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10-1 14:22 编辑
8 q5 ]; a7 z( M% K/ Y; ]3 p" {0 `5 n# v! t" e9 ^" A: F
郯城徐氏假祖陵弄虚概述 “议案”提请人说变就变 5 ]& s" \8 B$ P" R* `6 I3 Y1 l& T
所谓决议 完全造假 H' b$ e* T7 V/ \
奇文:《关于重修城北“豹公墩古墓群”并定名为“中华徐氏祖陵”的议案》 2 b5 u$ T( e8 X" B" ^, t$ l. _: g
各位代表、各位宗亲: 首先,我代表参与议案提交的宗亲对徐国历史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根据史料和各地徐氏族谱记载,古徐国第一代国君若木公、第二代国君征国公、第三代国君房公、第四代国君仁公、第五代国君豹公葬于郯城北七里。最近,又在国家图书馆存清道光年间湖南长沙惇叙堂《徐氏家谱》查得,第六代澄公、佥公、第十四代明公、第十九代侍公等徐氏先祖葬郯城北的记载。此处徐氏祖陵古墓群遗址俗称“豹公墩”。多年失修,破坏严重。现仍占地三十余亩,最高处达十几米,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零零二年,台湾世界徐氏宗亲总会专派会务主委徐结顺宗长(已故)前来寻根。并计划组团前来祭祖。最近,市县两级都非常重视对这一古文化遗址的修复重建工作。于二零零四年五月十八日,在郯城县人民政府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期工程论证会。临沂市史志办主任赵建峰、主编赵丹峰,郯城县政府副县长韩明林、政协副主席徐勤功、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徐华勤、县长助理徐承旺、徐氏族人徐敏钊、徐勤彬、徐贞廷、徐士民、徐祗斗、徐 煜、徐勤旭、徐绍贵等,以及考古、文化研究、史志编写等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共三十多人参加了论证会。 会议由韩明林副县长主持,听取了第一期工程方案的汇报,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讨论,一致通过以“基本保持原貌、扩大加高封土、增加文化内涵、名人题写碑文、多方参与修建”为主要内容的方案。赵建峰主任、赵丹峰主编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徐氏族人还纷纷表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把事情办好。在重新开工之前,郯城县领导还派专人向《中国大百科全书》主编、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成,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考古学家徐自强,天津大学教授、谱牒专家徐建华作了汇报,他们认为:将“豹公墩古墓群”重修定名为“中华徐氏祖陵”更好。祖陵修建工作还得到台湾世界徐氏宗亲总会的支持。 现在第一期工程顺利进行,有不少支脉宗亲联系到祖陵前立碑,以表尊祖敬宗之情,并介绍本支族人迁徙情况。今天,在徐国历史研究会成立大会之际,我们万分高兴,
* X% ?! K% h6 F, f! ]: x: g
特提议: (1)与会宗亲代表支持郯城各届对徐氏祖陵的修复重建,同意将“豹公墩”古墓群定名为“中华徐氏祖陵”。 (2)“中华徐氏祖陵”碑名,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推荐徐姓人书写。碑文临沂市望族文化研究会和郯城县人民政府联合落款。 (3)各地徐文化研究机构及宗亲组织或个人如愿立碑颂祖、墓前留名,由“中华徐氏祖陵管理委员会”协调碑位。最后祝大会圆满成功。 ( t( F# E. b* L+ Z7 I; Z2 ^5 {
所谓决议
# I9 v* K7 i& B
2 W! U" p) b! [$ p
所谓祖陵文化
5 i( u( O" f5 ]4 P, D
/ \, J& y+ ?2 M2 L5 {2 q, Q
" \7 A0 o7 _4 Q- l/ E2 l6 f5 H
. @, V# k' h; x! m
( X# G7 S: a& N0 `( R$ r, _
改名的事,跟另外一个省下边一个市的 “徐国历史研究会”有关系吗? 有多少关系,是一毛钱还是两毛钱?让徐州开会作决议,而由临沂市望族文化研究会和郯城县人民政府联合来落款,这是啥逻辑?在当日的会议上,既没散发也没讨论,那么,这个所谓决议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只能是一个结论:造出来的。 # @, T; {6 c% b
|