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恩佑 发表于 2023-12-5 18:55

骄傲——足足12分钟! 这个徐家人登上大型纪录片《中国》!

近日,纪录片《中国》第二季第六期《季风》热播中,片中 2:35—14:55 讲述一个天台人——明代乡贤徐一夔。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国》作为首部以“中国”命名的历史纪录片,该片被列为2019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纪录片创意选题,以及湖南卫视“2020年重点纪录片项目”。在全景视野下,以意识形态与国家制度为主线,挖掘从春秋时期开始,对今日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人和故事,并通过电影化的拍摄手法,再现中国历史群星的个人选择及闪耀瞬间,用一幅有血有肉的历史画卷,让当代的中国和中国人,在影像中探寻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自信的源泉和密码。



图片

这部分解说词

4月的江南,春雨霏霏,杭州曾是南宋的国都,繁盛一时。元朝时,这里依然是国家的贸易中心,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惊叹它为“天城”,“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改朝换代的伤痛,在几度春风中,被时间一点点治愈,公元1378年,明帝国统一中国后的第11个春天,新的希望正在孕育。

5年前,徐一夔被任命为杭州府教授,当时,教授是个低阶官职,从九品,一府学官之首。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治国之要,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

他着力建起一套由下而上的学校体系,国家层面称为国子学,后又被改称国子监,在地方则设有府、州、县三级学校。这套教育体系直接与科举制度连接,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

徐一夔的家乡在台州府天台县,他自幼跟随父亲读书,成年后在嘉兴、杭州一带游学。因为身体不好,特别是患有脚疾,这次来到杭州后,就很少离开了。

这一年,徐一夔接到一个任务:编修杭州府志,为了写好这本书,他决定走出书斋,认真看看这座城市,徐一夔知道,透过杭州城的景象,可以窥见国家发展的一个侧影。

出身寒微但强势专制的开国皇帝有自己的治国理念,朱元璋说过:“百姓足而后国富,百姓逸而后国安,未有民困穷而国独富安者。”

他全力恢复农业生产,并要求农田中要有相当的比例,用来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于是,全国棉花的产量大幅增长。

这直接促进了纺织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手工业基础比较好的松江、杭州、苏州一带,杭州逐渐成为一个纺织工业中心。

距离徐一夔家不远,就有一间作坊,纺织机的声响时常引起他的兴趣。

明朝以前,平民所穿布衣的“布”多是麻布,棉布直到宋末还是很珍贵的物品。现在,棉布的逐渐普及,不仅增加了帝国的税收,也让作坊主拥有了更多财富。

朱元璋并不喜欢商人,他在《资世通训》中曾这样写道:“经商之人,唯利是图,贪婪诈取者居多,公平交易者甚少。”

但毕竟商人也是庶民,是庶民,就应该受到应有的保护。秩序要不断完善,国家要形成规范而高效的运行体系,最终官员廉洁勤政,百姓安居乐业。

这是帝王高高在上的理想,而真实的社会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徐一夔决定自己直接去观察,去体验,身为一个行走在民间的低级官员,书写是格外郑重的事。

徐一夔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资料的搜集和考证是辛苦的,编撰志书是严谨而枯燥的,他用了8个月时间,勤奋不辍,最终完成了长达60卷的《洪武杭州府志》。



但这份洪武年间的官方文献遗憾地失传了,后人广为知晓的,是徐一夔在同一时期撰写的一部私人书稿——《始丰稿》,那是他将自己的297篇文章以及7首诗汇编而成的一套书。

始丰,是他家乡天台县的旧名,这些文字,是他本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其中有一篇名叫《织工对》的文章,最为著名,那是一份采访笔记。

那个时候,我租的房子在杭州钱塘相安里,这里的有钱人会雇佣工人们织布。

每天深夜,就会听到一个人领唱,其他人也都跟着唱,歌声很欢快,唱歌的人都是织工。我常常会想,他们很快乐啊。

白天,当我路过他们织布的工场时,可以看到老房子里坐满了工人,四五具织布用的杼机,南北方向摆着,十多个工人手脚并用,在杼机上织布。看得出他们很专注,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

我走进去,问其中一个说:我看你们工作很辛苦,做这些辛苦的工作,又有什么乐趣呢?

这个工人对我说:我的工作虽然辛苦卑贱,但是我在这做一天工,就可以拿到佣金二百缗。工场主管我吃穿用度,那我每天挣的钱就可以用来养家。这点钱虽然不够丰衣足食,但也不会饿肚子。我们一直都这样过的,也没想过别的,只知道认真做出好看的织品,大家也都喜欢,雇主把我们喊到一起干活,给我们差不多的佣金,我们就是雇佣关系,各取所需,下班后,我们一起放松一下,唱唱歌,似乎疲劳都少了很多。

徐一夔的这次采访,有人说记录的是丝织业发展,又有人说是对刚兴起的棉织业的实录,还有人说它透露出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图片

有一点是肯定的,当有新风吹来时,知识分子的视线不再只停留于庙堂之高,也开始触达江湖之远。

徐一夔为杭州,也为商业社会,保存了一份独特的样本。它充满细节,琐碎而生动。一本书,让后人得以真切感受到一段活生生的历史。

之后他再没有离开过杭州,继续教书传道、授业解惑。他希望学生们一生都能把道德作为形事的标准,而不仅仅是科举、做官、玩弄权术。那些,不是读书人应有的大志。

徐一夔对学生的殷殷期待,或许和明朝越来越死板的科举制度有关。

和前朝不同,明朝将科考范围限定在四书五经,文体规定为八股文,所述观点必须遵循朱熹的《四书集注》,不能有自己的见解,许多读书人为求功名而逐渐放弃思考,脱离实际。

但在远离权力体系的另一端,如同徐一夔一样,行走在市井坊间、体察着世事变迁的人,却一直没有放弃过个体的书写和表达。

他们的文字和思想,借由书籍流转传承,丰富了大明王朝多元并存的文化图谱。

徐一夔晚年的情况没有明确记载,有传说,他因为呈给皇上贺表中的一个字有歧义,被朱元璋杀了。

但人们更愿意相信,徐一夔就是这样,在江南温暖滋润的似水流年里,往来于教室与街市之间,日复一日,渐渐老去。而这世界的每一天,万物都在更新。

图片

徐_凯 发表于 2023-12-5 23:29

很不错,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消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骄傲——足足12分钟! 这个徐家人登上大型纪录片《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