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614|回复: 2

[制造业] 徐进:用青春浇灌品牌 销售收入从2亿到20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7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2010年09月17日12:12长江



[导读]“从1997年‘两口子’合并到2009年,企业规模快速扩大。企业资产从合并之初的6亿到16亿元;销售收入从2亿到20亿;我们已连续多年进入中国白酒行业10强。”

翁霏霏 / 文

提起口子窖,酒类行业的人士几乎无人不晓。这个十多年前还没有多少知名度的地方酒类品牌,在短短的10年时间就跻身中国白酒10强行列,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人民币。同时“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识保护产品”等荣誉也接踵而来。这种改变得益于企业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而创新的背后推手则是现任口子酒业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徐进。

1997年,徐进从政府机关被调任到口子集团,主管集团的营销工作。此时的口子集团刚由淮北市口子酒厂和濉溪县口子酒厂合并而成。由于“两口子”长达8年的内战,刚组建的企业就已濒临破产边缘。复兴的重任压在了徐进等人的肩上。

合并之初的口子集团困难重重。据徐进回忆,当时,企业内部计划经济意识浓厚,市场观念淡薄,对市场、顾客缺乏明晰的认识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加上历史上口子酒两次与“中国名酒”失之交臂,品牌影响小,产品档次低,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但口子酒也曾经辉煌过,明朝诗人任柔节 “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描述的正是口子酒。作为代代传下来的品牌,口子酒被社会和政府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而在徐进看来,口子酒的复兴还关系着万余名职工的安身立命之本,即使再苦再难,自己也要把企业搞好。

经过一番细致的调研,徐进敏锐地发现,许多政务和商务宴请对中高档白酒的需求很大,而许多产品还是采取大流通的思路,产品相对低端。在徐进的坚持下,口子酒果断放弃传统的低档产品路线,推出两款产品“五年口子窖”和“十年口子窖”,把餐饮终端价格定在了90元,并率先在终端实施促销员直接推销。

到1999年年底,口子窖便很快成为安徽市场上这一价位的主流品牌。这种以酒店为突破口,通过强大的营销队伍迅速启动整体市场的模式,后来被业界誉为“口子窖模式”,现在已被很多白酒品牌模仿和复制。

2000年,口子酒业刚刚开始恢复性增长,省内市场就上演恶性竞争,口子酒是走向全国还是专攻省内,口子集团决策层面临着战略抉择。徐进认为,全国白酒中高档市场存在着很大机会。企业应该走出安徽避开残酷的恶性竞争,提高整体竞争能力和企业层次。在明确走出安徽的战略后,口子酒开始强攻南京、西安等重点市场。

这个过程中,徐进也遇到了强大的阻力。经销商不习惯新的销售模式,一度退出了市场。在巨大压力面前,徐进决定在南京自己成立公司,采取直销方式继续运作。他组建了一批来自淮北的既没有社会经验也没有销售经验的学生业务员团队,由企业自己培训。经过3年的艰苦运作,到2002年的时候口子窖在南京市场开始风生水起。随后西安市场也很快被打开。

如今,口子窖已成为国内白酒知名品牌之一。可以说,这个品牌是徐进用青春灌溉出来的。

《长江》:1997年两家口子酒厂合并,为口子酒业的复兴奠定了基础。您当时主要负责哪些方面的工作?那次合并过程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徐进: 1997年,我从政府机关被调任到口子集团,当时主要负责营销工作。两厂合并的过程有一定的困难。但在政府的主导下,这些困难基本都克服了。我印象最深的困难有两个:一是市场竞争激烈。当时,人们生活水平已经有了一定提高,对酒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白酒市场逐年萎缩,以每年近百万吨的速度下降;整个行业陷入低层次、同质化的竞争,市场秩序非常混乱。二是企业资金短缺。由于之前两家口子酒厂长期的内耗,合并后企业已经资不抵债,到了破产的边缘。银行几乎天天上门讨债,更别说取得他们的资金支持。我记得企业曾经有3个多月没给职工发工资。

《长江》:上世纪90年代,全国酒类企业合并成风,但合并后却因为内耗而逐渐衰落,在这种背景下,为什么口子酒业却能通过合并扭亏为盈,在白酒一片萧条中实现崛起?

徐进: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全国酒类企业合并现象确实很多,但很多都停留在“形合”层面。口子酒业的合并,不仅仅在形式上实现了合并,而且在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做到了“神合”,包括人员、资产、渠道、知识产权等,从而结束了两家口子酒厂长达10年的内耗,形成了合力。合并后,我们大胆革新,通过整合资源,团结各地区的经销商,加大营销力量,在区域市场上迅速形成了满足当时消费需求的产品和营销方式。

《长江》:在改革的过程中,哪件事给您留下的印象最深?

徐进:印象最深的当属改变渠道成员的经营理念。当时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白酒业也同样面临着由计划大流通向核心渠道建设转变的挑战和机遇。但如何转变却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摸索和尝试,需要经销商和我们一起改变,不过这个过程很艰难。好在我们还是走出了第一步,为之后口子酒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长江》:您很快就升任口子酒业的总经理,担起了振兴口子酒业的重任。这次升职的契机是什么?您当时有没有感到很大的压力?

徐进:说实话,升职的契机主要来自于政府。当时一系列务实的做法让政府看到了口子酒业的希望,所以我被委任为总经理。我当时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淮北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品牌不是太多,而口子酒作为代代相传下来的品牌,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地方的财政支柱,被社会、政府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对于近万名职工及家属来说,企业是他们的衣食所在。我感觉自己如果做不好,就无法向政府和职工交待。有多大压力就有多大动力。刚来企业的时候30多岁,意气风发,两年多下来,两鬓斑白,不太熟悉的同事孩子离老远就喊“爷爷好!”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您过去的经历和经验对您当时的工作有帮助吗?担任口子酒业总经理之后,您主要抓了哪几件事情?

