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508|回复: 3

[纪实] 程潜司机徐贵轩揭秘:60年前智斗白崇禧惊险历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9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程潜司机徐贵轩揭秘:60年前智斗白崇禧惊险历程


http://www.changsha.cn 2009年06月29日08时16分 星辰在线        

制图/何朝霞

    巧妙超车   1949年7月21日

    一辆带篷的旅行车上坐了一车白崇禧派来的特务,该车不断挡程潜专车的路,徐贵轩悄悄示意警务车将旅行车挡着,专车迅速蹿到了旅行车前面。

    “空车计” 1949年7月29日

    程潜专车载程潜从邵阳抵达湘潭后,程潜下车悄悄嘱咐徐贵轩,让他开着空车回长沙,程潜自己乘船到长沙河西。

    车旁惊险 1949年8月4日

    程潜一行坐着专车,从毯子湾转移到扫把塘一处公馆。但刚到那里,就有国民党反动派的飞机飞过来轰炸。幸好炸弹掉在了车旁边的一个水塘里,没有伤害到程潜。

徐贵轩老人向记者展示程潜赠送给他的中山装。石祯专 摄

    主角档案

 徐贵轩,湖北鄂城县人。1945年至1967年担任程潜专职司机。1985年从湖南省政府直属汽车公司小车班离休。

  1949年6月至8月,长沙和平起义进入关键时刻,此时的程潜为何突然启程从长沙前往邵阳?他和当时囤兵长沙的白崇禧之间,上演了一场怎样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

  近日,本报“寻找长沙和平解放见证者”活动寻觅到程潜的专职司机徐贵轩老人,听他口述历史,独家揭秘程潜在长沙和平解放最后关头的惊险历程。

    第一次较量

    巧妙超车甩掉特务

    【1948年7月24日,程潜抵长沙就任省政府主席。1949年5月,白崇禧退守湖南,奉蒋介石之命监视程潜。1949年6月,程潜故意放出风声,表示要带队伍去邵阳市视察公务。】

    1949年7月,长沙燥热的空气里隐藏着些许不平常的气息。7月21日8时,程潜大张旗鼓地率20余辆汽车的大队伍,从省政府门前出发去邵阳。我看到白崇禧亲自赶到他办公室,说要给他送行,并目睹我们车队启程之后,才放心飞往衡阳。

    但白崇禧并不真的“放心”。

    我们刚走出不远,路上就碰到一辆带篷的旅行车,在我们前面慢慢走着。我想从它左边超过去,它有意无意地移动到我们车的左前方,我想从它右边超过去,它就挡在右边,一次又一次,反正就是不让我超车。我心想,坏了,这车肯定有问题。

    我冷静下来,迅速作出反应。我没有惊动车上的程潜等人,而是悄悄向一直跟在后面的一辆警务车招了招手,警务车开上前和我的车并肩。我暗示前面有情况,警务车迅速会意,马上靠前准备将那辆可疑车辆挡着。就在它冲向那辆车的一瞬间,我集中精力,一踩油门,我的车子迅速蹿到了那辆车的前面,超了过去。

    后经查实,那辆可疑车辆上坐的,果然是一车特务。他们是白崇禧派来的,个个带着武器。

    想想当时的情景,我确实有点后怕。我车上坐的是省政府主席啊,他要是出事了怎么办?好在我发车的时候就提醒了自己,开车途中,思想一定不能麻痹大意,在必要的时候,我也做好了牺牲个人的准备。

    白崇禧确实十分“关心”我们此次的行程。他甚至亲自从衡阳打电话来问程潜当天中午在哪里吃的中饭,晚上准备住在哪里。当天下午4时,我们抵达邵阳。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次较量

    施“空车计”摆脱盯梢

    【1949年7月28日,程潜放出话称要去芷江视察,调集40辆卡车以便警卫随行。29日凌晨4时,程突率其中20辆卡车急返长沙,其余20辆卡车延后两小时殿后。他还留下警卫团一个营按兵邵阳驻地不动,以便遮人耳目。到达湘潭后,程潜脱离大车队,改由水路飞驶长沙,汽车大队仍沿公路返长。程潜此次回长,是和陈明仁密会,部署长沙和平起义事宜。】

