梁武帝时(公元502--557)兵部尚书,妣叶氏,生子一澄。
( h- [9 @: I" d2 F' T& {9 O6 \; R* ~. h2 ^4 {1 B. r* G3 z! E" l
第九十一世君宝之子澄(一名澈)公,字甘泉,为陈秘书监正,妣曹氏,生子一文远。
3 W! i" F, S. f: Y5 S/ B* f: ^+ a( z
第九十二世澄公之子文远公,字广义,为(隋唐)国子博学,妣辛氏,生子一士安。+ i5 a$ X+ ]- R9 \- k" S
0 F) y. b+ f1 C
第九十三世文远之子士安公,字奎斗(奉众),为王屋令,妣曹氏,生子一有功。
* r4 B, c0 ]# D# Y# v* M. D+ L2 i0 g# \' [
第九十四世士安之子有功公,字宏毅(弘敏),以明经补州司法参军,官至秋官侍郎,谥忠政,妣王氏,生子一耑(duan,或zhuan)。(唐武则天时代)
, l  W; R' y- ]: G4 q  M/ M- r/ v) T- i; @# x1 k
第九十五世有功之子耑公,为宝庆司马,妣胡氏。生子一谷。) y0 {# s1 P- \1 d5 k$ f9 d7 n4 t" e
5 j, R& e) T# R  w  l2 u
新唐书:有功子伦,字坚岐,庆二王司马
, T* @. P9 R: g5 h% u: X9 _( r1 m7 b  x, l# Y( @% S
第九十六世耑公之子谷公,字如(和)玉,袭东莞男,安定太守,妣余氏。生子一涛。) |6 d' S" f/ r" ^* M# _
( \" I, k; m; T$ V/ K
新唐书:涛公、舜钧均为谷公子,涛公子子一杜公,舜钧之子商公,即杜与商是堂兄弟,不是父子。9 p  i- N( y  g& X
! B# t% \+ u. i5 r* J
第九十七世谷公之子涛公,字浚原,为侍御史,妣周氏,生子一杜。
1 t" f4 D8 X- M# c2 f" D% l# H( W% B: `! [% y! C& q
第九十八世谷公之子杜公,字舜钧,为大理寺评事,妣戴氏,生子一商。+ H: L; N9 [+ `$ c+ x; O* O  c
( G! N6 i1 w% ?6 U
第九十九世杜公之子商公,字义卿(声),相唐懿宗,为太子太保,升为太师,妣韦氏,生子彦若。- B  u4 I" K: ~; N  U

2 _+ U5 r# I3 y& K( u1 x第一百世商公之子彦若,字俞之,相昭宗,袭太保,妣江氏,生子一安贞。. a$ D; {8 K+ {% o
新唐书:彦若生绾。
5 k6 h- N9 c4 G( w1 A+ g5 U. ?! j; X0 c
第一百一世彦若之子安贞公,由南徙居丰城富城乡上角,陂口源坑口在园里遗址尚在。汉高士三十三世(与六十九世没有三十三世,恐有误)孙相唐昭宗(公元889-904),进爵齐国公,封一品夫人,葬坪上魏家园月岗角,生子一绾(wan)。
# S4 o5 s0 X) F, ?& Y+ o. v) O& p
注:南祖之下91世也有徐安贞(699~784)为唐玄宗开元六年(718),戊午科进士。天宝十一年(752)授银清光禄大夫。十四年(755)因避安禄山之乱而隐居湖南平江之瑚上台,配邹氏。* c( R5 P& w% z" h5 B
; q' |& X2 W# l- n2 ^2 W
第一百二世安贞之子绾公,袭兵部郎中,妣魏氏,封为安人,公妣合葬魏家园月圆岗角,
! N5 `# I. Z& p& h  j
: s, \0 m9 `" ]: z7 o& ^生子一濯(zhuo)。
1 Z3 C/ ?( w3 m4 W
4 J+ Y. @; x+ P& z2 l(徐氏古今文化大观:武阳徐氏族谱中绾公为彦若子,商之孙。安贞这一代有误)0 d2 Q& b( L! V+ P0 G1 |8 ~% `9 T

