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55|回复: 0

[动向] 徐福东渡与千童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2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徐福东渡与千童镇

2008-9-8 10:26:39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居功而骄,祈求长生不老,遂使方仙道大兴,卢生、韩终、侯公等一大批方士得到重用。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和百工巧匠、五谷百种人海,以求·长生不老药”而落籍日本的著名方士徐福,就是其中之一。<史记)中共有三篇五处记载徐福其人其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称“齐人徐福等上书,言诲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童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童女千人,人海求仙人。”(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称“……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百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此后又述于<汉书)、<山海经)、(太平寰宇记)、(三国志)、(资治通鉴)、(畿辅通志)、(义楚六贴}等多部史书、方志和文学名著中。  
    徐福东渡带去的不仅是秦国高度发达的造船、航海技术和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生活方式,还有冶炼、农耕、建筑、医药、文字、货币、宗教、武术、服饰,以及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才使在绳纹时代徘徊了数千年之久的日本列岛发生了巨变,开创了中日友好交往之源。世世代代的日本人民把徐福奉为”丰收神”、“纺织神”和“医药神”来祭祀。  
    在中国有关徐福东渡的传说遍及黄河上下,其遗迹在东南沿海地区从浙江的舟山到河北的秦皇岛,不胜枚举。因秦始皇求仙而得名的秦皇岛,近年就发现一幢明代竖立的”秦皇求仙人海处”石碑。可见,当时探海求仙之事,并非发生在一处。但徐福东渡之举,从河北省盐山县干童镇启航却有史可证。  
    千童镇,位于盐山县城西南23.5公里处,与山东乐陵县隔漳卫新河相望。自古以来,就是周围数百里较大的水陆商埠。据史书记载,千童镇战国时称饶安邑,公元前210年,徐福一行侨居饶安城,史称干童城,汉代置千童县,东汉灵帝时改为饶安县。隋开皇九年(589年)析饶安县东部、阳信县北部,建无棣县。唐贞观十二年(638年)称,日县镇。1993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旧县镇更名为干童镇。南朝顾野王撰定的《舆地志》记载:秦始皇遣徐福发童男女千人至海,求蓬莱固筑此城,侨居男女,汉固置千童县。据现在保存最完整、最具权威性的全国总志《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饶安县,本汉千童县,即秦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将童男女千人人海求蓬莱,置此城以居之,故名。”由此可见,千童镇确是徐福当年求仙的启航地和出海前募集、培训童男童女、百工巧匠,汇聚五谷百种、金银珠宝及打造航船之所。  
    千童镇作为千童百工集结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一,干童镇近天然港大口河口(即黄骅港);其二,有无棣河与大口河口相通,具备人海条件;其三.地处黄河水系,航运便通;有强大的经济依托;其四,本地域童男女百工具有尚武、习船的素质。千童城附近区域是齐燕赵交接处,是齐燕方士活动最频区域,本区域群众历来有尚武习惯,以至使后来的沧州成为“武术之乡”。  
    千童镇虽历经沧桑和变革,仍能使人凭吊和联想起当年东渡的浩大规模和气势。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的成片翁葬和数以万计的文物与日本弥生文化出土的文物如出一辙,更是有利的佐证。1958年当地群众在兴修水利过程中,从昔日停泊的链船湾遗址还挖出一只重达1.5吨的铁锚。2000多年来,千童镇人民一直怀念着那些流落到异域他乡的数干儿女,早在北魏年间就在千童城修建了开化寺,寺内竖有千童碑,建有千童殿和徐福祠,岁岁在农历三月二十八的出海日举行隆重祭祀。年逢甲子年,即人生一个轮回,还要举行大典,配以“信子”和各种民间文艺表演,俗称“信子节”,以示召唤死在异域的魂灵还乡。  
古千童镇作为中日友好之源头,盐山县作为千童故里,在中日关系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研究开发徐福干童文化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价值。盐山县制定了优惠政策和措施,广集天下财,建设秦干童城文化旅游开发区,弘扬中日文化,以达促进经济之目的。  
   
                                                       (刘海照)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18 09:13 , Processed in 0.172388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