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徐氏 登录
徐氏宗亲网 返回首页

徐建新石可的个人空间 http://www.xu-shi.com/?36119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转帖】徐文化论

已有 72 次阅读2011-9-15 15:14 |系统分类:寻根问祖

徐文化论
王新文 徐州师范大学徐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东君 北京人文大学政法学院
徐文化的地域界定
徐文化的地域界定,基本是大禹定中华大地九州之一——徐州(大徐州),大概比现在的徐海文化经济区略大一些.
(
)"九州"之一
言及"徐州"名称由来,被人征引最多的背景资料是"九州"的确立.
夏朝"九州"之分,见《尚书·禹贡》,分别是: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商朝"九州",见《尔雅 ·释地》,分别是:冀、豫、雍、荆、扬、兖、徐、幽、营.
周朝"九州",见《周礼·夏官》,分别是: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
"徐州"而言,它在夏、商两朝长达千年的时间内,均位列"九州"之一,到了周朝,便被并入"青州"版图.什么原因?待考.
对于"徐州"的方域范围,《尚书·禹贡》与《尔雅·释地》的表述稍异.
《尚书禹贡》谓:",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义,蒙、羽其义,大野既猪,东原底平.其土赤填坟,草木见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霍,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
,即黄海;,即泰山;,为淮河.北、东、南这三面的界限都说清楚了.唯独没点名西边到哪儿."徐州"西边是"豫州",我们推断""""的分界线或在今徐州市与河南商丘市之间.《禹贡》的这段"徐州"简介除空间形态外,还涉及到"徐州"的山、水、地势、土质、物产、贡赋等多项内容,是研究夏朝"徐州"经济社会的珍贵资料.
《尔雅·释地》对"徐州"的介绍较为简略:"济东曰徐州."《注》曰:"自济东至海."《疏》曰"此云'自济东',则是西至济也.李巡曰:"'淮海间其气宽舒,禀性安徐,故曰徐.',舒也,周合其地于青州."这里的"",指古济水.
"
九州""",于后世""""""""概念不同.它范围广,级别高,近乎后世的"".一般人倾向于"九州"之一"徐州"的治所即在今江苏徐州市.
(
)"十二州"旧地
大禹之前的舜帝时期,中国分十二州,设十二牧为长官,此事见《尚书·舜典》:"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又见《史记·五帝本纪》:"肇十有二州,决川.""十二州"的名称、范围,《尚书》、《史记》皆不载,惟裴驷《史记集解》引马融曰:"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远,分燕置幽州,分齐为营州.于是为十二州也."次说仅被参考.
先秦典籍虽无"十二州"的具体记载,但参照《周礼·春官宗伯》"保章氏":"掌天星,以星土辨九州之地的分工."可知周分"九州",天上有"九星"相对应;舜分"十二周",天上必有十二星相对应.郑玄《注》逐一将"十二分星"列出,其中"降娄,鲁也",即指"徐州".又据《史记·天官书》:"二十八舍(宿)主十二周,斗柄秉之,所从来久矣."这个"",亦证明"十二分星"的区划对应起于先秦.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星经》曰:"角、亢,郑之分野,兖州;氐、房、心,宋之分野,豫州;尾、箕,燕之分野,幽州;南角、牵牛,吴、越之分野,扬州;须女、虚,齐之分野,青州;危、室、壁,卫之分野,并州;奎、娄,鲁之分野,徐州;胃、昴,赵之分野,冀州;毕、觜、参,魏之分野,益州;东井、舆鬼,秦之分野,雍州;柳、星、张,周之分野,三河;翼、轸,楚之分野,荆州也."这则更明确指出"徐州""十二分星"(十二分野)"十二州"之内.
本文这是"以今证古",即以周朝、汉朝的资料推论舜帝时代的"徐州"已是天下"十二州"之一."十二分野"的表述,还有另一种形式,即星纪( 扬州,吴越)、玄枵(青州,)、娵訾(并州,)、降娄(徐州,)、大梁(冀帅,)、实沈(益州,)、鹑首(雍州,)、鹑火(三河,)、鹑尾(荆州,)、寿星(兖州,)、大火(豫州,)、析木(幽州,).
"
徐州"既然在舜帝时便是"十二州"之一,"徐州""大彭国"的关系自然成为我们研究徐州建州史不能绕过的焦点问题.彭祖与舜同时,史料显示是因他向尧帝献了雉羹、才被分封于大彭国的.这理由很浪漫,姑妄听之.查《史记·五帝本纪》,"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彭祖,自尧时皆举用,未有分职.""未有分职"既是并未封疆爵土,因而彭祖还在尧帝的"中央机关"工作,不可能去彭城建立大彭国.尧年老,有舜摄天子政.八年尧崩,三年丧毕,即在摄政十一年后,舜帝对上述十名大臣又作了重新分工.禹等九人,各有任职,独独不言彭祖.我推测,彭祖或许是在这时以十二牧中"徐州牧"的身份去东方任职的.他建大彭国、彭祖,只是在担任了地方行政长官后的另行封爵.会不会是"大徐州""小彭城""大政区""小封国"的权力二元化呢?待考.
在舜的"十二州"时代,"徐人"的祖先""(伯益、大费)与彭祖同列,还在王朝的权力中心任职.
(
)"徐国"故土
依照马克思注意的历史观,应该是先有氏族的、部落的结体,才有超血缘的国家组织.准乎此,"徐州"作为国家的一个行政区划,它的出现,理应迟于作为淮夷一部的"徐夷""徐国".遗憾的是,中国历史典籍对"徐国"的记载都在"十二州""九州"划分之后.何以至此,亦待考.