! r1 c. [' s# G/ U+ u第一百三世绾公之子濯公,越州司马,卒葬上居荣园坑,妣王氏,生子一堤。
  C' G% Y0 W  |, Z- t# g  _5 n& ~! A6 w% L: O8 Z
第一百四世濯公之子堤公,官天一峰大理司空,妣朱氏,生子一銑。
5 ^- |. N0 j* C) [& {
5 z* E* r! l( J0 T' k4 m第一百五世堤公之子銑公,妣傅氏,生子一玉。0 R0 w& Y2 m7 a# `2 j

/ B# u. s& h5 ?第一百六世銑公之子玉公,登进士第,授朝散大夫,妣郑氏,生子一韬。
' d7 ^8 h; P  t' s7 I2 `+ |2 P6 S9 t3 j  P/ v
第一百七世玉公之子韬公,号坦斋,唐进士,官侍郎御史,授紫光禄大夫,有功。妣甘氏,继妣赵氏,生子四晁(chao)、晸、晟(sheng)、旵。公有角披。韬公于此拓鸿,被戍陂亭进士,廲塘甘矩赋诗曰:水秀山明翠角坡,韬公与此拓鸿被试观输,佐唐朝主秩事,籫缨以旧时。
) b* `. p0 u0 f, p! u/ R0 B. E6 [$ c! S" ?/ W) |
第一百八世韬公长子晁公,字文远,唐进士,官侍郎。妣黄氏,生子三济、仁矩、嗣宗。
2 S/ @2 Q/ ]$ f0 X  c/ r& d$ Y
2 C8 \- _9 d1 m8 `9 {+ E次子晸公任青州北海县令,妣孙氏,生二子:佺、伯。4 Z7 D$ i# x! K& C

$ A" R2 w1 Z% r: g6 Z, `0 l- t             北海徐晸公支下世系# X1 h  [% |) j1 e% a6 b7 h
徐晸公长子佺,字偓之,号仙云,生子二:仁善、义善。
8 d; z6 G6 s; o' y! h次子伯,字阳肹,一字聃君,号祥云,生子三:邽、郝、鄹。) U1 E" ]. _2 c  j% b
徐鄹,生子二:琥、珑。
+ v; g' Y! c/ v' Q) m  T5 J徐琥,生子二:昴、昪。
4 B4 B8 D6 H" T- S徐昴,生子二:国耀、国辉。
  r9 d6 z  t- T: z3 L徐昪,生子二:国荣、国映。
$ D! c9 R) A, F& U' y9 c6 ], Y" m/ t* R2 w5 ^3 N- X8 P& t
三子晟公,号介菴,妣余氏,生子一全;
' q% u5 y3 x( y
/ {0 ]; \0 S6 A1 d0 Z/ f四子旵公,妣冯氏。* a" w4 H2 z. p, `. O* I9 ~
7 M% B3 U/ u2 d- c
晁公支下& S: N2 F0 [+ Y" w, p
$ y/ x8 c& f( y2 Z9 u
第一百九世晁公长子济公,妣陈氏孺人;# Y; ~; f0 _2 ^, q1 G: _
7 v; }  f4 F& ]
           次子仁矩公,妣蒋氏孺人;2 L' C# Z& \1 ^4 W1 t

4 u1 g, i# k- u! ^6 ^           三子嗣宗公,妣沈氏孺人,生子三,深道、以道、乐道。1 \0 m8 G( i4 o
. z- X$ B4 h; ~) L' ]& ]
晟公支下世系* I! K, w* e9 O, \' r7 _) ^
7 V& e1 U3 u  _# |/ X' N; f
晟公之子全公字世福(871-940),妣何氏,生子五,郧(yun)、陵、鄩、邠(bin)、安阝。由宜黄扶亲丧归觉溪居角坡水北居旧址。
# o# ]& o' s9 h+ u, F) s: b6 f- E4 i4 E9 o% S
嗣宗支下世系
' f' f! e9 {! |# W8 j7 h
, q0 z5 g. \3 V3 h' w! ?. O) |7 Q! b+ q第百十世嗣宗长子深道公,妣韩氏孺人;
- J( I: S: o# ]$ {/ ?) l0 W' u- k' l# N7 ^* Q* j2 W8 G
         次子以道公,妣杨氏孺人;* m5 I! ]4 n# t" d" S, U" d6 {8 s
& a7 d! B8 t. o0 z* e
三子乐道公,妣金氏孺人。
5 J. n/ P" b# W, v4 q9 V: D0 P' a; c3 @7 J/ h% y

