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楼主: 徐勇前山东

[讨论] 典型世纪造假案 中华徐氏始祖陵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31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真正的徐姓是末代徐王,以前的徐是国封。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10-7 12:17 编辑
9 I; m8 U; O$ ?  K
- v4 n6 v" Z0 G# J' `2 C, B- c
典型世纪造假案 中华徐氏始祖陵
8 W8 v  Z8 u5 V
       新 立“豹公墓”石 碑  为 那 般

3 X0 F3 B2 b5 b$ `2 A8 w7 V
一件事情,不停地变,到底表明了什么?
9 c8 F# y1 Q9 G% n) J
  今天,我们再次来认真地梳理一下,近二十年来,那个什么墩,
  在“叫什么名埋了多少人”这方面,先后经历了哪些变化——

' N- j+ H" f; |4 u9 w& ^- y
❶  连个坟墓的影子也没有,新编的《郯城县志》无任何记载。
❷  《豹公墩考》出笼了,称里边葬着“徐豹公”。
❸  〖东海堂“徐氏始祖墓”石碑〗立起来了,说里边埋了徐国“五代国君”。
❹  转过来,感到影响力不大,称里边“挤了十一位国君”,要改名叫“中华徐氏祖陵”,
   但出笼时却成了“中华徐氏祖陵”。
❺  “全徐会”换届后,开了会, 拟定山东郯城豹公墩为先祖陵地   
❻  再来一个动作,紧靠着堆起的土包,〖“豹公墓”石碑〗新立起来。
) l0 B2 _  g+ i3 i$ _
❼  (下一回,再怎么改呢?...... 暂时尚不知道。)
% s. [  J  j" i5 N# J
    作为徐氏族人,现在,下边的这些问题,是有必要弄明白的:
①  不叫“中华徐氏始祖陵”以后,叫什么? 是不是就叫“豹公墓”?
②  既然〖“豹公墓”石碑〗都立起来了,那么这个“豹公”- U" F) M3 r( L1 D, t4 v

& `" `% P) ]  h. O! R; o9 a
  ——生于何年何月?
  ——何年何月接的国君的班?
  ——因为什么原因生命停止了?
  ——卒于何年何月?
  ——卒于什么地方?
  ——终年多少年龄?
  ——埋葬于何年何月?
* E4 V- z0 b+ q- U: i4 o5 x7 V
  ——“豹公”的老婆,姓什么、叫什么、生何时、卒何时、葬在哪.....
  ... ... 等等这些, 都有影子吗 ? 有半个影子吗 ?

! c& O( B6 X5 U  ^+ U8 g
办一件事,细节决定成败;论述先人及墓葬,生卒年月是最起码的。
如果对以上这些“起码信息”都回答不出来,怎么能让人相信,这——是真的呢?
全天下的徐氏,99.9%的人有这个疑问,其它姓氏数不清的人也都瞪着眼睛!

- g# G6 e) f: u0 G, A
“豹公”到底是不是葬在这个地方,这个“豹公墓”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其它地方暂时不用去了,今天,我们就去 “徐氏 * 山东网” 查一查。

$ _+ `- Y9 s; n5 P$ b" |- L' [    请看
常识 8页 ——
7 g7 }0 t* y8 K' E# R
   全部待考.png
1 u6 V5 A  X) H6 G) v
 * 所有国君的埋葬地,全部为“待考”。白纸黑字,明明白白。是不是呢?
 * 在“等级”一栏,这个“豹”字是谁加上去的?太另类了吧,有木有 ?
   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此地无银”? 
$ t. G2 q: m7 d6 e8 B
越变越糟糕,漏洞实在多。确确实实,早收场比晚打烊要强百倍。
似是而非,捕风捉影的荒唐事,真的没有理由再继续下去了。
改正错误,以及时为好;停止犯罪,应该是越早越好!... ...
+ N! G" X4 _" t5 K% L/ u
今天,谈新立“豹公墓”石碑,除了题意以外。
还有三点是这样:
【 这“豹公墓”不是真的——(“逝世后葬地待考”呢!不能认同它。
捐款,万万行不得,一分也不行,那叫“被骗”,是很窝囊滴。
【 这“豹公墓”千万拜不得——既然不是“豹”的,
   如果、假如、万一是“猪”或“狗”的呢?
   您说,是不是啊?
   
