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36|回复: 2

[徐志摩] 《再别康桥》新解:徐志摩隐藏六层灵魂的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2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7434_142842_1.jpg

  中新网6月12日电  近日,著名文学评论家汪宏华撰文全新解读《再别康桥》,他认为该诗之美不仅是在性灵、意象与音律,更有建筑的结构与理性,诗歌从外在和本质两个层面概括了大自然、人性和西方文明的特征。轻轻与悄悄的行为下是自由民主的哲学思想和谦恭礼让的绅士风度,具体意境有六层。尽管作者认为当时中西差距显著,但还是希望通过渐进、渗透的方式引入,所以在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情况下悄悄带走了一首启蒙小诗。如下是汪宏华的原文。


  一、《再别康桥》是需要重新解构的轻轻悄悄的无字真经
  研究中国文学这么些年,我有一个奇异的发现,新诗《再别康桥》和古白话小说《西游记》都是写“西天”取经,而徐志摩小时候也接受过志恢和尚的摩头,并被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所以父亲给他取名志摩。二者的区别在于:取经人的身份不同,一个是自幼剃度的高僧,一个是接受了东西方全面熏陶的新士子;西天的地点不同,一个在天竺,一个在英国;经文的内容不同,一个是与中国儒、道一脉相承的佛,一个是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的西方文明;经文的性质不同,一个是如来恶意传送的几千卷有字的假经文,一个是“轻轻的”、“悄悄的”、“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无字真经;作者对待西方的态度不同,吴承恩坚决反理学反佛教,徐志摩十分推崇西方的民主科学和绅士风度。但两位作者不约而同将自己的真实态度深深隐藏起来了。原因种种。于是,世上便多了一个好事的解构者汪宏华。
  我们都知道,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很赞同闻一多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那么其中的建筑美指的是什么呢?是音画之外的内涵与结构,是耳目感觉之上的大脑思维。它也要是美的,就像建筑一样棱角分明、层次清晰、功能明显、历久弥新。换言之,诗歌不但要中看中听,还要中用,不但为自己所用,为读者所用,还要为后世所用。
  很遗憾,此前人们只觉出了《再别康桥》的飘逸与灵动,没有认识到它的建筑的凝重与理性,或许包括本就是建筑学家的梁思成与林徽因。实际上,《再别康桥》跳跃多变的是其意象和音律,主旨则只有一个——倡导西方自由民主的婚恋观!
  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说,“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这让我们误以为《再别康桥》仅是写自然美景而已,仅是作者试图远离中国丑陋的社会现实回向康桥式的人生理想而已。其实徐志摩没有常人想象的那般畅露自剖,也有“微妙的灵魂的秘密”,在他的灵魂深处,中国还有一个人是不丑陋的,甚至比大自然更加完美无缺的。她就是——
  二、徐志摩从外表和内质两方面揭示自然、人性与西方文明的特征
  先还是来看徐志摩一生经历的主要几场婚恋,1915年娶传统女子张幼仪,开始“小脚与西服”的婚姻;1921年在英国认识“人艳如花”的“才女”林徽因,旋即为之倾倒竟至1922年提出与张离婚,但林徽因经过理智思考后不辞而别回到国内,与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思成邂逅(相恋6年,1928年3月成婚);1924年在北京的交际场所认识军官王赓之妻陆小曼,1926年正式结婚,但婚后很快出现不和,陆小曼全然失去了恋爱时的激情与灵气。1928年徐志摩再次来到康河寻梦,这条曾经“胎动”他的自我意识的河流没有让他失望,将他的思想进一步涤净到了完全觉悟的阶段。
  为什么说此时的徐志摩达到了完全自觉呢?有诗为证。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全诗七节,每节四句,但整体构架仅有两层,前三节是写女性的外在美。作者回忆当初热恋的女子,她的外表就像夕阳下的柳枝及其河中的倒影一样金灿艳丽、荡人心魄。注意,这句比喻是可逆的,既是将金柳比作新娘,更是将新娘比作金柳,人在物上。那么作者是如何对待这位靓女的呢?他内心很想娶她作新娘,自己就是那水草一般骄傲、招摇的新郎。然他的行为却很谦卑,不但甘心与对方保持着水与岸的距离,并且姿态仰视,性情温柔。更重要的是,他轻轻的来,轻轻的走,给情人以无限自在。这是怎样的一种自由平等的爱恋关系啊。显然,它不属于中国,属于西方。中国是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即便是“齐眉举案”也是婚后所为,内室所为。显然,作者是感觉到东西方的思想观念一时难以协调,难以借鉴,所以才决定轻轻作别西天的云彩。“西天的云彩”宏观上象征西方文明。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轻轻的”同时蕴藏了四层涵义:康桥的自然景物、往日的爱人和西方文明的特点是轻轻的,“我”对他们无奈的离愁也是轻轻的。