$ F8 U; A$ S# k9 F( L8 z- y
& ^( J+ ]( F) M2 h: I' k全公支下世系6 G. s1 V8 I' B9 o

* F/ L% m( ^2 j/ {  k全公长子公,妣聂氏孺人,瓊居宜黄;
% n. h; [/ J. l$ U- f3 j4 b) P0 |( e; q) g5 g
         次子陵公,生于唐天福壬戌(公元902年),妣唐氏,生子光化,己未生子一琛(chen),卒葬茶园坑。其后分居南京饶外。$ s8 x9 Y: U$ ~, u7 w$ u4 M

0 H4 n/ G( Z8 {: ~: ?7 z         三子鄩公,妣聂氏孺人,其后分居武昌、长沙等地。
; h- ~7 i) V' o/ @
3 K3 A$ Q6 p3 V: J四子邠公,妣金氏孺人,自觉溪居南芒上泽庄。: U5 B2 G/ K0 g, ?
( F+ N( f# M7 ]: L- n
五子安阝公,妣方氏孺人,居阳源栗塘。, e$ W- H0 M6 F& f; R3 C4 L

# @, l. Z9 ?. v7 B ( t+ `6 r0 y0 y1 |6 \- {

: P" |1 a5 W0 P' {第百十一世陵公之子琛公,生于天成乙酉(后唐:公元925年)(925-1033),妣郑氏生于天福戊午(此处有误)(可能为958年),生子四旺、容、昊、(上日下文)。公歿于天圣辛未(公元1031年);妣卒于嘉佑葵未(应为嘉佑葵卯1058年)。公即宗兴国七午(公元892年)修谱者。(从年代推算,此处有误)(为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才合理)(英山“世安堂”注明:旺公之后六世孙迁英,容公之后十世孙福二公迁太邑)(英山世安堂百二十世彦信公于南宋宁理二宗时,由江西迁英山,是英邑徐氏始祖)1 M( F' }  z! {% t1 T/ Z
, P! U7 s2 @# U2 z" t
第百十二世琛公长子旺公,妣宋氏孺人;
. ?0 Q& n# j0 m: E; C0 L
' R/ y# T6 {) y  w; ~# Z# t           次子容公,字叔儒,生于唐顺()辛亥,周氏,生子旻(min)德,葵丑生子二国照、国煦。公卒于景佑乙亥年(宋1035年),妣卒于宝元己卯,葬于柏坑。4 U* K- E. f" q* m1 D& \9 l7 [
$ e$ ^. t& E7 z  q# e2 F( z
三子昊公,字仲儒,宗景德丙午(北宋1006年)𣁄人,大中祥符庚午(1010年)二甲进士,历任右司、郎中。妣崔氏孺人。
' ~2 @1 {" E7 I$ C+ V% k- {7 f& i6 u: O  i) F, f* r0 W+ Y& o
四子旻公,字季儒,宋大中祥符(1008-1016)贡举。3 Z; ~1 E/ @/ [$ Q/ O$ o3 M. E- B