    玩  完.png
    5 C& F2 E7 P6 R9 v; z

% V5 W4 {& n: t1 u" \  y
    新 立.png
   
( W6 Q, r! P- }. B  P
 楼主| 发表于 2018-9-2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9-15 09:48 编辑
8 `1 Z+ n% ?8 L; [/ y3 l/ ?/ A9 R
谢谢您顶帖支持。“大庆的时候”,通常不会复返了。一时说不清,可以慢慢说。+ H4 I+ [# G1 k8 L. D% {
继续揭穿造假,还原历史事实。
3 _1 ]* S# i. N  i/ E; o
       面对始祖陵,新安徐氏很淡定,200多年前他们就“今往无考”了...
, `' p7 w' e3 ]$ Y) ?& [: M" W            新安对话.png
8 ?0 \" I. J/ v2 P& |9 }  z) y9 H5 [6 c# |) x! {1 m7 [4 f
         本来就有“淮涟郯新”合谱,迁移郯城后,他们把祖宗丢到...
, m' E& S3 _! j) \# ?/ b% f                迁移郯城 忘记祖地.png / P" e% |+ T  q2 P8 L
 楼主| 发表于 2018-9-3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9-4 11:34 编辑 6 b3 Y* y- u% \4 H. ~' d0 a, v

9 W1 f4 ?7 q/ h+ G/ b
典型世纪造假案 中华徐氏始祖陵                                                
  “徐氏*山东网”的徐国历史 是啥样
2 S8 f% B1 N9 w& E
本文只是看看 山东网怎么说的 不及其余
【个别明显的错字 已作修正 “亡失”修正为“王室”
! `0 v* S2 ^& c' V9 ^. V
徐氏*山东网  徐国:徐国历史
  远古夏禹时期,伯益因辅佐治水有功,其子嬴若木被夏禹六年(公元前2161年,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2055年)封于徐地(今安徽与江苏之间的洪泽湖中),建立了徐国,子爵。其后,历夏、商、周三代,徐国都是诸侯国之一,国君皆为嬴姓。

2 ]5 i, j3 z& c; s
    徐国,又称徐戎,亦称徐夷或徐方,属于东夷集团之一,国人主要分布在今淮河中下游今江苏省西北部和安徽省东北部地区。

8 j# }" f' X8 E6 F# e' N
    商王朝灭亡之后,西周王朝建立。从周成王姬诵开始,直至周康王姬钊的几代中,西周王朝与徐国之间的战争是非常频繁的。在“三监之乱”中,徐国参与了以武庚禄父为首的商殷残余贵族势力的叛乱,顽强抵制周公旦的东征。当时,徐国君主驹王还起兵直接攻击周王朝,大军曾一直打到黄河边上,虽然最后被周公旦的东征大军击败,但徐国的后人大多为“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而自豪。
/ q9 r7 t+ @8 w1 i7 e( [
  周公旦的儿子、鲁侯伯禽在代父接管鲁国之后,就经常不断地与徐国发生磨擦,这在史籍《尚书·费誓》中有记载:鲁与徐戎、淮夷有过激烈的战争,鲁国受到威胁很大,以至一度不敢打开国都的东门。
3 b" ~# \  s& E% E, P, X( B# ]
  一直到周穆王执政时期(公元前1022~前975年在位,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976~前922年在位),徐国才在国力衰竭之下臣服于周王朝。其时,徐国君主徐偃王嬴诞在位,他行仁义、结众心,颇得国内百姓们拥护,当时周边有多达三十二个诸侯国都派人向他朝贡。后来,他也乘周穆王姬满西巡之机举兵进攻周王朝都城镐京(宗周),却被周穆王及时回军打得大败,之后在彭城一带的山中(今江苏徐州)隐居下来。周穆王另外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

0 S) H% ]7 R/ X  f/ _0 c
      徐国的疆域原先在邳州附近,后迁至泗县、泗洪一带,在徐偃王执政时期最为强盛,疆域扩大到整个苏北、皖中、鲁南等江淮广大地区。彭城后来因徐国而改名,成为九州之一的徐州。

  D! F  M  O5 k
  著名的典籍《诗经·鲁颂·炯》一诗,是歌颂鲁国养马众多的篇章,其中描述了淮夷(徐国)地处江淮河网交错,在航运事业中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在家谱文献《英山徐氏宗谱》中记载:第三十八世祖先徐畅,“畅仕梦为司楫,主航运之事。周昭王南征,使畅操舟事之,行之汉泽,舟失其底,昭王死之,逸于南昌,报父仇也。”司辑,是管理航运和船舶的官员,周穆王时徐子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导沟陈蔡之间……当时的徐国居然想以航运的优势和技术实力开凿运河,其国力可想而知。

% r! @. s  |" f, e0 Y- m3 }0 B
  此后,徐国一直延续了数百年,一直到春秋晚期的周敬王八年(吴王阖闾三年,楚昭王五年,公元前512年)夏,吴王姬光派出使臣,责令徐国(今安徽泗县)和其盟国钟吾国交出领兵在外的公子姬掩余和姬烛庸。而徐国和钟吾国依仗有强楚作为后盾,拒不从命,并私自放走了二位公子,让他们去投奔楚国。当时的楚昭王熊壬(芈轸)十分得意,还派出大员隆重迎接二位公子,并让他俩在养地(今河南沈丘)暂时居住。接着,楚昭王又命令莠尹然、左司马沈尹戍重修养城,把养城东北边的城父、东南边的胡田两块地方封给二位公子,企图利用这兄弟俩危害吴国。