《尚书周书》中多次提到周成王即位后的"三监及淮夷叛".",夷并兴"."三监"指管叔(鄘国)、蔡叔(卫国)和武庚(邶国),"淮夷",则是古徐国、徐戎、徐夷为首的东方夷族.
《尚书》资料显示:周王朝建国之初,曾经两次对"淮夷""徐戎"用兵,或者说,"淮夷""徐戎"曾经两次反叛周朝王室、其中包括鲁国宗室的统治.
《史记·周本纪》也记录下周成王时代的东方战事:"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曰:"泗州徐城县北三十里古徐国,即淮夷也.兖州曲阜奄里,即奄国之地也.""古徐国,即淮夷也"的判断;证明在"淮夷"诸部中,徐夷()力量最强.
对于"淮夷"响应"三监"之叛起兵反周,《竹书纪年》有更明确的记载:"(成王)二年(公元前1063)奄人徐人及淮夷人于邶以叛······四年,王师伐淮夷,遂入奄;五年春正月,王在奄,迁其君于蒲姑".这里,将奄人、徐人与淮夷并举,再次显示 "徐人"在淮河流域广有追随者和同盟军.
徐国在周朝初年已经十分强大.他们和奄国的联军,千里奔袭,进攻到了""(在今河南汤阴县东南),严重威胁着周王朝的统治.由此我们推定,作为诸侯国的古徐国的建立最晚也要在商朝末期.
如果我们相信《竹书纪年》基本属实,下列资料便不容忽略:
——(
周穆王)十三年(公元前964)秋徐戎侵略.
——(
周穆王)十四年(公元前963)王帅楚子伐徐克之.
——(
周穆王)三十五年(公元前942)荆人入徐.
——(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王帅师伐徐戎.
上述资料明,在周朝建国后二百四十年间,徐夷持续着对中央王权的抗争.宣王远征,"四方既平,徐方来庭(觐见)",故徐国与周王朝的君臣关系才趋向稳定.
关于故徐国国君的实习传承,罗泌《路史》谓:"自若木至偃王,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后封其子宗为徐子."若木,为颛顼帝苗裔之孙女女修的曾孙,他的父亲大费()因为佐理调驯鸟兽,有功,被赐"";若木既是嬴姓,又袭父名为"".据《史记·秦本纪》载:若木孙费昌的子孙,散居各地,有的在中国,有的去夷狄.徐国在东夷,自然是若木的"夷化"了的后代.
徐偃王,是故徐国声誉最隆的君王.或许因为是坚持了地方割据,他被神化了,也被妖邪化了.
《尸子》曰:"徐偃王有筋无骨";"徐偃王好怪,汲深水而得怪鱼,入深山而得怪兽,多列于庭."
《博物志》曰:"徐君宫人有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于水滨洲.孤独母有犬鹄苍,猎于水滨,得所弃卵,衔以来归,覆暖之,遂孵成儿.生时证偃为名.徐君宫中闻之,乃更录取.长而仁智,袭为徐君.后鹄苍临死生角而九尾,实黄龙也."
徐偃王僭越""位而称""之后,发动了一次对周王朝的反叛,这或许是《竹书纪年》所载周穆王十三年(公元前964)秋的"徐戎侵略".《竹书纪年》笺引《后汉书·东夷传》谓:"徐戎僭号,乃帅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其实《东夷传》还有更详细的介绍:"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穆王后得骥騄之乘,乃使造父御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偃王仁而无权,不忍斗其人,故致于败.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徐山",据唐章怀太子李贤注:"武原县故城在今泗州下邳县北,徐山在其东."匡其方位,今人考证"徐山"即邳州倚宿山.又有人据同治本《徐州府志·山川考》认为"徐山"在徐州城南六十里.二说共存,可以互证.
《东夷传》所言"楚文王",与周穆王并不同时(楚文王元年距周穆王有233),穆王派他伐徐,恐误.《博物志》讲到徐偃王,则回避了"楚文王",仅谓"遣使""至楚""使伐之".《博物志》资料的珍贵,还在于它记述了徐偃王在中国历史上首开运河的创举:"偃王既袭其国,仁义著闻,欲周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
徐戎、徐君、徐偃王、潢池、彭城、武原、徐山,方五百里,朝者三十六国,侵略······这一系列的人物、事件、空间背景,都有助于让后人逐步清晰地了解古徐国的存在.如果认定古徐国的中心徐城在今江苏泗洪一带,那么自然也会认定:在于周王朝的对抗中,古徐国的政治中心曾经一度北移彭城附近;因而,古徐国与古徐州在空间上具有重叠态势.鲁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吴国灭徐.徐国国君章禹出奔楚.楚人援救不及,只好将徐君安排在""地居住."""",徐国再也没有振兴的机会了.即便从周初算起,古徐国的存在也要长达550多年.
二、徐文化的起源
徐人的发展
"
徐州""徐州",是一种"国家级"公认.在国家级公认之前,是地方级的公认;再前,必是徐州人的"自认".因而,我一直猜测是先有了"徐人""徐族"的繁衍生息,才有了"徐地""徐方"的称名.这是一个能量积聚的过程.
"
徐人"为嬴姓,事见《史记·秦本纪》."""",所以周成王二年徐人、奄人的反叛,""姓人为首的种族之叛.参加反叛的有十七国之多,徐人、奄人外,尚有熊、盈等族."",既是"徐人"的另一支.
