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89|回复: 2

[评论] 科协副主席徐善衍:最好的科普就在生活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31 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由头
  今年两会期间,科普工作受到关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首度列入国家五年规划。
  然而,我们的科普现状并不容乐观。日本核泄漏危机发生后,一些未经核实的传言开始散播,各地出现了荒唐的“抢盐”风波。这些现象暴露出我们的科学常识还不够,公众科普任重道远。
  手记
  让科学流行起来
  中国科协2007年公布过一个调查结果,全国公众中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仅占2.25%。如果这个数据不够醒目的话,不久前,一场日本核危机引发的抢盐风波,印象够深刻了吧。
  类似抢盐这样的事,其实演绎过很多遍。曾经的“道长李一”“电流断症、治癌”等“医术”忽悠了千万人;“养生专家”张悟本吹捧的“食疗法”让绿豆、大蒜、茄子身价百倍,民众疯抢……我们的科普常识,为何在生活中失踪了?
  从最容易普及的科普读物看,2010年,调查发现“中国书业科普图书缺席”,科普图书市场销售量不足整体图书市场份额的2%。在人们记忆中,能说得上来的科普书似乎只有1961年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说得上名字的科普作家似乎只有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叶永烈,还有现在的方舟子、松鼠会。
  记者发现,在各地书店,科普书也难上畅销榜。人气最旺的是文学畅销书、经济类、工具类书,以及最热门的教辅书。标着“自然科学”的书架旁边就实在太冷清了,有些书甚至都积上了灰尘。书架上除了高端的专业科学书籍,大部分科普读物是面向儿童的,例如《越问越聪明》,书里充斥着“为什么我们睡觉的时候会做梦”这样的问题。还有一些《全世界优等生都在做的2000个思维游戏》等书,拿名校优等生赚眼球。
  记者在自然科学书架前蹲点1个多小时,仅有一个读者在这里翻看科普书。服务员说,这里从来就“不受待见”,卖得最好的只有《时间简史》。
  在报刊亭,科普杂志一样受冷落。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多数报刊亭除了《华夏地理》和《中国国家地理》外,没有其他的科普杂志卖。有的报刊亭老板听说记者要买科普杂志,拿出一本“卖得最好”的《探索发现》,封面上印着扯眼的标题《湖南恐怖僵尸村传说》《古安第斯巨石建筑之谜》……
  方舟子认为,现代人读书都有些功利,“希望能在书里找到工作、生活的窍门和捷径。科学从来没有捷径,也不能教给人什么窍门,所以科普书总是上不了畅销榜。伪科学反而能上,因为伪科学会迎合人心,它是没有底线的,也不遵循什么科学规律。”
  许多顶尖科普杂志在中国市场遭遇了滑铁卢。在美国,可以和《新闻周刊》比肩而立的百万科普大刊《Popular Science》中文版《科技新时代》偃旗息鼓了;科普名刊《牛顿科学世界》、英国的《焦点》(Focus),引入中国后都反响平平。去年,《国家地理少年版》被学友园中国教育传媒全盘引进,学友园总裁梁学全告诉记者,他们从4年前就开始和美国人谈引进版权,但是遭到了拒绝,因为美国人看到前车之鉴,认为中国人对科学知识“没需求”。
  对中国人来说,科普知识似乎是“没用”的。关于瘦肉精,关于三聚氰胺,关于苏丹红,关于盐……这些“没用”的知识,却要人们用沉痛的教训去了解。
  网上活跃的科学松鼠会,代表着现在追求时尚的成人推广科普的一种方向。在这次抢盐风波里,他们幽默轻松地告诉人们,“(通过吃食盐来摄入足够的碘)一个成人必须一次性至少吃下3.3千克盐,也就是六斤六两。这样一来,碘是补够了,人也齁死了!显然是不行的。”100多位年轻的一线科研人员和科学记者致力于全民科普,“让科学流行起来”是他们的口号。希望有朝一日,科普不再寂寞,而成为一种时尚。
  人物
  徐善衍,1968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有线通信工程系报话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现任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实录
  科普本该无处不在
  年过六旬的徐善衍,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现任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用他的话来说,“参与、实施和组织科普工作十五六年,体会很多。”
  在徐善衍看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科学家对科学的不断探索和发现,也包括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对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这种发现和创新,要在社会大众中不断得到应用。
  徐善衍: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科技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科普,是科技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科普的重要性在国家层面也得到体现。今年两会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公布。其中“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受到关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首度列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
  徐善衍:在新时期,应该研究科普工作的新思路。我觉得,目前最急迫的事情,就是要转变工作思路,树立“大科普”观念。
  “四科”一度被视作科普的全部内容,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和弘扬科学精神”。但在徐善衍看来,“大科普”不是简单的教育和传播的过程,而是不断实现科学技术社会化、大众化的过程。我们的误区在于,长时间只把科普视为一种教育,没有看到它的应用与实践意义。