) R" o! z/ M. k/ p- y+ j
  然而,这正好给了吴王阖闾出兵的口实。当年冬季,吴王阖闾发动攻击楚国潜邑、六邑之战,他派孙武、伍子胥率大军兴师伐罪,徐国被吴国彻底灭掉。

* Z& `9 q3 q3 m' j( M
  徐国的历史非常悠久,自嬴若木于公元前2161年(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2055年)受封建国,至公元前512年被吴国吞灭,共历四十四代君主,国祚长达一千六百四十九年(断代工程认为是一千五百四十三年)。

- _, y6 e  {8 u' c# S  p) n# `3 j
【几点常识:
   “西讨济于河”不等于“河边”就是徐家的;“东门不开”不等于门外就是徐家的;日本鬼子打到郯城,不等于郯城就是小鬼子的。地下出土的文物,也有的是嫁妆,是战利品,还有被磨掉了文字的,绝不会全是出土之地所有。如果有奶便是娘,那么看到猪有奶,便认猪为娘的话,这个笑话就太大啦。这些应该属于常识。

  n4 j' Q) a+ a: k" n
【 这“豹公墓”不是真的——(“逝世后葬地待考”呢!不能认同它。
捐款,万万行不得,一分也不行,那叫“被骗”,是很窝囊滴。
【 这“豹公墓”千万拜不得——既然不是“豹”的,
   如果、假如、万一是“猪”或“狗”的呢?
   您说是不是啊?

8 [; _  i2 h! K
    封在哪里不用管它,不在郯城是真的。
    封在江苏.png

+ t9 G- Y7 a% Y% J7 s. i
    “徐氏 * 山东网”,郯城,是不会用来参考滴;参考后,就不能造假啦...
    视而不见.png
   
发表于 2018-9-4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勇前:加油!
 楼主| 发表于 2018-9-5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9-15 09:39 编辑
# v$ u% d8 @9 ]- n3 u* W
霍山徐仁品 发表于 2018-9-4 14:26
9 t# U& j$ N, {$ I# }' \勇前:加油!

" [2 J  P/ K4 U                  敬礼.png # q" W' C7 J" h& r
    谢谢您顶帖支持,谢谢您热情鼓励。" n( q! [  |, U/ @9 D8 X' z
    反假打假,人人有责。

/ W" i! f& n, |9 E- J+ o        郯城造假十多年,土包中到底埋了几个人,还没落定,什么玩艺
* ]+ T6 }6 H( t# d0 u* |. _7 O' [+ _4 X2 s7 b
             万变坟新.png
2 t  ^- [: p. L- |0 l# v; R. t3 T
5 Z1 _2 a+ ?  W/ K. W  H; G  R7 |( ]% Q
 楼主| 发表于 2018-9-5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建友 发表于 2018-8-31 09:06 % Y$ c( P) |' ?5 ?
其实真正的徐姓是末代徐王,以前的徐是国封。
) M0 l1 h. G7 i; ]' ?: ]& X# R' ]
谢谢您顶帖支持,欢迎您参与讨论。
. r, y; I, A' G( c. L$ }! h4 i
发表于 2018-9-5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照片是你吗?哪军的
发表于 2018-9-5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什么奇怪的,好歹还是建自家的祖陵。比那些认外国人为祖宗的强多了。
发表于 2018-9-5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勇前好样的
发表于 2018-9-7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假就是正能量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9-15 09:30 编辑 # X1 v; c3 G1 o1 @7 ~  U! m2 y
- H6 ?0 P1 q8 B( O' ~  H+ M" J/ R
典型世纪造假案 中华徐氏始祖陵
) T+ j8 k' p9 G6 U5 k6 x' D2 j+ U1 s

. U$ W) d  e1 Z8 X+ f; g      公元1185年的    前面  与  后面

- A# m" s- S/ g8 W$ X8 Z
  因为郯城造假,我们对这个公元1185年,有了不一般的认识;还是因为郯城,我们需要对这1185年作进一步的认知。

4 z0 U3 h. E/ S% r! _* R; i; l
中华徐氏始祖陵概述”称:南宋淳熙乙巳年(公元1185年)由西山蔡元定作序修订的《徐氏宗谱》记述:“……伯益,名大费,佐禹平水土,封嬴邑侯,娶姚氏生二子。长大廉,封陆氏后为嬴;次若木,夏仲康封徐国君,食邑东海,生四子,分四姓,长征国、次终黄氏、三季胜马氏、四简赵氏。征国,夏袭徐国君,徐氏得姓始祖,生子房。房,一作王房,夏袭徐国君,生子仁。仁,夏袭徐国君,生子豹。豹,夏袭徐国君。以上皆葬东海郯城北七里……”据上所述,我们可以断定,从若木始祖至五代国君豹,死后均葬于“食邑东海”的郯城北七里。