据《左传·定公》载,周公于平叛胜利后的成王三年(1061)让长子伯禽于奄人()归地建立鲁国,为鲁君.这鲁君的重要任务就是控制殷民六族,安定周朝东方.《左传》谓:"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用即命于周."其中的"徐氏",只是"徐人"的一部分.大部分"徐人",还在"徐国"故地生活着,所以才有后来徐偃王的复起.
上述罗列,都是"徐人"后期、即入周以后的生存状况.开始的情况,如果引用《史记·秦本纪》的世系勾勒显然是单薄了.欲了解"徐人",先须了解"夷人";因为"徐人""夷人""东夷""淮夷"的一支.
《说文》释"":",平也,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在释""字时,又补充说道:"惟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任,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次说可以与彭祖长寿、徐偃王仁义互证.
夷人生活在中国东方、淮河流域,故称"东夷""淮夷".夷与""指边地,"夷人"即指边疆民族.
关于"东夷"人的起源,我们最缺乏的是"同步资料".一切资料,都是后世的、追忆性的.如《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讲到任国、宿国、须句、颛臾等国的起源,追溯到太皞氏.太皞风姓,风与凤通,证明皞一族是以凤凰为图腾崇拜的.《左传》昭公十七年说:"太皞氏以龙纪,故以龙师而龙名.由此可知,后世的龙、凤崇拜是源于东夷人始祖的太皞.太皞氏外,又有少睥氏.《左传》昭公十七年说:"少皞挚之丽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少皞史的族群,比太皞氏还大.太皞、少皞,既是东夷人的两大始祖.
到了夏禹时代,颇受重用的皋陶,为偃姓,既是东夷人的首领.皋陶死,益继之,主持国政.禹死,益让帝位给启,自己避居箕山之阳.这位益,亦称伯益,又名大费,后来被东夷人尊为共同的祖先.皋陶与益,都是少皞的后代,"徐人"出于"",自然是少皞一脉.
从伯益让位于夏启,可以推知夷族与夏族的关系一定很好.后来,夏人掌权,东夷人被统治,双方有了矛盾和斗争.《竹书纪年》多次记载了夏王朝"征淮夷""征风及黄夷"的战争.东夷人对夏王朝的最大冲击是后羿(夷羿)和寒浞造成的.
商朝王族,亦以鸟为图腾,因而可以说有东夷民族的特点.商朝建,商族作为统治者与东夷各族建立的方国之间关系较好,却仍有斗争.见于,《竹书纪年》或甲骨卜辞的既有"征夷方""征蓝夷"的记载.直到商朝的最后一个君王商纣王时,东夷人都没停止反叛,事见《左传》昭公四年.
考夏、商、周三朝,"徐人"所归属的"淮夷"族系一直作为中央王权的叛逆势力存在着、发展着.这是民族大融合的必然程序.
在解释""字时,《说文》以为是"安行也,从彳,余声."《尔雅·释训》
解为:"其虚其徐,威仪容止也."郭璞注:"雍容都雅之貌."我倒欣赏王献唐先生的解释,""""旁立一""."",""之初文,为原始棚帐.""""、即"",这表明""字的原初意旨可能是制造、拥有房舍之人."徐人"或以建造房屋为名.比之巢居穴处,自然又进一步.因而"徐人"是东方文明种族."""",也是因为入房可以休息,""有舒气休憩之义;古代,"" ""同祖一族,这又得到文字学的印证.
徐国文化的发展
徐国,自徐伯益佐禹治水有功,几成禹的接班人,之后伯益的次子若木封徐,到春秋末年,被吴所灭,前后历经四十四代国君、一千六百多年,"方五百里",地处山东南部,江苏、安徽北部,在当时极有影响,然而古今史家却很少有人提及,教科书上也鲜有涉猎.尽管如此,我们从史料的只言片语中仍可以推断,徐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文化进步的诸侯国(部落).
文化作为一个概念和范畴,具有丰富而广泛的内涵和外延.简单地说,文化是人类从劳动和各类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利用这些知识创造出来的产物的总体.《辞海》给文化下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广义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二是: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在内.三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行的文化和教化的总称.从这个诠释看,文化似乎无处不在,文化是与人类发展相伴随的.
然而,伴随着古徐国一千六百多年的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大文豪郭沫若先生认为:中国的真实文化期起源于殷人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在殷朝灭后分为两大支.一支在周人手下在北部发展,一支在徐、楚人手下,在南方发展.显然徐人的文化并不比周人初起的文明落后.这从近代出土的文物资料中可以得到验证.据学者徐永生先生的考证,徐国很多古器上的铭文和西周出土的东西不仅没有多大的差异,而且具有一定的特色(参考徐永生《论徐国在中国历史上的位置》).
徐国的青铜器制作在当时是很先进的,这些青铜器上都有铭文,记录了战争、祭祀等重要事件,说明了徐人社会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也说明了文化的繁荣.西周多次征伐淮夷、徐国,每每提到"孚吉金".""是俘获、掠夺的意思,"吉金"是上好的青铜器.《诗经·鲁颂·泮水》就记载了鲁僖公伐淮夷,建造泮宫、宴庆群廖的情形,"无大无小,从公而迈",都随着鲁僖公向前行进."既作泮宫,淮夷攸服","憬彼淮夷,来献其身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南金"似应为徐国一带制作的青铜器佳品.有人不承认徐文化,其实是不对的.徐文化是实实在在的历史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徐国是殷商文化的承继者.关于"",《说文》称:,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并注:东夷从大,,人也······天大,地大,人益大,大像人形,而夷篆从大,则与夏不殊.徐国是东夷大国,后来发展(或者说迁移)到徐州以南的淮河中下游流域,其具有代表性的东方文化便在这些地区绵延下来,"徐蚌语区"的形成以及这一带传统风俗习惯的"顽固不化"与之不无关系.
