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楼主: 徐曰雷

[寻根] 寻我始迁祖作述字希文先世世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盼提供资料
IMG20130414102.jpg
IMG20130414101.jpg
发表于 2013-5-17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曰雷宗亲这下慷慨,发了这么多,让我们开了眼界。谢谢。
发表于 2013-5-17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QQ574588331,盼日雷宗亲与我联系,急切。
发表于 2013-5-18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徐曰雷 的帖子
* x5 H: g2 g- f2 ]- R2 ~! a
$ g6 E6 E# n& L, `9 P廷臻拜谱。学习啦。谢谢宗亲分享。
发表于 2013-5-21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查考,我思索:3 Q( u$ `5 `+ f& E/ b; U
1.与史料不符。
+ ^& I( y1 `9 y% W' ?$ Z- H  S徐日雷宗亲提供的族谱载:徐政系金朝明昌辛亥科状元,明昌辛亥年(公元1191年,西夏乾祐二十二年;金明昌二年;西辽天禧十四年;南宋绍熙二年)。查史料,金朝明昌辛亥科状元是山西陈载,一科怎么会有两个状元?8 d# `# [# Y- y5 K  N- R# i0 s
2.年代差距、悬殊。. w5 t  h" \8 M. Q  c! B3 ~; d
《日照县志》云:徐政祖作述,父久能,四十七世善堂公系其子侄,甚至是其子。若徐政果系金朝明昌辛亥科状元。中状元,最小20多岁。徐政出生当在1170年以前。善堂公一支族谱记载,善堂公在大宋末年皇帝赵昺时,官山西大同知府(赵昺1278年--1279年在位,在位2年,享年8岁。1279年,厓山海战爆发,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南宋灭亡)。设若1278年官山西大同知府,彼时其60岁,其出生年代应该在1218年以后,1218-1170=48,徐政年近50始育善堂公,在过去鲜有。若徐政众状元时年龄大于20,善堂公官山西大同知府时年龄小于60,那父子二人的年龄差距将会更大。
8 O" P- q/ N2 D" d( k3.记载不一致。
- Z- ?- H1 |& o$ d/ g查日照的史料,有说徐政是金代状元,有说是元末状元。元朝( 1271年—1368年),元末与金朝明昌辛亥年(公元1191年),差距近200年,以哪种为据?200年,六七世子孙啊。恐怕得以现今最晚世系超前推断。
发表于 2013-5-21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邮箱574588331@qq.com,恭候日雷宗亲交流为盼
发表于 2013-5-26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建友 于 2013-5-26 13:06 编辑
- p1 W$ k% Q+ q2 Q/ W7 J1 T9 X2 `' X% W" k0 g  N
回复 徐曰雷 的帖子" i) y  L, @. [. q  t% n2 h
8 J# `3 \- g* F4 o
你没见开始发的他家谱世系补遗考吗,此谱为善堂公家谱原稿,善堂公家谱本来就疑点多多,此政公序是说,政公自江南山左,迁海州之东海,海州或东海迁照邑,元朝其复自东海,到了善堂公家谱却成了,善堂公世居祖籍东海.更难释疑,祖谱居址异变.悲也'
发表于 2013-5-26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徐曰雷 的帖子* ^6 k' w3 L: @% }

% R5 Y3 _$ a/ g photo274.jpg photo275.jpg photo276.jpg
发表于 2013-5-26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才公的推考是有道理的。
发表于 2013-5-26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不但查考,还又思索,真是煞费苦心。
发表于 2013-5-27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徐国立 的帖子
+ Y5 _/ _- `" a9 d& e' H& W- B1 r! [7 h! i1 V& [  k. ]
宋朝末年家谱,直接战领东海。就说百世居东海。你还说有道理。又一傻到头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表述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一家家谱都有可能存在偏差,但总而我们都是徐氏一家,能考则考。! @! u0 ]) g- F- ?
发表于 2013-5-29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建友 于 2013-5-29 15:28 编辑 % F: r5 y5 A7 H$ M
% h4 i0 z: l7 \8 g
回复 徐曰雷 的帖子% s1 m( B+ l, b! e5 W