5 e# a3 c& t! v& ?+ C
“概述”在引用了太史公的话以后,又进一步强调:自然,族谱的记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可信程度很高。故对上述族谱记载的徐氏立国的几代先祖,均葬于郯城是肯定无疑的,确认中华徐氏始祖陵是天经地义的
2 D5 [. k2 S2 V9 d( P9 D* }9 }
特别提示:有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思是,论事情,仅凭一面之词是容易出错的。某些事,家谱上有记载,可以作为一个面来参考。但同时,其它更多的面也必须要有能够支撑的理由。但造谣者徐 斌,仅仅在见了一个(片)面以后,就信誓旦旦地大张嘴了——什么“可以断定”、“肯定无疑”、“天经地义”,等等,差不多所有的“绝话”都用上了。这到底行不行呢?
5 A% a# k2 r" H! E* \0 r. ~
斌的“啃腚无疑”是真的吗?先别忙着下结论,待我们看完了公元1185年的“前面、后面、全面”以后,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6 Z& ?  Q6 E" U4 g
先来看后面:公元1736年,“...新安徐氏族人结伴,于乾隆元年赴郯城考察。文中曰:“……不惮往还四千余里,泛舟钱塘,涉扬子,渡淮而航东海,越海州,历赣榆,抵山左之郯城,遍访徐之故家巨族,茫然不识先代渊源,未有能出其典故者,则亦灾于兵焚水溢也,不得不废然返而还……。”从这一段文字看出,公元1185年的“后面”已经很清楚了,“不得不废然返而还...。”并注明“今往无考”,对公元1185年的“记载”作了修正。

. S3 b0 _6 x2 e: ~1 n. }, e
再来看前面:也就是公元1185年之前了。家谱嘛,是家族情况的连续记载。公元1185年,离徐氏立国先祖的逝世时间,大约已过3200来年。公元1185年之前是怎么记载的?也就是上一次上二次修谱时是怎么记载的?经查,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相关的信息。也就是说,公元1185年的所谓“记载”,是无源之水。如果真有“来头”的话,那么,“公元1085年”或“公元985年”,也该有记载才是,但为什么没有呢?将发生的事用文字保存下来,叫记载,将道听途说的事写在家谱上边,只能叫“无中生有”或“移花接木”了。
8 d1 j1 `  m$ Q, U; [5 B
其实,公元1185年其时,宋金对峙,郯城这块地方,已被旁边的县肢解了,在当时前后近500来年的时间里,是不存在郯城县的。所以,公元1185年时,那个家谱的所谓“记载”,在时间上是“胡扯八扯”(没有郯城县);在频次上是“鬼火一闪”(就这一次)。

% ?; ]3 K& g8 \5 m3 E+ A
最后看全面:公元1185年前,没见记载;公元1185年时,“鬼火一闪”;公元1185年后,“今往无考”。实实在在,事情的前后相承就这么简单;所以,不管郯城县造假一伙如何使劲闹,“新安一带”的宗亲都非常淡定——你闹你的,我做我的。正直的、严谨治学的、头脑清醒的徐氏族人,都会知道应该如何看待公元1185年的这个“记载”。
  a/ B+ u0 K: R1 Y, o; w) Z! y
看完全面后 结论自然出
没想到的是,转过头来,一个姓惠的外姓人,看起来很恳切地讲“...那个地方有一块县级文物保护碑叫做“豹公墩古墓群”。这个名称太宽泛,不确切,影响力不大。...”。对此,郯城的造假一伙大概是认为很有道理吧,于是便继续“深造”,那个墩便成了埋葬11人的“古墓大群”,已不仅仅是原来的“徐氏立国的几代先祖,”而包括第十九代“侍”了。

( q, Z5 J+ ^4 R. _
但这样“造”以后,郯城徐人其实是给了自己的“葬五代国君”的论调,一个大大的耳光。是他们自己不停地否定了自己,他们不停地做着“今天否定昨天,明天否定今天,后天再否定明天”的蠢事。
3 }; i; L8 c: E& Z4 l
“徐氏网”,“始祖陵”栏目已瘫痪一段时间了,这可能跟大环境有关。或许是因此,“中华徐氏始祖陵概述”“这骗”造谣文章,近期正被不断放水。这真的有用吗?“徐 斌之辈”大概是“郯驴技穷”了吧。
. n% Q$ i- w' n
    装 神 新.png
( j/ k- S- U8 ^. t8 s2 {
    谣言.png
发表于 2018-9-9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顶一顶。
 楼主| 发表于 2018-9-10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健雄 发表于 2018-9-5 16:02
: ^( @; h) u' j. P3 B3 A# T, z顶一个,勇前好样的