) t, `* P& M" X/ b! J+ [第百十三世容公长子国照,妣胡氏孺人;& W# c+ O1 X2 P: B8 c

9 g* N4 I" `4 T7 ]1 l6 M; d           次子国煦公,字京阳,性至孝,亲丧,庐墓三年,宰木为之;连理兄弟义居三十四年;妣甘氏,生子二仲宗、定。2 i4 }) U5 M' D3 M0 K/ [% I3 a1 q
( B+ W1 f/ I# y3 \3 L. E9 h
第百十四世国煦公长子仲宗,妣管氏孺人;6 q7 Q( z7 b4 v/ v, I4 N3 H) ?
: w+ A$ y; `, ?* W, r
           次子定公,字子同,生于元祐四年八月四日(因元祐四年为1089年,可能是景祐四年即公元1037年),天性至孝,生尽敬,死尽哀,庐墓三年,哭声彻夜,家有红牡丹忽变白。宋旌大孝子,持授通侍郎,都官过有诗记之,妣卢氏,生子三陶、禹、颀。
( Z  c) I7 C7 H" D- @6 Q0 t1 I# U. U3 h2 o7 s
第百十五世定公长子陶公,妣俞氏孺人;3 f; y/ v* `! ?
2 ?2 m1 ^' ^& K$ H; N
           次子禹公,妣余氏孺人;
7 U: s7 Y5 h; a) ?# }" i" f( R! G6 h4 n' z. {
           三子颀公,字子仪,生于熙宁(1072年)壬子年,妣何氏,生子三珏(jue)、朋、丝。公卒于建宁(应为炎)己酉(公元1129),妣卒殁葬松萝树窠。
, d9 l; T3 y' W8 B
6 R$ w; e8 d$ B9 N  p' ~" i! {  O第百十六世颀公长子珏公,妣韩氏孺人;& c0 h2 X, r! X

! j" Y5 d# _+ f1 F, @6 X( w           次子朋公,字国甫,妣黄氏孺人,生子一协;
; d1 }- H  I2 C3 s0 V. ?8 a# m  c; {3 D% M3 L, e" T
           三子丝公,妣陶氏孺人。/ F" a2 R& L: ?- A2 k! w" p
5 S5 x+ y7 H3 y" d+ G' p9 s; G* y# O. c& e) n
第百十七世朋公之子协公,妣李氏孺人,生子二传霖、传梅,公妣殁葬居右。
4 y( a7 `% _. {
: N% O5 s4 X* M! B& M第百十八世协公长子传霖,妣杨氏孺人生子五处常、由常、正常、明常、执常,次三四五俱个分支未详。9 l1 \7 P# [/ R4 R
0 b' N. r; {9 B! A: e3 _$ L- g! K# p$ c
           次子传梅公妣史氏孺人。  o/ o: q9 b' d+ v. o& O

8 _8 N# Z5 v- H9 [) }第百十九世传霖长子处常公,字仁叔,妣张氏孺人,生子一思敬,公妣合葬屋右。( U+ u3 Z) ^! v' [
5 W& R, x! ^/ p& A. O
           次子由常公,字义叔,妣孙氏孺人,生子二思聪、思道;- F* Y0 H; U& D" u, `# v& h
9 M/ J5 o$ ]% S
           三子正常公,字礼叔,妣李氏孺人,生子四思成、思明、思忠、思立,公妣殁葬失考。: k% a6 m/ n5 F0 [9 V$ k$ _

" e$ X$ l, d2 F) o# e7 q* d           四子明常公,字智叔,妣熊氏,生子三思温、思贤、思安,公妣殁葬南阳坡。7 _- }% l9 y4 X/ }9 B6 s! f

& Q) r! {* ]8 p, N' K+ i           五子执常公,字信叔,妣张氏孺人,生子二思义、思恭。
  a7 A! ?' Y/ c' t. t2 }% E5 r" z% q6 a
第百二十世处常长子思敬公,字肃夫,妣孙氏,生子四长维新,次三四未详。- w; X- u0 u6 C: P$ l3 K" Q

