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00|回复: 2

[人物] 徐多新:平凡的岗位 闪光的精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7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131934321_11n.jpg
 ——记管道清扫工人徐多新
  排水管道清扫工作,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掏“马葫芦”的。这一再普通不过的职业,其艰辛程度却令人难以想象,工作在地下条条管道内,干的全是苦脏累险的活儿,因此,人们常把管道工人称为“地下尖兵”或“奉献在城市背后的人”。然而,在这个群体中却不乏许多默默无闻、鲜为人知的奉献者,他们常年如一日地拼搏在万米管线上,用无声的行动抒写着闪光的人生。
  他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从未被荣誉追捧,可却在同志中有着极强的口碑,被誉为:真正的劳模!他,个子不高,身材瘦小,黝黑的脸庞里透着一股子刚毅,虽不善言辞,可句句话语都使人感受到那份质朴与谦和他曾经获得的市劳动模范,黑龙江省水利系统先进个人,他就是管道二所的一位普通清扫工人——徐多新。由于已步入天命之年,同志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徐”,每当提起老徐,二所的干部、职工都会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一个特别能干的人、一个甘愿奉献的人。从事管道清扫工作以来,他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所挚爱的工作中,用青春与汗水铸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他的行动感化了所有的人,他的精神正激励着排水人不断前行。
  扎根排水从不悔
  他至今不悔当初的选择,始终深爱着管道清扫事业,从自己的工作中看到了人生的价值。
  老徐现年50周岁,1980年参加工作,1986年从自来水调入排水处管道所,2006年底管道所被划分为两个所,他被分配到了现在的管道二所。自1986年以来,老徐在管道清扫战线上摸爬滚打了26个年头,他始终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工作着,面对苦和脏、累与险的管道清扫工作,从来没有彷徨过、厌倦过,更没有打过“退堂鼓”。自己周围的同事换了一茬又一茬,而他做为一名“老兵”,一直用辛劳的汗水“洗刷”着城市的污泥浊水。记得年轻时,由于工作的原因,连找对象都成了难题,很多姑娘不愿意嫁给管道工,直到34岁他才走进结婚的礼堂,可他从不感到后悔,在他眼里,岗位没有贵贱之分,扎根排水是他不变的追求。2004年事业单位改革时,很多同事选择了去泵站或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唯有他坚持不改自己的初衷,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调换一下工作岗位时,他说:“脏活、累活总得有人干,我干的年头多,经验也多,工作起来顺手,还是把更好的机会让给年轻同志和其他人吧。”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却道出了老徐豁达的精神和执着的性格。
  26年的管道清扫生涯,使老徐韶华已尽、青春已逝,并在他身后留下了许多艰辛与痛苦,但他总是微笑面对,那份执着和热爱始终如一、不离不弃。
  痴情奉献不言酬
  老徐对工作特别敬业、务实,活多活少从不计较,待遇高低也毫不在乎,他把对事业的热爱之情全部化为工作的动力,在孜孜不倦的奉献中体会着快乐。同志们都说:老徐是一个“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人。
  无论春夏秋冬、不管白天夜晚,在清扫现场总能看见老徐摇绞磨、穿水衩、下水井、钻管道、穿竹皮子、拉橡皮牛的忙碌身影。哪里的泥最多,哪里的活最重,他就冲向哪里,虽然工资不多挣一分钱,可他却从来无怨无悔。01年至04年,老徐在管道所担任清扫班长,当时实行的是计件工资,扫一米挣一米的钱。老徐经常带领工人主动清扫难度大的管线,虽然比其它班组多付出几倍的辛苦,可收入却最少。曙光大街北段位于平房区,500毫米的雨水管道存泥量达80%以上,检查井里堆满了剩饭、剩菜和粪便,清扫难度相当大,领导安排老徐的班组去清掏,老徐便动员班组成员放下手里的活,先去攻克难关,有的工人埋怨道:“咱们放着好挣钱的地段不去干,这么辛苦图个啥”,老徐说:“这条管道咱们不扫,别人也得扫,宁可少挣钱,咱也得服从领导的安排”,在他的劝说下,大家都愉快地接受了任务,老徐带领班组对这个路段连续清掏了4年,每次清掏时他的班组成员都要少挣1000多元。
