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徐氏 登录
徐氏宗亲网 返回首页

徐声仁的个人空间 http://www.xu-shi.com/?38901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乌牛徐氏两兄弟 侍奉高堂不远游

已有 55 次阅读2013-10-15 08:20 |系统分类:个人心情

——岳西徐氏联谊会组团拜访90岁老寿星刘圣琴老太侧记

 

孔子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来榜镇清潭村乌牛石组徐礼堂、徐志宏两兄弟,恪守孝道,遵循老母亲意愿,远离城镇喧嚣,静居深山老林,侍奉慈母,颐养天年。岳西徐氏联谊会早就有上乌牛石,拜老寿星,访礼堂志宏两兄弟之心愿。 

20131078时许,岳西徐氏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徐水印率副会长徐礼良、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正龙、常务理事徐传文等一行4人从岳西城关出发,前往来榜镇清潭村乌牛石组为徐礼堂宗亲的母亲,年已90岁高龄的刘圣琴老太祝寿。乌牛石乃岳西徐氏联谊会首次开展的重阳拜米寿以上老人活动的第一站。

礼良宗亲是一位刚刚退休的中学教师,是位热心徐氏族务活动的乌牛石人,主动充当这次拜寿之行的向导。他引路我们从连云乡的通真村村级水泥路直插乌牛石。山路崎岖陡峭,传文宗亲系德一公支后裔,年轻有为,在城关创业,对族务活动很是给力,他开车技术娴熟,胆大心细,让我们祝寿之行也是一次探险之旅。山路实在险要,我们建议传文把车子停在礼良老师一位王姓亲戚家的稻场上,我们4人都下车,步行前往乌牛石。

天降小雨,但无须打伞。我们走在高高的山岗上,缓缓而行,一路聊天,一路呼吸清新的空气。串串秋果,争相入目,阵阵鸟鸣,声声悦耳。放眼莲云,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繁荣景象尽收眼底。重阳虽然未到,我们却提前享受到了重阳登高的快乐。

转过大凹,便到了礼良宗亲家的老屋。依山而建的数间瓦屋,坐北朝南,周边数十亩稻田,可惜荒芜了不少,“青龙”山势蜿蜒平缓,曲水西流。我们说这是一个世外桃源,在战乱年代,是一个很好的避难所。礼良宗亲证实,在战乱年代,他们祖上许多亲戚确实来这里避难。岳西凰冈世系1988年修谱,先是东躲西藏,最终还是在这附近徐高林宗亲家修成四汇堂谱的。

我们在礼良宗亲的房弟家稍作休息,继续前行。上午10时许,我们顺利到达徐礼堂宗亲家。礼堂宗亲十分热情,为迎接我们,燃放了鞭炮,贴写了对联,撰写了感谢信,准备了丰盛的午餐,还特地邀请了徐高林、徐承尧、徐礼和宗亲等来陪我们共进午餐。年已90高龄的刘圣琴老寿星,身体硬朗,正在厨房为我们准备午餐。我们一起行动,挂起了寿匾,请老寿星站在寿匾下照了相,看着这神采奕奕的老人,我们真是既高兴又羡慕不已。据礼堂宗亲介绍,他老妈眼不花,听力也还好,最喜欢看黄梅戏,家中厨房还全靠她操劳。我想刘老太长寿的秘诀除了这大山空气好,污染少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生勤劳简朴吧!

听礼和宗亲介绍,礼堂是来榜镇一退休教师,子女均已成家。儿子在莲云购置了楼房,礼堂本可以带老母亲搬到莲云新居居住。只是因为老太在乌牛石生活了70余年,与其说是早已习惯了这深山老林的生活, 倒不如说是对这里一草一木一石均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故土难离。礼堂、志宏两兄弟决定尊重母亲的选择,留居乌牛石老屋,业已退休的礼堂与老母亲朝夕相处,志宏在家发展多种经济,四时前来探望老母。正如他们在感谢信中所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就是“孝”!

拜寿之余,水印宗亲专程造访了徐高林宗亲府居,我和传文亦到造徐承尧宗亲家小坐。承尧宗亲已有76岁,身体很好,有4个儿子,第二个儿子就是岳中老师徐礼象,礼象老师的儿子徐磊去年高考取得了岳西理科第二名的好成绩,考取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据礼和宗亲介绍,他们乌牛石这支徐氏现有人口100多人,具有大学学历的有50多人,有好几个正在攻读研究生,在城关工作有十多个,算是一个文化程度很高的族群。上个世纪70年代,他们族群就基本上普及了初中教育,他们这有七位教师,且学科配套,可以把当时的一个乡村初中包下来。这里男丁娶的媳妇文化程度也很高,而且许多都是来自天堂、温泉等地的名门望族,礼和宗亲笑着说,她们都是慕名而嫁到这里的。由此可见,乌牛石徐氏不仅传承孝道,重教崇文,还是一个自信力很强颇有幽默感的兴旺家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回归徐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5-17 19:50 , Processed in 0.134194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