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帝师徐用锡与宿迁特产——车轮饼
宿迁特产车轮饼以其外观金黄、酥香可口、油而不腻、入口化渣 等特点斐誉四方,为宿迁地方驰名美食。更为文人雅士所青睐。据说乾隆下江南每次必到宿迁,每次必食车轮饼,可谓喜爱有加。但 乾隆皇帝为何如此喜爱这种美食——车轮饼,人们就知之甚少了。
清朝康熙年间,才华横溢的宿迁文宗徐用锡在京城任编修的时候,因为学识渊博,品格高洁,深受康熙皇帝赏识。遂宣侍读,入南书房教授皇家弟子,为乾隆老师。时年乾隆幼小又聪明淘气,其老师徐用锡亦对其十分喜爱 , 师生常常形影不离。
据说,徐用锡喜甜食,经常让御膳房的师傅为其做些家乡的小糖饼。一次乾隆见到老师手中 的小糖饼就非常好奇的问其名称,老师随口道:“乡饼”。意思是家乡的小饼,聪慧顽皮的乾隆接过小巧的“乡饼”,只见圆圆的“乡饼”两面金黄,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仔细端详,随后细细吃了起来,由于里面包的是冰糖,吃的时候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如同车轮碾过路面发出的吱吱悠悠的声音一样,就脱口而出:“先生,这应该叫——车轮饼”。先生听后大喜,夸奖乾隆聪慧 。
后先生因故被贬归故里一直过着隐居的闲适生活,更有时间研究改进车轮饼的制作。数年后,京城好友李光地、何焯来宿看望 旧友。他们一起畅游骆马湖、马陵山,一起吟诗作赋,诉说思念之情。用锡公亲自动手制作起自己精心创作的美食——车轮饼,款待挚友。席间气氛自是妙不可言 。随后,制作车轮饼这一手艺就在本地流传开来,以致成为地方美食。
乾隆元年,出于对恩师徐用锡的敬慕与思念,乾隆亲下圣旨将年已八十的恩师召之进京授翰林院侍读,亦算是为其平反。据说,此次进京,徐用锡还专门送去了经自己反复研究改进后的车轮饼与昔日的弟子分享,乾隆大加赞赏。乾隆四年,徐用锡在家乡寿终,从此师徒两世相隔。
也许因为上述原因,也许因为是对教导过自己的恩师的思念,所以乾隆下江南途径宿迁每次必食车轮饼,并对车轮饼如此钟爱也就不难理解了。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轮饼更是声名鹊起。现如今,帝师车轮早已滚出宿迁,滚到港澳台,也必将滚遍世界。 目前帝师车轮饼已经注册 本人愿为宗亲网的发展开展义卖活动 徐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