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58|回复: 2

[评论] 徐奇渊:近5年CPI或低估逾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1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央行的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储户对物价水平的满意度指数已经接连创出2001年有数据以来的最低点21%左右;这一满意度甚至显著低于2007-2008年通货膨胀时期30%左右的水平。
  但另一方面,统计局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却保持“淡定”,始终在3%左右的水平波动。
  CPI的波动,到底是风在动,还是帆在动?
 主观感受出了问题?
  笔者认为,我们的主观感受和统计局的数据不同,可能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
  第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变化情况,默认口径均为同比,也就是说:拿今年7月的物价水平与去年7月相比。而一个正常人通常会拿今天的物价水平与昨天相比,或者是7月的物价水平与6月相比——这是环比口径的物价水平变化。
  第二,CPI变化的结构性特点和主观感受的有选择性。2010年1月至9月,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上升较快,烟酒、医疗保健等类别的价格指数相当温和;而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等更是出现价格下降!消费者的主观注意力可能过多集中于不利的一面,而对有利的一面却关注不够。
  另外,普通居民对物价的感受篮子当中潜在含有房价。尽管房价直接计入CPI不合理;但是,居民对物价朴素地、直观地感受就是包含了高涨的房价水平。
  第三,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对物价有不同感受,相同物价水平的上升,低收入者会更加敏感。
  期待统计工作更透明
  但除有理解上的差异问题,还有统计数据质量上的问题。
  多年来,统计局官方并没有对CPI权重调整的细节做出系统性的、具体的说明。在只公布CPI 8个分类价格指数,而不公布分类权重的情况下,分类权重本身的变化,就会成为调整物价指数的一种可能。
  根据国家统计局在2001年基期的CPI分类权重数据:食品占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交通通讯1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我们使用这个固定的权重,结合官方公布的各月CPI8个分类价格指数,可以得到一个固定权重的CPI价格指数。然后将这个指数与官方公布的总体CPI指数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官方公布的CPI指数可能存在低估。
  简单地说,我们的研究发现,从2001年1月至2010年5月的CPI价格指数变化当中,有一部分变化值(-7.53%)是无法用8个分项指数及其权重解释的。而按照CPI常规的编制程序,应该是完全基于分类指数和权重的;因此,-7.53%可以被视为人为调整的痕迹。在这5年当中,通过这种调整方式,CPI大约被系统的低估了7%。
  其实,由于CPI编制细节尚未公开,因此相关研究充其量也只是水中望月、镜里看花。但归根结底,要对CPI指数有更准确的理解,还有待于相关细节的公开和透明。
  (作者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本文原题为《统计数据和主观感受:CPI是风动还是帆动》。)
发表于 2010-11-11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说 不可说
发表于 2010-11-11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CPI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 10:25 , Processed in 0.206025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