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87|回复: 3

[人物] 徐新宪、谷军:中医打开长寿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6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何为长寿?活多大年龄才算得上长寿?
  神医华佗年且百岁,犹有壮容;药王孙思邈年过百岁,尚能提笔挥毫疾书;汉朝名医吴普,年过九旬牙齿完坚,耳聪目明;元朝名医贾铬活到106岁,他的长寿秘诀就是合理饮食和日常保健;清代名医汤云山141岁大寿时,乾隆御赐“再阅古稀”匾额,并与纪晓岚写下“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的对联。说起我国最长寿之人,当属清末中医李清云,他的养生心得就是长期素食,并保持心态平和,常年将枸杞泡水当茶喝!
  中医大夫为何高寿?是偶然还是必然?那么,像普通的老百姓,特别像患了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失眠、前列腺病、肾虚等中老年慢性病、疑难病的患者,能否也能健康长寿?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走访了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中医五正平衡疗法核心专家徐新宪和谷军教授。
  两位教授对此有着相同的见解:中医打开长寿门!
  一
  徐新宪教授认为,治好一身之病和中医养生,缺一不可,这也是历代名老中医高寿的原因。
  说起长寿,就不能不提到高血压。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得的一种疾病,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高血压引起的中风、心脏病、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这才是危险的因素。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有这样的感受,降压药是越吃越多,血压越来越高。降压药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降压,另一方面却会引起依赖性和血管硬化,造成血压升高。许多高血压患者一提起血压高,一筹莫展。
  而在徐新宪教授这里,却有很好的中医治疗法子。
  有一次,徐新宪教授接诊一位高血压患者。给病人把脉之后,徐老开出了滋补肝肾、补气固本和健脾中药,病人拿药一看就急了,问道:"徐教授,怎么您开的药,一盒降压药都没有?这能降压吗?"
  徐新宪教授微微一笑,说道:"你吃了11年降压药,管用吗?放心吧,一个月后你就知道我说没说假话?"
  一个月后复诊,这名患者当着众人的面,直夸徐新宪教授看病看得好!
  原来,患者服药不到半个月,患者血压从185/140下降到了155/110。一个月后复诊时,血压已趋于正常,眩晕、心悸、耳鸣的症状也完全消失了。更神奇的是,困扰七八年的严重失眠也改善了!
  后徐新宪教授又给病人调整药方,三个月后,这名高血压患者停服了降压药,血压也不反弹,睡眠充足了,精神头一天比一天好!用患者的原话说:治好高血压,健康活过九十八!
  二
  这个病案的病理,源于徐新宪教授对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确把握:通过把脉问诊,患者是气失衡和阴失衡,阴阳失衡较为严重,主要是长期服降压药,体质虚弱,气阴、阴阳俱损,产生强烈的抗药性,吃什么降压药也不奏效。像这种情况,其实已经是高血压后期的表现,时时可能有危险。面对这种情况,徐新宪教授针对性地开出了方子,先以活血为主,让气血通畅起来,血流对血管壁的压力减轻了,血压自然也就降下来了,潜在的危险也解除了!复诊后,加强了补气固本、滋补肝肾和活血化瘀的药,给他补足了精元和气血,调理了失衡,故停服降压药后也不再反复。
  三
  影响长寿的疾病很多,冠心病可以说是发病率和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疑难病。患者多是通过服药控制病情,或者是做支架、搭桥手术,这种昂贵的手术,并非每一位患者都能做得起,而且也不是长久之法,四、五年后大多数患者还会发病。
  对此,徐新宪教授说,其实中医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当然前提是对中医"精气血阴阳"辨证的准确掌握,通过辨证施治,冠心病患者同样可以健康长寿!
  2003年9月,有一名冠心病患者前来求诊。把脉之后,徐新宪给病人写出了六个字的治疗方案:精、气、血、阴、阳、养。并告诉患者,按照这六个字的方案坚持治疗,肯定会有大的惊喜!看到患者不理解,徐新宪教授进行了详细地解释:
  先说精:年老体衰,肾精亏损,不能化生气血,气血不足,心失所养,血脉失于温煦而痹阻不畅而致病。
  再说气血:气动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如果把气血补足,血液流动自然通畅,心脏供血充足了,心慌气短、胸闷胸痛的症状就会消失,心梗、心力衰竭的危险自然也就解除了!