  老徐经常不计代价、不辞辛苦的工作。1997年1月,卜奎污水管道堵塞,严重影响了附近平房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当时正值数九寒天、滴水成冰的季节,老徐和几名同志火速赶到现场,他立即穿水衩跳入了冰冷刺骨的污水井内,井下作业十分艰苦,他被冻得浑身发抖、嘴唇发紫,可还硬是咬牙挺着,一锹锹把淤泥从管道里挖出来,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最后当老徐从井底艰难地爬上来时,同志们不禁惊呆了,他身上不知何时被污水灌包的水衩已结成了一副“盔甲”,可脸上却洋溢着几乎冻僵的笑容……。2008年9月25日下午,站前市场污水管道堵塞。由于小商贩严重造脏,污水井里堆满了脏兮兮的鸡毛、粪便、鸡内脏,在高温酷暑下,不仅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而且到处爬满了苍蝇、蛆虫,又脏又臭的污水井让人看了直恶心。徐多新二话没说,主动穿衩下到井里,由于脏东西粘乎乎的用锹难以撮起,他只好用手一把一把地往桶里装。脏物溅满了他的全身上下,酸臭扑鼻的气味呛得他直反胃,同志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一再提出替换他,可他却坚持一个人把活干完。天渐渐的黑了,同志们用手电为他照亮,他借着微弱的灯光继续干。5个小时后,当老徐掏出了一车半的污物、管道彻底疏通时,他已手脚麻木失去了知觉。
  勇挑重担抢在先
  老徐总是挑最苦最难的活干,无论何时下井,他都首当其冲,抢先穿衩、钻管、清淤泥,在工人中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大家都称他为“下井第一人”。
  市区排水设施陈旧,机械化程度较低,主要依靠人工清掏,而距地面4、5米深的污、雨水检查井和管道内终日充斥着一些有毒气体,井内的污泥浊水漂浮着种种脏物令人作呕。尤其是钻管作业时,由于管道口狭窄,下井后只能爬着进入管道,再退着出来,在漆黑的管道里也只能趴着摸黑干活,而且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上井后,夏天一身汗,冬天一层霜。26年来老徐钻了多少次管道连自己也记不清了。
  2008年5月,清扫中华路污水管道时,管道内堆满了大量板结的混凝土硬块,清扫难度特别大,看到工人们愁容满面,老徐第一个穿衩下到井里,并爬进管道内,把板结的混凝土用扦子一点点撬下来,坚硬的石块隔着手套把他的手指划破了,可他顾不上划痕的疼痛一直把管道清理干净。08年8月15日,齐市和平节当天,全市人民休假一天,可为了抢修民航大厦附近污水肆溢的4个污水井,老徐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在污水井里昼夜奋战17个小时。由于井里都是因建筑施工沉积的石头、瓦块、沥青,老徐便用小锤子连抠带砸的,把建筑残圾一块块扒出来。当老徐猫着腰在狭窄闷热的井里干活时,本来已大汗淋漓的身体,倾刻间被井内横流的污水浇得浑身湿透,尽管如此,他坚持工作到第二天凌晨,当同志们把他从井里拉上来时,老徐已彻彻底底变成了一个“泥人”,大家心疼得把他抱上了车,领导劝他好好休息,可老徐心里放不下工作,回家换过衣服后,又匆忙地返回现场……
  老徐的模范作用不仅体现在下井作业,在抢险排涝第一线,他也总是身先士卒,为防洪抢险队员们带了个好头。2008年6月29日下午,瓢泼大雨骤然而至,鹤城遭遇了首次强降雨。老徐看到突变的天气,立即意识到“以雨为令”的职责,他急忙穿上雨衣骑着自行车第一个赶到了排涝现场。当时白云大厦附近积水深达650毫米,车辆抛锚、行人止步,而雨势却愈加迅猛。为迅速排除险情,老徐拖着已经被灌包的雨靴,趟着齐腰深的雨水,逐一打开井盖和收水井,正当他弯腰专心打捞箅面上的杂物时,一股强大的水流猛冲过来,把老徐瘦小的身体撞了个趔趄,使他险些滑入污水井,可老徐不顾个人安危,站稳脚跟,继续排涝。当雨水退净老徐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单位时,雨靴竟怎么也拖不下,同志们过来帮忙才发现,由于被雨水浸泡太久,老徐的双脚已完全浮肿。
  老徐就是这样,无论何时何地,总能冲在最前面担当最险最重的任务,难怪同志们评价他是一个不畏困难的人。
  认真负责业务精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是老徐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由于技术过硬、经验丰富,老徐不仅多了个“管道通”的绰号,而且成为领导、同志们破解管道清扫难题的“主心骨”。