徐国文化在当时应该说是比较先进的文化,这表现在政治、经济乃至宗法家庭等形态上.众所周知,文化是以经济作基础的.徐国的经济比较发展,国力也较为强盛(企图把运河挖到陈国和蔡国以通航既是证明),给文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其文化渊源又可上溯至炎帝、黄帝,因此底蕴厚实.中国古代文化与其他国家民族相比有自己的特点或者特殊性,"三皇五帝"以至夏商周直到明清,血缘宗法家庭都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单元和载体.正如司马云杰先生在《文化价值论》一书中所说,"在中国文化中,不是社会发展造就了家庭,而是家庭和家族的发展造就了社会,因为中国文化发展是以宗法家庭为背景的."我们可以看一下徐器"义楚钟",其铭文:"唯正九月,初吉丁亥,重孙涛儿,余迭斯于之孙,余幽洛之元子.,呜呼敬哉!余义楚之良臣,而逡之字父,余领逡儿择吉金铗铅,以铸和钟,以追孝先祖,乐我父兄,饮饲歌舞,孙孙用之,后民是语."该铭文世系的排列、家庭的和睦、欢乐的场景,至善至美,由是乐舞俱出.这无疑是上述观点的佐证.
当然,我们说徐文化是殷文化的一大分支,是与周文化不分优劣的,还有更多的证据:比如,我们把徐器铭文和西周的""""对比,也能够略窥一斑.
"
阭儿钟"的铭文:"唯正月初吉丁亥,徐王庚之淑子儿,择其吉金,自作和钟.中翰且扬,元鸣孔皇,孔嘉元成,用盘饮酒,和会百姓.涉于威仪,惠于明祀.吾以晏以喜,以乐嘉宾,及我文兄庶士.皇皇熙熙,眉寿无期,子子孙孙,永保鼓之."四言为体,尾押叶韵,气势豪放.这是徐国青铜器的一大特色.其特色绝不是无源之水,恰是其文化繁荣进步的具体反映.此类铭文和《诗经》上的""""如出一辙.如《小雅·常棣》:"宾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其然乎?"有人说此诗为周公所作,杜预注云,周公作诗,召公歌之.在当时以家族血统为纠合(团结)纽带之奴隶制社会,兄弟实为此纽带之环,《常棣》最先歌唱兄弟友爱(见《诗经直解》).把《诗经·小雅·常棣》和青铜器《阭儿钟》铭文比较,无论是文体,风格,还是内容上,何其相似乃尔!
无庸讳言,徐文化是中国古代先进文化之一,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徐国在中国古代的影响也大,《诗经》三百零五首里就有十多提到或者就是写东方、淮夷、东夷或直写徐的,可见其分量之重.
三、徐文化的核心内容"仁、义、德、礼、信、道"
中国人的文化基础是稳固的,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思考从一开始就抓住了来源于自然的属性和现象,从探索和聩视人与宇宙的联系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所以她的发展和进化是理智的.如夏、商、周时期关于天、地、人的讨论,既是一例.据考古发现殷人从盘庚迁往安阳殷墟的时期,便建立起了一种较完备的奴隶制王国制度,这是血缘宗法统治的进化形式,他们这时对非本族或尚未归顺的部落一概称之为"""","东夷""徐夷"即是,意思是与殷人在文化上有很大差异且还没有归顺的异族部落.这时候殷人的文化比较发达,出现了一些如卜、史、巫、祝等"文化官",这些"文化官"当然都是殷族或殷人的同宗.这些"文化官"的权力和势力都很大,在那个时代,这年的庄稼如何耕作,居住的地方如何建房,这次仗能不能打,乃至于一些官员的任用和罢免,国家的大政方针不论大小,都要取得他们的同意才可实施(参见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在意识形态方面出现了"上帝""天神""天子""臣属""""""众生"等概念,稍后还产生了""""""""""""的论理概念.那时候被视为"东夷"徐夷和徐地的诸侯对殷商王室比较敬重,殷商王室也对徐夷政权特别予以照顾,卜词中就有"惟夷方受佑"的祝福之词.徐国作为殷商的异族盟友也便分享着中原文化成果,从而形成了具有徐国地域特色的徐地文化.
徐国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体系中比较系统的地域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徐文化大体上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呢?本文就择其要义而简述之:
一是仁.""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者,人也."(《论语》)但在孔子之前,""的思想早已形成.如《淮南子·人间训》就称比孔子早400多年的徐偃王是"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偃王因"不忍斗其民"在周楚连谋伐徐时,选择了"走之彭城",回避战争的办法,后又南迁至浙江沿海一带.偃王在临死之前说自己"吾赖文德,而不修武备.好行仁义之道,而不知诈人之心,以至于此"(《徐偃王志》).这里他已经明确他是"",由于他"好行仁义之道","诸侯三十二国尽服矣"(《说苑》)."四方诸侯之争讼者,不至周而至徐"(《北宋徐氏谱》),由此可知徐国的仁已为天下知,其在四方诸侯中的威望甚至超过了周室王朝.
二是义.据考徐人和殷人其实也是"老乡",商王室的殷族先人就是在山东藤县一带繁衍发展起来,然后一路打到中原几次迁都才到了安阳.徐人的"老乡情结"使其依附于殷人统治有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使本来独立的封国成为了殷商的"分族",史称徐为殷民"六族之一"(《左传》).尽管殷人对人大部分时间还是戒备的,但是徐人仍对殷人讲义气.殷商时期统治者不仅创造了""来满足役使奴隶和其他外族需要,还创造了"",让被统治者在"公正和义气"感召下,心甘情愿地接受奴役和宰割.应该是徐国也是这种文化的创造、吸纳和践行者,偃王"好行仁义","上国力尽忠谟","生为忠良之臣"(周穆王《敕封徐偃王》文告);对国人则"被服慈惠,身行仁义(《淮南子》).总之,徐国人对上对下皆善待之非常公道,因此我们对"四方诸侯之争讼者,不至周而至徐","诸侯三十二国尽服矣"的原因也就是不难理解了.
