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01|回复: 2

[评论] 徐娟:让我们在补课中迎接端午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2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作者:徐娟
  在我国的民俗中,端午和春节、中秋合称“三大节”。笔者小时候,端午节还没到,全家就准备包粽子,采摘苇叶,弄“井草”。过端午节时,门上会插上艾草,吃粽子、鸭蛋、绿豆糕。还会把煮熟的鸭蛋带到学校去,和小伙伴对碰,看谁的鸭蛋结实……可现在,这些传统习俗被众多的80后、90后逐步淡忘,若有若无地存在着。就拿端午节包粽子来说吧,笔者的同事和朋友是这样回答的:“还要加班,没时间包粽子”、“不会包粽子,买来吃就完事了”、“不知道除了吃粽子之外,端午还要做些什么”……是呀,仔细想一想,除了粽子外,我们还关注端午什么呢?
  透过这些现象,应当引起我们对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刻反思。作家冯骥才曾说过:“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中断乃至消亡,实际上是它的精神内涵被人忘记,它的精神载体不复存在。”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情人节、圣诞节互赠礼物,却有很多人不知道年画、糖人,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原本产生于民间的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一些节俗已不再见于民间。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因为失去了历史精神与文化情感而丢弃了自己的节日,还是因为放弃了自己的节日而淡漠了历史尊严与文化的情怀?
  文化本身是一个民族传承思想的纽带,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甚至一生的传统,在现代商业文明的长驱直入中走向消亡。前些年,韩国宣称端午节起源于该国,这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极大刺激了公众的神经。目前,包括端午节在内的多个传统节日已设为法定假日,凸显了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为弘扬传统文化创造了条件。倘若我们仍不去体味这些节日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甚至仅把吃喝玩乐视为节日的要义,那就难免会淡化节日的意义,更会人为地割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共同精神家园的守护。
  传统的就是现代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应该依靠传统方式让传统节日复活,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并且记住我们自己的节日。好好利用端午三天假,让我们共同在补课中迎接端午节吧:多实践,哪怕动手包一个粽子;多与孩子学习一些传统知识,哪怕只是粽子的来历;多和家人聚聚,哪怕只是端午节的一顿团圆饭。

发表于 2012-6-22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失传哪——可悲!
发表于 2012-6-22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太厉害了!楼主,I*老*虎*U!
徐氏宗亲网分享快乐!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8 02:56 , Processed in 0.188136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