徐进:过去的经历对我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对当时消费时态的把握以及核心消费群的理解上。只有深刻理解了消费群体的需求和消费习惯,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市场战略。既有的经验让我在营销方面把握了先机。

在担任总经理后,我主要抓了几个方面:首先简化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根据市场竞争需要,按照市场运作流程,将原来二十多个职能科室精简为九部一室,实现管理重心下移,使得机构设置适应市场竞争要求、提升了面对市场的决策和执行效率。

第二创新产品研发,有效对接市场。2000年以前,共有“金口子”、“口子王”、“口子酒”、“濉溪佳酿”等几大系列200余种规格的产品,这些产品虽然能壮大企业的规模,但竞争激烈,成本结构不合理,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分离了企业大量的精力,减少了企业的利润和效益,企业也很难保障这部分顾客的消费需求。针对这种状况,创新产品研发体系,产品研发不再闭门造车,而是按照创意、甄别、企业分析、产品开发、试销和商业化的流程,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逐步形成了以“口子窖”为主、“老口子”和“口子坊”为辅的产品格局。

第三建立营销体系,再造营销流程。根据市场发展与市场布局需要,将区域直销、区域总代与区域管理型公司有效结合,通过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措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持续的满意服务。

《长江》:据说当时口子集团非常重视执行力建设,实施军事化管理。这是基于什么考虑?军事化管理是您的风格吗?

徐进:风格谈不上,说军事化管理也有点言过其实了,但雷厉风行、讲求效率确实是我对自己和全体员工的要求,重视的是执行力建设。公司前身是一个老国企,员工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必须对各项管理制度逐步进行健全和完善,其目的是想逐步摆脱“人治”,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符合市场规律的“法治”环境。

《长江》:后来的几大徽酒在营销模式上基本上都是模仿口子酒业的,可以说是口子酒业开创了徽酒营销的模式。当时是怎么想到这个模式的?

徐进:严格来说,我们不仅仅是开创了徽酒的营销模式,而是开创了中国白酒行业的营销模式。正是由于此种营销模式的开创,推动了中国白酒行业取得长足发展。这种模式的产生是顺应市场发展变化,有效地满足了不同渠道、消费者的需求。因而,它是有效的,被同行业所模仿并逐渐放大。

《长江》:在推动营销的过程中有没有遭到内部的阻力?

徐进: 阻力主要来自内部观念与经销商观念。在企业内部,新的营销方式颠覆了原来白酒销售的做法,很多人难以理解。在经销商层面,由于那时经销商大部分还处于夫妻老婆店的局面,没有完整的公司化管理,没有规范的内部运营体系,没有细致周到的售后服务,也缺乏现代市场运作的理念。因此,面临的阻力很大。

《长江》:以前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国内酒业很少有营销队伍,营销人才缺乏。您怎么建立起强大的营销队伍的?又怎么管理和留住他们?

徐进:创造公平、公正的人才使用机制,实行岗位与绩效相结合的工资待遇体系,搭建起良好的人才使用平台,是这些年我们努力在做的事情。在人员队伍的建设上,我们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人员的使用与培训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使得新人进入企业能够快速学习并掌握相关技能,老人能够吸收更多的新思想,促进知识的革新。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素质得以提升。二是建立“宁缺勿滥”的人员进入机制,严格把握人员的进入程序。让愿意来,愿意干,有责任心、有忠诚度的人员进入销售队伍。既保证了队伍的稳定性,同时又增加了人员的责任心。三是建立一对一的传、帮、带体系。四是建立奖惩分明的考核管理体系。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营销队伍的战斗力和稳定性。

《长江》:营销模式很容易被复制,现在国内白酒开始转向品牌塑造,您是从什么时候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为此,您做了哪些工作?

徐进:从进入这个行业,我就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而且,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围绕品牌的发展开展资源的整合工作。鉴于此,我们重点在以下四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工作,让消费者不仅仅能有效鉴别什么是好酒,而且知道酿造好酒的基础是什么。

二是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以支撑品牌的持续发展。无论是产能的扩建、酿酒队伍的培养、生产工艺的严格执行,都建立起了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

三是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公司内部导入和实施了ISO9000、ISO14000及haccp食品安全国际标准体系并严格贯彻实施,通过国家权威机构的认证认可,成为安徽省首家通过质量、环境、食品安全兼容管理体系认证的白酒企业。

四是塑造独特的品牌个性,将口子窖品牌塑造为具有深厚历史传承、兼容并蓄、体现当代中国社会中坚力量、主流意识形态的中高端政商务用酒。

《长江》:现在国内白酒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不但徽酒内部存在激烈的竞争,而且其他地区的白酒品牌也在不断崛起。您觉得对于口子酒业来说,现在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徐进:现在最大的挑战是资源的再次整合。从1997年“两口子”合并到2009年,企业规模快速扩大。企业资产从合并之初的6亿到16亿;销售收入从2亿到20亿;我们已连续多年进入中国白酒行业10强。

但随着市场的发展与竞争方式的改变,我国的白酒企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整合。以香型分立白酒标准已经实施,中国白酒主体的四大香型,我们占据兼香型白酒的领军地位。随着外资及行业外资本对白酒的进入,白酒行业开始了一系列的并构、整合,大的规模性的酒企将会逐渐浮出水面,无论从资本、人力资源、市场布局与品牌发展,将会出现激烈的竞争局面,最终奠定白酒行业的格局。
发表于 2010-9-17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这酒好,我们常常喝。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5-8 22:38 , Processed in 0.247362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