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35|回复: 1

[热点] 徐绍史:做好地质灾害防范 保护群众生命安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 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7月30日上午,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一行在副省长姚引良陪同下,对安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调研。     烈日当头,骄阳似火。当天一大早,徐绍史一行来到受特大暴雨和泥石流地质灾害袭击,山体滑塌造成12人伤亡、17人失踪的安康市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村查看地质灾情。在七堰村一组寨子湾沟,山体崩塌产生的10余万立方米的泥石流,造成全组22户78间房屋全部被冲毁,基础设施全部损毁瘫痪。徐绍史踩在大块山石夹杂着碎石泥浆的路上,走到因暴雨引发泥石流发生的沟口,对照原来该村的航拍图,心情十分沉痛。在灾害现场,徐绍史对赶来的村民进行安抚,并慰问了参加抢险、指导救灾的武警官兵和当地政府。     当天下午,徐绍史一行观看了安康市7·18抗洪救灾情况专题片,听取了安康市关于地质灾害防治情况汇报。他指出,安康灾害呈现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全域性。即洪水和滑坡泥石流灾害在全市10县区同时爆发;二是高强度。46个自动速报监测点雨量均超过100毫米,局地降雨量高达280.5毫米,主要暴雨区降雨量接近或超过1953年以来历史纪录,为100年一遇;三是损失重。其中,有26起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此外,发生严重地质灾害的4县区位于大巴山区,地形陡峻,高差相对较大,沟谷纵坡大,有利于大气降水汇集,成为滑坡泥石流发育的重要基础条件,且隐患排查难度大;降雨强度属于特大暴雨类型,山体裂缝快速充水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灾害。目前,安康市抗灾救灾和地质灾害的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群众转移后发生地质灾害437起,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敏锐反应、措施得力和各部门通力合作,得益于较为完善的群测群防体系和多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打下的扎实基础。     徐绍史强调,当前陕西仍处在主汛期,安康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因此,继续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思想不能动摇。目前,由于地灾排查尚有盲区,监测预警手段不够完善,防治体系还不够健全。这些都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了罕见的挑战。因此,要做好宣传培训和教育工作,对人口集中的乡镇村组进行地灾排查,对受滑坡威胁的村庄,统筹规划,尽快动员山区群众实施搬迁,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各级政府要做好地质灾害防范,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做好灾后重建,其耕地复垦资金将向重灾区倾斜。
    姚引良在讲话中表示,省上将尽快向国土资源部争取资金,统筹安排解决安康山区群众搬迁重建工作,并对安康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及耕地复垦等予以资金支持。(记者 安莉)
发表于 2010-8-1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同时要做好预防。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14 16:16 , Processed in 0.165697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