% y( x! X, }& n) x7 Q0 X/ N你谱只考到宋,越过宋的也就不要乱偏,乱点。
发表于 2013-5-31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友:
% n3 c. I. Y( f* @不知您怎么读人家的谱序
# h$ ^' E4 u& S" f“我祖世系由来远矣汉唐以来世居东海其弘功伟业难以悉载海内同姓莫不以东海为宗焉(见百家音义)分支分派各处炽昌居江南者固多山左亦复不少我世祖与金时曾迁照邑住卲家疃名冠当代避元朝之祸遂归于东海以隐其迹焉”。
  F4 E$ k" k& y我是这样断句的“我祖世系由来远矣,汉唐以来世居东海。其弘功伟业难以悉载。海内同姓莫不以东海为宗焉(见百家音义),分支分派各处。炽昌居江南者固多,山左亦复不少。我世祖于金时曾迁照邑,住卲家疃,名冠当代,避元朝之祸遂归于东海,以隐其迹焉。”5 f& F3 w1 }( W' a
我这样理解“我祖世系由来很远,汉唐以来世居东海。其弘功伟业难以尽数记载。海内同姓没有不以东海为宗的(见百家音义),分支分派各处。人丁兴旺昌盛的徐姓,江南的固然多,山东的也不少。我世祖在金朝时曾迁居日照,住在卲家疃,名冠当代,因为避元朝之祸,于是回归东海,以隐藏踪迹。”或许我理解错了,因为我是傻子,一届白丁。
: r+ X/ l5 x2 s. p* N我与徐雷交流探讨,根据是谱书、县志、人的繁衍规律。我们探讨的是谱书记载与情理不合的地方。我的推论错误你可以指出。你是“专家”,可以根据日雷宗亲发的图文进行研究,专文发表你的“真知灼见”。我随时洗耳恭听,但拜托您把要表达的意思叙述清楚,尽量少出错别字,您的“建友体”文章,我这样的傻子看不懂。你阅读理解的能力,更令我这样的傻子“顶礼膜拜”。放眼我浩荡徐氏家族,您的才学见地,堪称“第一”。泱泱徐氏宗族史,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传说中自信的“凤姐”,在您面前也会失去自信。凤姐敢向奥巴马求婚,我想,泰国靓女总理英拉一定给您送过秋波。* j' c, O+ x8 O* |/ \6 t
我只想与日雷宗亲(还有像我、国立这样的傻子)交流,不敢劳您指教,也拜托您不要与我等傻子交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您与我等傻子交流,您会变傻的。您变傻了,是我国文史界的重大损失,为中华文史大计着想,您不能傻啊。( Q8 x4 p# ^: W) _; E4 i# i
发表于 2013-5-31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徐建友 的帖子
( R6 E$ @; w: c/ ]
( }. u+ x5 w5 Y% E% q" k, M建友:" C6 ?* m. @! N9 K8 Q
不知您怎么读人家的谱序
" k: i/ V- m1 a8 f) q. ]  \“我祖世系由来远矣汉唐以来世居东海其弘功伟业难以悉载海内同姓莫不以东海为宗焉(见百家音义)分支分派各处炽昌居江南者固多山左亦复不少我世祖与金时曾迁照邑住卲家疃名冠当代避元朝之祸遂归于东海以隐其迹焉”。7 B) P- f$ I# j% |* o' O
我是这样断句的“我祖世系由来远矣,汉唐以来世居东海。其弘功伟业难以悉载。海内同姓莫不以东海为宗焉(见百家音义),分支分派各处。炽昌居江南者固多,山左亦复不少。我世祖于金时曾迁照邑,住卲家疃,名冠当代,避元朝之祸遂归于东海,以隐其迹焉。”/ @' B, W& y- f9 `+ r: p& W6 w
我这样理解“我祖世系由来很远,汉唐以来世居东海。其弘功伟业难以尽数记载。海内同姓没有不以东海为宗的(见百家音义),分支分派各处。人丁兴旺昌盛的徐姓,江南的固然多,山东的也不少。我世祖在金朝时曾迁居日照,住在卲家疃,名冠当代,因为避元朝之祸,于是回归东海,以隐藏踪迹。”或许我理解错了,因为我是傻子,一届白丁。
5 \; G& I5 g$ P. |% k7 S7 C; [我与徐雷交流探讨,根据是谱书、县志、人的繁衍规律。我们探讨的是谱书记载与情理不合的地方。我的推论错误你可以指出。你是“专家”,可以根据日雷宗亲发的图文进行研究,专文发表你的“真知灼见”。我随时洗耳恭听,但拜托您把要表达的意思叙述清楚,尽量少出错别字,您的“建友体”文章,我这样的傻子看不懂。你阅读理解的能力,更令我这样的傻子“顶礼膜拜”。放眼我浩荡徐氏家族,您的才学见地,堪称“第一”。泱泱徐氏宗族史,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传说中自信的“凤姐”,在您面前也会失去自信。凤姐敢向奥巴马求婚,我想,泰国靓女总理英拉一定给您送过秋波。8 L5 `7 _% Y* }- w: |
我只想与日雷宗亲(还有像我、国立这样的傻子)交流,不敢劳您指教,也拜托您不要与我等傻子交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您与我等傻子交流,您会变傻的。您变傻了,是我国文史界的重大损失,为中华文史大计着想,您不能傻啊。
4 m- F. ]' G' d3 e( b
发表于 2013-6-1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建友 于 2013-6-1 10:40 编辑
) v9 L% ^; D8 \3 t
, q3 g- s* A( e* H; K! D回复 徐传才 的帖子0 I4 r4 o0 {0 X. o" K) |# A

/ W& H+ t; E5 l/ ]+ Q汉唐以来世居东海,这句害了你谱,应去掉唐字,居江南者固多山左,亦复不少我,世祖于金时曾迁照邑。如果是避元乱归于东海,以隐其迹焉。这还叫隐吗,唐朝东海没族群传到宋 ,就叫隐吧。你觉的序中前面一句正确,还是后一句正确  。前面有错后面就是对的,前面哪句如是对的,哪以隐其迹焉,就嘚写卧归祖籍,序的年代还可以,但到现在你谱把序的意思全搞错,这就成杜赦了。
发表于 2013-6-4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友宗亲的回帖,我看不懂。因为我看不懂,所以我觉得传才宗亲所分析的很有道理。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5-4-30 20:03 , Processed in 0.112225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