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73|回复: 0

[人物] 科技人文惟德乃兴 访中共德兴市委书记徐跃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3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科技人文惟德乃兴 访中共德兴市委书记徐跃进
中国江西新闻网   2009-5-13 17:06:06   

中国江西新闻网记者 刘珏

  德兴因取“山川之宝,惟德乃兴”之意而定名。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总面积2101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和大茅山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31万。东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置县,1990年12月撤县设市,2000年7月改为省直辖市。

  德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资源争效益,跳出资源求发展,争当上饶县域经济排头兵,建设全省最具魅力县城。近年来,荣获“中国铜都”、“中国和谐之城”、“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中国中部百强县(市)”、“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百强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5月12日,记者驱车来到了享有盛名的千年铜都——江西省德兴市,专访中共德兴市委书记徐跃进。

  徐跃进系南京大学建筑规划研究生毕业,是全国人才研究会会员、国家形势网理事,2003年6月出任德兴市委书记。以徐跃进为班长的领导班子主政德兴以来,带领全市人民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演绎着新时代传奇。解读其中的奥秘,给人不少成功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紧抓第一生产力:让科技扬帆

  德兴GDP的41%来自科技。德兴年产铜居全国之首,年产黄金居江南第一,是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基地。德兴虽地处山区,但金融危机的风波却强劲地冲击了这个山城,铜价、铅价、锌价等有色金属价格大幅度下跌,本应受有色金属市场因素严重影响的德兴,经济发展照样实现了“开门红”,一季度,财政收入完成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21%。

  近几年,德兴市连续三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是江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

  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是国家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标志性评价体系。这是一座城市在科技领域所获得的至高荣誉。

  德兴市成立了“一把手”主抓科技的工作机制,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科技普及推进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德兴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科技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把科技发展纳入目标管理,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一把手”任期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

  德兴市能在金融危机中逆势而起,得益于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借科技引领工业基地改造,引导项目不断升级、跨越,走上高效、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创新之路。

  市财政每年安排科研三项经费预算支出增至800多万元,规模以上企业的年科研经费均占销售收入的6%以上,形成了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与金融资本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赢得了小投入、大产出的裂变效益。

  德兴市百勤异VC钠有限公司是一家产品在国内与国际市场上都占有主要份额的食品添加剂企业。其制订的产品标准达到国际标准,有些指标超过了国际标准。该公司生产的D—异抗坏血酸和D—异抗坏血酸钠产品标准被成功申报为国家标准。正因为企业特别重视产品执行标准与质量,所以在国际金融风暴中,产品仍供不应求。2008年,企业D—异抗坏血酸和D—异抗坏血酸钠销售总量达1.5万吨,产值3.3亿元,利润2500万元。

  受德兴科技与人文的诱惑,和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今年4月落户德兴。这是一家生产多功能双效热泵空调热水机组的高科技企业,该公司与台湾大学生物机电研究所合作,使用方炜教授的国际发明专利,投资1亿元生产双效热泵,产品不排放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技术指标及性能均优于国内同类产品与技术。因为产品中要应用大量的铜管、铜件,去年把研发基地设在德兴,开发生产了系列机型,在我国东北、中部和南部都做了样板工程,用户反应良好,投产当月销售额就有200多万元,高科技产品高回报的市场前景得到充分显现。

  至今,全市已有35家规模以上企业与25家大专院校、科研所“联姻”,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取得科技成果28项,其中转化实施15项,实现产值3.8亿元,利税4000万元,展现了德兴市紧密结合工农业生产实际,切实提高全民的科技意识,不断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兴旺景象。

  依靠科技,引领发展,短短几年间,德兴已培育形成“有色金属、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生物制药、建材、化工、纺织”等七大特色支柱型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中科技型企业纷纷挑上了“大梁”,唱上了“主角”。百勤异VC钠有限公司为促进科技创新,从省内外招聘数十名专业技术人员,并与上海复旦大学、无锡轻工大学等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相关科研课题研究。该公司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专利技术成果100余项。香屯硫酸厂用铜矿采选后的硫精矿生产出硫酸,并产生大量的电能,使过去的废矿石变为利润可观的硫酸和大量的电能。

  抓“第一生产力”不放松,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市)”、“江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10强”、“江西省财政总收入10强”、“江西省工业10强”,连续三年荣获“江西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70%。

  建最具魅力铜都:让品牌闪亮

  如果说“科技”让德兴经济扬帆,那么“铜都”品牌则让德兴名声飞扬。

  德兴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境内矿藏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储量并开发的有金、银、铜、铅、锌等30多种矿产,其中铜储量900多万吨、黄金580余吨、银6244吨,拥有亚洲第一大的现代化铜矿——德兴铜矿,该矿采用全球先进的卫星定位系统调度生产。