三是德.杨荣国先生说:""的含义上来说,""就是"",就是为人做事要做到得适宜有度,于人于己都无愧于心,这就是有了"",人家就信奉,你要达到的目的欣然而至,对你而言这不就是""?(《中国古代思想史》).卜辞中有"",""也是一个古老的观念. 武王克殷以后,十分重视殷人""的思想《周书·酒诰》说:"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有了"",就能使奴隶们心悦诚服地供其役使,统治起来就得心应手,何乐而不为?周继承了""的思想,徐人因是殷的同盟,并不是和殷商的遗民一起反抗周,并且也继承和发扬了殷商""的思想.上文提到的周穆王赐封徐偃王的文告中,周穆王就自夸"为崇忠褒烈,必当其人;论德报功,必核其实",他对徐偃王的赐封就是根据徐偃王的行为作出的.本来徐偃王是被东方诸侯推举出来反对周穆王的,因周穆王西巡,留恋瑶池而忘归,不理朝政,民怨四起.周连楚伐徐,偃王避而不战,走之彭城,周穆王不仅不问罪同族,反而赐封偃王后代,文德而振徐方,是周穆王大度吗?其实是周穆王迫于民声,偃王有德,不封徐不足以平民怨、顺民意、国难安.韩愈说徐国"处得地中,文德而治","以君国子民"(《衢州徐偃王庙碑》).可见""在徐国已被公认为正统治思想了.在《徐偃王志》卷二"纪事第一下",记述了徐伯关于有道和无道君臣的言论,内有"以怀其德""循其祖德"等内容,说明徐国对""的认识已是相当"前卫",以至于后世的齐桓公等诸侯纷纷效法.
四是信.""""往往是连在一起的,信则诚,诚则信.我们来看吴季子挂剑故事.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季札在出使上国途中经过需徐国过时,被徐国待为上宾,"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此后,徐人为彰显季子情义、讲求诚信的美德,在徐君墓前修了座挂剑台.(此台原来坐落在徐州户部山之西,华佗墓之北,现因规划建设需要,该挂剑台已于2004年秋迁至云龙山西坡十里杏花村里处.)这个故事说明了两点,一是吴季子讲信用;二是徐人讲信用.吴季子讲信用好理解,徐人讲信用也不难理解.《新序节士》载,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徐人赞美讲信用的吴季子,实质上把他们本身践行信用的品德也显现出来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诚信的人当然顶膜诚信的人.
五是礼.《说文》:",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释名》:",体也,得其事体也."《韵会》:"盖因人心之仁义而为之品秩使各得其叙之谓礼".由此可知""是规范秩序的行为准则,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看重"",奴隶制社会的统治阶级也很看重"".都把""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中心内容和基本手段.一国之""就像现在的宪法一样庄严,"周礼"就被历代统治者所吹捧.孔子的"克己复礼",""指的就是"周礼","周礼"是人人皆知的,"周礼尽在鲁"(《左传·昭公三年》).鲁地处东夷,当时的东夷文化十分发达,源远流长.徐国又是东夷的重要方国."西周时期东夷和淮夷,实际上是以徐国为核心的"(徐永生《再论徐国在中国历史上的位置》),是殷商文化的主要继承者,鲁文化也受徐文化的影响.""的中心内容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加上"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具体内容,治理起社会来才能得心应手.在殷商时期对""的论述还在较低的实用水平,""的概念也较为模糊,有时候"""礼治""""德治"还混淆应用.关于徐国的""文化,我们还可以从近代出土的文物看出端倪,"沆尔钟"的铭文,就描述了一家几代人老幼有序,和睦相处的情形,"徐礼"在徐国人家庭的体现.1993年邳州良王城遗址九女墩墓群中出土的十九枚青铜编钟铭文还有"徐王之孙,永宝之用"的字样.该地还出土了十三枚青铜磬,钟磬均为古徐国的宫廷乐器(《邳州志》).乐器的发展水平反映""的发展程度,也记载着徐国的历史.因为古代""""往往是连在一起的,所谓"礼乐",""需要"",""""而设,""才能显示""的庄严.""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它的内容随着社会形态的不同而变化,""的中心内容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具体内容,""的社会才是有序的社会,""的社会必然是不稳定的社会.""上升到思想、文化、哲学的高度,""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中心内容和基本手段是孔子等哲人们对先人的实践进行概括和整理的结果.