, X8 x8 T2 x) N5 O谢谢您顶帖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8-9-10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9-16 11:06 编辑 1 B/ j7 l7 r& o/ v0 i
霍山徐仁品 发表于 2018-9-9 07:36 5 j1 S2 H/ V, T7 q- e
有道理,顶一顶。
. h2 E& X- }* S$ v3 ]' |1 }6 E" W
谢谢您顶帖支持。如果有人觉得——1 a0 [+ a, b; F; P
“典型世纪造假案 中华徐氏始祖陵”在胡说八道,类属谣言,
                 欢迎您向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举报         
; E  r& R' l% _. \0 d5 s5 x, J: \; {       检举谣言.png 1 g6 V+ ?; X' O: ~) p

0 v+ M8 ]) n6 P9 y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上线  ......
+ [/ F3 U9 Y/ ]. a6 k+ X       辟谣平台.png + |# c/ ^* r% z
& V7 G1 I' h2 @! n) u! o- l+ J
+ j: w& M) P2 Y4 R

# e, N9 ~) E. h7 M" [2 k4 p
- V/ M3 r9 O- z: P% L/ [6 P$ a5 L7 F
. S/ w: m8 K% I# v* M  o3 z. Z
 楼主| 发表于 2018-9-11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9-15 21:06 编辑 / Y- }6 Z% m6 h; P
徐暠 发表于 2018-9-5 13:26 2 n2 a: Z+ {, {, x- ^) l( @0 l
没什么奇怪的,好歹还是建自家的祖陵。比那些认外国人为祖宗的强多了。
; E+ k. o# n3 X* N7 |
   哦,谢谢你顶了帖子。说得不错,或许比“认洋作祖”的要强一些。                   不过,他们现在很需要钱,你是否打算出一点呢 ?
' i2 w4 b) h, w6 P

# J3 U! G: t0 ~: ~- M* R1 {/ ?  匠人不拜神仙  智者不拜假祖 庸汉随波逐流 蠢蛋松手放钱
* F' v( w, q: c$ H: o3 Q* Y+ d. R. O: Z8 {* p/ Z8 b; }" R3 n2 M0 q2 ?
       造假初期  称汉代墓群 为一人的坟 没错吧
0 c' x% t* \* Q, x          汉代一人.png              同时,也是他们自认的 郯城东海堂的 徐氏始祖墓 是不是呢?
  ?/ Y* |5 L1 x  ]( q' \          离的那么远。你因为姓了徐,就该去拜吗 ?' ]( d, o1 }* S# _2 ]8 O) L1 S
          本来郯城的.png
9 s' a4 a8 o% L. \       # h) \$ m0 H5 i( @
: v! F1 M* K9 S  d  _

0 F$ z0 V# i1 \" a) m
% [4 G1 P  m% V5 D) w7 R/ E" x2 v* }& N, J+ S
! l' \( j7 f7 a  S. v

; H" {1 b9 x9 y8 [
3 B+ f2 ]% [. ]# _' b3 ^1 t0 M& X
 楼主| 发表于 2018-9-12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9-15 09:55 编辑
! H- A& C' B1 o' r2 N+ ]* @* `, e
$ ~* Q$ ^5 }5 D; G2 o) |
典型世纪造假案 中华徐氏始祖陵
1 t, V& ^3 ^1 k, X! c
将炎国与徐国混为一谈,将费国与徐国互相交错,这是郯城县造假一伙常用的手法。因为,舍此必然不能自圆其说,只有炎徐费徐搅乎着来,听起来才好有一点味道。其实,这是徒劳的,你确实能欺骗一些不愿动脑筋的人,但你绝对不可能欺骗全天下人。2017年底,费县通过了“千年古县”审核论证汇报会。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费县在线”的相关资料——

6 o& {( w, \. d; U: p1 X
重点:商王曾经迁都费地 徐国能否跟商王同处费地(小块地方)?
  o" Y( R9 n  D$ X8 y- Z& H- Z6 W
     费
4 I4 b7 l+ N' N7 M
摘得千年古县”桂冠实至名归。费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素有“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的美誉,有22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称鄪邑,战国时称鄪国,西汉时置费县。据《辞源》记载:“鄪[bi],古邑名,亦作费,春秋鲁地”,在今县城西北二十五里,有村曰毕城,“毕”即“鄪”也。
4 Y0 e: \4 `; H2 i0 F: \
鄪国大事述略 鄪国是费县的前身,历史极为悠久,先后经历了方国、伯国、私邑、封国、诸侯国等多种社会形态。
" m$ T! K9 w. |$ B$ }
1. 夏朝时期的费国
夏朝就有费国,这在《史记·夏本纪》里可以找到依据:“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
当时的“国”,多如牛毛,难以计数。据说夏有万国,商有千国,周有百国。夏朝的疆域,西起今天的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山东、河北三省交界处;南起湖北省,北至河北省。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中原地区。区区空间,竟然有一万个“国”,疆域肯定都不大(国的本字是“或”,本义是邦国、疆域)。夏朝的万国,是个略数,指的应该就是方国(也称部落)。《史记》所说的“费国”,就是夏朝的上万个方国之一。
可惜夏代没有文字记录,无法查到关于“费国”的详细记载。唯一可以确认的是,费国是大禹后裔的封地,本为姒姓,后来以国为姓,称作费氏。