  老徐对领导交办的工作从不敷衍、含糊,总是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去完成。早在1996年,老徐在老管道所时,六个清扫班组承担了中心城区1800米的污水管道清扫任务,而老徐所在的班组被安排到最难的地段,面对紧张繁重的清扫任务,同事们都产生了畏难情绪,有的甚至想草率了事,老徐便开导大家说:“活再多,咱们也得认真干,千万别糊弄,咱们得相信自己能干好。”听了老徐的话,大家像是吃了“定心丸”,起早贪黑地干起来,结果他所在的班组竟保质保量率先完成了任务。05年夏天,三马路射支管,老徐跟车步行,从东大岗子一直走到浏园,步行14847米,沿途路过467个雨水井,老徐不忽略每个环节,把街道两侧的井盖一一打开,清理杂物,疏通支管,射完管后他还要下井看看通没通,一路走来,老徐的鞋子磨破了,可支管却射下了467根。老徐在工作中的这股认真劲儿一直延续到今天。06年底二所刚成立时,老徐负责带领两个班组清掏管道,新雇佣的民工对业务不了解,他就下井挨个手把手地教,把技术悉数讲解给每个人,老徐性格温和,待人厚道,雇佣工很快喜欢上他,都尊称他为“徐老师”。1996年9月,清扫中心区污水管道时,工人们拿竹皮子带钢丝绳无论如何也打不通管道,而当时工期紧任务重,大家都万分焦急,老徐积极想办法,他利用一些有浮力或能旋转的东西,制作了很多的小型工具,捆绑在竹皮子前端,减少竹皮子向前运动的阻力,经过反复试验,老徐的这一办法终于打通了管道,使清扫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老徐不仅成功地解决了很多难题,也为单位创造了更多的效益。2007年5月,徐多新班组受命清扫二马路雨水管线,当扫到站前市场门前时,竹皮子打不过去,铁撮子带不过去,反复试了三、四遍还是不行,为了查明原因,老徐钻入管径只有600毫米的管道内,用铁锹试探前行,终于发现了前方约3米外的又一处检查井,由于老徐及时发现了这座检查井,不仅使管道的排水功能恢复正常,而且为单位节约了近10万元的建设改造资金。
  抱病坚守第一线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0年元旦刚过一个噩耗传来,老徐突然口吐鲜血,胃部疼痛难忍,闻此消息所领导班子急速赶往医院,检查结果让家属和在场的同志们都惊呆了----胃癌。在他发病前一、二年就早已有了信号,可是老徐不声不语,每每中午就餐他就吃半个馒头一点点菜,当时大家都说老徐你怎么吃的这么少,他只是笑笑不谈,但同志们都知道去痛片是老徐身上必带的药,胃一隐隐作痛他就吃上一片,可他从未因胃痛影响过工作,直到发病前还在工作岗位上。老徐的病情得到了处、所两级党组织和工会的高度重视,在手术治疗期间各级组织的关爱和慰问,让老徐在心底埋下报恩之心,在化疗刚刚结束不久,身体稍有些好转,他就到单位看看、到清扫班组看看,尤其在今年3月份老徐多次找到所长和副书记要求重返清扫班组,看着老徐不足90斤的瘦弱身体,尽管工作非常需要他也不忍心,在领导多次劝阻无效的情况下,满足了老徐的愿望。老徐每天又是早早来到班组,两个衣兜揣着零食,因为他的胃全部被切除,零食是保证他每天体力的必须,尽管如此,从老徐的精神面貌上看得出他的满足与快乐,步行、骑自行车、坐公交车是他穿梭四个班组之间的交通工具,只要能把积累的管道清掏经验不断传给工人们,是他最想要完成的一件心事,指导、示范并与工人并肩作战,尤其是在抢险排涝中依然不减当年士气,在水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特别是今年9月由老徐负责清掏的中心区污水管道,水位居高不下,而且情况紧急,如不尽快查明原因将导致污水外溢,后果不堪设想,老徐凭借多年的清掏经验果断决策,将非用户单位私建在我干线上的2座污水井砸开并清掏使险情化解。就在处理“中心区污水管道”堵塞的2个月中,老徐为了工作把工人们的午餐从露天搬到自己家里,妻子的理解与鼎力让老徐对早日拿下这项艰巨任务增添了信心,毕竟是10人的午餐,脏、乱、臭不说,而且一吃就是2个月,谁能做到啊?我们的老徐做到了,而且就收点成本费,油盐酱醋还不算在内,每天给每位工人节省5元,对这个本应就需救助的家自己搭多少从未算过。在老徐夫妇的关怀下,工们倍受鼓舞,提前一个月完了管道清扫任务。
  自今年3月份以来,老徐忍着病痛靠着顽强的毅力仍然奋战在排水工作第一线。管道清扫、抢险排涝、南部明渠清淤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辛勤的汉水洒播了鹤城的大街小巷,在与病魔的抗争中依然忘我工作,彰显了人生的真谛。徐多新同志正是以朴素的感情、奉献的情怀、踏实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凝聚了闪光的精神,演绎了不平凡的人生。
发表于 2012-10-28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值得钦佩的人!
发表于 2012-10-28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都这样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 18:41 , Processed in 0.21058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