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818|回复: 7

[寻根] 我是连云港赣榆县徐湖村徐氏后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1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看电视纪录片(客从何处来)之后,感触甚多,我为徐氏后裔,却不知祖先来由,无法跟本家排字排辈,徐氏源流太多,很多本家绪论不起来,只能说500年前是一家,其实徐氏历史4000余年,更是激起我探寻祖先源流究竟的想法。我是赣榆县金山镇徐湖村人,更是东渡日本徐福故里的徐氏,我个人认为虽然我在徐福故里说成是徐福后人还是有些牵强附会,只能往上寻根溯源,根据我村徐氏排字一直都是''仁广恒田淑传家庆毓昌''的排序,还有我村始祖为徐固鲁老祖,应该和莒南县朱梅徐氏宗派为一脉相承。然我4位太公字永讳山.岗.崑.崘。又从永字辈,使我不能解惑,敬请知情宗亲为我解惑!qq:2910005161
, j# S2 \7 m. |! i   ◎323【山东】山东省莒南县朱梅徐氏宗派(民国二十年修订)
! ^: c( t/ @% B' m) u. @上二十字:有因相昭呈连盛仰凤惠升三鲁性宏年成祚立彦9 q2 I* c0 J$ a) l/ e! ?4 G2 _4 G) u8 f
中二十字:一广恒田淑传家庆毓昌德应思俊建善乃蕴鸿祥  d3 a4 x+ e: M: b3 J; `# C
下二十字:和乐全遵本斋修丕保章從谦贞则吉松鹤守金堂4 [9 v# @4 D+ b' _% v; s
太公名讳:徐德朙始迁祖名讳:徐有安
发表于 2018-6-12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找山东的组织。
发表于 2018-6-12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梅派徐氏家谱,可以找莒县的徐广聚,徐恒社。这两个人在2010年郯城祭祖时,我见过。但我没有这支家谱
发表于 2018-6-12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徐福,有后人在大陆吗?不可能的事。如果大陆有徐福的家谱,那只能说是牵强附会,又附会牵强
发表于 2018-6-16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刚平 于 2018-6-16 20:53 编辑 ! w. z. B5 h# _* c! C0 }
% e. L# L  Y3 @# p) p9 z
孔夫子旧书网有卖《徐福志》一书,此书PDF格式在网上也可以下载。里面有介绍徐福的详细资料。以及日本的一些徐福资料。: n# ]4 S) C  Z
徐.jpg % @/ y3 G' l( m2 G( @+ o
内容简介:
徐福,我国著名秦代方士,山东龙口人(一说胶南),是中日韩早期友好交流的先驱者。《齐鲁诸子名家志?徐福志》采用志、传、志、图、表、录诸体裁,对徐福的生平活动、思想学说(贡献)、著作与作品及其后世影响、文化遗迹遗存、故里沿革等作客观的记述和考证,引用资料严谨、翔实。
目录:
总序
0 H2 f* O+ @9 h. v; |. W( P前言
/ R% A) \3 c1 f! P1 h7 [第一篇生平
- ]6 M4 v( ?# \第一章徐福的祖先——徐夷
- N2 s5 X, X4 X" R  M$ L% t第一节徐夷的起源
( r' C! I5 E4 w第二节徐夷的发展
6 q+ t  ?' h8 F; `5 `3 p6 Y* ^6 j0 `第三节徐夷的消亡6 A4 U& S6 N; C* M' I! }' B
第四节徐福的家世' x6 k1 x) V, V$ J1 e
第二章徐福的故里——山东龙口
, Y7 Q" q4 A0 u0 }6 Q2 M第一节“齐人徐市”的历史记载5 A; c) l5 x$ R$ s: D, f+ L9 x& R
第二节秦始皇三巡琅玡必经之地
3 N5 f1 x" f% D: J" L3 M第三节三神山传说和八神将地望3 ~2 c! U0 G. D* S& \# Y& ~3 |
第四节方仙道发源地和方士活动中心
1 ?9 S, }, @+ D) p第三章徐福在国内的活动, J: z" I- M1 V: D% ?' y
第一节徐福思想的来源
7 _. E0 T* x9 p9 V2 u( I第二节徐福是秦代方士的杰出代表
* s6 C" m( v% z第三节徐福与秦始皇的交往
( W( z4 `- g+ \6 ]1 {第四章徐福东渡
/ |9 s8 E# Q7 Q6 s' u% C& H5 c7 y第一节徐福东渡的历史背景( @, z# Z: |# g! P
第二节徐福两次出海
( v; O$ }  S' U3 @5 G第五章徐福一行海外活动踪迹* h8 I2 L- D/ ~% d7 R
第一节徐福一行在朝鲜半岛9 d% {6 j3 e3 L' v
第二节徐福一行在日本列岛" s# a/ L7 w7 B3 [