  从“那榆荫下的一潭”到最后是写女性的内质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徐志摩看见情人的眸子像潭一样深,像泉一样清,继而从中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内心世界:犹如天上丰富多彩的虹,并且是经过了揉碎和沉淀处理的虹,不再浮躁,不再虚幻。这里的浮藻隐喻浮躁。彩虹则与前面西天的云彩呼应,说明情人的内心不止回复了自然的沉静和真实,还融入了西方先进思想和人文精神。
  对于女性的内在美,作者又是怎么对待的呢?亦分为心理与行为两个方面。按照惯常思维,他想竭力去追寻,去占有,越多越好,直到满载而归,而后大声放歌,向全世界宣称我是一个成功的男人。毋庸置疑,这个梦已不是前面彩虹似的梦了,它是未经揉碎和沉淀的浮躁与欲望,是欲望被膨胀之后的狂傲与嚣张。但这却是当时中国大多数男人的价值观和婚姻观,他们将女人当做权力与财富的象征,先想方设法搞到“一支长篙”,再粗野地“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不过,我们的取经人徐志摩已然觉悟了,他立即斩钉截铁告诫自己“但我不能放歌”!他的力量就直接来自于康桥,这里环境优雅静谧,不像中国那般浮华喧嚣,哪怕是笙箫、夏虫,面对美景与美貌,面对挥手与离别,也是不动声色的,也是沉默并悄悄的,如绅士一般。此情此景,谁忍心去惊扰呢?
  内质之美原本就只要用心去体会去欣赏去尊重,无需言语,更不必放歌。“悄悄”即是“轻轻”之后自然物、人性与西方文明的另一个基本特征。
  三、《再别康桥》是一首反躬自省、西学东渐的启蒙诗
  比照徐志摩的情史,不难发现他对男女之爱的谦恭与宁静仅仅是现在进行时的,并非过去时。当时林徽因便是因为无法忍受他的穷追猛赶甚至闹离婚而与父亲林长民提前离开了英国。实际情况恰恰是林徽因不辞而别、轻轻悄悄离开了徐志摩,而不是相反。在绅士与才子之间,在建筑与文学之间,西式林妹妹果断选择了前者,连这种以爱好为导向的自由选择也是西方式的。但从徐志摩在诗中仿效林徽因轻轻悄悄作别的行为来看,他也属于能够以人为镜反躬自省的君子。另外,诗中的“浮藻”二字也是源于梁启超证婚时对他的批评之词: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徐志摩不是天生的情感达人,他历尽了坎坷,付出了代价。
  徐志摩毕竟还需要回国生活,还需要维持自己男人与士子的尊严,所以他将自己的忏悔以及忏悔的对象用隐讳之法悄悄包藏起来了,诗中一柳一榆构成双木“林”,星辉中包含“徽”音,榆阴中包含“因”音。即使不这么理解,能在作者心头长久荡漾的金玉其外,彩虹其中的女人也只有才貌双全的林徽因,别无他求。《再别康桥》竟还是徐志摩秘送给刚做别人新娘的林徽因的忏悔式情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是轻轻与悄悄的第五层涵义。
  轻轻与悄悄的第六层涵义是,作者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明虽存在显著的新旧差异,但若采用轻轻与悄悄的方式引进,还是有希望渗透甚至革新的。所以徐志摩将自己的新知写成诗歌并发表了,他希望在恋爱与婚姻失败之后为国为民做一点贡献。徐志摩没有从西天带走一片云彩,却带走了一首启蒙小诗,它比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到的佛经珍贵千万倍。
  四、徐志摩没有很好地将轻轻悄悄的觉悟化作具体行动
  说到徐志摩的死,我们都听说徐志摩是1931年11月19日乘坐济南号飞机撞在了济南市附近的山上,实际上这是一个显性的巧合,隐性的巧合是他又陷入两个女人的纠结中。前一天他刚与陆小曼吵了一架,负气出走,他本可以坐张学良的专机返回北平(他回南京时坐过),接到张学良有事延期的通知后,为赶去北京聆听林徽因当晚在协和小礼堂作的关于中国古建筑的讲演,即刻转乘了中国航空公司的济南号。登机前徐志摩感觉很不爽,头痛,给陆小曼写了一封信。
  文章本天成,诗言如誓言,是不能够随便写的。说好不做花蝴蝶,说好要悄悄离开林徽因,却又急不可耐、轰轰隆隆去靠近。我们说,徐志摩的死与陆小曼和林徽因都无关,他死于内心的矛盾不可调谐,死于中西方文明的冲突,他对林徽因的轻轻与悄悄太假,对陆小曼的轻轻与悄悄又太过。陆小曼正是在他一味的礼让与迁就之下变得越发娇慵、放纵了。可以见得,徐志摩的觉悟只存在于1928年11月6日写作《再别康桥》的那一天,既没有过去时,也没有将来时。
  于是,我们不情愿地看到,徐志摩如一片云彩,从西天飘落在了中国济南大地,四周顿时彻底沉默,连笙箫与夏虫都化成了灰烬……唯有,《再别康桥》在远处轻轻悄悄的传唱。(完)
发表于 2012-6-12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刻透彻,合情合理。
发表于 2012-6-12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男人的话就像老太太的牙齿,有多少是真的?!
我想我是一天也不能离开徐氏宗亲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4-27 23:54 , Processed in 0.313609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