  第三说阴阳:中医有句话:"阴阳不调,气血不生"。阴阳就像一个跷跷板,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气血不能生化,人体五脏平衡都会被打破,自然就会百病丛生。
  最后说养:养就是调养和养生。让人体的精元充足,气血充足,阴阳调和,最终达到调理失衡,扶正五脏和平衡机体,治好一身之病,强体健体,实现长寿!
  按照这个治疗原则,徐新宪教授给患者开出了"灵芝、人参、黄芪、三七"等补气固本、滋补肝肾和活血化瘀的中药以及一些辅药。一个月后,这名冠心病患者的所有不适症状完全消失,四个月后,冠心病完全好转。
  四
  说起这个病案,徐新宪教授说,通过把脉,这名患者是典型的"精气血阴阳"七大失衡同在,尤其气、血失衡最为严重,所以先给他补气固本,活血化瘀,尤其以活血为主,让血流先畅通起来,心脏供血充足,这是康复的基础。
  随着病情的好转,再给他补气血、调阴阳,逐步调理了失衡,扶正了五脏,平衡了机体,所以取得了非常好的康复效果!这里边,秦岭那边生产的灵芝起了关键作用。
  为什么以灵芝为主药呢?当然是灵芝有祛邪扶正的独特功效啊!它有"还魂草"的美名,对气血失衡、阴阳失衡、脏腑失调,以及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等症都有奇效。
  老百姓认灵芝啊!神话《白蛇传》中,白素贞用昆仑山中的灵芝就治好了休克的许仙。虽说是个传说,但中医对灵芝的独特功效自古认同!
  五
  作为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的核心专家,谷军教授对长寿也有着深刻的见解:中医从创立之日,就是在治病中养生,在养生中治病,两者相辅相承,密不可分!其实,这也是中医的奥秘之一!
  但凡长寿之人,大都是头发乌黑,双目有神,面色红润,睡眠正常。其实,这就是"精气血阴阳"少有失衡的的结果。所以,我们普通人也就不难理解,中医的治病与养生,其实就是围绕着"精气血阴阳"做文章,只要把精元和气血补好了,阴阳调和了,无论什么慢性病、疑难病,都会很快好转,健康过百年!
  六
  2010年7月,一名61岁的糖尿病患者慕名前来求治。这名患者是从1999年查出糖尿病,多年一直服用降糖药,从2006年开始,血糖开始难以控制,并先后出现视力模糊、足部溃烂、皮肤瘙痒等并发症。
  把脉之后,谷军教授还未开方,这名患者就开口问道:"谷教授,我的病还能治好吗?"
  谷军教授微微一笑说:"能不能治好,我不敢妄下结论,但你如果按照我的方案治疗,病情必能好转。"
  令人惊讶的是,两个月后复诊时,患者皮肤瘙痒、足部溃烂、精神疲乏等症状明显改善,血糖开始下降。谷教授再次把脉,除让患者坚持第一次所开的部分方剂,调整了部分中药方剂,让病人逐步减量服用降糖药。
  五个月后,患者第三次复诊时,自述餐前餐后血糖几乎接近正常,足部溃烂、皮肤瘙痒症状消失,晚上起夜次数减少,精神一天比一天好!谷教授又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再次调整药方,并开出"苦荞、山药、苦瓜、黑豆"等多味药食两用的调补方子,让病人长期服用。
  八个月后,这名糖尿病患者给谷教授打来电话说,自己不光是血糖控制好了,视力模糊也改善啦,坐在沙发上,不戴眼镜都能看清电视上的小字,心慌心悸的症状也没了,精神头一天比一天好!
  七
  谷军教授说,失眠也是影响中老年健康长寿的疾病,别看病"小",可往往是反复难治,小情引起大病,影响健康长寿。
  有一名严重失眠的患者,十来年一直靠吃安定,晚上睡眠不足五个小时,整天头晕耳鸣、浑身乏力、情绪烦躁,干啥都没劲。谷军教授把脉之后,只给病人开出了滋补肝肾、活血化瘀的中药,让患者每天早晚各吃大枣三枚。
  半个月后,让患者大为惊喜的是,不到九点,便有了浓浓的睡意,睡眠时间超过六个小时;一个半月后,睡眠完全正常了。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原来晚上爱起夜、腰膝酸软的毛病好转了,晚上甚至像年轻小伙子一样有精力!
  对于这个病案,谷军教授说,这名患者长期服助眠药,药多伤肝,肝不藏血,大脑供血不足,吃再多的药也不济事。
  所以,把脉之后,我给他先滋补肝肾,再用活血药,大脑供血充足了,睡眠自然来!后来我再给他开了一些调理的方子,顺便把肾虚的毛病也给他治好了!