六是道.任继愈先生在《老子新译》一书里:"''这个范畴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这是从文化学的角度说的.从哲学的角度说的,在老子之前就有"",《诗经》上有"周道如砥"的话,《广韵》说"""理也,众妙皆道也,合三才万物共有者也",《易经》又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徐人讲的"",多是具体的道理,"德行之道""有道之君".在他们看来,天有道,地有道,人亦有道.""虽然大到包含万物,而万物也是各有"".关于徐文化中的""的内容,录《管子四曰》于后,管子,名夷吾,是齐国的宰相.齐桓公初时,问政于管子,:"寡人年幼无知,不懂得如何来做国君,仲父可不可以告诉我,过去有没有道之君呢?我也可以借鉴借鉴."管子就告诉他:一日闻之於徐伯曰:"昔者有道君,敬其山川,宗庙社稷及至先故之大臣.收聚以忠而大富之固其武臣宣用其力,圣人在前.贞廉在侧,竟称於义,上下皆饰形,证明察.四时不贷,民亦不忧,五谷蕃殖,外内均和.诸侯臣伏,国家安宁,不用兵革,受其币帛.以怀其德,昭受其令以为法式."此亦可谓昔者有道之君也;二日闻之於徐伯曰:"昔者无道之君,大其宫室,高其台榭,良臣不使.馋贼是舍,有家不治,借人为图.政令不善,墨墨若夜辟、若野兽,无所朝处,不修天道,不鉴四方,有家不治,辟若生狂,众所怨诅,希不灭亡.进其谕优,繁其钟鼓,流于博塞.戏其工瞽,诛其良臣,敖其妇女,獠猎毕戈,暴遇诸父.驰骋无度,欢乐笑语,式政既柔,刑罚则烈,内削其民,以为攻伐,辟犹漏釜,岂能无竭."此亦可谓昔者无道之君也;三曰闻之於徐伯曰:"昔者有道之臣,委质为臣,不宾事左右,君知则仕,不知则已.若有事.必图国家,偏其发挥,循其祖德,辩其顺逆,推育贤人,馋匿不作.事君有义,使下有礼.贵贱相亲,若兄若弟,忠于国家,上下得体.居处则思义,语言则谋谟,动作则事,举国则富,处军则克,临唯据事,虽死不悔.近君为拂.远君为辅.义以与交,廉以与处,临官则治,酒食则慈,不谤其君,不毁其辞,君若有过,进谏不疑,军若有忧,则臣服之."此亦可谓昔者有道之臣也;四日闻之於徐伯曰:"昔者无道之臣,委质为臣,宾事左右,执说以进蔪亡已,遂进不退,假宠鬻贵,尊其货贿,卑其爵位,进日辅之,退日不可,以败其君皆曰:非我不仁.群处以攻臣者,见贤若贷.见贱若过.贪於货贿,竞於酒食,不与善人,惟其所事,倨傲不恭,不有善士馋贼与斗.不弥人争,为趣人诏,湛湎瘀酒,行义不从,不修先故,变易国长常,擅创为令,迷惑其君.生夺之政,保贵宠矜,迁浔善士,捕援货人.入则乘等,出则党骈,货贿相入,酒食相亲.俱乱其君,君若有过,各奉其身."此亦谓昔者无道之臣也.(徐时栋《徐偃王志》).
管子把徐伯的言论复述给了齐桓公,"桓公善之",认为很好,就按徐伯四5方诸侯的"有道之君"的要求去做了.徐伯为徐国的国君.穆王命徐子为伯,夏王命以徐伯主淮夷,徐伯之称是袭旧号.这里徐伯的"四曰"内容已很广泛,有治国大道,也有处世之理,还含有仁、义、礼、智、信、忠、孝等,由此可见当时徐国文化之发达.
.徐文化的历史地位
上述几个问题的论证,已清楚地表明,徐文化不仅存在,而且体系完备,内涵繁富,独具特色,在中华文化史上自然应占有应有的地位.
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之一,对促进区域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这里所说的区域发展,是指本土发展基础上的向外辐射,由于这种辐射,使该区域形成的文化体系,且这种文化体系得以"垂直发展"并不因为改朝换代而泯灭,于是形成了我们目前所谓的地域文化.徐国历史之漫长,在中国古代诸侯国中,应该说是凤毛麟角的,徐国所创造的文化也是一般诸侯国无法相比的.《淮南子·地形训》中说:"东方有君子之国."《山海经·海外东经》中也说:"君子国……其民好让不争.""君子"的其民好让不争其实就是仁,就是崇尚和平,讲究礼让、生性敦厚,有情有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处在东夷以至淮夷的诸侯小国,同喝着淮河水系的水,性格等有许多相近、相似、相通之处,徐国文化是在这种环境中形成的,也会在这种环境中扩散.徐国是东方大国,大国文化对周围小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徐国的开山之祖是若木,若木之父是伯益,伯益之祖是皋陶.皋陶是东夷族重要的历史人物,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德、刑并用的杰出政治家,是公认的我国司法之祖.他的后裔特别是徐继承了他的文化,历代徐国的国君,都很重视仁德和教化.这一作法使得不少人效法,以上所引《管子四曰》只是一例.当时的齐国也是大国,齐桓公是我国历史上很有名气的和影响的诸侯,齐桓公尚且依徐伯之言而行之,其他小国受徐文化的影响,想必会更大.从近代距离古徐国境界不远的几个地方出土的文物看,徐文化确实对这些地区影响非浅.如安徽屯溪、江苏丹徒、山东费县等地出土的青铜器,其制作技术或技巧及图案铭文等方面都与西周绝不相同,都比中原先进,而与同时代的徐器基本一样.1982年在绍兴的一座春秋墓葬中出土了六件青铜器,其中三件有铭文,铜器炉的底部三行铭文中有"徐王之"的字样.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是徐器,是当时徐文化辐射至此的证据,当然也说明了徐文化区域性发展的强劲势头.
