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79|回复: 2

[评论] 徐秉国:沉迷虚拟的网络得不到真实的幸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1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天资聪颖,获得无数竞赛荣誉的18岁武汉青年康康,自从迷上网瘾后,性情大变,冷漠粗暴,六亲不认,竟然与父亲签下协议,自愿放弃学业,在家闭门专心玩网游(5月29日《楚天都市报》)。
  天门青年王刚流浪网吧十年,最终重疾缠身凄惨离世,汉口一20岁青年沉迷网游家中宅居四年,这些都令人扼腕长叹不已。此类现象何故频发,缘于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他们自认为得到了他们在真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快乐。
  从人性来说,按照英国著名的伦理学家边沁的观点,人是受制于对痛苦和快乐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人的至高无上的主人”,支配着人的对与错的选择。而网游作为一种互动的技术,天生具有激发自信、创造活力的特性,人在其中是可以体会到在真实生活中得不到或实现不了的乐趣,然而像康康此等意志不坚者往往误认为快乐就是幸福,图一时之乐,而失却一生之幸福,或者以生命为代价,成为网游的牺牲品。这才是我们叹息的地方、思考的话题。
  快乐的未必就是幸福的。因为快乐有正常、健康与非常、病态之分。不能把徒具快感,却有害于人的生存、发展的行为当作幸福来看。更进一步讲,幸福也不是像网游沉迷者所体会的那样纯粹主观:“我觉得幸福就是幸福的”,即王刚在离世前还念念不忘的“有意思”那样。幸福的实现和满足需要真实的外在的物质、精神和社会因素的支持与帮助才行,也就是要真饼充饥,而不是画饼充饥。对康康者来说,有能力、有机会,只有坚决放弃网络沉迷,努力学习、认真工作,真实的幸福便触手可及。
  幸福在哪里?在物质丰足的享受中,在“立德、立功、立言”的追求中,在清风明月的休闲中,在亲人朋友的关怀中,当然也在网络游戏的快乐之中,只是别像康康那样沉迷才行! (湖北武汉)
发表于 2011-5-31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肺腑之言哪!
发表于 2011-5-31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沉迷虚拟的网络-----不可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19 01:10 , Processed in 0.156438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