    7月29日,我在凌晨接到发车任务。这一次离开跟来邵阳时一样,同样是车发动了,我这个司机却还不知道往哪开。直到车开到一个三岔路口,我实在忍不住了,大声问后座:“报告,到哪去?”这时,程主席说了一句话,他说:“从哪来,到哪去。”我这才明白,原来是要到长沙去啊。

    当我们这支车队抵达湘潭时,程主席突然说要下车上厕所。他下车的时候,悄悄嘱咐我说,他要乘船到长沙河西去,当他抵达河西的时候,我的车要刚好开到河西岸边接到他。

    我按照他的指示,开着空车从长邵公路回长沙。

    我开车到了长沙湘江边上,这时觉得肚子有点饿,就准备去吃碗面。正当我下车准备去吃面时,两个国民党军官走到了我的面前。

    军官说:“程主席在哪下的车?”

    我说:“不知道啊,哪个是程主席哦?”

    军官说:“那你这个车上坐的是谁?”

    我说:“我刚刚在送一个安江沙厂的客人啊。”

    那两个军官盯着我看了很久,看我很镇静,觉得从我这问不出什么来,只好悻悻离开。我意识到程潜可能被盯梢了,情况危急,面也不吃了,赶紧把车开上了渡船。当时渡船还没到开的时间,我就逼着船工要他马上开船。我怕特务派车跟踪我的车。

    据事先说好的,我把车停在了河西岸边上,在车上待命。就这样等了大约一刻钟后,陈明仁的一个副官过来了,上了我的车,他把我带到了一个仓库里。

    第三次较量

    敌机轰炸生死之战

    【程潜和陈明仁此时正隐藏在橘子洲。1949年7月30日,他们的行踪被白崇禧的特务发现。程潜当机立断,他31日凌晨乘小船过江,轻车简从直驶毯子湾,“隐居”在侄子程炯家至8月4日,完全摆脱了白崇禧的监视和追杀。在这里,程潜和陈明仁完成了长沙和平起义的最后部署。】

    7月31日凌晨2时左右,程潜和陈明仁两人悄悄地上了车,我将车开往程炯家。程炯是当时湖南省公路局局长。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个地点,在长沙市南门外南大十字路口附近,是一座很不起眼的院子。

    在我印象中,那天除了程潜、陈明仁,在场的还有一个姓朱的高参、一个姓荣的副官以及程炯夫妇。我当时是随时待命。我没有想到,我亲眼见证了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

    我看到他们把电台架好,放在客厅里,程潜本人坐在电台前面,眼睛盯着电台发表了一个讲话。我记得他大概的意思就是,从他宣布之时起,即离开国民党反动政府,投身人民革命队伍。他声明脱离国民党中央,脱离蒋介石,投向中国**,投向毛主席,投向人民群众中去。

    8月4日下午,程潜走出隐身之地,召开记者招待会,以程潜、陈明仁两将军领衔正式通电和平起义,历史就此揭开新的一页。

    那天下午,程潜一行坐着我的车,从毯子湾转移到扫把塘一处公馆。但刚到那里,就有国民党反动派的飞机飞过来轰炸。当时的情况十分危险,幸好炸弹掉在了车旁边的一个水塘里,没有伤害到程主席。后来查出来,我们的行踪是被毯子湾附近一个学校教员给告密的,这个人是个特务,他发射了信号弹,引来了飞机轰炸。

    程潜等宣布和平起义,对湖南人民起到了保护作用。你问我事先晓不晓得要和平起义?我跟你讲,我当时迷迷糊糊,又不敢多问,解放后才晓得,哦,他要我做的这些事情原来是这么回事,很多我们认得的人原来是**的地下党员。但对于颂公(程潜)做出这样的事情,我不蛮奇怪。我内心里觉得很高兴。我们经历过那个年代,晓得战争的残酷。如果当时湖南要打仗,那整个长沙城,老的老,小的小,结果肯定是不敢想象的。