, s6 v2 @6 X4 s8 {, _6 o" K) s
2. 商王曾经迁都费地
商朝的开国之君商汤,建都亳邑。其后商王屡次迁都。到了第十四代商王祖乙,迁都于。《竹书纪年》明确记载,第十五代商王祖辛、第十六代商王沃甲、第十七代商王祖丁,全都居庇”,“庇”是商王朝重要的都邑,也是位置在最东方的都邑。第十八代商王南庚“自庇迁于”,“奄”即曲阜。
考古学家陈梦家先生在《殷虚卜辞综述》中认为,祖乙所迁之“庇”,在泗水东鲁境,就是春秋时期鲁国季氏的费邑,即今山东费县。按:“庇”读音bì,与“费”及其异体字“鄪”、“粊”、“肸”读音相同,都是指的费地。
史书记载,祖辛在位16年,沃甲在位25年,祖丁在位9年。三者加起来,整整50年,全都是定都费地。如果加上祖乙末年和南庚初年,时间就更长。
在费县朱田镇的苑上村、城北的崮子村等处,发现了商代文化遗址,朱田镇还发现了很多商代铜兵器,都是商朝定都费地的有力佐证。
* i4 W0 g8 |) g9 }/ P- k
3. 鲁公伯禽在费地誓师
西周初年,周公之子伯禽被封于曲阜,建立鲁国。成王八年(公元前1035年),徐州之戎和淮浦之夷,趁着伯禽立足未稳,联合起来进犯鲁国。鲁侯伯禽立即率兵讨伐,在费地(今山东费县)积聚粮草,构筑工事,举行誓师,严明军纪,最后平息了叛乱。史官记录下了伯禽的誓辞,名为《费誓》,后收入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这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费地的最早记载。

8 H7 w& X$ q- r7 h7 p0 |
4. 费为伯国
清代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认为,西周初年,费自为国,为鲁国的附属国。大约在周宣王(公元前827年~前781年在位)时,周王室封鲁懿公之孙为费伯,费地自此成为伯国。
唐代谱牒姓氏专著《元和姓纂》记载,费伯,姬姓,是鲁国第十任国君鲁懿公(前806年~前796年在位)的孙子。元代于钦的地理学著作《齐乘》也说:“伯国姬姓,鲁懿公之孙,后为季氏之邑。”周王封鲁懿公之孙为费伯,以费地(今山东费县)为食邑。
《左传·隐公元年》:“费伯帅师城郎”,说明到了鲁隐公(公元前722年~前712年在位)时,费仍为伯国。

6 @& X4 u) `# l
5. 用许田交换祊田
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郑国国君派遣使者来到鲁国,希望用祊田交换许田(《左传·隐公八年》:“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
根据周制,天子祭祀泰山,诸侯陪祭。因此,各国在泰山附近都有汤沐邑。郑国的汤沐邑为祊,在鲁国境内,即今天的山东费县。而鲁国在郑国也有一处“许田”,是周成王营建王城洛邑时,赐给周公的私邑,作为鲁公朝见天子时的朝宿之邑,位于今河南许昌一带。春秋时期,周天子无力巡狩天下,祭祀泰山的礼制也就废弃了。郑国觉得“祊田”无用了,便想用它来换取鲁国的“许田”。
或许是考虑到有朝见天子之用,鲁隐公没有答应郑国的要求。直到鲁隐公去世、鲁桓公继位之后,终于在桓公元年(公元前711年)完成了这桩交易,祊田归属费地。(《左传·桓公元年》:“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
祊田的位置,在今费县探沂镇许由城。《沂州府通志》说:“郑以祊易许田,而仍以‘许田’名城,所未详也。土人讹为许由城。”清代杨佑廷《费邑古迹考》说:“许田本鲁邑,易祊后仍以旧邑名之,颇为近理。”今人高亨《诗经今注·<閟宫>注》也认为:“许田在今山东临沂县西北五十五里。”
* d9 n: e8 w6 d- X! d! |
6. 费邑成为季氏私邑
公元前659年,鲁僖公把费地赐给了季友(《左传·僖公元年》记载:“冬,……公赐季友汶阳之田及费。”)。
季友之所以能够得到费地作为封地,是因为他为鲁国立下了巨大功劳。季友是鲁桓公最小的儿子,鲁庄公最小的弟弟。鲁庄公的二弟叫庆父,三弟叫叔牙,四弟是季友。鲁庄公死后,庆父作乱,连杀庄公的儿子子般、启(闵公),季友带着公子申逃奔邾国。庆父的暴行,引起国人大怒,庆父畏惧,逃往莒国。季友闻讯带公子申返回鲁国,立申为国君,是为鲁僖公。季友认为“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说服莒国驱逐庆父,庆父被迫上吊自杀,为鲁国绝除了后患。后来莒国进犯鲁国,季友亲自带兵迎战,大获全胜。季友为安定鲁国形势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所说:“既而有大功于鲁,受费以为上卿。”
季友接受了鲁僖公的赏赐,原来的“费国”改称“费邑”(也称“鄪邑”),成为季氏家族的私邑。
; J1 b" c. }6 x0 J
7. 南遗修筑费城
8. 南蒯在费邑叛乱
9. 公山不狃在费邑叛乱
10. 公山不狃招纳孔子
11. 孔子拆毁费城
12. 费邑成为封国
13. 季氏独立为诸侯国
14. 费国灭亡

