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722|回复: 12

【故事】三个老太太的故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1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三个老太太的故事(一)

30多年前,发生了一个爆炸式的新闻,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千里跋涉,从四川成都来到洞庭湖畔的武陵山下,在一家医院里找到了她失散了50多年的丈夫,由此引发出了一系列老人们悲欢离合的凄美故事 算起来,她今年应该接近100岁。她本是一个十分贫苦的女子,还在她很小的时候,她就给人家做童养媳。80多年前,她的丈夫离开时,她还憧憬在新婚蜜月之中。然而,她的丈夫这一走,却过了50多年。它难奈几十年的相思之苦,告别峨眉山上尼姑庵的古刹青灯,千里寻亲来到洞庭湖畔,在武陵山下一个县级小医院的净土山,园了她的寻亲之梦。 那是1970的夏天,武陵山两名出差的女干部在四川成都火车站遇到了一个70来岁的老太太,交谈中得知她要寻找的亲人就在她们所在的县里工作,就把她带回了县城。老妪是四川籍老人黎某的前妻,她的头山挽一个古朴的发髻,高挑的个头凸显出年青时的健美身材。头上夹杂着几许银白的发丝,上身套一件黑色的开襟夹袄,疲惫的脸山浸透着时代镌刻的沧桑。尽管皱纹已爬上了眉眼,仍然可以看出当年清秀的轮廓。 范老太太来医院的消息像风一样飞快的传递到了全县的每一个角落,原本不大的县城像开了锅一样热闹。每天都有不少的人好奇的来向老太太嘘寒问暖,不少人还为她送来衣服和食品。老太太成了当时县城里著名的新闻人物。人们谈论的焦点自然也集中在老太太的身世上。 范老太太是一个很苦的人,父母在她十二岁那年就离她而去,从此,她只得靠乞讨为生。后来,一户好心的人家收养她做了童养媳。十八岁那年主人做主与自己家儿子成婚,她变成了主人家的儿媳妇。然而,结婚才八天,丈夫就被抓去当壮丁,从此便杳无音信。她此后没有再嫁人,在家苦苦等待没有音讯的丈夫归来。她先后安葬了丈夫的父母,为公爹公婆披麻守孝二十七年。再后来,她循入空门,到峨眉山上的一家庵堂出家当尼姑,整天对着佛像念经,把对亲人的思念寄托在古刹青灯之中。她原本打算独伴孤灯在庵堂中了此一生。不料在那场众所周知的劫难中她被红卫兵小将赶出山门。年届花甲的老人没有了生活的能力,只得又四处流浪。 在一次闲谈中她得知几年前有人曾经来过她的家乡政府了解过她丈夫的历史,那颗思念丈夫的心脏又扑腾扑腾的跳动起来。她便迈开那双小脚翻山越岭,走了三天崎岖的蜀山小道,到乡政府打听丈夫的情况。乡政府一位热心的干部告诉她,也只知道她的丈夫在湖南,兴许还活着,但到底在湖南什么地方他们也不清楚。就凭着还在湖南的这一希望,她就象孟姜女一样,背上背着一把油布伞,肩上斜挎着一个土制的布袋,向鲁镇的祥林嫂那样,拄着一节竹棍,用旧社会妇女缠裹的小脚,丈量着巴山蜀水那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开始她漫长的寻夫之旅。 她从四川的老家出发,一路上沿途乞讨,向人们述说她的不幸,虔诚的一步步走出了大山,走到了天府之国的大都市——繁华的省会成都市。但她要找的亲人仍然杳无音信。从未走出过大山的老人想也不敢想湖南到底有多远,用她的那双小脚到底还要走多久才能走出这茫茫大山。 也许是她的虔诚感动了上帝,就在她几乎绝望时,成都火车站的一遇使她的寻夫之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转机。 那一天,她向两位干部模样的女人打听去湖南的路怎么走,凑巧的是这两位女人正好是老人丈夫黎某所在地湖南武陵山下某单位到四川出差的干部,并且知道她丈夫的下落。五十多年的相思第一次出现了希望,老人满心欢喜。忐忑不安的跟着两位女干部从成都出发,几经辗转,终于来到湘北边陲的武陵山县城医院里。 后来,事情的发展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圆满。范老太太的丈夫也在历尽了多年的坎坷、变故之后,已经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面对从天而降的特大新闻,一家人无所适从。全家人经过冷静地思考之后,同是妻子的方某接纳了这位饱经沧桑的姐妹。她把她接进了那个并不宽敞的小屋,叫来了老伴、儿女、孙子,一人围在一起吃了顿团圆饭,还为她准备了换洗的衣物和被褥。姐妹俩痛说家史,丈夫也在一旁潸然泪下。一家人商议,每个月从工资中拿出60元做老人的生活费,在医院找一间房子供老人住。老人的生活算是有了保障。 有了生活费,老人的脊背生活算是有了着落,但老太太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烧煤、买米、洗被褥等力气活仍然要人照顾。正是有了这种需要,医院里也就有了一支专门照顾老太太的志愿者队伍。 