    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我会永远记得。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背后】

程潜的衣服,老人保存了41年

    程潜留给他的那件衣服,徐贵轩老人已经整整保存了41年。

    6月10日,记者去探望徐贵轩老人,老人家让女儿小心地从柜子里捧出这件衣服。是一件灰色的中山装,整整齐齐地叠着,被一条枣红色的大围巾包着。衣服和围巾都带着历史的气息。

    “这件衣服,是1968年颂公的夫人托人带回长沙送给我的,讲要留给我穿,也算个纪念。”老人家的手轻轻抚摸着这件衣服:“我穿过几回就没有穿哒,舍不得穿嘞,每次我崽女搬家,我总是自己拎着,不让别人碰,夏天也会拿出来晒下。”

    “这件衣服领子,送过来的时候就是磨损的,他穿了很多年。在那个时候的国民党高官里,颂公算是很朴素很简朴的。”老人家告诉记者。

    老人家说,现在每次见到这件衣服,总会想起颂公。“他去世的时候,我没钱买车票到北京去看他老人家最后一面,是我心里的一个最大遗憾。”

    在跟随程潜的20多年里,徐贵轩用他的机警和忠诚,尤其是在长沙和平起义中做出的默默贡献,为他赢得了程潜的高度信任,“长沙和平起义之后,上头好几次要调我走,颂公总是不同意,他讲,徐贵轩跟我咯多年,一来他做事蛮有分寸,二是他家里有咯多小孩,婆婆子又身体不好,他还是呆在长沙照顾他们好些。”

    长沙和平起义后,程潜离开长沙前往北京工作,就把长沙家里的钥匙交给徐贵轩看管。程潜一家人很喜欢吃橘子,每年他长沙家中橘子树结果的时候,徐贵轩就会把橘子摘下来,给他们一家人寄上几箩筐。程潜的女儿程瑜,如今远在大洋彼岸,却至今难忘徐贵轩曾寄给他们的、带着浓浓乡情的长沙橘子。

    【记者手记】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

    徐老爷子并不是第一次走进媒体的视线。

    作为为数不多的长沙和平起义的重要见证人,嗅觉敏锐的媒体总会找到他那儿去。但是,徐老爷子以前总是摆手,说:“噢,这事我不记得了。我不知道。”经历过某个年代的人,内心深处总是对外界保持着一种小心和谨慎。这是我们爷爷辈特有的某种生活态度。

    这一次,徐老爷子愿意接受采访,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程潜女儿程瑜的牵线搭桥。程瑜,是他敬重的颂公生前最疼爱的女儿。另外,我也跟老爷子说,我不想以记者身份去看您,我就想以一个晚辈的身份,去听您讲讲过去的事情,您平时怎么跟您的儿孙讲述的,您就怎么跟我讲讲吧。老爷子欣然接受了我们的来访。

    于是,在城北一所干净整齐的居室里,88岁的老人,眼睛清澈,思维清晰,他缓缓的讲述,就像一杯泡到恰到好处的黑茶。

    我静静聆听,认真记录,心里荡漾着幸福。每个老人都是一本书,尤其是像徐贵轩这样有着特殊经历的老人。跟他聊天,你不知道何时才会翻到最后一页,每一页都是精彩,每一页都让你不忍跳过。他的笑声里藏着故事,眼神中装着天涯,偶尔的一声叹息,更是那怀旧的九曲长廊。

    稿子写好后,我送过去,请老爷子核实里面的年份、人名。老爷子拿到稿子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但为了不耽误我的交稿时间,老爷子拿了个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着,反反复复地阅读,核实里面的细节。老爷子弓着背趴在桌子上的背影永远定格在我心中。

 楼主| 发表于 2009-7-10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楼 徐卫 的帖子

自己顶一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19 05:29 , Processed in 0.191917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