3 i4 E  b5 c- Z
    费县2.png

5 h" J2 r, T6 _9 R6 A) }7 l5 j
    费县1.png

2 R( `8 c0 W0 q9 e" l) @# |/ R徐绍贵之流 曾摇头晃脑地称“...
周成王四年,徐国战败南迁。...”
确确实实的,论事的时候要把眼睛睁开,徐国在商朝时就不在“费”那个地方滴。
/ O7 ]. X4 e' |6 j( G$ C+ @
           
) z* M; y! M# ^9 h: L
发表于 2018-9-13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鄪与粢还是有区别的
: A- s/ \9 ^) j' R7 N8 j" q费誓当时粢誓* s- C; k' o& q) y9 q; I, r
今无别鄪粢都省为费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11-18 23:03 编辑
% P) c- n/ d* {1 x5 t
徐宗民 发表于 2018-9-13 07:02 : J  T8 P& D1 b
鄪与粢还是有区别的
* Y0 h, k0 w) ~4 L! b6 _, p& Y6 }& `费誓当时粢誓
- L4 V' P/ a# U今无别鄪粢都省为费了
8 p9 t+ D; Q% n9 \8 J
   谢谢您顶帖支持。还请多多指教...
0 L7 B5 F- ]6 k8 {" V0 p1 {6 H  据《古本竹书纪年》:
$ @9 l6 u- G4 G" O
帝禹夏后氏记前1989年—前1559年 凡431年之史事)

0 O/ `6 i* t/ K( K
...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7 x. M6 Y6 O. a% @1 {. W' B
  颁夏时于邦国。
...五年,巡狩,会诸侯于涂山。
$ [. L- m3 {% W7 F3 B9 e5 e
...帝启   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6 w( ?" ?. e) s9 g9 v: w
  诸侯从帝归于冀都。大飨诸侯于璇台。- t  J+ b3 U0 _
  二年,费侯伯益出就国。
# [5 V  M4 C0 B7 C: O
...帝癸   一名桀。 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抃。
...二十九年,商师取顾。
- c0 l  G$ ^4 ]7 p5 Z! v5 Z. m/ T  三日并出。 费伯昌出奔商。
...
) u7 W+ ~1 t( Q
      夏朝的费地 自始至终 都是相对独立的 6 k/ e% r" T) h8 W/ ?9 ^- ^
      费徐不混.png
     
1 z" f3 v/ C7 e  a$ C* t* B1 x
      到了商朝以后——
   《古本竹书纪年》:
     ... ...
   大戊 名密。
   元年丙戌,王即位,居亳,命卿士伊陟、臣扈。
   七年,有桑谷生于朝。
   十一年,命巫咸祷于山川。
   二十六年,西戎来宾,王使王孟聘西戎。
8 s3 r" |2 o+ x. Z: Q3 d  l
   三十一年,命费侯中衍为车正。

$ s; ?' u1 {8 t+ }& u$ b
  费是费,徐是徐,将费徐混为一谈,就是大白天睁着眼睛说瞎话呢!
& L% {3 g  m: s& w: i
       破.png
  y8 n  F4 }* Q
5 W4 R+ Z3 a" f) H6 q
 楼主| 发表于 2018-9-16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10-7 12:29 编辑
& L. |2 Z; v; W' K! x+ m$ w8 l, x2 g: X. s  Y( X( Y* f2 b
典型世纪造假案 中华徐氏始祖陵