  徐善衍:比如,向社会传播科技信息、培养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以及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这些都应该被纳入科普的范畴。
  相较于“四科”的狭隘理解,“大科普”的理念更加明确了科普工作的责任:科普并非一个独立的行业,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
  徐善衍:“大科普”要求由国家对科普在规划、法规、政策和监督等层面上的运作进行管理,各行业和部门施行各自的科普内容,如大众传媒、企业产品、社区服务、科普公众服务设施等各部门都应当设立如何向大众传播科学的内容与标准。科普要“追求一种实践的效果”,在传播科学知识、方法、思维的同时,注重结合生产和生活实践,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大家都谈到,经费不够、人才匮乏是科普工作的难题。但实际上,最困难的事在于,科普本来应该是无处不在,但大家认识不到,总觉得只是部分科学家和传媒的责任。实际上,科普应成为各行各业的自觉行为。
  科普与生活自然结合
  在从事科普工作的十几年内,徐善衍几乎跑过每个省的农村,他最高兴的是,广大的农民渴望通过科学技术来脱贫致富。在农村,科学的传播与普及,效果尤其明显。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实用技术在农村得到了极大的应用。
  徐善衍:农村的科普经验提醒我们,大家最需要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科普。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走出校门后的科学传播,如果只是一味向受众喋喋不休地灌输,效果会很有限。
  在国外考察,让徐善衍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有些国家,科普与生活结合得那么自然,随处可见。
  徐善衍:日本也是亚洲国家,没有《科普法》,也没有过多的文件“大张旗鼓”地宣传科普。日本有一个电视节目很受公众欢迎,这个节目把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科学小问题,通过话剧或幽默剧的方式,在电视台播出,既有趣味性,也有知识性。
  现在上海也兴办了科学商店,顾客不仅可以在里面买东西,还能通过店内的志愿者,了解各种科技知识,享受科学服务,部分科学商店还会为中小企业解决科技难题。最好的科普就在生活中。像这次由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种种话题和讨论,也是进行科普的一个时机。比如,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有多大、食物“防辐射”是否可行,都和公众的切身利益相关。
  最有效的科普应人人互动
  徐善衍认为,在新时代里,科普要坚持“四民”,即“民生科普”“民享科普”“民智科普”和“民为科普”。“民生科普”指围绕民生问题开展科普工作,使人们在生活和生产的实际中,用科学提高效益、产量,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民智科普”要通过教育和实践,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这也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实现的目标。
  徐善衍:更深一层是“民享科普”,即以政府为主导,通过科普,推动层出不穷的现代科技成果在越来越多的人群中得到应用,使人们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科学带来的方便、实惠、快乐和幸福。“民为科普”被认为是科普工作的“最高境界”:在全社会的科普进程中,公众不是永远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科技发展中有所作为。最“完美境界”应该就是“人人既是接受者、享受者,也是传播者、从事者”。科普就在身边,不刻意、不经意,反而效果更好。
  但目前,科普工作还更多地停留在“民生科普”与“民智科普”,“很多人还是觉得科普只是少部分人的事,有些科技工作者也认为,只有自己才是终身科普者。”这是让徐善衍最遗憾的事情。
  徐善衍:最有效的科普,应该强调以公众为本的互动性。国外倡导“公众理解科学”这个概念,不仅仅指公众接触了科技知识,更关键的是,公众能够以一定的科学素养参与社会的各项决策。
  在西方国家的一些科学院所,每年都要选派代表到群众团体或社区,介绍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意义和科研进展情况,以及该项目的意义,以得到纳税人的支持。在我看来,这也是公众走近科学的好机会。
  链接
  不能把钱学森这个名字用滥了
  3月26日,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名字命名、具有航天特色的校外教育机构——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在具有30年航天科普特色的北京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成立。学员将以科学院为阵地,参与航天科学实验和航天产品创意设计,提高青少年航天科学素养、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为青少年科普忙活了50年的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老馆长金声说,“我们要从青少年的兴趣入手,让他们体会科普的乐趣,要淡化说教意味,让青少年参与卫星的制造和设计,走进航天院所进行实验。我们绝不能把钱学森这个名字用滥了。”
  据《人民日报》《钱江晚报》《科技日报》 陈星星 郑琳/文
发表于 2011-3-31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生活,一切都无从谈起。
发表于 2011-3-31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普源于生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18 20:01 , Processed in 0.179919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