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50|回复: 2

[评论] 徐云鹏:放下虚文凭,学得真本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9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6月7日,全国高考第一天。截至上午9点半,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内设置好的两间教室,没有一名南科大学子走进这里。此前校方收到行政部门下发的文件,让45名已被录取的学生按教育部要求参加高考。据理力争却无效的校长朱清时不得已选择了回避,让学生自己作选择,而南科大的学子则在网上发布了拒绝回到高考体制内的公开信,并以实际行动作答。(2011年6月8日《北京青年报》)

就在今年5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教育部支持南科大的教改探索,但任何改革首先要坚持依法办学,要遵循国家基本的教育制度。续梅的话,对于南科大绕过高考招生体系、自主招收的这45名学生而言,无疑是在直白无误地告诉他们:必须回原校参加全国统一的高考。

而随后发生的事情恐怕会更让人始料不及:5月30日,一封名为《致所有关心南科大发展的人们的一封公开信》挂上了网,执笔者李飞在这封“只是希望别折腾”公开信里坦言:“自主招生、自授学位”是45名同学共同的价值观,但教育部作出的回到高考体制下的决定“可以理解,同时难以接受”。他表示同学们并没有否定高考制度,而是认为这么做将对南科大的公信力带来伤害。该信被媒体曝光之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校长朱清时说,他最受鼓舞的就是没想到学生能想得那么清楚透彻,“他们甚至比很多成年人、官员和老师,都要有勇气得多。我觉得那些官员和老师在他们面前应该汗颜。”

我以为,导致南科大学生45名学生集体拒绝高考,甘愿当“小白鼠”的根本原因在于,绝大多数同学都怀着“抛下铁文凭、捡起真本事”的心态。“我们都怀着一颗‘实验’的心,我们想在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精神上作出努力。”把话说白了,他们就是要争脱传统高教的种种桎梏,放下虚文凭,学得真本事。

1050万,1020万,957万,933万,从2008年起我国高考人数出现“三连减”。导致“三连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不再赘述。但有一点是可以必须肯定的:高考录取率正在逐年提高。据统计,2008年57%,2009年61。7%,2010年69。5%。去年全国有8个省市高考录取率超过80%,过去“上大学难”的生源大省的录取比例也出现了快速增长:山东省2010年高考录取率达到79。72%;湖南省攀升至81%左右;黑龙江甚至突破了90%。数字比较能够说明问题,高考录取率逐年提高,也意味着国人上大学渐入常态化,已不再是梦想,而日渐激烈的生源大战,甚至会使人一不留神就被稀里糊涂地拉进大学。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不称赞南科大45名学生的“抛下铁文凭、捡起真本事”心态是多么睿智与前卫,显得十分珍贵。难怪让朱清时校长都觉得“那些官员和老师在他们面前应该汗颜。”确实是令人十分婉惜,在全国高校数以千万计的莘莘学子或正准备考大学的青少年学生中,不知有多少人正在为那一纸含金量日衰的文凭而累,他们仅仅是为虚假文凭而学,为父母的脸面好看而学,为亲朋好友的夸奖评价而学,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学,就是压根儿没有为提高本事学,所以大学毕业就失业,加入“啃老族”,这也许就是当前中国高考的悲哀所在。

高考结束了,学生和家长们在绞尽脑汁琢磨着选择报考院校的时候,可千万别忽略掉思考好这个问题:以什么样的心态参加高考,报考什么样的学校、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才能学得真本事,使自己将来成为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乐观估计,假如能有三分之一高中生抱着“抛下铁文凭、捡起真本事”的心态参加高考,这样,也许可能会促使中国高教改革的步子迈得实一点、大一点。

发表于 2011-6-9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才实学----学有所用没几个
发表于 2011-6-9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抛下铁文凭、捡起真本事”——国家需要这样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18 23:22 , Processed in 0.157990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