8 o$ c2 r: D( I4 Z- L, {
【除了将炎国与徐国混为一谈,将费国与徐国互相交错以外,将鲁国与徐国揉合在一起说事,也是郯城造假一伙常用的手法。近日,已将费徐之别作了较详细的比较。今天,侧重于鲁国的历史沿革,来看看鲁徐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 R/ Z2 |, V5 p3 L, F$ x6 M
建议关注:鲁国 有哪些邻国 什么情况下鲁徐两国离得不太远了
! F) m4 O3 D: R6 q/ Q
          沿
4 Z5 n9 M/ o: u
鲁国 (周代诸侯国)
鲁国,中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姓,侯爵,首封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
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受封于奄国故土,由于周公要留在镐京辅佐周成王,于是让自己的长子伯禽代为赴任,建立鲁国,国都为曲阜。鲁国始封时疆域较小,“封土不过百里”,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的极、项、须句、根牟等小国,并夺占了曹、邾、莒、宋等国部分土地,成了“方百里者五”的大国。国力最强时其疆域至泰山,达徐淮,至黄海,西抵定陶一带,其统治核心区大都位于今山东省济宁市境内,亦包括泰安南部宁阳,菏泽东部单县、郓城,临沂平邑等市县。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
鲁桓公、鲁庄公、鲁僖公时期是鲁国最为强盛的时期,一度与齐国争夺东方的霸主,鲁僖公更曾领导诸侯抗衡过楚成王与晋文公。直至战国初期,仍有数个诸侯国向鲁国进贡。
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四位君主,历时790年。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
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1-2]

1 ]* p: \- f$ f) F
注:从上文可知(参考):
徐国并不位于鲁国的周边;鲁国在吞并和夺占了一些小国以后,在国力最强时,才勉强能跟徐国接近。
造假的一小撮,看到东门为之不开”一句,便觉得有机可乘。于是便大谈特吹“徐鲁同一”论。在这方面,徐绍贵 韩明林 等辈是典型代表,其实,他们这样做,完全是指望其为“徐氏始祖葬郯城”来服务的。

' \( }) h6 _& D1 Z, L
据《古本竹书记年》:
... ...
周武王  名发。
十二年辛卯,王率西夷诸侯伐殷,败之于坶野。
  王亲禽受于南单之台,遂分天之明。
  立受子禄父,是为武庚。
  夏四月,王归于丰,飨于太庙。
  命监殷,遂狩于管。
  作《大武乐》。
  十三年,巢伯来宾。
  荐殷于太庙,遂大封诸侯。

/ ~2 p3 C' X, M1 p' I, ?; l
周朝初立,改朝换代后,大封诸侯。徐国受封了吗,封在哪?
其实,商朝初立时,也是重新“封诸侯”的。徐国受封了吗,封在哪?
" j& r2 s& W% c. w) }, H* v
夏朝时,徐国本为有功一族才受了封。自始至终,没见徐国受什么大损失;
商朝时,徐国跟商王朝合作多于摩擦,也没见受明显大的损失。
   那么,商末时,徐国的封地会有很大的变化吗

; F9 H* |  c; ^
   作为都城,天子的才“方九里”,诸侯的就要小一些。
   作为缰域,诸侯的“方五百里”就牛得上天了。通常的,还能有多少?
$ w" l5 X+ Z6 T
据《古本竹书记年》:
周成王  名诵。
  元年丁酉春正月,王即位,命冢宰周文公总百官
  庚午,周公诰诸侯于皇门。
  夏六月,葬武王于毕。
  秋,王加元服。
  武庚以殷叛。
  周文公出居于东。
  二年,奄人、徐人及淮夷入于邶以叛。(注:约公元前1036
  秋,大雷电以风。王逆周文公于郊。遂伐殷。
  三年,王师灭殷,杀武庚禄父。
  迁殷民于卫。
  遂伐奄。
  灭蒲姑(姑与四国作乱,故周文公伐之)。

- T0 x3 S0 n4 M" m) x
【周成王二年,徐人一伙在“邶”那个地方“造反”了,能认为“邶”地就是
! o& z0 a& b5 f# q- `7 x, w
徐国的吗 ? 显然不可能。“邶地”大约在今天的“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所以,郯城造假一伙拿“东门为之不开”胡吹,搞“鲁徐同一”论,是没有道理的。

: z  C2 J+ f& D9 }1 ~% W, H       改(开)朝换代就封“侯”,前天是“公社”、昨天是“乡镇”、今天是“开发区”...
% y3 A9 u8 t3 ?' |* [
          春秋初徐国.png

3 R! L! t8 t  x0 `. b/ ]: k     东门为之不开”与“邶”地“造反”一样,那是“南征北战”呢,是吧 !          细看地图下沿的比例尺,通常时期的徐国才多大?“地方二百地”就很不错了。* _; R% s/ P8 u4 Y9 q+ c/ b. e
  有30多个小国“朝贡”的时候,才“地方五百里”...$ }3 |" ^1 ]+ j! G) F. R$ j
  下一节,叙谈“北走”后,就会很清楚了。
) ]$ s9 t/ L% L9 B9 n6 }# w
            鲁国.png ) ]8 t+ C6 i- y* |4 p, g" Z+ X

9 f% m, V5 h. j* |5 S3 K: L. s4 Q! q1 ]$ Z) y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5-4-30 20:05 , Processed in 0.196017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