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336|回复: 0

徐显明:公民意识逐步走向成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5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徐显明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山东大学校长

  回首新中国成立60年,公民意识的成长历程清晰可见: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民众真正翻身做主人,公民意识全面觉醒。1954年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权利平等成为新中国公民意识的起点。

  然而,刚刚起步的公民意识很快被“单位意识”、“集体意识”所取代,个体主体地位趋于弱化。相反,“城乡意识”、“身份意识”、“职工意识”、“单位意识”成为社会主体识别的主要意识。“文革”之中,公民意识被扭曲到极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民意识开始复苏。1982年宪法重塑了公民地位,恢复了公民权利。伴随改革开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正在形成。人们正从“集体人”、“户籍人”、“单位人”向“社会人”和“自由人”转变。2004年宪法修改时增加了“尊重和保障**”条款,为公民意识全面快速提升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制度保障。

  走向成熟的公民意识,应当具备六方面特征:个体独立意识、契约自由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民主法治意识、自由平等意识、公平正义意识。

  2007年,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为中国公民意识茁壮成长提供了优质的政治土壤。执政党的重视,让公民意识进入一个全面提升的新阶段。

  记者  吴  兢整理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17 09:57 , Processed in 0.166603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