% B+ f8 ^/ H$ `8 o* t           由常长子思聪公,字达夫,妣孙氏孺人,生子二,维一、维元,公妣同葬水南月岗。次子思道公,字咸夫,妣李氏孺人,生子二维吉、维胜。
3 d" W7 ]1 w1 R( P  f- L  \" b
9 r; ?. X( A0 e" Y/ G2 b           正常长子思成公失考。次子思明公字哲夫,妣黄氏孺人,生子三长三俱伤,次子维允。三子思忠失考。四子思立公字志矢,号山房,生于嘉定(南宋1212年)壬申十二月,景定(南宋1260-1264)壬午(景定无壬午年,可能为壬戌即公元1262年)登方山京榜进士,初授迪功郎,历武博士,娶留台何尚书女,生子二维寅、维孟。/ O/ t/ l( [0 @+ w" _" j

+ K# Q' p; l6 B" I! f/ {8 C           明常长子思温公,字敬夫,原配揭氏,继配赵氏,生子二维勤、维信。次子思贤公字节夫,妣甘氏,生子三维清、维纯、维时。三子思安公,字定夫,妣郑氏,生子一维成。
8 P6 C) J% f2 |$ N7 {" |
0 M$ _+ V- I: _. u1 T           执常公长子思义公,字德夫,妣孙氏,生子二维熙、维逊。次子思恭公失考。
) w+ G; ~3 y: k1 M
. _6 D$ w% ^/ K) v0 T第百二十一世思敬长子维新公,妣孙氏孺人,生子十福一、福二、福三、福四、福五、福六、福七、福八、福九、福十,公妣殁葬永安坡。
& W+ h) ?4 {# H! h2 b% j) J" _8 U  P9 S* k
             思聪长子维一公,妣孙氏孺人,生子一监(左边加铁字旁),次子维元公失考。" @+ _5 M! t( u& M

2 A/ y* T# z* A! E; W( ]5 S             思道公长子维吉公失考,次子维胜公,妣甘氏。6 l& {- s/ c3 a; V( n: v/ C! ~# A7 l
6 B: [; W2 n3 G+ ?( S
             思明公之子维允,配()氏,生子一钲(zheng)(古乐器,铜制)。0 u7 Y  Y, H$ E9 m* t! n7 t

8 W, p  {9 X0 A! V, l, r" l- a           思立长子维寅公,会宁教印,妣聂氏孺人,生子一镇;次子维孟公,字师孟,出继吴塘大学上舍中轩为嗣,妣陈氏孺人,生子一可震。公卒葬白洋坑,妣殁葬优冈山。
2 W) J$ w) i$ T$ T  |* {- `0 P1 Q0 g8 `- q6 J, J5 v# `& G
           思温长子维勤公,字子房,追赠魏国公,妣甘氏,封夫人,生子一达公,公妣殁葬会昌乡三十六都石盘,显白鳝浆。次子维信公失考。
3 `7 s2 O& k% K) L$ j3 k4 d5 t1 M0 ?0 K0 G, D. L
           思贤长子维清公,字子寅,父疾,割股愈,分福世习孝子,妣黄氏,生子二长镕,次天瑞。次子维纯公,妣陈氏孺人,生子二长锐、次锷。三子维时公,妣陈氏孺人,生子一铎。# H9 e! }7 o" ]  h4 ]
7 J# C8 t$ x' u
           思安之子维成公,妣赵氏孺人,生子一銓。' n6 u! Z/ j3 u- |5 H* M. E

, N/ L' y& \' X- K           思义长子维熙公,妣甘氏孺人,生子一钧。次子维逊公失考。
2 K+ ^& c6 X' l9 Z# X6 e) o4 e0 X
) o: l; H+ g6 c$ K(中华徐氏通牒98页有处、思、维辈江西丰城各支世系图,较详实); c% |, ~4 K, C4 F

7 F: i) |3 w  t0 A$ r第百二十二世维新长子福一公迁牡江,后裔分迁怀宁、潜山;+ x6 x4 Y! A9 q+ ]# ^2 p! N) `
# j6 `1 w. ]4 A0 Z% R4 Z: L8 q) F* O
             次子福二公,妣张氏孺人,迁太湖景宁乡南庄,生子五。/ _  L! _. _, P+ E! G