+ F/ ^6 o. P/ m  T3 ^0 W第二篇业绩与影响
7 ?" Y( o; J, m. x第一章徐福东渡与古代朝鲜、日本社会' M7 K6 s: W3 @. T
第一节徐福东渡与古代朝鲜社会# ?- p9 a$ @1 b6 Z
第二节徐福东渡与古代日本社会$ {9 w. a% C6 _. K
第二章徐福的影响
; D2 @4 `+ X* O. F0 p) u第一节从遗迹和传说看徐福东渡的影响2 O0 q- ^( M8 c( h$ i+ {$ U
第二节从文献记录看徐福东渡的影响
* l" J8 M2 u1 _: z第三节从历代纪念活动看徐福东渡的影响5 _% Q/ l. M4 ^8 ?) {/ l. |
第四节从研究、宣传看徐福东渡的影响
0 z% F! Q$ F) e# Y/ p, L第三章徐福东渡的历史功绩
- t* o0 Z# R1 @9 B第一节徐福东渡的历史意义2 Z- ~. z7 H8 `, z$ e3 T$ I' P" W
第二节徐福精神的现代价值
& K) K9 `  _9 Y" x* v
( |8 N: \# x% u第三篇历代研究" c3 a, K1 C$ @- M  G1 v- i3 a! l
第一章历代学者、文人对徐福的宣传和研究
3 h5 S. g/ m2 r* X) h7 J% ~% }# j8 u; _第一节中国古代学者、文人对徐福的宣传和研究
( _  k& j- U% t8 J3 P2 B第二节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学者、文人对徐福的研究6 G6 @9 m4 R! c5 N
第三节20世纪80年代以前徐福在日本、韩国的流传
3 }1 h# l( b5 D4 z( M第四节地方志、家谱中的徐福
/ |' d% F: s. k3 \$ O7 v第二章20世纪80年代以来徐福研究概述3 o0 D( {  I* x5 ?3 b
第一节徐福其人研究
7 ]0 C) D, n: @8 J' \3 q第二节徐福故里研究' ^+ p& I; U8 Q4 O% b' b* d7 B/ W* z+ O
第三节东渡原因研究6 `7 ^. L; y3 l+ `6 e
第四节徐福东渡的规模与次数研究& z- w. U1 j- f: q; R
第五节徐福东渡起航地研究& m% R+ P3 e/ M0 h
第六节徐福一行所到之处研究% p/ X$ P3 K2 w/ B+ D
第七节徐福一行东渡航线研究
9 B1 Z3 O1 H! @. z! x1 ^9 q第八节徐福文化和徐福精神研究9 k+ {/ a/ j1 T* l' c5 r6 D

! ~1 W) c3 R9 Z4 M; l! D3 G0 t, {第四篇文献记载/ Z; j- n) |4 J$ [1 D  O6 H: s9 a" a
第一章中国部分史志书籍有关徐福的记载) X* _) n: n- H  D( L. {
第一节正史记载
4 O8 e+ ~6 ^4 q1 Z* H  _5 _# w第二节其他书籍记载5 w* v" o8 m- ~1 B+ m  C3 n: y8 [4 m
第三节诗词摘录/ @! ]+ v# R# ?+ T. e. N: Z
第二章日本部分史志书籍有关徐福的记载3 s% C8 w* i+ p) z
第一节文献书籍记载
) j& A; ~) r% K0 r第二节辞书有关记载
8 n1 Y  n# t$ b( [/ e, }- R第三节诗词摘录2 N1 @. @" S( \6 {2 l* M* r! z! I. j7 K
第三章韩国部分史籍有关徐福的记载, E8 X1 Y( U0 R6 k0 H% K6 V0 `6 h
第一节文献书籍记载
" z8 Y) U; a( w) B( _( K* Y第二节诗词摘录0 q" o6 Z+ @8 }4 c1 q5 N7 F& A