从70年开始,医院工会和共青团就召集一部分热心的志愿者组成学雷锋小组,轮流帮助照顾老太太的生活起居。时任团支部书记的吴学然和青年团员林新等几个小青年轮流帮着老太太打开水、买煤、买菜、买米,时常搀扶着老太太看病、买药、打针。青年护士长庞常利、护士晏海南与老太太相邻居住。她们夜里睡觉也要张着耳朵注意老太太房间里的动静,一听到老太太有呻吟,半夜时分也要跑过去问一问,看一看------。有的青年结婚后到外地居住,有的调到其他的单位,但是侍候老太太的工作一代一代地往下传,20多年从未间断过。 1997年老太太生病住院一个多月,大伙儿轮流守护在老太太床前,擦浴抹洗、送水喂饭、服药打针、翻身拍背,直到老太太带着终生的眷念奔向天国,才结束了20多年照顾老人的志愿者活动。 (文中名字均使用化名) [ 本帖最后由 徐绘龙 于 2009-3-6 20:25 编辑 ]
发表于 2008-11-12 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传奇的故事! 还是以前的人们重情义! 要在现在社会里,想都别想让医院派护士来免费照顾。。。 除非你是特殊的重量级人物!
发表于 2008-11-12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是传奇呀,还是故事,以前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发表于 2008-11-12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不是三个老太太的故事吗 还有两个 期待中 真情感人 现在的人价值观变了
发表于 2008-11-12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太太的忠诚,保险期保鲜期好长。让人不得不为之动容。文中寥寥数语道过50多年的时光,可是对于人生,这岂不是一辈子么?一辈子只为等待一个人,一个不知死活的丈夫。这50多年她如何煎熬?弱女子如何独立支撑着生活?难以想象。即使在旧时代,能如此守“寡”的恐怕也不多。 等待的结果喜忧参半:等到见了面,却不能等到他的人;昔日熟悉的面容,日夜思念期盼的面孔,已是满脸褶皱为人祖父了。 这样的人恐怕而今不会有了。但这样的悲惨故事在过去肯定很多。因为封建思想迫使女人必须如此。 所以,这是悲剧。 人一辈子可以做很多事。可是老太太只做了一件事。 老太太令人感动,故事令人深思。 另外,应该诚挚的感谢那些帮助老太太的好心人们。好人一生平安。
发表于 2008-11-12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社会经济进步了 但道德观念却退步了
发表于 2008-11-12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1-12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封建道德也有好的东西 何况我说的道德观念是指做人的根本 诚信礼仪廉耻
发表于 2008-11-12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乞丐有没有廉耻自尊了/
发表于 2008-11-12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少数是生活所迫
发表于 2008-11-12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位老太太: 人生本就孤苦,战争再造别离。 一世不忘元爱,终身未异其志。 可怜半百沧桑,等到苦涩风雨。 痴心素淡寻梦,是对是错何语?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热心的宗亲

感谢各位热心的宗亲,谢谢大家关注我的拙文。值得告诉大家的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说他真是,是说他人是真人,事是真事。只是为了不引起麻烦,将真的名字换了一下而已。二十多年的经历,老太太有欢乐,也有痛苦。仅凭我这一篇小小的文章很难叙述故事的全部。但从众多的回帖当中,我领悟到了大家对这一故事的关注和理解,远远超过了我写这个故事本身的原意。他的社会意义远远大于故事的本身。当然,其他的两位太太同样也是真人真事。请大家看后交流探讨。谢谢!
发表于 2008-11-12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明宗亲辛苦了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5-7 02:32 , Processed in 0.43425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