  德兴蕴藏着丰富的古矿冶遗址和文物,全国最大、历史最久的银山古银矿遗址、金山金矿古矿洞遗址,正积极申报为国家矿山公园,并将进一步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和工业遗产。现代化的铜矿与古老的冶炼遗址,已成为新兴的工业旅游。

  凭借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德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抢抓先机,适时提出了打造 “中国铜都”的战略目标。2004年,德兴市成功注册了“中国铜都”商标,商标涵盖有色金属、冶炼加工、旅游娱乐等13大类100多种产品。

  德兴成功注册“中国铜都”国家商标,引起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其新闻发布会通过《中国江西网》现场直播。网络成为宣传德兴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徐跃进书记善用网络处理公务、了解民意,中国铜都德兴网在他的倡导下,于2005年6月建设完成,登陆网络世界,德兴党务、政务、社会、经济信息都在网上发布,政务公开、网上办事、问计求策、网络投诉等专栏成为点击率最高的栏目,各部门、各乡镇办事效率通过网络科技得到大大提高。网站与人民网江西视窗、新华网江西频道等进行了链接,成为德兴连接世界的又一座桥梁。

  徐跃进说:“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拥有一块受到法律保护的金字招牌,对一种产品、一个企业乃至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其蕴藏的价值不可估量。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商标和品牌最终要靠商品来承载,发展区域经济仅有一张闪光的名片和招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真正把品牌优势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做大做强相关特色产业,这样的品牌才有可靠的支撑,才能名副其实,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使中国铜都品牌增值,德兴市定期举办 “中国铜都节”,成为江西省的品牌节庆之一。

  德兴市还积极与中国黄金集团、江西铜业公司、江西冶金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合作,突出抓好年销售60万吨硫铁矿循环经济、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的百勤集团VB2等一大批投资大、效益好的项目。同时,注重产业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做好金、铜、铅、锌等矿产资源下游产品的开发,实施了钼铼精深加工对外合作、金山金矿6500吨采选冶、银山矿业日采选5000吨扩建等产业链延伸项目。今年该市已确定重点项目97个,投资总额达300多亿元。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也是环境污染非常严重的地方。德兴把发展生态环境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为有效保护环境,该市坚决取缔和关停308冶炼厂、银山矿电厂等一批对环境影响大的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节能减排。投资两亿多元兴建城市防洪堤、两级拦河坝、城市污水处理综合工程和垃圾中转站,改善了城区生态环境。如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从2008年起,每年投入1亿元,高质量、高标准抓好“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目前,森林覆盖率75.1%,城区绿地面积176.65公顷,绿地率38.39%,绿化覆盖率42.98%,人均公共绿地10.35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2005年以来,德兴连续三年荣获“江西省造林先进县(市)”,是江西省唯一的“全国林业产业化先进县(市)”。

  蕴独特城市文化:让全民奋进

  “经济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竞争,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经济竞争力就越强。德兴利用自身优势,打造符合地域文化特点的特色文化,尤其是成功争创了‘中国铜都’、‘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等国家级名片后,让‘文化德兴’渐行渐近。”在徐跃进看来,独特的地域文化是新的竞争力。

  德兴距今已有1800多年建县历史,有着极为厚重的文化积淀,从唐朝至清末,历代文武进士400多人,孕育了湿法炼铜“鼻祖”张潜、南宋治荒名吏董渭、文学家汪藻等名垂史册的人物。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该市把文“化”德兴的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该市投入近五亿元资金,启动“文化德兴”工程。首先确立“敢于创新,善于实干,甘于奉献,惟德乃兴”的铜都精神,使之成为百姓的精神凝聚。在“文化德兴”工程建设中,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使建筑的设计、品位、高度、风格与盆地性特征协调一致,让城市与山、水融为一体。以绿色、金色、红色、古色的城市主题文化弘扬城市个性,聚远楼、市十大历史名人雕塑、巨型商代冏文铜鼎等城市地标建筑相继落成。2006年10月重建落成的江南名楼聚远楼成为德兴标志性文化景观。

  记者在德兴看到,饶守坤公园、张潜故居、吴阐园、文化艺术中心……一个个文化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当中,让人们切实感受到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德兴崇尚科学,学风浓厚,文学创作活跃,《聚远楼研究》、《中国铜都——德兴》、《德兴民间故事集》等相继问世。涌现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的先进人物,如道德楷模陈美丽、好民警刘民等。2008年,市委书记徐跃进、市长郑高清双双获得全国县(市)科技进步工作先进个人。

  2008年,全国首届“公众心目中的和谐之城”评选揭晓,作为一个县级城市的江西德兴市竟然榜上有名,创造奇迹,在全省唯一获此殊荣,并列于杭州、青岛、大连等知名大城市之中。中国江西新闻网5月13日德兴专讯


编辑:刘华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3 00:23 , Processed in 0.164096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