5 b( O1 e) \2 U+ x# d第五篇遗址、遗存与纪念设施
, d2 m& `& k+ i第一章国内遗址、遗存与纪念设施
1 t# u  b# l- M: d* O* [9 T第一节山东省龙口市
. k2 f6 E( l$ n' o1 M! B1 @! ^第二节山东省胶南市& O" |5 ?+ ]/ ?+ d. n; @
第三节山东省有关景点2 R5 Y) K2 F4 ~3 g2 ]
第四节河北省秦皇岛市: R' z. r: o) n  [# Q/ f5 D/ E6 ^
第五节河北省盐山县  N, c3 W% d$ T( Z
第六节江苏省赣榆县$ J9 l. D9 ?0 s. X- k9 O& s
第七节浙江省慈溪市2 g1 b. I2 v4 M3 I' S# n. B
第八节浙江省岱山县
+ q. T% r8 ]8 O; s3 d" ^# l第九节国内其他地区/ s: }( A- ^) P2 P$ j
第二章韩国遗址、遗存与纪念设施! @% ]3 A1 t6 ~
第一节济州道7 ?" y! b: A3 V
第二节南海郡) ]# T) s8 p' e5 m& i1 @5 e. U
第三章日本遗址、遗存与纪念设施
, H7 k4 c- y/ J' ?( o  x8 s4 b第一节和歌山县& l' `6 x' @) \; ?* x* |9 S
第二节高知县
7 |( ?8 \, C# d8 |6 v第三节三重县
4 Q" b; S2 n8 m, L% F4 `第四节宫崎县* V* A  _2 {5 o2 \: D% E& g. V
第五节鹿儿岛县$ x2 U: t3 N' h% O$ C. g2 a5 f
第六节佐贺县% C; a  x8 w1 x
第七节福冈县( t& f, E2 [; N
第八节山口县
1 c6 A+ p; O, ~% A第九节京都府( t" S& E9 O; G$ W  v
第十节秋田县  @0 }8 V" l* h1 i  \4 |- \" h% z$ p
第十一节青森县. Y$ _/ u+ O+ L7 P/ F$ R
第十二节东京都# e. k1 {3 C" Z
第十三节山梨县2 d1 y7 y3 m  A+ I" e
第十四节爱知县
  |# {& S. F9 }& _第十五节神奈川县1 {% F' J$ C8 C1 k" n  z& _3 W- n! g
7 K4 S/ M3 [# U: _% E6 _, M0 ?& T
第六篇民间传说
* c( b; S, T7 N+ n第一章山东省龙口市的传说
8 R8 h" t* y; l: U: n第一节徐福与莱山
4 L7 j9 B) j! D) B. m; L第二节徐福与登瀛门
# N3 _+ M% s9 h; R第二章山东省荣成市的传说
! v% M0 X( s8 R1 T& A! t; U# K  x( t第三章河北省盐山县的传说* m8 F( A, j, }8 t( P
第一节开化寺与千童镇
" c: \, U5 Y- C# M5 L. u' t4 d- m第二节百工集训地的传说: k- Y( o* r; w% q" i0 J
第三节徐福为啥带童男童女2 [1 j. G$ I, B7 f
第四节童男豆腐# h7 ^1 g. u6 U2 u& t3 \6 E
第五节“瓜哥儿”和“豆儿姑”" G1 J( z  k! r
第六节左永和与李荣花
  Q4 w3 B/ K  ?1 S3 v' `/ @( o第七节庾知县赋联祭千童5 F" c! F; F2 \+ V7 @
第四章浙江省慈溪市的传说
3 U& {, f7 x7 F+ S8 k第一节达蓬桥! z) n, n2 h; \( P
第二节龙门坊  {2 z0 S2 K; t/ m3 H
第三节徐久堂名和徐家祠堂2 G/ G4 k- L  F: W/ W
第四节秦始皇求仙4 \( W/ i+ [4 Y' ~3 b( ?/ r
第五章浙江省岱山县的传说
2 B  X1 {- N3 n" L第一节“海天一览亭”的传说4 t$ V" A; M- F: ^* L% c
第二节紫霞洞的传说
% x& c4 F0 k/ B+ t1 z第三节马齿苋与柃木! ]: @7 Q' @$ D5 w) o" s

8 \; q" v7 S' ?; u1 H) p& R( z附录
7 z* T- v1 q+ H8 r20世纪以来徐福研究文献一览表1 K, b4 {" m- L1 R" y5 A; P7 ]
中国各地徐福组织一览表(2006年6月)" X  O5 N0 f$ d# |+ ^
参考文献
7 `' ]2 b' u. c) r8 H8 C后记
  y0 T+ M, G8 L
2 s. n* Z# H" E! }& f- k
发表于 2018-6-16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刚平 于 2018-6-16 21:01 编辑 6 T* v' w7 ]- u+ j1 l) G) a

) n4 z' B6 n& z" @* \# ?- p此书把徐福出生地,出海地,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说法都收录。让读者自己思考徐福的来处与去处。不会贬此褒彼,为读者打开思想的大门。里面居然有三国徐庶编写的《南洲徐氏》谱的介绍
发表于 2018-6-29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梅徐氏13世字辈为“鲁”。你村始祖徐固鲁。建议去看看朱梅徐氏族谱
发表于 2021-5-18 0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天津静海,一直寻根,清末我爷爷的爷爷在北京当官,叫徐鹤亭,当时在山海关北关,也是从别处迁过去的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5-4-30 15:10 , Processed in 0.069531 second(s), 1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