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史料上找到证据.徐维坚先生在《历代英才略》里提到,"西周时,徐偃王安邦治国,仁义著闻,诸侯从者三十六国,公元前九百多年,欲舟行上国,乃导沟陈蔡间,实为人类经营人工运河的鼻祖.战国时,徐辟师事孟子,随师游说宋、魏、齐、滕等国,仕齐为客卿,为政清廉,治国有方,德劭名立.徐尚,少有才辨,与宁越、苏秦、杜赫,游说诸侯,得纵六国以弱秦,历仕六国为名士,有百战百胜之谋,著有《徐子》四十篇."(见《徐氏古今文化大观》)这里边的三个例子,第一个是徐偃王,他是徐文化在西周时期的代表,是本土文化的集大成者或推行者,他把从徐国到周廷之间的陈蔡两地打通,开挖河道,使之成为水路交通线路,得需要多种文化的配合才能完成.开挖人工河实质上既是实力的体现,又是文化科技的体现,还是文化的"输出"和交流.第二个和第三个例子,虽然那时徐国已不复存在,但是徐人的文化水平还是可窥一癍的.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作底蕴,徐人就不会有那样的成就.徐辟、徐尚游说列国以其文化和才华,征服了异邦他国的人,不正是说明徐文化的传播吗?
(
)徐文化是中华民族汉文化的母体文化之一,对促进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直到现在,徐国的版图究竟是怎样的,恐怕还没有确说.一方面因为年代久远,考证困难,另一方面也因为史料说法不一,莫衷一是,似乎记载有误.其实,史料是没有大问题的,因为史料所载时期不同.徐国的兴衰变化很大,强盛时方圆几百里,衰微时偏于一隅,而且几经迁徙.比如,初始时,徐当在曲阜以东地区,后来渐渐强大,开始"内侵".商末迁居于泗水一带.周公东征后向南移至淮河下游.周康王时,再度崛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于河"(《后汉书·东夷传》.在漫长的岁月里,徐文化由北而南,不断扩大传播范围.周穆王连楚伐徐,徐偃王息战失国,从彭城(今徐州)以东撤至浙江衢州会稽,又把徐文化带到那里,以至现在,徐国遗存倒是浙江一带为多.
郭沫若在《历史人物》一书中说:"吴越人的汉化一定是受了徐楚人的影响,吴的支配者虽然是周人的伯夷仲雍,但他们初到吴时也还是半个蛮子,徐楚人和殷人的直系宋人是传播殷代文化在中国南部发展的."
不仅如此,我们从图腾的南移也能够看出徐文化迁徙传播的轨迹.龙凤图腾都源起东方,大约在今山东境内,这与黄帝和少昊有关.少昊是"百鸟之王",是东夷各族的始祖,因此,鸟成为东夷各族的图腾.徐国的图腾是鸟,或者准确的说是朱雀().然而从后来"五行四神"的方位说,东方苍龙,西方的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朱雀倒成了南方的象征.这是有原因的,这里除了后人硬是把它与五行方位搭配以外,恐怕还是与徐国的南迁有一定关系,而且后者是主要因素.
东夷南迁早在少昊时代就已有之,而且达到了江淮之间,伯益之后,若木封徐,这种迁徙就有了相当规模.据王云珠在《"夷夏之辨"异论》中的研究,长江下游发现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器物上有许多鸟的形象,绍兴出土的铜房脊上有鸟图腾装饰框.楚人的先祖原居淮河下游,他们也以鸟为图腾,应该能够看到徐国等少昊集团成员与楚的关系很深,少昊集团对楚文化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可以断定,南方之神的象征为朱雀,反映出鸟图腾部落向南部地区的迁徙和发展,反映出徐文化在南方的影响.
另外,从徐州地望的变迁也能看到徐文化的扩散.直到现在,还有人把江苏镇江称为"南徐州",这是因为当时的徐人从现在的徐州大批迁移到此的缘故.那时候,镇江一带甚为荒凉,江水常常泛滥,徐州人南下,在这里兴家立业.所以如今的一些镇江人仍愿意把自己说成老家在徐州.徐州,我们知道,虽然历史上几次变换区域,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无不与徐国有关.山东南部及长江下游以北特别是淮河中下游地区,古代曾经是东夷(或淮夷)大国徐国的疆域或活动区域,是徐文化的发源地.徐文化就是利用了徐国的迁徙甚至徐国某些国君如徐偃王的撤退转移而不断扩大其影响,最终成为了统一的汉文化的母体文化之一.
(
) 徐文化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世界文明和谐文化建设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据陈永清、张浩林先生《谈谈戴庄乡三处古文化遗址》(见《邳州揽胜》一文的说法,上古时代的江苏,存在着两个文化圈,即淮河以北以徐国为中心的徐文化圈,江南以吴国为中心的吴文化圈.根据郭沫若的分析,吴文化又是受了徐文化的影响,徐文化强劲之势可想而知.我们从邳州梁王城遗址、鹅鸭城遗址和九女墩墓地中可以看出,徐文化基础的厚实,后人是不应该也无法抹杀的.徐国灭亡之后,徐国文化并没有因此而消失,相反,无论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它仍然在绵延,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当时,徐文化和其他主要文化,如商文化、周文化、楚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一起,相互渗透,甚至影响了这些文化,从而构成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夏、商、周前后两千多年,徐文化都交织着各主流文化,以十分耀眼的光辉照耀着华夏大地.据一些研究者统计,已经出土的西周至春秋期间的徐器,就有"徐王鼎""徐子氽鼎""沇儿钟""义楚钟""徐王义楚鍴(DUAN)""王孙遗者钟""徐王庚儿钟""徐偃侯旨铭""徐伯鬲""徐宝蕴""徐王寿铭"等数十件及其它碎片万余枚,还有已被发现的几十个徐文化遗址,也都有力地说明了徐文化的存在和绵延.