% t& f0 h' ~) Z: `( ]风月堂来历一说:' Y' O# d8 y# p5 E9 _. d" y2 F8 x  S
% ^7 `( _9 Y5 _/ }1 w% y  |
    又如南朝梁文学家、中书令徐勉,知识渊博,修身慎行,很重操守。他任吏部尚书时,一次与朋友晚间聚会,有人借机向他托情要官。他严肃地说:“今晚只可谈谈风月,不宜叙及公事。”自此以后,他的嫡传后人为了缅怀继承徐勉的高风亮节,将他这支徐氏堂号称之为“风月堂”。
; Q/ v5 a' W* D$ W" w2 ?, G
4 K/ j6 D" d+ I% l5 [' P4 x14、风月堂:南朝梁文学家、中书会徐勉后裔所立的堂。8 t* F* `) E( T6 I6 |1 I) \
7 H) |' x& f/ j- {& ^! C
安徽岳西县。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8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沉痛悼念徐承钦老会长逝世: K3 Z" z; h& ~3 @8 C' p+ @" [. ?

0 I/ x$ }! }' y# I2022年4月21日上午10点,安徽岳西徐氏联谊会岳西县在来榜镇来榜村徐家老屋,举行了徐承钦老会长逝世遗体告别仪式。: X4 x; `! {) a  w) U- z0 Y

/ h6 G3 [, E# J9 S* t* g徐承钦老会长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20日11:22不幸逝世,享年91岁。徐承钦老先生生于1932年农历4月28日,年少时在家乡小学、安徽省立中学初中部读书,新中国成立后,因家庭成份的影响,回原籍生产劳动。1952年考入岳西师范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55年调任来榜区公所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任教员,后荣调岳西县木材指挥部任宣传干事;1965年调任岳西县银行任会计,参与修建了岳西县第一个金库;1966年任岳西县种子公司会计,参与培育出岳西县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为岳西县水稻的品质、产量大幅提升做出了贡献;1972年下放到来榜公社五七小组工作,任期结束,又回到种子公司工作;1979年七月,种子公司办公室不慎失火,为抢救公司财务档案资料,被严重烧伤,当时医院拒收治疗,后转安医附院全力抢救,才脱离危险,住院半年之久,可谓九死一生,但留下终身残疾,被认定为二等甲级伤残。老会长身残志坚,仍坚守岗位,奉献人民。直至1992年,在种子公司副经理岗位上光荣退休。
" t- @" E! ~+ }/ q) E1 B* e& l& K# r( j1 m4 n' C! ?% {6 m
老会长退休林下,数十年如一日,致力宗亲联谊,倾心族务振兴,积极联络广大宗亲,参与纂修多部中华徐氏文化巨制,组建安徽省和皖西南徐氏联谊会,倡导并运作岳西县徐氏联谊会的成立,担任首任会长,先后两次主修四汇堂族谱。& M/ r) a3 D9 ~

9 l2 f4 d- R: Y6 z+ @老会长晚霞似火,慧眼识人,积极培养年轻后辈参与家族活动;带领年轻一辈不远万里,下武夷、联凰岗、访浙江、赴郯城,远至大巴山,近达皖西南,寻根问祖,竭忠尽智!老会长团结岳西徐氏,创刊《徐氏史料》,开通宗亲网站,提出“岳西徐氏千百十”人才培养计划,坚持不懈地开展奖学敬老活动,为培育公序良俗,和谐徐氏家族,指引方向,呕心沥血,功成德厚,人人敬仰!/ ^& A, I4 H% R; W, R" ~5 L0 f

# O$ }. @9 C) k  k徐承钦老会长遗体告别仪式由岳西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徐正龙主持,会长徐水印致悼词,副会长徐应节作了老会长生平事迹介绍,副会长徐松华、徐吉升、徐爱民、徐乐送分别宣读了各徐氏联谊机构的唁电,老会长胞弟徐承祖致答谢词,最后全体宗亲在哀乐声中向老会长告别。
8 _# b8 `; o' J4 ^8 A5 N- P% W) R# v0 @7 E$ N+ n  Z, l+ u
愿老会长一路走好!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4-27 07:24 , Processed in 0.276660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