  八
  谷军教授常说,人就像一部车,想要跑得远,日常的保养最为关键。比如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多食温少吃冷"……许多细节都得注意,比如,现在天热,年轻人喜欢吃烧烤,喝啤酒,人舒服了,一冷一热,脾胃怎么受得了?不得病才是怪事呢!有些人40岁以前没啥感觉,过了40岁,毛病都出来了。胃肠病也是影响健康长寿的主要疾病。
  古人讲:"人无胃气者,辞谢不治。"意思是说,一个人没有了胃气,消化吸收功能不行了,大夫都不敢治了。而在谷军教授这里,仅开一些简单的中药方剂,无论病龄长短,很快都会康复。
  有一次,谷军教授接诊一位老胃病患者。求医十多年,吃过中药,服过西药,胃病依然未见减轻,发展到后来,成了新胃药的"试验品",药越吃越多,胃病愈发严重,胃胀胃酸胃痛,特别是疼起来,得用硬东西顶着,患者痛苦不堪。
  谷军教授把脉后,给患者开出一些健脾开胃、活血通络等中药方剂,让患者停服以前的所有胃药。患者服药第三天,胃酸腹胀、恶心呃逆等症状开始明显改善;一个月后,胃部不适症状完全消失,这位饱受胃肠病困扰十多年的患者,饭量大增,营养吸收好了,体重也明显增加了,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九
  徐新宪和谷军教授一再强调,人吃五谷杂粮,得病吃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要想健康长寿,首先是要把一身之病治好了,再通过中医的调理养生,健康百年根本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前提是要找有经验的老中医把脉,明断究竟属于哪一种"精气血阴阳"失衡,千万不敢乱吃乱补,比如阴虚却补阳,气虚却补血,适得其反!
  现在把"精气血阴阳"七大失衡的一些典型症状告诉大家,中老年朋友可以通过对照,就能够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哪些失衡,以便问诊就医。
  精失衡:耳鸣失聪,精神萎靡,疲劳不堪,毛发枯萎,牙齿松动,面色无华,失眠健忘,腰膝酸软,小便不畅,遗尿便溏等症。
  气失衡:面色苍白,呼吸短促,语言低微,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
  血失衡:面色萎黄,手脚麻木,形体消瘦,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头晕耳鸣,神疲乏力。
  气血失衡:少气懒言,面色憔悴,腰膝酸软,咽喉干痛,便秘腹泻,女子经水不调、带下。
  阴失衡:口舌、皮肤干燥,双目干涩,潮热盗汗,五心烦躁。
  阳失衡:畏寒怕冷,心胸憋闷,气短乏力,面色苍白,咳嗽哮喘,消化不良。
  阴阳失衡:四肢麻木,小腹疼痛,身重乏力,眩晕耳鸣,关节抽搐,急躁易怒,尿频尿急,腰冷酸痛,虚烦失眠,骨蒸潮热。
  后记
  中医治病养生保长寿,靠什么?"精气血阴阳"是根本,灵活多变的中药方剂是方法,用之不竭的天然中草药,调治结合是手段!
  中医治病养生,是在一种动态的状态下进行的,一个高明的中医大夫,会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药方,有时几个患者看似同一种病,但中医却对每一个人下方不同,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调或治,补气养血,或阴阳双调,或者是治养结合等等,变化无穷,在治病中养生,在养生中防病,这正是它的科学性。中医从创立伊始,就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和自然和谐的基础上,这也是其它医学体系所无法企及和超越的。这也是中医和老中医的高明之处。
  应广大中老年慢性病、疑难病患者的邀请,百忙之中的徐新宪和谷军教授已经亲临西安,将为我市众多的中老年慢性病、疑难病患者把脉问诊,现场传授养生之法,现将咨询电话公布出来:029-87258923 87518703,以便咨询就医。也许您的一个电话,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后半生!
  徐新宪和谷军教授全国巡诊西安站时间:2011年 7月26日至7月30日。从即日起,开通电话预约就诊,每天限额40名。
  西安站巡诊地址:西安市南门里路西(新道路医药城长安国医馆中医门诊部) 。
  专家咨询电话:029-87258923 87518703

发表于 2011-7-26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高兴。
发表于 2011-7-26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生与世无争的人,必定会长寿。
发表于 2011-7-27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徐卫 的帖子

中医的两个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与西医是两个医疗体系。各位宗亲,如果西医治不好的疾病,不妨用中医治疗。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19 06:17 , Processed in 0.176117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