我们可以从现行地名中看出徐文化的绵延.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古称彭城,在我国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为古九州之一.徐州即因徐国而得名,元置徐州、徐州路,至正十二年降为武安州,清雍正年间置徐州府,1945年设徐州市,现为江苏省省辖市之一,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其文化十分发达,近代就从这里走出了李可染、马可等大师,徐州人崇文尚武,颇有古国遗风.徐山路,在今浙江省龙游县买山镇,镇附近有徐偃王庙,韩愈撰的《衢州徐偃王庙碑》原立于该镇附近.徐家汇,在上海市,明徐光启居住于此,有徐光启墓,附近有天文台为徐光启所建.徐家村,在今福建省闽侯县,明代福州才子徐火通、徐火勃兄弟的故乡,相传唐状元徐晦后裔徐寅(状元)的第十一世孙徐荆阳于宋徽宗年间由连江迁居于此,今传有三十多世,其中一半居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参考《徐氏古今文化大观》徐显之、徐伟坚《冠徐字之地名》篇).当然,全国各地以徐为地名的数不胜数,远不是《冠徐字之地名》所能囊括得了的.仅此已足以说明徐文化的历史沿袭.
我们还可以从孔子学说与徐文化的关系中看出徐文化的绵延.孔子学说的中心是"",""本来是徐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远远早于孔子学说的.孔子从徐文化中将""据为已有,然后加以发挥、概括,给以系统化整理,形成儒家学说.孔子因为政治观点即正统思想作怪,也许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事实总归是事实,孔子曾几次"欲居九夷",他曾经深入到徐国的土地上考察和学习,现在徐州以东的一些地方还有孔子遗留的痕迹或者传说.铜山县吕梁有个村庄叫圣人窝,相传孔子到吕梁(那时候还不叫吕梁),在凤凰山(徐山附近)被一小狗咬住裤褪,不让到山南去.孔子疑惑,当晚宿在山北小村.次日起来,见山南已是一片泽国,河水滔滔,奔流而下.于是孔子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一名句,后被毛泽东写入诗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是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的,这是古代圣贤治学之道,通过实地考察,获得有用的学问.其实,因为徐国是东方大国,文化深厚,影响大,孔子从徐文化吸取了很多营养,这应该是不容置疑的.而整个《论语》中未提过徐国,不知是孔子未提过,还是后人整理孔子言论时故意给删除了,或不录了.倒是孔子修订的《诗经》多次提到徐,是从反面提的,"濯征徐国"(大大征讨这个徐国)"徐方不回"(徐国不敢有违)等等.孔子五十多岁时,徐国才彻底灭亡,而孔子又从徐文化中学了那么多的东西,如果孔子真的没有提到过仁而失国的徐偃王(早孔子约五百年)和经济文化发达、历史悠久的徐国,我们也只能这样解释:孔子之""是以维护奴隶制为目的的,他宣扬的是"秩序","倡正名","克己复礼",徐国往往"犯上作乱",孔子"是可忍,孰不可忍",与徐国势不两立,尽管他思想和理论源于东夷、徐国,他也不愿提到徐国,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徐文化与汉文化,也存在着传承关系.不论是文字的结构还是语言形式,抑或文化层次的方方面面,徐文化都为汉文化的形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将徐器铭文与西周和春秋时期的文字作比较,可以看出其一致性.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统一文字,就是在这些文字的基础上,做了系统的整理,然后形成了规范的文字的.到了汉代,"汉承秦制"连文字也因袭下来,创造了汉隶,便成了汉字.到了宋代,汉字又进一步规范,出现了宋体,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书面文字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文化进步的历程中,徐文化也在不断发挥着作用,充实和丰富了汉文化.我们可以看徐氏文化名流的例子.徐姓以国为姓,徐姓人是很能代表徐文化的,虽然徐姓后人与徐国相距久远,但恰如遗传基因不变一样,徐文化在徐姓人那里一直如水长流,绵延千秋.如东渡日本的"神武天皇"徐福,落第后成奇才的扬州八怪之一徐渭,状元徐元文、徐俨夫、徐寅、徐奭、徐铎、徐开业、历代宰相徐诜、徐防、徐羡之、徐湛之、徐陵、徐懋公、徐商、徐彦若、徐温、徐处仁、徐达、徐有贞、徐阶、徐光启、徐溥、徐本、徐桐,等等,这些人从各个不同方面大大丰富了汉文化,提升了中华文明的档次,可以说对汉文化功德无量.至于近代徐姓名人在现代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就无须累述了,就说徐国历史研究会吧,一群徐姓人也在辛勤开采着徐国文化的宝藏,使之为现代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我国"三个文明"建设服务,进而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服务.会长徐炳仁先生,热心徐国历史研究,写了不少关于古徐国的文章,并著有《徐偃王传奇》等书.其他如徐向中、徐善谋、徐永志等,都为徐文化的发掘呕心沥血.再如徐文化的知名研究者徐伟坚、徐永生、徐华勤、徐绍贵、徐声凯、徐继达、徐自强、徐友恒、徐乃耕、徐玉华、徐长荣、徐存耀、徐尚志、徐存军、徐家泰、徐其秀、徐国清……也都在极力地开发着徐文化,丰富着汉文化,使徐国文化生生不息,绵绵延续,汇人中国现代文化之中. 
结语
综上所述,徐文化的存在是无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徐文化曾经十分发达,并对当时和以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徐国历史和徐文化,还徐文化以本来面目,把徐文化研究成果运用到当前的文化建设中去.这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是有利于培养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的事业,是爱国益民的事业.就区域文化建设而言,徐文化研究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一定要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团结海内外一切徐文化的研究者和热心人,把徐文化研究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徐建新石可 2011-9-15 15:34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回归徐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5-17 15:35 , Processed in 0.191521 second(s), 13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